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044期 2018.06.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在接受批評、指責、檢討中成長
【方丈和尚開示】
師父教我承擔的三堂課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總本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功德堂不只是讚功德─陳秀梅菩薩
  歡喜來承擔,好願自然成─李明諭菩薩
  三代同堂做義工,圓滿護法心─楊美香、呂志傑菩薩
【特別報導】
藍天綠稻彩晨曦,禪悅法喜映信行—第五屆禪悅營活動紀實
【榮董會大事記】
2018年5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在接受批評、指責、檢討中成長

不論擔任什麼執事,都是在接受批評、指責、檢討之中成長。這些指責、批評、檢討不一定正確,但一定要以感謝的心、感恩的心來接受。

我的師父曾經跟我講過:「當家三年狗都嫌。」為什麼?因為當家的人負責管理,是為了維護整體而設想的。但總難免有少數的人希望自由,不喜歡約束,雖在觀念上認為團體的規制是必要的,卻不喜歡把自己擺進體制。一旦體制約束到他的時候,他就會不自覺地生起抗拒的行為,為了保護他自己,他會有許多抗爭和不正確的批評。

從對方的角度看,不能夠讓他快樂,自己應該覺得很抱歉,必須要有所調整和改善。所以指責、批評、檢討並不一定就是負面的,而是一種成長的激素,不要怕、不要恨、也不要痛苦。有人願意指責我們、批評我們,那

是他的善意,因為他不忍看到我們出差錯的緣故。

即使是感覺到對方討厭你、不喜歡你,也不要忿忿不平;相反地,要虛心檢討自己的言行,有沒有未曾覺察到的傲慢、無禮、自負,或對人不尊重、堅持己見、剛愎自用、說話不得體之處,然後設法調整自己,如此才能有所成長,讓人歡喜親近、往來。所以,請大家不要受到一些指責、批評、檢討,馬上就覺得很痛苦。

如果遇到一些不希望接觸到的人或事,而又非處理不可,在這種狀況下,不要有情緒上的起伏,應該馬上念觀世音菩薩,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情,也要學習著「面對、接受、處理、放下」,這便是一種成長。

如果是在一份新的職務上,跟你配合的人一開始不是那麼有默契,要有多一點慈悲心,多一點耐心。這就好像穿新鞋一樣,有的鞋子很容易穿,有的鞋子起初不是那麼容易順腳,可是還是要有耐心穿它,久而久之,它也會變成柔軟的。

另外,有人問:「可以罵師父嗎?」師父是僧團的精神領導、領袖,掌握原則和方向,這是根據釋迦牟尼佛的原則,其地位是崇高的、神聖的、不容置疑的,如果罵師父,等於釋迦牟尼佛的精神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師父的政策錯誤,大眾可以善意地提出檢討、修正,這樣我們的團體才能夠成長,才能永續。若是因為師父某些專業知能不足,而做了錯誤的決定,就對他批判惡罵,這就大錯特錯了!

(摘自《法鼓晨音》)

師父教我承擔的三堂課

常有人問我:「擔任方丈,負擔很重,壓力很大吧?」我說:「承擔不是負擔。」此為肺腑之言。

我很感恩在學習承擔的這門課,有師父循序漸進、教誨不倦地提點,其中有三堂課,使我終身受用。

第一堂課是「獨立思考」。接任方丈初期,師父總是不厭其煩地叮囑我處理事情的大方向與基本原則,過程中我也常向師父請益,並呈報事情處理經過。我之所以多次請教,並不是推卸責任,而是方丈執事必須從整體思考,關照層面更為寬廣;為確認不至有違法鼓山理念,是我的初衷。師父

耐心地傾聽、指正,告訴我如何周延考量,過程極其珍貴。

幾個月後,當我就某一法務請益,師父開始改口:「那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這是師父的慈悲,目的是為訓練弟子獨立思考,設法解決問題。

第二堂課是「不依賴」。同樣是在我擔任方丈初期,有一次,師父嚴正地告訴我:「你絕對不能當我的傀儡。

一般企業及民間團體,往往依據創辦人暨精神領袖的意志為決策領導中心,即使創辦人已卸下行政管理責任,其所位居的精神領航高度仍無可取代,以致於有些企業或團體主要的行政負責人,可能僅是創辦人手中的一顆棋子。而師父洞悉世間情理現象,為了避免弟子產生依賴,適時放手,並說重話。這是師父的遠見與器度,突破一般世俗成見。

第三堂課是「方丈的承擔」。二○○八年底,師父打電話給我,很明白地說:「方丈,我很生氣,公文只見你簽核,沒寫意見,丟給師父處理。」那是有關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臺北分論壇的場地事宜。當時德貴學苑工程即將竣工,希望藉由此活動介紹給各界人士。然而有相關執事者提出不同考量,若能改於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行,則可併同原訂園區參訪行程,減免與會人士兩地奔波。

事實上,我已與相關單位進行協調,卻未將個人的意見簽核,提供執行者必要的參考依據。由於處理不夠周延,致使師父「生氣」,使我極為慚愧,卻也經此上了一課:凡是決策之事,我必須明確表達方丈的意見,以示承擔。

一次狀況,是一次新的體驗;過去沒有經驗,而現在體驗到了,坦然去面對、處理就是承擔。承擔這門學科,每個人都應當學習。「獨立思考」、「不依賴」、「方丈的承擔」,正是師父教導的三堂課。

(摘自《福慧好當家》)

【活動預告】
 
2018年06月03日(日) 舊金山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舊金山)。
2018年06月30日(六) 北六區齋明寺 齋明別苑參學 (地點: 齋明寺 齋明別苑)。
2018年07月21日(六) 北三區寶雲寺 寶雲別苑參學 (地點: 寶雲寺 寶雲別苑)。
2018年08月04日(六) 北二區齋明寺 齋明別苑參學 (地點: 齋明寺 齋明別苑)。
2018年09月02日(日) 承先啟後—法鼓山第六任方丈接任大典 (地點: 總本山)。
2018年09月08日(六) 北四區寶雲寺 寶雲別苑參學 (地點: 寶雲寺 寶雲別苑)。
2018年09月30日(日) 北六花蓮地區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花蓮辦事處)。
2018年10月05~07日 第六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活動規劃中,7月1日起報名。
2018年11月04日(日) 北區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農禪寺大巨蛋)。
2018年12月09日(日) 全球悅眾聯席會議 (地點: 農禪寺法堂二)。
【重要活動資訊】
2018 兒童心靈環保體驗營
  6/30(六)北六區齋明寺 齋明別苑參學 開始報名。
  7/21(六)北三區寶雲寺 寶雲別苑參學 開始報名。
  8/04(六)北二區齋明寺 齋明別苑參學 開始報名。
  9/08(六)北四區寶雲寺 寶雲別苑參學 開始報名。
來法鼓山觀音道場 參北台灣第一聖地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福田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長青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數位線上學習資訊】
全球【雲端祈福】入口
心靈環保學習網
隨師行願《法鼓全集》導讀完整課程
  【法鼓山APP下載】Mobile版
【法鼓山APP下載】PC版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訊息平台

功德堂不只是讚功德

專訪榮譽董事陳秀梅菩薩

隱身於法鼓山開山紀念館一隅的功德堂,諸位菩薩是否曾經佇足參訪?不是太明亮的牆面上,井然有序地放置了法鼓山全體榮董成員名牌,您曾經在牆上找到自己或家人的名字嗎?或者不經意地看到昔日舊識、政商名流、偶像藝人等菩薩的名字?留名功德堂的意義是什麼?秀梅師姐對此有特別的認知與體悟。

訪談時師姐也分享她與法鼓山超過30年的殊勝因緣。

與師父有約在今生
30歲那年,工作繁忙的秀梅師姐,從任職公司老闆處獲贈「正信的佛教」這本書,閱讀後讓她對佛教的認識完全改觀,原來佛法可以用如此深入淺出的語彙來闡述,最重要的是可以將佛法靈活運用在生活上。

「正信的佛教」除帶領師姐認識師父,也讓她滿心期待面見師父。機緣成熟日,師姐跟著好友慧明師姐踏進草創期的農禪寺,當時的大殿很小,聽經的人也不多,相信自己與師父有宿世的約定,師姐當天就皈依三寶了!聖嚴師父是她的皈依師。

皈依後師姐滿心歡喜安住農禪寺,經常帶著兒子參加周六念佛會和周日禪坐共修會,也學其他菩薩供養師父,師父曾細心地問師姐:「妳供養師父是為學佛法嗎?」

師姐也曾聽菩薩說:「師父對每一位捐款人,不論金額多少,都會一一唱名,稱念彌陀聖號祝福。」讓她備感溫韾與感動,感覺農禪寺就像一個大家庭,很有安全感與安定感。」

法鼓山是心中的寶山
12年前,師姐的同修正當盛年,卻無預警的中風,情況演變成重度癱瘓,無法說話、行動,突來的家變,讓她措手不及也無法接受。師父關懷地來電說:「已經發生的事就接受吧!師父為你們祝福。」感恩師父的關心與祝福,但是心中還是一片茫然。復請教聖嚴書院戴良義老師,老師懇切提示:「事情發生只有面對,不要問任何原因,接受是沒有任何條件,就是全盤接受。」真是當頭棒喝!原來師父是要自己安下心來全然接受,自此不再糾結。

因為面對,生命成長;因為接受,懂得珍惜!一路走來,師姐時時收到方丈和尚與僧團法師的鼓勵與關懐,還有師兄姐們的支持與愛護,讓她深深感動。

法鼓山是明燈、是希望,給予方向與力量,法鼓山是師姐心目中的寶山。

接引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
師父用各種慈悲的方法,接引不同的人來法鼓山修學佛法、護持佛法、弘揚佛法,榮董們是其中重要的護法成員。

當年師姐第一次參加師父親自帶領的念佛禪七時,體悟到佛法這麽好,續佛慧命很重要,建設法鼓山更刻不容緩!因此積極投入護法會的組織發展,及推動勸募活動,期許自己更努力工作,發願圓满十席榮董!這些年來已經陸續圓满中。

師姐也看到各屆會長與悦眾菩薩,盡心盡力推動活動與榮董關懷,由衷佩服。賀喜榮董會今年圓滿一萬個席次的榮董!

師父提醒我們:人人都可以參與成為榮董,這是有心人的事,不是有錢人的事!我們已經是榮董家園的一份子,將師父教授的佛法傳承下去吧!

功德堂的身影
師姐在功德堂看到父母與翁婆的名牌,欣慰自己能為他們認捐榮董。

也曾經在功德堂聽到一位菩薩指著自己的名牌,跟朋友分享她的用心:「我跟兒子交代,以後媽媽死了,要放在生命園區,不必在家裏立任何牌位,我的牌位就在這裏,過年請你們一定上法鼓山看媽媽;想念我,就上山來跟媽媽説話。」

這一幕引起師姐相當大的感動與震撼!功德堂不僅是對發心捐款菩薩表達讚嘆感謝之意,也傳遞著報父母恩、護法因緣代代相傳等理念。

由衷讚嘆師父啟建法鼓山!

(採訪/劉美諄)

歡喜來承擔,好願自然成

專訪榮譽董事李明諭菩薩

聖嚴師父曾說,我們生命的意義,是為了盡責與負責;而生命的價值,是為了感恩及奉獻。目前擔任榮董會高屏台東區副召集人的李明諭師兄坦言,在學佛前,對於生命存在的意義和目的懵懂未知,但經由學佛,他理解到「生命的意義價值在於奉獻,生命的目的是為眾生服務」,責任來了就承擔,因緣聚合,事自然成;而接受承擔後,心就更踏實!這一路走來,他從懵懂未知、與佛結緣到歡喜承擔,學佛讓他實踐了生命的真義,而在實踐的過程中,他也步步踏實、圓滿了護法心願。

幾番轉折,學佛因緣終於成熟
明諭師兄的學佛因緣起於1989年,當時一個偶然,他在電視上看見一位老和尚對大眾講經說法,他直覺這位師父的說法不太一樣,清晰、易解,而且把精深的經典轉化成大眾都聽得懂的人生道理,不

僅生活化、口語化,還不失深度!他剎時被這位老和尚深深吸引,勾起他想要親近佛法的念頭。然而,當時因緣尚未成熟,工作一忙碌,這念頭就擱下了!再緣起,光陰荏苒已過10年。

說起這段往事,明諭師兄說:「人生充滿變數,1999年我面臨人生的低潮期,舉家前往日本待了一年多,放空了約兩年。這期間發生了令人震驚的921大地震,我有幸避開這場大災難。」2000年4月,他原本想帶著妻小移民日本,但就在離開的前一天,經過再三思考,決定還是留下來,守護自己的家園。

決定留下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整理房舍。這段期間,他認識了張光師兄。張光師兄是一位技術精湛、做事實事求是的鋁門師傅,透過修繕的過程,他們不僅成為彼此契合的好友,日後張光師兄更接引他親近法鼓山,成為他學佛的善知識。因為張光師兄的引介,明諭師兄終於在相隔10年後,知道那位電視上「不一樣的和尚」就是聖嚴師父。他說自己很好奇,想知道為什麼這位師父講經說法和別人不一樣,會一直吸引他想去聽、去看、去瞭解。他很開心地說:「對於一個佛學、佛教、學佛……混淆不清的我,聽了幾番師父開示後,更加深了求知的慾望。什麼是佛教?佛法是什麼?怎麼學佛?在拜讀師父的《正信佛教》、《學佛群疑》……等書籍後,終於茅塞頓開,一解長久以來對佛教的半知半解及誤解。」

勤能補拙,老實修行當義工
開始學佛、當義工之後,明諭師兄說自己可不是就這樣一路順遂地走上菩提道的!他覺得自己曾經也算半個浪子,非常難調伏,而且一點慧根都沒有,但他自幼就銘記著一句座右銘「勤能補拙」,所以他用最「老實」的方法,師父說甚麼,他就去做甚麼!比如師父說,當義工也是一種修行善法,就是在行踐佛法……等,他即使不是那麼明瞭,卻也「老實」地去做。醉過方知酒濃,失去才知珍惜,其間一度迷失,緣斷一段時間,卻總在最無助、茫茫然之際,彷彿聽到菩薩聲聲呼喚。2005年再度回信行寺,努力做義工、參加法會,用心耕讀師父的書籍及經書。就這樣,他一步步漸進式的從義工到皈依到參與道場事務,終於對漢傳佛教和師父創辦法鼓山的理念有進一步的知悉,慢慢明瞭師父對傳揚人間佛法的用心和用意。惟令他深感遺憾的是,2009年師父圓寂,他悲從中來,除了懺悔之外,更誓願要好好地當師父的弟子,永不退轉。

加入榮董大家庭,體會責任與使命
加入榮董大家庭是去年的事。2017年中旬,他在信行寺聽聞召委楊美香與其同修呂志傑菩薩敘述他們成為榮董的因緣,當時,他只是聽聽,並不在意。大約一個月之後,適逢信行寺辦理中秋聯誼晚會,他除了前往機場接駁榮董會會長和執行長之外,也負責接待榮董會成員。在相處的過程中,黃會長邀請他加入榮董大家庭,當時他委婉地推辭。孰知之後黃會長鍥而不捨地一再邀約,讓他起了煩惱心,他心想:「我何德何能又有何力量能承擔如此重任?榮董!我哪有能力和實力呢?」這事他掛在心上,煩惱了將近二個月之久。s

可是,說也奇怪,當他決定要成為榮董家庭的一員,填寫完表格交出去的那個瞬間,所有之前各種恐懼、害怕、不安、煩惱,剎那間不可思議地都消失於無形。他說:「這件事讓我學到,正如師父說的,責任來了就承擔!因緣聚合,事自然成就;接受承擔,心踏實許多,也體會到不同層次的責任和使命。」

學佛護法,誓願代代相傳
學佛前的明諭師兄曾經有一段時間遭逢苦難,迫使舉家遷居,怨天尤人,看盡人間冷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心裡充滿了埋怨、抱怨、憎恨、憂鬱等負面情緒。學佛之後,讓他對生命有了不同的認知,懂得用佛法及師父教導的法去面對和處理,因而「改變」了許多。他說:「我突然領悟到,當時那些苦難的際遇,原來是菩薩藉此讓我離開災難處,讓全家六口免受地震災害,而之後我關關難過、關關過,真的有龍天護法在庇佑。」

明諭師兄對佛菩薩有無盡的感恩,對師父也有無盡的思念。他的三個孩子雖然尚未皈依,但他會邀請孩子們一起參與法鼓山的活動或擔任義工,他希望護法因緣,能從他的手中代代相傳下去。

(採訪/陳如秋‧整理/企劃組)

三代同堂做義工,圓滿護法心

專訪榮譽董事楊美香、呂志傑菩薩

「我人在學佛的過程中,眾生無邊,法門無量,在信佛學佛的原則下,盡可各隨所喜,各取所善,各發各的菩提心,各行各的菩薩道。」聖嚴師父曾在《評介.勵行》這本著作中提點我們學佛的過程和原則。問題是,你如何知道自己已在學佛?楊美香師姊曾以此為題,恭請法師開示。她說起那次充滿禪機的對話:「我問法師什麼叫『學佛』?法師說:『你已騎在馬上了,怎麼還在找馬?』」剛開始她真的不懂法師的說法,日後因為參加了很多法鼓山的活動,中間不斷地在學習和成長,她才漸漸了解原來這就是學佛,而她早已走在學佛的路上。

歡喜承擔,也接引家人一起做義工
學佛之後,美香師姊也積極投入義工行列,在解行並重的過程中,發了菩提心,也行了菩薩道。她說自己當義工當得很自在,不管什

麼事情都樂於承擔,也不會挑工作,需要助念就去助念,需要買菜就去買菜,需要接駁就開車去接菩薩。不僅如此,她更接引同修和一雙兒女及小孫子一起來當義工,將菩提種子播灑到全家人的心田。她的同修呂志傑師兄是一位文武雙全的義工,打電腦整理資料、除草、護七打板、場佈……,只要信行寺有需要做的,他都會歡喜承擔。而美香師姊的兩個孩子返回台東工作之後,也常被她邀請去參加活動或做義工;可愛的小外孫更在她的帶領下,早早就成為法鼓山的小義工呢!

她不只發心奉獻當義工,這些年來,她還在信行寺承接了不少執事。她細細數來:10幾年前擔任助念法器小組長,9年前承接副召集人的執事兼助念組長,5年前更在果增法師的提名下擔任召委至今。護法工作越接越多,越接越歡喜!

朝山之旅遇見師父,自此皈依三寶
美香師姊的學佛因緣起於法鼓山的「大悲懺法會」。當時一個機緣,有位師姐問她要不要去參加大悲懺法會?她問師姊:「甚麼是大悲懺?」師姊告訴她:「去拜了就知道。」沒想到去拜了,還是不知道!法會中唱誦的經文,她既聽不懂,也看不懂,她笑說:「那時候只認識〝菩提夜菩提夜〞這6個字,所以常常一開始誦念的時候,我就在〝菩提夜〞那邊等。」她曾以此就教果醒法師,法師告訴她,跟不上沒關係,跟久了就會了!所以法會結束後,她雖然感覺茫茫然,還是決定繼續參加法會,希望有一天能像法師說的那樣:跟久了,就會了!

民國86年左右,師姊們邀請她一起到法鼓山朝山。當時法鼓山尚未落成,他們在雨中沿途跪拜,累了整整一天。當天晚上當他們返回農禪寺掛單時,看見師父還沒休息,還等在門口迎接他們台東的菩薩回家,大家都好感動!隔天,她在聽完師父講經說法後就皈依了三寶;隔年,師父到台東關懷,志傑師兄也在那時辦理了皈依,他們一家自此與法鼓山結下深摯、緊密的法緣。

開心學佛,期許護法因緣代代相傳
年輕時美香師姊從事的是童裝買賣,民國99年退休時,因為覺得孩子們都長大了,可以有餘裕來發願當榮董,於是她就先認了一席。而她同修因為連續幾年參加水陸法會總壇的因緣,也在專職的建議下填寫了表格,於去年圓滿了榮董。接著,美香師姊要替女兒認捐一席榮董,因為女兒曾經生病,美香師姊祈求菩薩能保佑她平安無事,因此將女兒每個月孝敬他們的錢存起來,為女兒認了一席榮董。

因為學佛的關係,美香師姊明顯看見自己生氣的時間越來越短。她說:「學佛讓我煩惱少,不操心!學佛也讓我凍齡,別人都看不出我已經70歲了。」她對這樣的現況充滿感恩。同時她還特別感恩她的同修,在學佛路上一路給予她最大的支持。她說看她同修做義工做得比自己還要勤快,每一場法會、活動、課程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這是讓她覺得最欣慰、也是最有成就的事情。而她自己的願呢?她說:「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接引兒孫甚至更多的人來學習佛法、護持佛法。」透過不斷的發願和奉獻,她期許這個因緣能早日成熟圓滿。

祝福美香師姊的護法因緣,不僅代代相傳,還能願願相續。

(採訪/陳如秋‧整理/企劃組)

藍天綠稻彩晨曦,禪悅法喜映信行—第五屆禪悅營活動紀實
榮譽董事會第五屆禪悅營今年走出法鼓文理學院,117位來自台灣各地的榮董菩薩5月18日齊聚信行寺,展開三天兩夜的行程。在加路蘭面對太平洋體驗日出禪、伯朗大道鐵馬自在騎、東管處聆聽旮亙(ㄍㄚ ㄍㄥˋ)樂團民族樂音、大坡池畔及卑南公園原野早齋……;晚上的星光夜禪則有小菩薩帶來的佛曲表演、台東榮董菩薩學佛護法的分享、常獻法師用台語講解大悲懺法門。5月20日早上菩薩們共同參與大悲懺法會,為此次的禪悅營畫上圓滿句點。動態中覺照身心、靜態中薰習佛法,榮董菩薩們對於信行寺監院常全法師帶領5位法師及近60位義工無微不至的照顧,感動滿盈,學佛護法的恆常心,更為堅定。

前年經方丈和尚果東法師的提議,榮譽董事會黃楚琪會長便在腦海中評估規劃,去年和悅眾團隊完成二次場勘,一步步落實到信行寺舉辦禪悅營的專案。細心周到的黃會長原本擔心五月份舉辦禪悅營會否太熱?監院常全法師一句:「讓菩薩們體驗身體流汗,但內心清涼的感覺。」於是,黃會長毅然拍板在五月天舉辦禪悅營。第五屆禪悅營的行程一佈達,來自台北、彰化、台中、台南、高雄、南投、屏東、花蓮、宜蘭等地的榮董菩薩踴躍報名,不到4天的時間就額滿了。

5月18日菩薩們陸續到達信行寺,迎接大家的是義工菩薩們一張張熱情的笑臉。安單後,大家便出發到位於成功鎮的東管處,坐山面海的美景,可北望三仙台、南眺綠島。東台灣富饒的土地,蘊育出阿美民族的開朗熱情,旮亙樂團以鼻笛、莫拉克笛、打擊樂器,輪番上陣,在樂聲中笑聲不斷。晚上星光夜禪在信行寺大殿舉行,監院常全法師和榮董菩薩們分享:「師父認為台東是個很樸實的地方,如果再加上佛法,便是淨土了。因為台東需要佛法,便有了信行寺;我們需要大家,所以大家來了。希望大家能透過這三天兩夜,體驗自己對禪修的練習到什麼地步。」

第二天一早4點起板,巴士駛往加路蘭。面對浩瀚的太平洋,即將升起的旭日,微露曦光,菩薩們依序拿著蒲團,坐定後,聽著海潮聲,體驗陽光漸照大地的溫暖。隨後到大坡池享用早齋後,便移往伯朗大道騎鐵馬。山巒疊翠間展開一望無際的蔥綠稻田,在晴空微風的照拂下,一波波稻浪起伏,菩薩們或獨騎或共乘,享受在田野間、陽光下身心徜徉高歌的感覺。

連續兩天的星光夜禪,都有1、20位讀經班的小菩薩來表演佛曲,或帶領大眾持誦心經,天真的童顏,令菩薩們心生歡喜。台東的榮董菩薩李明瑜對於成為師父弟子,感到責任重大。楊美香菩薩偕同同修呂志傑菩薩,在道場擔任許多義工,「佛法的六度第一個講的就是佈施,成為榮董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專利。」楊美香菩薩的女兒近年得了癌症,歷經放、化療,身為母親的她,將女兒給她的生活費,再佈施出來,願願相續,以師願為己願。

由於有2、30位菩薩從未參加過大悲懺法會,專案祕書室室主常獻法師用風趣幽默的台語分享大悲懺法。「參加法會也是一種佈施。台東只有22萬人口,學佛的人很少,能到信行寺的更少,菩薩們藉這個機會參加法會,莊嚴道場,給參加的在地菩薩更多的信心。我們拜大悲懺,就是要學習觀世音菩薩有那一顆利益眾生的心,所謂利『他』,家人、別人是眾生,自己也是眾生之一。學佛便是隨時提醒我們,不要自己起煩惱;做錯事情,行為上要發願改變。」

北四區召集人邱仁賢菩薩學佛15年,拜過水懺、梁皇寶懺,此次透過禪悅營的安排,在信行寺初體驗大悲懺的殊勝攝受,「這樣行程的安排實在太棒了,對於法師們及義工們對我們的照顧,真的太感恩了。」

對於監院常全法師與帶領的團隊,在齋堂、草原、池畔變幻出一道道健康的齋食,不論搭車、經行、法會也都有義工菩薩在各角落引導守護,在在讓參與禪悅營的菩薩們讚嘆又感動,也照見信行寺僧俗四眾們秉持聖嚴師父對信行寺的期許──起「信」、發願、精進「行」,在山海依傍的東台灣,如實地學法、護法、實踐佛法。

5/18~5/20第五屆榮董禪悅營(信行寺)精采影音紀錄,歡迎連結收看
https://youtu.be/XY5gBe6x_m4

(報導/施心媛‧攝影/張愛玲、潘森典)

2018年05月18~20日

第五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寶眷及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等等之關懷與諮詢服務。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之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3-9966#6317&6318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 (02)2893-9966#6317&6318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