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036期 2017.10.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隨喜見修心工夫
【方丈和尚開示】
關懷不能有得失心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總本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發心發願菩薩行─許麗美菩薩
  虎媽轉慈媽,顏麗敏菩薩福慧傳家─顏麗敏菩薩
【特別報導】
慈悲喜捨願願相續,雲嘉南榮董聯誼
  蘭陽祥雲來集,榮董歡喜相聚
  北三區榮董悅眾蘭陽行,法音隨行鄉間樂 參學活動報導
  北一區榮董悅眾桃園行,百年古寺悟禪機 參學活動報導
  北四區榮董悅眾台中行,寶雲淨土妙觀音 參學活動報導
【榮董會大事記】
2017年9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隨喜見修心工夫

《維摩經》裡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意思是說,如果你的心清淨,你所處的世界,就是清淨的。這並不是自我陶醉,而是只要你的心清淨,不管這個世界如何,都不受其影響時,那麼,你所見到的世界就是清淨的。當釋迦牟尼佛成佛時,他看到芸芸眾生都具有佛性,娑婆世界就是淨土,就是這個道理。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很容易感受到所謂「境由心轉」,心裡快樂時,下雨天會覺得雨景詩情畫意,天冷時舒服,天熱時溫暖。當心裡不舒服、煩亂、憂愁時,看到別人笑,都會覺得人家在對他冷笑。

當我在指導禪修時,會鼓勵禪修者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內心充滿喜悅,這在佛教中稱為「隨喜」──隨境而喜、隨事而喜、隨人而喜。其實,

這並不容易,因為賺錢、升官、生孩子、娶媳婦、抱孫子時,一定可以隨喜。如果家中發生不順的事,或者聽到背後有人批評、指責你時,還能隨喜嗎?孔夫子說:「聞過則喜,知過必改。」聽到別人說你的過失時,還會歡喜,這是不簡單的,即使是修行人,雖然不會形之於色,也不會去反駁對方,但內心有時候還是會有一點點的波動。

不能隨事、隨人、隨時而有喜悅感的話,倒楣受損的是自己。因為人家已經跟你過不去了,你還跟自己過不去,這不是很愚蠢嗎?不如將念頭一轉,自然可以體驗到「心淨國土淨」了。譬如夫妻吵架時,如果某一方能心存隨喜,以喜悅的心,感謝有機會來關懷對方,這個架自然就吵不起來了。

夫婦之間若能彼此隨喜,互受影響,並且夫唱婦隨,就會影響他們的兒女及家人,在工作的環境中,自然也能影響共事的夥伴。一個人又可能間接或直接影響幾個人,最後可以影響到無數的人;在時間上拉長,空間上擴大,這便是《維摩經》裡所說的「無盡燈」。

《維摩經》中的這個比喻,是把我們的本性,形容為燈的光明,叫作「無盡燈」。又像是佛像背後或頭上刻畫出的光環、光圈,這個光就是智慧的光、慈悲的光,也就是清淨心的光。相對的,煩惱的心、不清淨的心是黑暗的,看不到智慧與慈悲的光。

(摘自《平安的人間》,本文標題為編輯所加)

關懷不能有得失心

人與人的關係很微妙,有些人的性格特質很容易獲取他人信賴,多數人則必須由長期互動,才能產生信任感。家人相處,也須從知己知彼,建立信任感,進而體諒、包容。這一點雖然很重要,卻不容易做到,因此我常說:「關懷容易,體諒、包容難。」

關懷的需求,因人而異。有時對方只希望有人傾聽,並不需要他人回饋意見,此時傾聽便能發揮關懷的功能。也有一種情形,對方請你提供建議,你卻用錯心思,反而掉進問題的泥淖。例如有些人提了建議,很在意家人是否照著去做?倘若對方回饋不如預期,便認為自己是白費心思,白忙了一場。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眼見不一定為真。有些人領受建議,行為正在調整,只是從外表還看不出明顯改變。有些人受到關懷,確實有了改變,也願意主動表達;至於未主動表達者,也不能因此主觀認定對方完全不採納建議,將你的話當成耳邊風。

一般認為,親情是天生的,不過,家人間的互信、互諒,還是需要付出耐心和時間來關懷。

有位父親為了改善親子關係,即使年近半百,仍試著接觸女兒喜好的流行樂曲,對於女兒追捧的歌手作品,從一無所知到如數家珍,甚至能跟著一起哼唱。有了這個共同興趣,確實讓親子關係大為改善。女兒覺得父親挺跟得上時代,潮流資訊迅速掌握;而父親所分享的佛法價值觀,讓她與同學相處時,也有所助益。這位父親同時從中獲益不少,不僅取得女兒的信賴,還因此開發潛能,琢磨出歌唱的心得。

為了關懷利他,投入與對方相同的工作或興趣,進而提供對方所需的關懷,佛法稱為「同事」。佛教經典中最著名的典型,便是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化身。菩薩會隨因緣所需融入人群,使對方產生信賴感,進而帶動淨化社會人心的力量。

從關懷到體諒、包容,乃至同事利他,重點都在於不能有得失心。帶著得失心做關懷,慈悲心會變成煩惱心。付出關懷,不求回報;不給自己壓力,也不造成他人壓力,這樣的關懷才有建設性。

(摘自《福慧好當家》)

【活動預告】
 
2017年10月01日(日) 高屏台東區榮董感恩聯誼會。(地點:高雄紫雲寺)
2017年10月29日(日) 北區榮董感恩聯誼會(地點:農禪寺大巨蛋)
2017年11月05日(日) 溫哥華榮董感恩聯誼會。(地點: 溫哥華)
2017年11月11日(六) 中部地區榮譽董事頒聘典禮。(地點:台中寶雲寺)
2017年12月10日(日) 全球悅眾聯席會議。(地點: 農禪寺)
2017年12月17日(日) 南部地區榮譽董事頒聘典禮。(地點:台南佳里雲集寺)
2018年03月04日(日) 北區方丈和尚新春祝福。(地點: 農禪寺大巨蛋)
2018年04月22日(日) 北部地區榮譽董事頒聘典禮。(地點: 農禪寺)
【重要活動資訊】
11/25~12/2 大悲心水陸法會,開放線上填表報名!
  法鼓山各地「家中寶」佛化聯合祝壽~
秋季學佛趣~活出自己的如來
來法鼓山觀音道場 參北台灣第一聖地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福田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長青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數位線上學習資訊】
全球【雲端祈福】入口
心靈環保學習網
隨師行願《法鼓全集》導讀完整課程
  【法鼓山APP下載】Mobile版
【法鼓山APP下載】PC版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訊息平台

發心發願菩薩行

專訪榮譽董事許麗美菩薩

甫從接到如鈴師姊電話告知,將安排我在榮董會電子報分享親近法鼓山的因緣故事,心裡著實緊張。檢視平凡的自己,到底有什麼值得和菩薩們分享我這10 多年來親近法鼓山的點點滴滴……?

婆婆往生牽引我皈依師父因緣
我同修家兄姊衆多,他是家裡的屘子,結婚後接來年邁的父母同住。同修孝順父母、體恤兄長,感嘆母親臥病在床也許沒有明天…,要忙,就我們一家忙吧!這個「承諾」,引領我侍奉公婆,兼和同修攜手創業、養育子女。時間飛逝,一晃就是19年。這19年來,「忙碌」二字就是我日常生活的最佳寫照。

婆婆往生,家妺麗玲協助申請法鼓山萬華共修處的師兄姐來為婆婆助念,當時心裡充滿感動與感恩。當下我就暗自發願,只要時間許

可,日後也要盡己所能來回饋與關懷別人。

2001年因缘具足,讓我得以皈依聖嚴師父、親近法鼓山;隨後,我更把握機會上山當義工,也隨順因緣參與助念,慢慢融入法鼓山這個大家庭。

同修賞給自己的生日大禮物
2004 年,我們接受麗玲邀約,參加法鼓山開山前「圓滿 3000 榮董感恩音樂會」。我們深深敬佩聖嚴師父弘揚佛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大悲願心,同修立馬發心加入榮董會這個大家庭,作為送給自己 50 歲的最佳生日禮物。2007 年我也發願加入勸募團隊,成為勸募會員。

傳燈法會指引我精進修學佛法
師父捨報週年,我上山參加傳燈法會,一聲聲度人師菩薩摩訶薩……的佛號聲傳到耳際,我的眼淚不由自主的掉個不停,心裡想著我怎麼這麼沒有福報,師父住世時,沒有機會可以在師父座下聽經聞法?說也奇怪,師父好像感應到我的心聲,當天拿到師父的法語竟是──「成熟的人不在乎過去,聰明的人不懷疑現在,豁達的人不擔心未來」。閱畢,我頓時心開意解,歡喜決定要把握機會參加聖嚴書院佛學班及法鼓山開設的各種佛學課程。

花開見佛
2007年感謝許素蓉師姐的接引,有幸和插花班老師、同學同心同願,接手每年九月份安和分院的佛前供花,也藉由這個殊勝的因緣,承蒙果傳法師接引,從 2008年開始護持總本山水陸法會壇場佛前供花和花藝佈置。雖然每次承接工作的壓力不小,但是看到義工菩薩任勞任怨、不辭辛苦的認養工作、成就活動,心裡就有無限的感動!自己也就忙得快樂、累得歡喜了。

度人是菩薩
感恩今生今世有這份福德因緣皈依師父、親近佛法,面對問題時我常用「四它」來處理;「四眾佛子共勉語」更是我日常生活的法寶。

最後我期許自己在未來的日子裡,能接引更多親友來親近法鼓山修學佛法,護持法鼓山,弘揚正信佛教,大家一起跟隨師父腳步,做一個萬行菩薩!

(採訪/劉美諄)

虎媽轉慈媽,顏麗敏菩薩福慧傳家

專訪榮譽董事顏麗敏菩薩

相聲數來寶,娓娓道來佛法好
106年9月2日「法鼓山榮譽董事會2017年感恩聯誼會」在雲集寺舉行,邀請顏麗敏菩薩分享生命故事,她與兒子郭博丞以相聲數來寶的方式呈現母子的成長過程。短短數句逼真且押韻的對話,詼諧呈現彼此不同的學習,博得滿堂掌聲。麗敏菩薩學佛護法,體會佛法的妙用,讓生命增添價值與色彩,親子關係變和諧,現在全家人過著福慧傳家的快樂生活。

麗敏菩薩道:「二十年前可憐兒,天天被罵啷噹兒,琴棋書畫樣樣學,課後就換溜冰鞋,卸下冰鞋換泳衣,泳衣脫掉換睡衣,童年色彩如黑白,身不由己任人排,天天忙碌無有空,只為圓母兒時夢,慘淒歲月何時了,遇上佛陀解救了。」道盡博丞幼年學習過程的辛苦,直到媽媽親近佛法才獲紓解。

博丞道:「昔日暴君變溫柔,輕聲細語話從頭,說三道四不離佛,日夜勤念彌陀佛,隨緣隨和好自在,昔日老虎已不在,情緒耐性理性化,親子關係更進化,吃素念佛修根性,只為培養好習性。法會禪修來學佛,回饋家人自性佛。」博丞描述母親學佛之後的轉變。

領受佛法的好,成就榮董家族
現任法鼓山臺南分院副召委兼知客組組長的麗敏菩薩分享,以前對兒女的管教方式慣施打罵,認為孩子們的教育不能輸在起跑點上,把自己小時候未完成的夢想加諸兒女,逼學這、學那,課程滿檔,常常讓她們親子關係處於緊張的狀態,孩子們對她又畏懼又討厭。麗敏菩薩與先生白手起家,要做生意又要照顧兒女,蠟燭兩頭燒,情緒心浮氣躁,博得「女爆君」之名。同修要她「不要這麼忙碌,放孩子一條生路」,自己也想要改變「她一回家,笑聲凍結」的家庭生活。直到五年半前接觸聖嚴書院福田班及佛學班,知道有方法可以解除煩惱、可以境隨心轉,後來調整生活型態,放下部分工作,參加禪修、法會、快樂學佛人課程,在知客處當義工,瞭解佛法是生活的方法。受益最多的是「四它」,面對孩子有不如意的表現,轉念一想可能因緣不具足,暫且放下。現在親子關係融洽度改善了,體會到境隨心轉的受用。

麗敏菩薩在民國90多年時就發願要當榮董,那時她認為布施可以保佑家庭平安幸福、事業興隆,卻不知那是有漏的布施。第一次參加水陸法會288送聖時很感動,發願翌年到總壇全程參加,感受殊勝的氛圍。之後,更發願每年把參加水陸法會當做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至今已五個年頭;博丞也發願要積沙成塔,從小心願開始發起。麗敏菩薩願力無窮,現在已為父母、家人圓滿了8個榮董。第三代也即將出生,她已發願孫子是未來榮董,真個是「願願相續、代代相傳」的榮董家族。

護兒起布施心,護家起懺悔心
麗敏菩薩的學佛因緣,啟於民國83年博丞出生,因博丞有先天心臟疾病,三個月大即接受開心手術。在等待開刀的過程中,為人母既擔憂且害怕,心靈無寄託之處;看到博丞3.5公斤的瘦弱身驅插滿了粗粗的管子,那種揪心之苦、錐心之痛,令人難以忘懷,任誰看了都會心疼不已。因開刀前有因緣接觸到六龜廣濟寺的法師,告訴麗敏菩薩要持誦〈大悲咒〉回向給兒子,於是就不斷持誦〈大悲咒〉(台語版)。因緣不可思議的是:原本成功機率只有20%,卻在多方廣大的祝福下,手術順利圓滿,孩子也因此安樂易養。

閒暇之餘逛進書店購買到「東初出版社」出版的《正信的佛教》一書,只是當時因緣尚未成熟,看完書後並沒有立即親近法鼓山,卻因兒子的特殊狀況,讓她生起布施之心,於是83年開始用郭博丞的名義護持法鼓山。

89年博丞進入小學就讀,因班級群組關係,麗敏菩薩認識了當時同為班親會召集人的羅粹娟師姐,閒聊中得知她是法鼓山的義工,偶而會提供分院活動的訊息。96年間首次參加地藏法會,之後則因工作及照顧家庭過於忙碌,而無心參與分院活動。此期間,她沒有因為博丞是開過心臟的小孩而縱容,反而對他更加嚴格,教育他要珍惜得來不易的身體,要多方學習,成就自己的才華,於是親子間的衝突日漸展開。

在高壓政策下,孩子的學習欲望低落,所產生的結果往往與期待值有很大的落差,而母親的失望也就越大,鞭打聲更是此起彼落、絕不手軟。堅持自己的做法是為孩子好,所以管教態度依然我行我素、不想改變。當時的心情紛亂,日子也覺得越來越難過,心裡完全沒有快樂的感覺。直到有一天,驚覺到「凡事為孩子們好」的做法,並沒有讓家更和樂,反而讓家人的距離越來越疏遠,甚至回到家就像冰宮一樣,沒有人氣與溫暖。當靜下心來思考,她想要的家不是這樣的,決定要改變當時的慘狀。

精進學佛,回歸正知正見正念
真正到法鼓山參與活動,就是因爲想要改變親子關係與家庭狀況,於是在101年2月接觸到聖嚴書院,開始學習佛法,最後在101年7月快樂學佛人第三堂課的下午皈依三寶。聖嚴書院授課法師告訴她們:所謂的煩惱都是來自於「心隨境轉」,然而我們可以將它轉化成「境隨心轉」。「讓自己的心念改變,行為就跟著改變了」,當時那句話如當頭棒喝!

是啊!自己的心一直都是隨著外境變動而上下起伏不定,心都掛在外境的事務上,希望生活環境變好、希望孩子變優秀、希望事業蒸蒸日上、希望世界和平沒有戰爭。但是,真能如我們所願嗎?不,當自己的行為沒有任何向上提昇時,環境依舊、孩子依然、世界仍然讓人不滿意,這些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啊!唯一能改變的是自己。於是她開始規劃,調整生活型態,積極地參與台南分院的各項活動,舉凡禪修:禪坐共修、打七、護七,法會:分院法會、農禪寺梁皇、總本山水陸,佛學課程:聖嚴書院、快樂學佛人、福田班、經典講座,法器學習:助念、念佛共修、法會,知客義工等等…。在與人、事、物的相處上,隨時練習讓自己的心安住在佛法的正念上,如此,看待事情的角度也隨之改變,對外在的環境與對家人的要求也就不會那麼多。

再者有一帖妙方更是好用──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生活上遇到困境,馬上搬出法寶來運用,接受環境帶來不適的感覺,接受事業依舊會有起落的震盪,接受孩子不如己意的表現,接受這個世界的種種變化…。當心念轉為面對與接受時,會發現自己更有勇氣去處理周遭的事務;如果因緣不具足無法處理時,就暫時放下,待能力及因緣成熟足以解決困境時,自然就水到渠成了!也因為不斷的如此練習著,漸漸發現周圍的環境變了、親子關係比以前貼近了、家庭氣氛融洽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真的能夠更安住了。這時她真正體會出所謂的「境隨心轉」,原來是這樣運作而來的啊!

薰習佛法,增添生命價值與色彩
麗敏菩薩投入許多時間在法鼓山的活動上,又常千里迢迢北上總本山參加禪修活動及水陸法會。回家後會分享所做、所見、所聞之心得,家人們都很好奇的問:「是何等的力量讓您做如此大的改變,而且樂此不疲?」她說:「要發願啊!有願就有力,姑且不論自己有多少能力,唯一的信念就是盡力而為。」又因為參加水陸法會時讓她感受特別深,她理解到要成就一項活動,事前的規劃、準備,活動進行中的各項物力、人力、財力的支援,缺一不可!當第一年參加完送聖後,即發願隔年一定要再參加,這小小願望在心中開始萌芽,願力就像滾雪球般的越滾越大,隔年真的讓她如願圓滿了!於是,她再度發願,在自己經濟及體力許可的範圍內,將參加水陸法會當成生日禮物來犒賞。這個願一發,已是第五個年頭了。

法會讓麗敏菩薩受益良多。法會的經文就像一面鏡子,讓她明瞭佛法中最重要的──因、緣、果的關係;更因此了解人不只活這一世,過去生所造的業,這一生中當緣成熟了,果報就會現前,無論善的果報或惡的果報,我們都無法避免。所以參加法會,是在告訴自己勇敢面對周遭所發生的一切事務,同時也在審察自己的行為是否如法。因為薰習佛法、運用佛法、讓自己的生命增添價值與色彩,親子關係不再疏遠、家庭氣氛融洽;因為自己受益良多,也希望他人能從佛法中得到好處。如是想,所以願力可以持續下去。

佛法妙無邊,誓願護法因緣代代傳
麗敏菩薩回想在103年初,婆婆因急性腎臟衰竭,醫院發出病危通知,醫生也宣判要家屬準備後事。當時麗敏菩薩已學佛,且常參加誦經關懷,知道皈依的重要性,於是就取得同修及其他兄姐的同意,恭請果謙法師至醫院幫婆婆皈依。說也奇怪,原本雙目緊閉的婆婆竟然可以睜開眼看著法師,且嘴唇微動看得出是跟著念佛,因緣真是不可思議,皈依後兩天竟然可出院了。直到105年1月,婆婆因年邁且多重器官衰竭,終於在眾多子孫及蓮友們持續8小時的助念佛號聲中安祥往生。禮儀師幫婆婆淨身時,她的身體是柔軟的,而且不會很冰冷,這些過程都讓她體會到佛法的好用之處。

婆婆的佛事全都沿用法鼓山的理念來圓滿,連生前簽訂的禮儀公司契約也放棄不用。同修是家族中最小的弟弟,大哥信基督教,其他人則無宗教信仰,要圓滿母親的佛事應該會有很多的爭議,但是同修曾上過果慨法師的「佛教徒生死觀」課程,知道「唯有生者安,亡者才會安」的道理,說服了家族成員用佛教儀式辦理。麗敏菩薩興奮的大聲說:「學佛真好,佛法真是妙用啊!」

因為學佛,身心得以清淨與安定,對於分享佛法,別人聽得進也好,聽不進也沒關係。抱著這樣的信念,只要道場有適合家人參加的活動,她都會分享與邀約,一次「不」、兩次「不」,第三次也許就會說「好」。於是在這種不急不徐的推拉中,她同修進了「自我超越營」,也與孩子一起參加了榮董禪悅營,今年8月更第一次參加法會──三昧水懺與三時繫念;孩子也參加青年二日營與5月份法青SRE。麗敏菩薩謙虛的說:「其實這不只是我個人的努力,而是周遭相關的人、事、物共同成就圓滿的。」

麗敏菩薩感恩有三寶讓我們學習,學觀音、做觀音,學當眾生觀音,也學當眾生是我觀音。她祈願每一次的助緣,積沙成塔,成就更多的事情;也祈願護法因緣、代代相傳,永無止歇!她感恩眾因緣和合成就,讓她能更健康、快樂的繼續走在成佛大道上。

(採訪/蘇麗文 )

慈悲喜捨願願相續,雲嘉南榮董聯誼—9月2日雲嘉南區榮董關懷聯誼會活動報導

為使榮董們彼此關懷、祝福,繼續凝聚「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大願力,榮董會特為雲林、嘉義、及大臺南地區的榮譽董事們,舉辦一場歡喜、自在、殊勝的關懷聯誼活動。200位菩薩齊聚雲集寺,護法總會副都監常遠法師、專案秘書室室主常獻法師及榮董會會長率領的海內外悅眾團隊代表蒞臨關懷。榮董們報到後,有的在法堂淨心鈔經或練習御守製作,有的至茶席品茗、體驗放鬆禪,或闔家拍照,呈現法鼓大家庭和樂的氣氛。

榮譽董事及寶眷分坐24桌,大家歡樂寒暄。聯誼活動在主持人李澤芳師姐與黃永翊師兄帶動「歡喜結善緣」,以手勢互送感恩花中揭開序幕。榮譽董事會雲嘉南區召集人蔡美惠師姐以「惜緣--緣自來,知福--福常在」祝福大家「有幸福」。榮譽董事會黃會長致詞表示:今天可謂海眾雲集,見佛放光。除了雲嘉南區的榮董們,還有來自美國紐約、西雅圖、加拿大與台北北三區的榮董召集人與副召集人,都因此殊勝因緣而共聚一堂。他感恩榮譽董事們28年來的護持,以金錢、體力、精神來奉獻,推動文化、教育及弘法的任務,也感恩師父送我們這塊大福田讓我們耕種。同時他也期勉大家,用法鼓山的理念和精神來教育我們自己、關懷周遭的朋友,並懇切地邀請大家繼續護持法鼓山。

法青表演繪本劇《拼被人送的禮》娛樂嘉賓。故事描述吝嗇的國王廣收禮物,卻仍感不快樂;而後受到拼織百衲被濟貧的老婆婆感動,體會到「想要的太多、需要的不多」、「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最後成為歡喜布施的國王。法青們賣力的演出,獲得熱烈掌聲。

民國93年因製作《點燈》節目與師父結緣的張光斗菩薩,分享「那一年記憶中的師父」。他說了許多被師父修理的故事,也笑說自己從被修理中成長許多。94年與師父雲遊四海,走過20多個國家及城市,阿斗師兄認為那是此生最珍貴的禮物。他說師父非常節儉,把自己的需求降到最低,把弟子擺前面。師父善於利用零碎時間寫稿。師父不肯多帶侍者出國,阿斗師兄身兼數職,既是《不一樣的聲音》節目製作人,又是侍者兼廚師,也幫師父揹僧袋。師父僧袋很重,內裝各種藥物,誰不舒服就給誰,都是為別人設想。在英國為師父煮羅漢齋,難不倒他,但有次師父在瑞士指導禪修時腹瀉,師父告訴他把米炒熟再沖開水喝可治,卻因油煙觸發警鈴,讓禪眾驚逃,從此金盆洗手,僧團才增派一位法師隨隊照顧師父飲食。

阿斗師兄說話大聲,在東初禪寺時,隨師父踏上木樓梯到二樓看師父寮房時發出聲響,又驚訝師父竟然無床;當時是禪修最後一天,阿斗屢被師父提醒小聲點卻忘記,而遭責罵,心裡難過。師父知道他不舒坦,以慈悲的語言及態度為他泡茶加牛奶及糖安撫他,讓阿斗懺悔慢心,並覺察到要修正的地方。

觀賞《遠行》影片,是阿斗拍攝《他的身影》時利用30分鐘寫出的歌詞,也是他第一次寫歌,他說這些都是師父給我們最珍貴的寶藏。製作《點燈》節目是為大家在黑暗中點一盞燈,有路可走,不會迷路。有一天,正苦惱華視要停掉該節目,師父說:「哪一天阿斗不在了,說不定《點燈》還在喔!」他深思師父這話含意,基於「沒人做的事,我來吧!」的理念,決定繼續做《點燈》節目。現在一年只做一季,在公視播出;每年辦一次大型活動,今年在台北舉辦主題「老師我愛您」的演唱會。最後阿斗感性的喊:「師父,我愛您」!

一家五口都是榮董,今天都來參加的顏麗敏師姐與兒子陳博丞以相聲數來寶的方式呈現生命故事。顏麗敏師分享以前她是兇悍的媽媽,以打罵教育把自己小時候未完成的夢想加諸兒女,逼學這、學那,課程滿檔。她與先生白手起家,要做生意也要照顧兒女,蠟燭兩頭燒,博得「女爆君」之名。同修要她「不要這麼忙碌,放孩子一條生路」,自己也想要改變她一回家「笑聲凍結」的家庭生活,直到五年半前接觸聖嚴書院福田班,知道來上課是要解除煩惱,可以境隨心轉。後來調整生活型態,放下部分工作,參加禪修、法會、快樂學佛人及佛學班課程,到知客處當義工,瞭解佛法是生活的方法。受益最多的是「四它」,面對孩子有不如意的表現,轉念一想可能因緣不具足,暫且放下,親子關係融洽度改善了,體會到境隨心轉的受用。

好幾年前就發願要當榮董,那時覺得有能力可以布施,回饋家庭平安幸福、事業興隆,但那是有漏的布施。直到第一次參加水陸法會288送聖時很感動,發願翌年到總壇全程參加,感受殊勝的氛圍。之後,更發願每年把參加水陸法會當做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至今已五個年頭。她感恩家人沒有阻礙她,讓她學佛沒有障礙;博丞也發願要積沙成塔,從小心願開始發起。

另一組佛化家庭,周秀玲師姐全家也都是榮董,今天也都來了。她與三女兒尚潔分享自己罹患大腸癌後,母女間經歷的心路歷程。秀玲師姐是台南分院主持人第一把交椅,素有葉樹珊第二的美稱,今年初因眼疾去看眼科醫師,醫生懷疑身體也有發炎現象,提醒她做身體健康檢查。中醫師把脈也認為身體有漏無法進補,提醒要健康檢查,5月份終於檢查出是不易覺察的大腸癌第三期。面對病情,她的心裡並沒有太慌亂,而是感恩醫生的關懷,也學習師父「把病交給醫生,命交給佛菩薩,心交給自己」,該怎樣就怎樣。她認為生活態度是可以選擇的,學佛20年,有師父做典範,教了我們很多面對生死的課題,為我們打了強心劑、預防針,把佛法內化在生活中面對生死。她目前正在化療療程中,是個聽話的病人,常聽《佛陀牽著我的手》CD,知苦、拔苦,開刀前將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看完。她心中只有感恩,感恩佛菩薩、感恩師父、感謝家人。

就讀長庚大學中西醫雙主修第八年,目前在高雄長庚醫院實習中醫的三女兒尚潔分享,當知道媽媽有惡性腫瘤的剎那,內心出現一連串母女過往互動的跑馬燈。在醫院實習時,看到病人被告知病情的反應,通常都是不能接受、多負面情緒、崩潰。傳line問媽媽的感受,媽媽回答:「心情平靜,一切交給佛菩薩」,覺得媽媽是怕孩子擔心故做鎮定。回家探視媽媽,要媽媽釋放情緒,沒想到痛哭的是自己,媽媽依舊坦然自若的安慰家人,顯然她已真的面對、接受。媽媽現在每天有固定的功課:向腫瘤懺悔、看書、運動,看起來病得很健康。大家聽了分享,都讚歎秀玲師姐真是師父的好弟子。

觀賞《聖嚴師父開示:2002大願力大家庭》影片,師父說法鼓山這個大家庭要做兩件事:教育的工作及關懷的工作。用佛法教育自己,用佛法關懷他人。佛法就是心靈環保,從觀念的轉變和心理建設來提昇自己的素質、幫助社會大眾。勉勵榮董照顧自己、照顧家庭,大家一起努力,心手相連再發大願力,讓護法因緣代代相傳,共同建設人間淨土。

常遠法師開示:今天的活動很熱鬧,很有活力,溫馨感人。感恩榮董們對法鼓山的護持,布施做善事,與更多人結緣。先發小願,有多少能力,再朝所發的願邁進。學佛人遇到人生逆境,用佛法消融煩惱,先安自己的心,家人也會安心。師父的法這麼好用,勉勵榮董們擇一相應的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利己利人。並期勉榮譽董事的護法因緣能代代相傳,願願相續,一起努力推動師父的理念,繼續護持法鼓山。

常宗法師讚歎師父把台南的菩薩教得很好,在日常生活中用上佛法。法師也分享開山後在知客處執事的故事,感受師父要教導的是「當下承擔」;今年被分派來台南也是「當下承擔」,眾生哪裡有需要,就去哪裡。勉勵雲嘉南地區的榮董們把向心力再提起。

中午的天廚妙供,香積組菩薩們巧心烹煮,餐飲服務水準不輸著名餐廳。榮董們在齋堂歡喜享用,慢慢品味;法師們逐桌關懷與祝福,並致贈結緣品。大家懷抱感恩的心情,期待下次再相會。

(文/蘇麗文‧圖/攝影組)

蘭陽祥雲來集,榮董歡喜相聚—9月3日北六區榮董關懷聯誼會活動報導

北六區榮董關懷聯誼會於106年9月3日假蘭陽精舍舉行。一早,羅東及宜蘭地區共59位義工菩薩便一一就位,大夥兒齊心協力,期許今天接迎的榮董嘉賓及寶眷都能感受宜蘭人的好客與熱誠。

八點過後,榮董會悅眾菩薩率先報到;之後,地區榮董及寶眷也陸續抵達。榮董菩薩們由接待義工引領入座後,隨即輕鬆、自在、歡喜地彼此寒暄、話家常,為今天的聯誼活動揭開序幕。

致詞關懷,法師揭櫫活動舉辦意義
活動開始,由陳俊銘菩薩率領的「法鼓山合唱團羅東團」上場,演唱《燃燈之歌》、《菩薩行》、《萬行菩薩共勉語》、宜蘭民謠《丟丟銅仔》等多首曲目,以法音供養大眾。接著,蘭陽精舍副寺常法法師上台致詞,法師表達了至誠的歡迎之意,也揭櫫了聯誼活動的本質。法師說:「這個活動的定位是『感恩』聯誼會,也就是藉由這個活動,用感恩心來歡迎大家……。過往,我們的動力可能是在追求更多的成就、更多的財富,但學佛之後的動力則來自『感恩』,因為感恩,所以要做更多的事來回饋,來『報恩』。」法師並祝福在座的每位嘉賓及榮董們,都能帶著滿滿的能量,在未來的時日一起為提昇人品、建設淨土繼續努力。

榮董會北六區召集人周勵鳳師姐則於致詞時表達她的感激、感動、感謝與感恩。她「感激」各種因緣的成就,對於在籌備過程中,看到精舍法師及義工們的無私奉獻,以及來自榮董會會本部的支持,讓她非常「感動」;而今天,大家能在百忙中抽空前來,更讓她覺得感謝及感恩。透過她的分享,大眾更能一窺活動背後,法師與悅眾菩薩、義工菩薩們的用心及努力。

黃會長致詞時籲請大眾:「除了自己在法鼓山修學佛法,以佛法及法鼓山的理念、精神來教育自己、關懷他人之外,也能接引下一代、下下一代到法鼓山修學佛法。……以教育來教育我們自己,以關懷來關懷我們的菩薩,隨時隨地心存感恩,以財力、體力、心力、智慧來做一切的奉獻。」聞者莫不深受感動!

祈福法會與法相會,心靈環保更攝心
祈福法會由常獻法師擔任監香法師,法師向大眾說明祈福法會對個人、對家庭、乃至我們所處的環境、世界、國家的意義。大眾在明瞭祈福法會的目的後,均能攝心唱誦,在清楚放鬆中體驗一場殊勝的「與法相會」。

法會後,大眾靜心觀看《心靈環保》影片,對心靈環保的意涵及如何在生活中落實,都有更深一層的體認。之後,接續有三場精采的分享,首先上場的是一群可愛的小菩薩,在林秋燕菩薩的指導下,以繪本《棕色的熊》中的〈你在看什麼〉為藍本,演出精彩的戲劇。法鼓文理學院第一屆畢業校友慧碧師姐也特別前來,分享法鼓文理學院的博雅教育。接著,由召委何春美師姐與14位榮董菩薩上台吟唱由林信德校長編寫的詩歌,劇本巧妙地將無明、自我中心、皈依、求不得苦及戒定慧等佛法要義,貫串於民歌《蘭花草》及〈春曉〉、〈楓橋夜泊〉、〈江雪〉、〈回鄉偶書〉、〈鹿柴〉、〈登鸛雀樓〉等唐詩吟唱的旁白中,深具韻味,也發人深省。

榮董菩薩分享護法因緣,體現福慧傳家
表演結束後,主持人邀請林志勝、陳宥慧賢伉儷及吳珮妮三位榮董菩薩上台分享,讓大眾藉由他們精采的生命故事,更加了解「護法因緣,代代相傳」的意義與做法。

宥慧師姐分享她們家的榮董因緣。她說她的婆婆常到鄉下找竹葉包粽子,義賣所得全數捐出,圓滿了他們家的第一個榮董;而她公公則是在獲邀參加榮董晚會時,對師父說的那段話:「我是用全生命在擊鼓!我的法鼓山已建好了,你們大家的呢?」感到震撼與感動,隔天便決定加入榮董行列。至於志勝師兄的榮董因緣,則起於「希望羅東辦事處能有一處永久的家」的這份願心;而志勝師兄的阿嬤,也是在家人多做布施、做功德的共識下圓滿了榮董。聽宥慧師姐娓娓道來,對他們成就榮董家庭的因緣更加感佩。

而佩妮師姐也說起自己加入榮董的因緣。她說當時只是一個領固定薪水的小資女,要提撥護持金有其難度,但師父說的:「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種捨己為人、慈悲的胸懷,深入她的八識田;再加上聽聞凌陽科技董事施炳煌菩薩捐贈兩億給法鼓山的消息時,他的同修對她說:「布施,是要透過練習的!」這句話觸動了她,讓她滿懷歡喜加入「練習」的行列。

與會大眾在聆聽三位榮董分享精采的護法因緣與生命故事後,均深受感動,現場充滿無數讚嘆與法喜!

果祥法師來關懷,以福慧傳家開示祝福
活動結束前,果祥法師開示福慧傳家的意涵及落實的方法,同時也以其關懷「鴻德養護院」時與院長的一席對話來勉勵大眾:「想要關懷別人、照顧別人,往往卻發現自己被照顧了,自己是受用無窮,所以會心存無限感恩。」法師同時表示,今天她感受到佛法悲智的精神及師父的悲願,傳承到居士們、到僧團、到護法悅眾身上,從而接引許多信眾及小菩薩,實在很歡喜。

活動最後,大眾在東、西單分組的大合照中,留下美好影像;並在享用天廚妙供的過程中,細細品味今日的美好,共同圓滿了今天的聯誼活動。

(供稿/北六區‧整理/榮董會企劃組‧圖/攝影組)

北三區榮董悅眾蘭陽行,法音隨行鄉間樂 參學活動報導

法鼓山秉持創辦人聖嚴師父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自開山以來,各地區分支道場逐步成為弘法據點。榮董會為了讓多年來護法的榮董們,深入了解法鼓山在各地區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的現況,在榮董會會長的催生下,自今年起,各地區邀請榮董們至各分寺院參學的活動陸續展開。

北三區規劃數月的蘭陽精舍參學,在榮董會會本部及召集人吳聿琪菩薩的運籌帷幄下,於 9月9日一早出發。近30位榮董邀請家人同行同樂,有的帶著父母親,有的帶著同修,一起走進法鼓山這座寶山。

在車上先做早課、再用早齋,遊覽車一路遠離台北的水泥叢林,慢慢駛進綠意盎然的蘭陽平原。早上9點,即抵達湖光山色的望龍埤。沿著鄉間的芭樂樹、亮黃色的絲瓜花,漫步到湖邊,在董麗琪菩薩的帶領下,大家聚集在湖邊做起舒心伸展操,短短20分鐘,大夥已滿身大汗,各個迎著初秋的風,紅著臉、燦著笑,直呼好過癮!召集人聿琪菩薩、麗美菩薩分別以實際行動支持當地小農,用飽滿的絲瓜、香甜的紅心芭樂與每位榮董結緣。

活絡完筋骨後,緊接著榮董菩薩們便轉進參訪歷經9年籌建、去年正式啟用的蘭陽精舍。簡樸精緻的外牆、灰色的建築、俐落的線條,一看便是法鼓山的建築特色。蘭陽精舍副寺常法法師見到北三區榮董菩薩們有幾位台北安和分院義工的熟悉面孔,眼神滿是笑意和關懷。

總是透過生活化的開示來關懷菩薩的常法法師,分享她乍到宜蘭看到外傭因主人的吩咐,每天總把穢物往外倒的日常景象。常法法師心有所感地說:「我們常常重視的是我們的正報(色身),但卻忘了依報(環境)的重要。我們學佛的人,要把善念從自我擴大到身邊的環境,只有環境好,我們也才會跟著好。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在蘭陽地區讓菩薩們有這樣的心念,這樣才能把宜蘭的好山好水完整地保留下來。」常法法師的開示,不僅提點在座的榮董菩薩們要將修行所學融入日常生活中,同時也看到法師身為副寺的弘法願力。

蘭陽精舍的大寮法師及義工菩薩,準備了蓮花茶、黑糖糕、鳳梨酥來招待大家;午齋更提供了色香味俱全的蔬食,讓北三區的榮董們感受到在地義工菩薩的用心。此番參訪,榮董菩薩們對蘭陽精舍小而美、多功能的空間運用,讚嘆不已!留下深刻印象。下午的行程,吳聿琪召集人請榮董們喝咖啡,談笑之間,同參道友的情誼更加升溫。透過這次的參訪活動,榮董們不僅身心舒展放鬆,也看到了法鼓山在地區綻放的弘法花朵。

(報導/施心媛‧圖/陳建綸)

北一區榮董悅眾桃園行,百年古寺悟禪機 參學活動報導

北一區榮董在古承濬召集人的帶領下,一早即集合搭車,參訪座落於桃園大溪的三級古蹟──法鼓山齋明寺。

齋明寺創建於1873年(清道光12年間),擁有一百多年悠久的歷史。寺院以三合院式閩南傳統建築為主體,古樸、典雅的庭園與風格,處處可見法鼓山「人間淨土」的體現。自1999年由聖嚴師父接任第七任住持以來,已成為桃園地區弘揚正信、正行的觀音道場,相當值得參訪。

本次參學活動共有40位榮董與寶眷參加,為了讓參與的菩薩都能備受關懷、法喜充滿,北一區悅眾特別邀請會本部劉樹崇菩薩擔任車長,並由北三區副召集人蘇妧玲菩薩隨車帶早課,行程甫開始,即讓大眾有很好的學習。蘇菩薩雖然腰部受傷,卻仍拄著拐杖前來相挺,令人感佩!

抵達綠意盎然、花木扶疏的齋明寺,走進聖嚴師父進駐後重新規劃的庭園,入寺石聯上題寫著「莊嚴憑法音、圓覺悟禪機」,中庭橫匾則見「法雨均沾」,處處可見百年古寺搭配法鼓山的禪意風格。在法師及導覽義工的陪同下,我們禮拜了自1850年迎入寺中的南海觀音,虔心禮拜中,體會到法鼓山「觀音道場」與「中華禪法鼓宗」的道風,更加感念佛恩與師恩。

果舟法師慈藹輕鬆地開示:「佛法這麼好,希望大家要精進,一起努力傳播出去,接引更多人學佛。」之後,大眾前往齋堂享用午齋,在品嚐天廚妙供的同時,巧遇來自高雄的30餘位法青,他們特以天籟妙音來供養大眾。有如此殊勝的法音來佐餐,用餐時光更覺美好。

午齋後,在法師與導覽義工的帶領下,一行人以經行方式巡禮齋明寺及古道。經由導覽師兄的介紹,瞭解古道上的「惜字亭」是園區最古老的建築物,而古道旁的特有植物琳瑯滿目,蒲葵、菩提、梢楠、杏樹……不勝枚舉!據說五月油桐花盛開時,還會將此林蔭道路染成一片白色花海。

臨別依依,我們向齋明寺的觀音告假,踏上歸途。遊覽車上,藉由重溫《聖嚴法師的一生》動畫影片,在緬懷中記取師父悲願──「今生我未完成的事,由你們來繼續完成」,心中法喜充滿,活動至此圓滿。榮董們相約下次參學活動,再續前緣。

(報導/蘇妧玲‧圖/北一區提供)

北四區榮董悅眾台中行,寶雲淨土妙觀音 參學活動報導

榮譽董事會北四區寺院參學活動,一行40人,於9月10日早上由邱仁賢召集人領隊,前往台中,參訪法鼓山在中部弘傳漢傳禪佛教的中心──寶雲別苑及寶雲寺。

行程以唱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大悲咒〉、《心經》的早課揭開序幕,接著以「去我執」及「三慧學、四聖諦、五戒、六波羅蜜」等佛法名詞的破冰遊戲,令所有參與者於佛法的氛圍下融成一片。

抵達寶雲別苑後,接待義工為大家導覽。園區充滿多樣的台灣原生植物,生態意趣橫溢、曲徑通幽,垂柳池畔,觀世音菩薩佇立護念著法音宣流。大家專注地聆聽義工菩薩解說,一時枝上蟬鳴鳥叫,微風輕拂樹梢,此時此行最年長的80歲婉珠老菩薩脫口而出:「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令大家驚呼不已,宛如置身西方淨土。

午齋品嚐義工精心準備的五顏六色的美味蔬食、水果、湯品,席間,監院果理法師及常林法師特別前來關懷,令大家倍覺溫馨與滿滿的幸福感。

下午行程來到寶雲寺。寶雲寺屬於都市寺院,建築風格依循法鼓山樸素、簡潔的禪風與精神。甫進入寺內,即見熟悉的來迎觀音正迎接大家;三樓大殿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對面懸掛「自家寶藏」的牌匾,殿外則有「人間淨土」的牌匾,處處禪悅境教,時時無聲說法。

七樓聖嚴師父故事館,呈現師父的著作、書法,大悲願與大智慧穿透充塞整個時空,令人無限追思緬懷。

頂樓祈願觀音殿,面對整個新市政的軸心,彷彿居高臨下,正俯慰著眾生的煩惱與不安。

從義工菩薩的解說中,知悉於1988年因為一位菩薩到農禪寺打佛七,感念佛法的好,因而邀請師父到台中演講,開啟了中部地區信眾對佛法的正知正見及菩提種子。而後在1990年成立台中第一個共修處,2000年時搬遷到現今的市政路,以鐵皮屋翻修成為台中分院,2006年師父指示購地成立永久道場,命名為寶雲寺……。大家聽了這些故事,無不紛紛感受到佛法流轉因緣不可思議。

參訪行程最後,在果雲法師的關懷及全體義工的祝福下,帶著法喜充滿,收穫滿載、感恩滿滿的心踏上歸途。

(報導/余素瓊‧圖/北四區提供)

2017年09月02日(六)

雲嘉南區榮董感恩聯誼會。(地點:台南佳里雲集寺)

2017年09月03日(日)

北六區榮董感恩聯誼會。(地點:蘭陽精舍)

2017年09月09日(六)

北三區榮董悅眾寺院參學。(地點:蘭陽精舍)

2017年09月10日(日)

北一區榮董悅眾寺院參學。(地點:齋明寺)

2017年09月10日(日)

北四區榮董悅眾寺院參學。(地點:寶雲寺.寶雲別苑)

2017年09月23~24日

第四屆禪悅營。(地點:法鼓文理學院)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
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我們將竭誠為榮譽董事本人、眷屬、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後續關懷。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的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3-9966#6317&6318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 (02)2893-9966#6317&6318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