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046期 2018.08.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僧眾平等、僧俗有別
【方丈和尚開示】
如夢如戲,法住法位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總本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展現強大吸引力,護法因緣代代傳─王碧員菩薩
  菩薩道上比翼精進,菩提座下同心同願─林秋鋒、蘇春滿菩薩賢伉儷
  學佛因緣起,共修菩薩道─黃平立、林寶玉菩薩賢伉儷
【特別報導】
盛夏遊齋明,百年古蹟攬勝行—北六區寺院參學報導
  寶雲遍照光明,菩薩修行好寶地—北三區寺院參學報導
  用四它推動預立醫療決定,榮董參學模擬人生期末考—北五區寺院參學報導
  7月28日馬來西亞道場關懷榮董菩薩
  關懷生命獎頒獎典禮暨聖嚴師父捨報十周年感恩音樂會
  【通告】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開山紀念館功德堂暫停開放
【榮董會大事記】
2018年7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僧眾平等、僧俗有別

「我不領眾,我在僧中」這是釋尊對弟子們說的話,佛自己認為他是僧中的一份子,要守僧眾的規則。以執事立場而言,也應該對清眾有這等胸襟。但是身為弟子、清眾者就不能如此向上要求,否則有違僧團倫理。

僧中執事本身都是平等的,換言之,任一組織架構本身都是平等的,雖然工作、角色不一樣,但工作本身是平等的。

居高位者,應體惜下情,尊重下屬,不宜趾高氣昂,或用高壓手段待人,亦不計較、分別。

居下位者,對上要恭敬、順從、不抗爭違逆。凡事皆應充分地請示、溝

通、協調,並相互配合、支援。

眾生平等,職務也一樣平等,只是所領執事的不同,而有責任輕重之分。每一個人都是在某一職位上負責某項職務,為常住奉獻,為大眾服務。

對於常住中的行者、近住眾,以及常住與事業體中的職員、義工,由於經常的接觸,久而久之,我們難免會忘記出家人的身分,而與之過從甚密,反將常住的人事告訴他們。

所謂僧中事、僧中決,即使在家菩薩很熱忱,也不可與之談論,以免他們對常住誤解而失去敬心,或退失對佛教的信心。

雖然佛法是以出家眾為核心,但我們也不可輕視在家眾。他們是我們的護持者,佛法教化的對象,人間淨土的開墾者,我們因他們的親近三寶,而有服務、行菩薩道的對象。俗眾以僧眾為福田,僧眾以俗眾為恩人。

(摘自《法鼓晨音》)

如夢如戲,法住法位

近年常有世界各地佛教團體來訪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即使來訪者的傳承系統有別,大家所關注的議題則相當一致。我們經常談起的,一個是關於佛教道場的現代化,一個是道場修行的傳承。至於團體負責人的產生制度,以及當任者的心路歷程,也見於訪客備感興致的話題之列。

就有一位韓國比丘問我:「擔任方丈,最困難的是什麼?」我說:「沒有困難。」此非狂妄自大,而是分享方丈執事心境。我並沒有個人想做的私事,唯有應團體與社會大眾需要之事全力以赴,從中學習扮演好「方丈」角色,不自以為是,不獨斷而行。

「方丈」是僧團交付的執事任務,只是現階段由果東領執。法鼓山是眾緣和合、眾願成就、眾人凝聚的團體,行菩薩道是我們共同的承諾。只要僧俗四眾凝聚向心力,同心同願,即使遇到逆境,也能冷靜沉著、耐心毅力去克服處理,因此我說沒有困難。

方丈的職責,是依循創辦人聖嚴師父的教導,與僧俗四眾共同推動理念。對於各界建言及社會大眾關注的議題,則從教團整體能力資源考量,適時回應。我們必須感恩社會各界對法鼓山的愛護及指教,實含有對聖嚴師父「愛屋及烏」的感念。至於指教,有針對我個人的建議,有對團體發展的寶貴意見。針對我個人的指教,我願虛心接受,有則改之,無則避免。若就團體指正,且為重要建議方案,則由方丈召集教團決策機制列案討論,建立共識。

法鼓山是以理念領導,而非個人領導的團體。方丈的「接位」,不是接受權位,乃是法住法位,只有服務與奉獻的義務,絕無權力或權勢之爭。而我個人於此階段性任務,只有盡心盡力,隨緣努力;轉化壓力,成為助力。當任期屆滿,退位方丈即是清眾,由僧團另外賦予新的任務;執事不同,服務與奉獻的本分則是一致。

面對一切順逆因緣,謹慎積極地妥善處理,進而改善、跨越困境,是我多年累積的心得。正如人生如夢如戲,而如夢如戲的人事物,卻都是成就我們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邁向成佛的資糧。

(摘自《福慧好當家》)

【活動預告】
 
2018年08月04日(六) 北二區齋明寺 齋明別苑參學 (地點: 齋明寺 齋明別苑)。
2018年08月31-9月4日 香港道場台灣寺院參學 (地點: 總本山、天南寺、寶雲寺)。
2018年09月02日(日) 承先啟後—法鼓山第六任方丈接任大典 (地點: 總本山)。
2018年09月08日(六) 北四區寶雲寺 寶雲別苑參學 (地點: 寶雲寺 寶雲別苑)。
2018年09月08日(六) 北一區齋明寺參學 (地點: 齋明寺)。
2018年09月15日(六) 北七區齋明寺參學 (地點: 齋明寺)。
2018年09月30日(日) 北六花蓮地區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花蓮辦事處)。
2018年10月05~07日 第六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2018年11月04日(日) 北區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農禪寺大巨蛋)。
2018年12月09日(日) 全球悅眾聯席會議 (地點: 農禪寺法堂二)。
【重要活動資訊】
8/04(六)北二區齋明寺 齋明別苑參學 開始報名。
  9/08(六)北四區寶雲寺 寶雲別苑參學 開始報名。
  9/08(六)北一區齋明寺參學 開始報名。
  9/15(六)北七區齋明寺參學 開始報名。
  2018 法鼓山全球各地孝親報恩法會
  9/29 法鼓山祈福皈依大典
來法鼓山觀音道場 參北台灣第一聖地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福田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長青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數位線上學習資訊】
全球【雲端祈福】入口
心靈環保學習網
隨師行願《法鼓全集》導讀完整課程
  【法鼓山APP下載】Mobile版
【法鼓山APP下載】PC版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訊息平台

展現強大吸引力,護法因緣代代傳

專訪榮譽董事王碧員菩薩

經營理念,核心價值
訪談當天,與碧員師姊約在羅東地區,她所經營的櫻花SAKURA門市。

一進門,就看到一句響亮的經營理念「一輩子的服務,才是真正的保障」。剛要開始訪談,一對祖孫進來尋求協助,碧員師姊與媳婦兩人親切地招呼來者,問明需求後,除了奉上清涼爽口的檸檬茶之外,還拿出健康米果餅給小孫女,讓小朋友露出淺淺的微笑。而我注意到的是,碧員師姊特地配合客戶外出時間,改變原定的維修時間,這樣貼心為他人著想的服務態度,正是體現利他的核心價值,拋開利益導向,以服務贏得信任,令人十分敬佩。

愛心媽媽,學佛因緣
碧員師姊回憶,初來宜蘭打拼時,一切從零開始,加上三個孩子都

尚年幼,實在是辛苦。但是,她仍抱持著熱心與學習的態度,利用上班前的一小時,加入愛心媽媽的行列,也正因為如此,結識善知識秋薇師姊與麗玲師姊。當他們邀約碧員師姊擔任勸募會員時,她心想這是做好事就答應了。於是,便從家人與員工開始勸募,而現在碧員師姊正是羅東地區的勸募組長,她相信有良善的初發心,就會有善因緣。

常常有人問她:「店裡這麼忙,你哪裡有時間做義工?」碧員師姊就回答:「我會忙裡偷閒呀!」這不正是呼應了師父說的「忙人時間最多」?當我問到碧員師姊,什麼是她生命中酸甜苦辣的「甜」?她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做義工呀!」並補充說,做義工是調整身心、是充電、也是學習。這樣的萬行菩薩精神,不正是法鼓山最美的風景之一嗎?

生命啟發,微笑菩薩
碧員師姊與同修,分別在民國92年及105年圓滿了榮董。賢伉儷對於興建蘭陽精舍更是不遺餘力,精舍中的流理台、電熱水器、烘碗機……等,都是將自家產品與大眾結緣。同修在民國92年生病,動過一次大手術,105年精舍落成前往生,碧員師姊形容同修是位責任感很重的人,病榻中仍不忘交代諸多事宜,碧員師姊就用佛法,陪伴同修學習放下,度過生命中一段不容易的過程。

目前,事業經營已逐漸交棒給孩子們,碧員師姊就有更多心力與時間投入義工行列,而其中最特別的一次任務,就是幫參加皈依的菩薩照顧小嬰兒、協助餵奶,這小嬰兒菩薩倒也全程配合,不哭鬧。誠如秋薇師姊所說,碧員師姊二十多年來擔任義工不落人後,總是笑臉迎人,是微笑禪的最佳代言人。

榮董禪悅營,心靈環保家庭日
一提到今年五月榮董會在台東信行寺舉辦的「禪悅營」,碧員師姊直說真是太幸福了!法師們幽默開示,會長親切關懷,內外護義工的周到服務,完全是五星級的等級;加上在風景優美的池上,悠悠哉哉地騎腳踏車,還在金城武樹前開心留影,以及有小菩薩的表演、榮董心得分享的星光夜禪,都是忍不住想要一直按讚的安排。所以,禪悅營結束後,碧員師姊開始「好康道相報」,積極鼓勵菩薩們一定要參加。

訪談尾聲,碧員師姊分享她一系列著義工服的身影,其中不少是兒孫同框的畫面。最令人讚嘆的是,今年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的心靈環保家庭日,羅東區約二十多位菩薩報名參加,碧員師姊家就出動了十人!這樣一張佛化家族的微笑畫面,像是在形容SAKURA抽油煙機的功能一般,真的有「超大吸引力」,也像是說,護法因緣已在代代相傳。

(採訪/孫美文)

菩薩道上比翼精進,菩提座下同心同願

專訪榮譽董事林秋鋒、蘇春滿菩薩賢伉儷

走進林秋鋒菩薩、蘇春滿菩薩的家,小康之家的裝潢,小小的餐桌就在廚房旁,客廳外大約一坪的陽台,巧妙改成密閉空間,成為莊嚴的佛堂,地上放著地鐘,看得出來夫妻倆的生活深深浸淫在佛法中。很難想像,小康之家,竟然成就了5名榮董,聖嚴師父曾說:「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這句話在林秋鋒菩薩及蘇春滿菩薩這對賢伉儷的身上,全然印證。

身形嬌小勁瘦的蘇春滿菩薩,笑笑地說:「跟很多人比,我真的沒什麼錢。可能因為我傻傻的、不怕死,對自己我可以很省,但在佈施方面,我很能夠捨。」民國7、80年時,台灣經濟起飛,蘇春滿菩薩當時賣過男裝、女裝,月薪高達4、5萬,對很多人而言,收入極豐。善根具足的她,有天在電視上,聽到如本法師開示:「在賣衣服,明明對方穿了不好看,但是為了業績,妳說好看,這其實也

是造業。」這句話重重捶擊到蘇春滿菩薩,未久,她毅然決定請辭百貨銷售的高薪工作,回家當家庭主婦。當年,同修林秋鋒菩薩尚未創業,一個月2萬多的薪水,要養一家五口。

求法心切的蘇春滿菩薩,是個「不安分」的家庭主婦。常常同修前腳出門上班,她就背著六個月大的小兒子出門,到道場聽經聞法、朝山禮拜,每天傍晚前趕回家燒菜煮飯。民國82年,她有次因緣際會到農禪寺打坐,但因兒子尚在襁褓,恐干擾大眾,無法繼續前去,當時她發了個願:「我還會再回來。」又有一回,妹妹聽說有座殊勝的觀音道場,便偕蘇春滿菩薩前往。「去的當天雷雨交加,道場又在山上,我妹妹開車技術又不好,真的很可怕。我們在大雨中跋山涉水才到山腰上。灰暗中,看到一尊好莊嚴的觀世音菩薩就在我眼前,當下,我也告訴自己,有一天我還要再來!」這尊觀世音菩薩,就是現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裡的開山觀音。因緣峰迴路轉,法鼓山開山選定了金山這個地方,而蘇春滿菩薩也繞了南部、中部的道場後,在法鼓山安心修行,還帶進了同修林秋鋒菩薩一起耕種福田。

「我很慶幸法鼓山開山、農禪寺改建、天南寺籌建,我都有參與。這些過去的事情,就像一齣齣短劇,演完了,我就下台一鞠躬。」開建設公司的林秋鋒菩薩,在朋友眼中是個董仔,但很多法師、師兄姊都叫他「鋒仔」菩薩。許多法鼓山北部工程,都曾有鋒仔菩薩開著挖土機的身影。過往,有時他一個人做不來,還請1、2個工人一起趕工,當年油價在高點,光是幾台挖土機的油錢,每月就要10萬塊!在法鼓山當義工多年,林秋鋒菩薩從未設定自己只能做什麼,「事情有別人做,我就邊看邊學習,沒有人做,我就來做。」解行並重的林秋鋒菩薩,每年農禪寺的梁皇寶懺、總本山的水陸法會、天南寺的水懺,他都儘可能抽空「充電」,《地藏經》、《阿彌陀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他早會背誦,勇猛精進,令人讚嘆。

「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是蘇春滿菩薩學佛多年的心得。「做義工時,當然也會看到一些不太恰當的言行,這些都是我的鏡子,我都會問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習性。學佛就是要懂得改變自己,這樣生命才是真的受到佛法的滋潤。」透過義工消融自我的林秋鋒菩薩,開玩笑說:「法鼓山就像自己的家,不會想要求什麼,平常做義工反而沒有什麼開銷,以後我老了,就賴在這裡吃三餐。」修行這件事,他拿起了手機妙喻:「連手機的四角都愈做愈圓,這樣才不會一摔就破!」透過修行,林秋鋒菩薩及蘇春滿菩薩在菩薩道上共學精進,同心同願,不僅圓融自我也圓滿生命。

(採訪/施心媛)

學佛因緣起,共修菩薩道

專訪榮譽董事黃平立、林寶玉菩薩賢伉儷

一通電話,開啟學佛之路
民國80年,寶玉師姊接到老同學電話,邀請她參加聖嚴師父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的講座,礙於情面,便在電話中答應出席。但是,當時的她對宗教沒興趣,內心些許排斥,並不想去。平立師兄見寶玉師姊左右為難,便說了一句:「妳不去,我去!」自此開啟學佛之路。

聽完演講後不久,平立師兄就在農禪寺皈依,並參加禪坐共修。剛開始,適逢宜人的春天,禪修得舒服又歡喜;時序進入夏季,平立師兄坦承初學佛,難擋鐵皮屋的酷熱與汗流浹背的不適,而選擇逃避。一段時間後,與學佛漸行漸遠,直到再度接到禪坐會的電話,才又回到農禪寺,得遇禪坐會元老──善知識曾慶堂老師,心才漸漸踏實下來。

朝山因緣,戒菸成功
平立師兄憶起,在總本山出坡時,第一次看見三步一拜的朝山隊伍,如此辛苦,當下心想「打死我也不朝山」。幾年後,偶然間詢問丈母娘是否想參加朝山?沒想到,丈母娘慨然允諾,他心裡盤算著,同修三姊妹,隨便都能有一位陪伴媽媽朝山,於是報名兩個名額。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孰料三姊妹各有緣由,無法陪同,平立師兄只好親自出馬。朝山前,發現菸抽完了,礙於丈母娘在,不好意思買菸,就這樣誤打誤撞,同時不可思議的,朝完山,煙也戒掉了。無須戒菸貼片的助力,只需佛法的法力,神奇地戒菸成功。

共修歷程,善巧方便
平立師兄回憶,家中地下室成為共修地點的第一年,每到共修時間,寶玉師姊就會自動不見人影,雖沒有反對但也未認同。平立師兄,時不時善巧的,將師父的小冊子放在寶玉師姊容易看到的地方。每到大法鼓播出的時間,就停下手邊工作,不刻意但有意的,邀請寶玉師姊一起看。聽師父開示後,寶玉師姊才釐清對佛教錯誤的迷思,開始景仰師父;再加上,當時共修負責監香的林淑華師姊,和寶玉師姊聊天的內容,有別於三姑六婆的閒嗑牙,而是滿滿的正能量,引發寶玉師姊想學習的動力。於是,一年後,寶玉師姊終於加入家中的共修。

多元義工,心靈導覽
這些年來,平立師兄擔任過交通組、景觀組、攝影組、環保組、香積組義工,最特別的任務是:農禪寺戶外禪的探路義工,以農禪寺為圓心,在半徑三~五公里內,找到安全、可做八式動禪的經行路線,目前每半年會舉辦兩次。

寶玉師姊不遑多讓,擔任過接待組、引禮組、關懷組等各組義工。並在開山紀念館值班,長達十年,同時還是農禪寺導覽員。寶玉師姊提到,在導覽員成長營中,監院果毅法師開示,禪修是法鼓山的寶,而我們無法提供來參訪的團體體驗禪修,竟然是因為我們沒有義工菩薩可以帶領做禪修體驗。因而發願,要圓滿成為心靈導覽員的必要條件,於是105年圓滿了福田班課程,還成為福田班和佛學班的班長。敘述這段歷程時,寶玉師姊眼眶濕潤,微微顫抖地說,發願的力量真的不可思議!祈願寶玉師姊能通過今年底的心靈導覽員評析,滿願成為心靈導覽員。

共勉語,共勉勵
平立師兄最受用的師父法語是「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他覺得自己天生樂觀,不喜歡硬碰硬,看待事情喜歡以歸零的態度,不預設任何立場,所以不容易起煩惱。

寶玉師姊最受用的則是「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她認為擔任義工,盡心盡力是必要的!不爭你我多少,則是用來鼓勵自己放下別人對自己的批評。曾在一次佛學班課程中,老師在黑板上寫著「求好心切」,問大家求好心切的心是好的嗎?當時寶玉師姊還舉手,想與老師爭辯:若不求好心切,那如何能進步?當時,老師回答:「什麼才是『好』?」她就靜默了。

這麼多年下來,寶玉師姊越發能夠體會「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這句共勉語。

兩位賢伉儷加起來,擔任過六任共10年的社子區召委,這樣奉獻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在他們互相扶持的菩薩道上,還有個幽默的插曲。有一次在傳統市場買菜時,菜攤老闆手指著平立師兄對寶玉師姊說:「今天妳兒子來幫妳提菜,那就多買一些。」面面相覷的尷尬時刻,不爭你我多少的寶玉師姊,是這樣幽默的回答:「他不是我兒子,是我孫子。」或許,不容易起煩惱,確實有著凍齡的神奇妙用吧!

(採訪/孫美文)

盛夏遊齋明,百年古蹟攬勝行—北六區齋明寺、齋明別苑參學報導

法鼓山榮董會北六區寺院參學聯誼活動,在大家的期盼下,於107年6月30日參訪了「齋明別苑」及「齋明寺」。

參訪「齋明別苑」,都會中的共修園地
上午八時北六區的榮董菩薩們歡喜集結後,即從蘭陽精舍發車,一路直趨桃園大業路上的「齋明別苑」。

十時許,車子駛入熱鬧的桃園市區,不久,即見巍峨聳立的「齋明別苑」。瞧它的建築外觀十足具有法鼓山簡約、樸實的特色與精神,因此,它雖矗立在車潮熙攘的都會裡,卻能令人心生一份與世無諍的寧靜與安定,難怪此地的義工菩薩都能在人來人往的忙碌中,仍以和喜自在的熱情來迎接我們的到訪……!

在「齋明別苑」三個小時的參訪中,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莫過是茶禪組組長宋修德師兄對「齋明別苑」所做的簡介及由他所主持的茶禪體驗。他告訴我們:齋明寺始建於清道光30年(1850年),安奉著自南海普陀山請回的觀音菩薩聖像,迄今已有160多年,是國家審定的三級古蹟。其第六任住持江會觀居士,為了使齋明寺有所傳承及創新,乃力邀法鼓山來承接齋明寺的法務,故而在民國88年(1999年),由聖嚴師父接任齋明寺第七任住持,從此,齋明寺便成為法鼓山重要的道場。 但因齋明寺為古蹟景觀,道場擴建不易,為能接引更多民眾體驗佛法,決定在桃園市區另地興建分支道場並規劃為桃園禪修中心,「齋明別苑」於焉誕生!都會型的現代寺院,提供了大桃園地區民眾一個分享佛法智慧與禪法自在妙用的共修園地。

茶禪心體驗,品賞蓮花開
宋師兄強調:「齋明別苑」是法鼓山各分支道場中唯一設有「茶禪組」的一個道場,每一位茶人除須具有初級禪訓班結業資格外,尚需對茶禪、茶文化具有興趣。「齋明別苑」茶禪組為歡迎北六區榮董菩薩的到訪,特別為大家準備了蓮花茶的茶禪品賞。

果然,當禪堂流瀉出輕柔雅音時,茶人們已熟練地為榮董菩薩準備了茶碗、茶盤、茶匙與蓮花,而我們這些茶客則充滿好奇的端看著茶人是如何為壺中注入滾熱之水?又如何在每個茶碗中倒進甘露?再如何利用茶匙撥開碗中含苞的蓮花……並讓綻放的蓮花花瓣浸泡出甘醇的茶香?最後又如何收拾這些茶具……。

就在這一連串的茶禪品賞中,我們看到每位茶人似乎都在「享受」泡茶的過程,而他們的動作總是那麼輕巧、優雅而安定,讓我們深深有感:「不論是泡茶或做事,千萬別忽略了過程而急於等待成果。」、「喝茶真是一種享受,要與人分享、一起品嚐,才更能體會其中的美味。」、「要用五感來感受茶人泡茶、品茗的過程,自己才能清楚覺知每一口茶入口後不同的層次感。」……這真是榮董菩薩們一次難得的茶禪體驗!

結束茶禪體驗,齋明別苑副寺常雲法師特別為大眾做了開示,他表示:漢傳禪法與印度禪法最大的不同,即在於是否能將禪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因此,常雲法師以吃葡萄乾為例,教大家如何運用漢傳禪法。於是,大眾在法師的引導下,從聞葡萄乾的味道、看葡萄乾的形象、摸葡萄乾的觸感、覺受葡萄乾的重量,到含著它、咀嚼它、慢慢的吞下它,透過這全部的過程,法師讓大家練習體察身心合一的禪法運用!之後,常雲法師並指導大眾吃飯禪的要領,她說:「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從打菜中便可檢視自己的習性與好惡。」、「動口不動手,動手不動口,讓自己專心地嚐出菜飯的味道。」、「端正坐姿,用龍含珠、鳳點頭的威儀來吃飯。」……法師的句句叮嚀,著實讓每位榮董菩薩更懂得如何利用吃飯禪,來享受一頓既美味可口又有感覺的午齋!

參訪「齋明寺」,聆聽百年傳承史
下午一點卅分許,在義工及法師的集體歡送中,結束了「齋明別苑」的參訪,並於下午兩點抵達大溪「齋明寺」;之後,旋由二位資深導覽義工進行古剎巡禮。其中,令大眾印象深刻的導覽內容,不外是齋明寺的歷史及齋明寺的古蹟文物介紹:

「齋明寺」的歷史:

齋明寺原名為「福份宮」,始建於1850(道光30)年,乃大溪農民李阿甲自南海普陀山出家受戒返台後,為清修所結的草庵,其中供奉著他從南海請回來的觀世音菩薩,這是「齋明寺」與正信佛教在桃園大溪扎根的開始。

然自1873(同治12)年,「福份宮」在住持及當地仕紳集資改建成廟宇後,即改名為「齋明堂」,是屬於齋教龍華派的齋堂,從此齋教盛行,歷任住持亦皆信奉齋教。直到第五任住持江普乾居士因應日治時勢,申請加入日本曹洞宗的聯絡寺廟,「齋明堂」改稱為「齋明寺」。

迨民國87年(西元1998年),第六任住持江會觀居士為使齋明寺能永續發展,力邀法鼓山承接齋明寺的法務工作,並於民國88年(西元1999年)由聖嚴法師任第七任住持,齋明寺才又回歸佛教正統。故齋明寺是由「佛教」轉為「齋教」,又由「齋教」轉為「正信的佛教」。(所謂齋教,又稱在家佛教,信眾在家持齋奉佛,不需出家。)

「齋明寺」的古蹟:
1、齋明寺因建築物佈局典雅,大殿呈現閩南式的莊重古樸,尤其它的裝飾手法和棟樑架構,具有甚高的藝術價值,故於民國74年(1985年)獲內政部審定為三級古蹟。

2、齋明寺是桃園大溪最古老的禪寺,環境清幽,有與世隔絕之感。寺內現存許多古蹟文物,例如:
(1)建築部分:齋明寺係屬傳統單進兩護龍的三合院建築,以土木為建材;正殿屋頂有燕尾脊、垂脊,屋頂上裝飾有火龍珠及各種飾物;東西護龍則有「山牆」,導覽稱它為「金包玉」(即在原有的土角磚外面貼上紅斗子砌磚),而山牆上則有馬背、懸魚、鳥踏,及一丁三順等建築工法。

(2)古蹟部分:有中柱對聯(1911年重建)、正殿供桌(1937年所製)、石燈(日式仿唐樣式)、左右護龍石柱(1873建)、「法雨均沾」匾額(1912年製)等。

(3)文物典藏:存有全台唯一宋版<磧砂藏經>影本,是由「磧砂禪寺」所完成的木刻版本;另有<護戒牒>,是出家人的身分證。
北六區的榮董菩薩們能在這次的寺院參學活動中,同享有別於蘭陽精舍的另類禪意與氛圍,更從寺院裡獲得心靈的安定與平靜,這份法喜,增添了我們的生命養分,也是大家繼續在菩薩道上奉獻利他的珍貴資糧,感恩成就我們這次參學的一切善緣……!

(報導/林靜迦)

寶雲遍照光明,菩薩修行好寶地—北三區寶雲别苑、寶雲寺參學報導

7月21日北三區榮董及寶眷共64位菩薩,分乘兩部遊覽車,在召集人吳聿琪菩薩及副召集人陳媛秀、陳瑞娟、蘇妧玲、盧秀珍、陳怡璇、許吉欽、楊碧卿、郭月春等菩薩的帶領下,前往寶雲别苑及寶雲寺参學。雖然台北一早下起雨來,但每位榮董菩薩帶著興奮的心情,準時7點半出發。

第一站先到寶雲别苑,在光熱義工導覽團員的介紹下,知道別苑的成立因緣,是由果理法師及賴忠明、賴忠星和一群發心奉獻的台中地區菩薩,把原來的花園餐廳改建而成的。別苑花木扶疏,鳥鳴花香,最令人讚嘆的是在建造大殿時,沒有為了要蓋更大的面積,而砍掉一棵已有80樹齡、原地生長的茄冬樹,這種慈悲共生的環保理念,正是展現法鼓山的道風;另外在園區内處處可見許多原生種植物,經過義工的導覽介紹,我們同時讚嘆果理法師的智慧,並學習到愛護眾生的平等觀,隨後我們亦享用了一頓豐盛美味的午齋。

午齋後,一行人來到寶雲寺參學。回顧聖嚴師父在1989年於金山購地創建法鼓山,當時便是台中的信眾謝淑琴菩薩率先捐款,台中另一位何周瑜芬菩薩做銀行貸款的擔保,這份因緣,讓師父感念,法鼓山的精神從台中開始。1990年台中繼台北之後,成立了台灣第二處護法組織,從沒有道場、租公寓,逐漸擴展至中、彰、投、苗地區都有共修處,師父說台中像太陽一樣,遍地明照!雖然法務日隆,但台中共修處卻經過幾次的搬遷,最後因緣聚合於2000年搬遷到市政路37號的現址,成立了台中分院。台中分院位於台中市政府及市議會中心軸上,地理位置優越,又有台中地區菩薩們護法堅定的道心,三寶加被之下終於2006年取得土地,並從2010年籌建12層樓的多功能禪修道場,師父命名為「寶雲寺」,到2015年正式落成啟用,成為中部地區信眾歡喜的教育修行好寶地。

更可貴的是,寶雲寺在6樓設立了法鼓山故事館,讓我們再度看到師父弘法利生的行脚及墨寶,尤其師父其中有—書法墨寶:「只要是有法鼓山理念推行的地方,那裡就是法鼓山,只要是還有一人實踐法鼓山理念,法鼓山便是存在的。」這句話令我們感動萬分,經過這次參學,我們更深刻體會師父的大悲及用心!

吳聿琪召集人在最後代表北三區榮董們感謝果理法師及義工們熱情的接待,果理法師接著開示,希望大家護法因緣,代代相傳,實踐師父的悲願。在回程的車上,許多榮董及寶眷分享了很多很好的心得,下午7點,大家法喜充滿地回到台北安和分院,結束了這次充實的參學之旅!

(報導/郭月春)

用四它推動預立醫療決定,榮董參學模擬人生期末考—北五區新竹精舍參學報導

2025年台灣即將進入高齡社會,每四人就有一人超過65歲,2040年時,台灣就會進入多死社會,也就是每兩人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老人,因此老後生活、長期照護、臨終關懷等課題,將會更加頻繁地讓我們不得不認真對待「死亡」這份人生期末考的答卷。

這份答卷裡的考試範圍包括了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與別離苦,甚至包括在一部分人的瀕死經驗裡,會出現的臨命終時所示現的種種求不得苦,以及怨憎會苦。

究竟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世間法來面對死亡,進而能藉由死亡的因緣,來達到「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目的?法鼓山北五區榮董7月22日到新竹精舍參學的活動當中,安排了台中榮總朱為民醫師前來帶領近70位榮董菩薩,在熱烈討論與歡樂的氣氛中,仔細深思究竟要如何善終,並希望將觀念帶回家傳達給親友,讓人生最後這一哩路真正圓滿。

朱為民醫師在研討活動中,每三位榮董菩薩形成小組依序討論「當我走到生命盡頭要不要急救?」、「何謂生命的盡頭?」、「當我有天無法以口進食要不要插鼻胃管?」、「我有沒有將上述的決定(預立醫療決定)寫下來?」、「我有沒有將這樣的決定告訴別人?」五個問題,引發現場來賓彼此間熱烈討論並積極分享各自面對的難題。

在小組討論與分享的過程中,許多榮董菩薩分享了自己癌症治療期間的急救經驗,如何因為生病而完全改善了家庭成員之間過去的緊張關係。

也有菩薩回憶起父母臨終前遭遇的種種痛苦不堪的急救痛苦,因為萬般不捨而不禁潸然淚下,而這些你我身邊都不斷發生的例子,也讓人更想探究要如何做才能善終,以不痛苦的方式走完人生歷程。

也因此,朱醫師在演講中特別介紹預立醫療決定,其中包括急救意願的表達、維生醫療的抉擇、醫療委任代理以及書寫預立醫囑,而明年一月即將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對生命盡頭的條件有更進一步的規範,而朱醫師也建議大家在做預立醫療決定前,要先思考、選擇所想要的照護,同時,最重要的是,還要與親人溝通好,並寫下自己的預立安寧意願,必要時再進行修改,而朱醫師也說,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聖嚴法師所提出的「四它」,「面對」、「接受」、「處理」及「放下」,如實圓滿走向生命盡頭。「這是人生最後的期末考,也希望每個人找出自己的答案為何,並將答案帶回家和家人討論,才是真正的生命圓滿。」這段朱為民醫師在分享最後與大家共勉之的話,也在參與講堂的每個人心中種下一個種籽,期待一個最適合的善終規劃以了解生命真實的價值。

在研討活動的尾聲,法鼓文化中心監院果賢法師特別從台北南下新竹關懷開示,果賢法師首先代表與會者感謝朱為民醫師以如此幽默活潑的方式,帶領大眾深入淺出地探討生死這個平時大家難以啓齒討論的議題,同時也以僧團每位法師均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的案例來佐證今天主題雖然是世間法的議題,不過也要以假修真地以世間法來圓滿人世間的種種因緣,預立醫療決定不但可以減少自己面對死亡的恐懼,更可以免除親友在自己面臨生死關頭時需要為我們做決定的巨大壓力。最後則是在齋明寺監院果舟法師代表法鼓山致贈結緣品的溫馨氣氛中圓滿了今年度北五區榮董聯誼活動。

(整理/張聖時,部分文字引用自齋明別苑江欣怡菩薩)

7月28日馬來西亞道場關懷榮董菩薩
關懷生命獎頒獎典禮暨聖嚴師父捨報十周年感恩音樂會
【通告】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開山紀念館功德堂暫停開放

法鼓山開山紀念館功德堂因重新規劃設計暫停開放以便進行修繕工程。

暫停開放的日期自2018年6月11日起至 2018年12月31日為止。配合修繕工程進度,如有提早或延後完成,將會另行公告調整開放的日期。

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2018年07月21日(六)

北三區寶雲寺 寶雲別苑參學 (地點: 寶雲寺 寶雲別苑)。

2018年07月22日(日)

北五區新竹精舍參學 (地點: 新竹精舍)。

2018年07月28日(六)

馬來西亞道場關懷榮董菩薩 (地點: 馬來西亞道場)。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寶眷及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等等之關懷與諮詢服務。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之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3-9966#6317&6318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 (02)2893-9966#6317&6318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