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047期 2018.09.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圓滿的生涯規畫
【方丈和尚開示】
長者的調身及調心運動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總本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神仙眷屬奉獻利他謝師恩—廖繼崇、許瑤玲菩薩賢伉儷
  佛法在人間,祈願法益代代傳—張洪中菩薩
  步步蓮花,護守學佛初發心—洪禎祥菩薩
【特別報導】
桃園紅塵齋明淨土,新苑古刹禪淨雙修—北二區齋明寺、齋明別苑參學報導
  8月4日新加坡關懷榮董菩薩
  9月30日北六花蓮地區榮董感恩聯誼會
  【通告】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開山紀念館功德堂暫停開放
【榮董會大事記】
2018年8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圓滿的生涯規畫

「生涯規畫」這個名詞,現在相當流行,不過一般人所說的生涯規畫,都只著重從生到死的這一段過程,僅就個人有限生命來做規畫,對於如何達到生命的究竟圓滿,就不在規畫的範圍之內了。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所謂的生涯還不僅僅是我們這一生,從生到死短暫的過程,而是延續到永恆的、無限無窮的生命過程。

而且大部分人的生涯規畫都太偏重外在價值,只是在知識和工作的層面上打轉。正確的生涯規畫應該從內在的反省做起,規畫整個生命的品質,找到人生的平衡點,這才是圓滿的人生規畫。

也就是說,真正的生涯規畫應該包括「有形」和「無形」兩種。有形的是外在的、物質的、生活形態的規畫;無形的則是生命內在的、涵養的成

長,也就是我們的人格、人品的成長。把外在的和內在的規畫聯合起來,才是我們這一生的生涯規畫。

在談生涯規畫的時候,我也經常提供大家兩個原則,第一要有「方向感」,第二要有「立足點」,立足點與方向感是相輔相成的。一個人如果沒有立足點,就沒有著力處,像是沒有錨的船;如果少了方向感,就像是行船在大海中,沒有指北針指引方向,很容易走入歧途,非常危險。

此外,從懂事開始,我們就應該有生涯規畫。所謂懂事,不是以年齡為準,而是以人的心理和生理成長為標準。也就是說,當我們身心到達成熟的時候,就應該開始為自己的生涯做規畫。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但孔子講這些話的時候,已經是成熟的大思想家了。一般十幾歲的青少年,並不懂得什麼叫生涯,人生的方向也還不清楚,更遑論規畫了。這時候,需要靠父母、學校、社會以及各種傳播媒體,教導青少年為自己的未來做規畫,告訴他們該如何來因應未來的世界。

幫助青少年規畫生涯,是要引導出他們的方向。所以在教育制度上,也應該依照每個孩子的智能、性向與性格的發展,讓他們瞭解自己的天份和天資,並依著自己所具備的條件去發展,進一步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譬如說:小孩子喜歡畫畫,就讓他朝繪畫方面發展;喜歡音樂的孩子,就朝歌唱或彈奏樂器發展;喜歡寫作的,就讓他朝文藝方面發展。

至於成年的人在做生涯規畫,情形也是一樣。一方面要瞭解自己的內在才能,也要瞭解自己的外在資源。一旦清楚自己的才能傾向,以及外在資源的多寡,就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做好生涯的規畫。

當然,每個人的體能、智能不同,環境、教育條件不一樣,所以並不是在什麼年齡,就一定得要做什麼,生涯規畫也不一定要跟別人一樣。但是至少一定要有方向感,這樣才會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未來要往哪裡去。

(摘自《找回自己》)

長者的調身及調心運動

◎果暉法師

從主觀的感受,我們會覺得人生有老、中、青、壯等分段時節,尤其上了年紀,記憶力及體力往往隨年齡增長而遞減。其實這都是過程,生命的現象,始終處於變動、變化,而每個變動、變化都很精采。

人生閱歷是長者最珍貴的資產,回顧難免,卻不必依依不捨。沉湎往事,意味著無法活在當下,無法好好享受當下的時光、歷練和經驗,實則是種損失。活在當下,要從調心做起。調心的方法,比較容易做到的是念佛,若是體力許可,拜佛則又更好。

從人體醫學而言,拜佛這個動作,能促進血液循環,有益於身體保健。一般運動如走路或慢跑,屬於身體垂直運動,不易帶動脊椎及關節舒展活動。拜佛則有這個好處,可讓我們平時鮮少運動的脊椎、關節、神經和經絡系統,透過拜佛達到全身運動。因此,不論是否具有宗教信仰,拜佛或是禮拜,均值得鼓勵。

年長者拜佛,應視自己的體力狀況調整,建議可將速度放緩、放慢、放輕。慢慢地拜,仍有運動效果,同時兼具調心功能。我們要成就一件事,持之以恆很重要。拜佛,最好也能固定時間,每天禮拜,才不容易忘掉。如果無法定時拜佛,可改為每日計數。比如我俗家的姑媽老菩薩,她對自己要求很嚴謹,每日固定多少拜,歷數十年不間斷,亦可借鏡。

至於念佛,只要專心念佛號即可。如果發現佛號念著念著心跑掉了,久久才能收回,便需有攝心的方便。例如正對著佛像念佛,即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我們可以借助圖片、木雕,或是石雕佛像,作為目光收攝焦點,同時口中稱念佛號,亦即透過眼根和耳根並用,更容易進入專注狀態。若覺得觀世音菩薩更親切,也可目視觀世音菩薩像,口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或是「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再以我的姑媽老菩薩為例,她自己發明了一套稱念法:「佛祖啊,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念得很親切,很安定,很法喜,也是一種方法。

念佛、念菩薩,就看各人與哪一尊佛菩薩相應。感受親切,便是相應。假使外出,則可於心中憶念平日念佛、拜佛的佛菩薩像,這就是觀想法。不過,年長者調身和調心的方法,仍以在家裡拜佛、念佛較為可行。當我們目視佛菩薩像,請不要把它視如一塊木頭、一座石像,或是一紙圖片,應當念佛如佛在,念菩薩如菩薩在,唯有心誠,方能與佛菩薩的悲智願心相應。

【活動預告】
 
2018年08月31-9月4日 香港道場台灣寺院參學 (地點: 總本山、天南寺、寶雲寺)。
2018年09月02日(日) 承先啟後—法鼓山第六任方丈接任大典 (地點: 總本山)。
2018年09月03日(一) 香港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天南寺)。
2018年09月08日(六) 北四區寶雲寺 寶雲別苑參學 (地點: 寶雲寺 寶雲別苑)。
2018年09月08日(六) 北一區齋明寺參學 (地點: 齋明寺)。
2018年09月15日(六) 北七區齋明寺參學 (地點: 齋明寺)。
2018年09月30日(日) 北六花蓮地區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花蓮辦事處)。
2018年10月05~07日 第六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2018年11月04日(日) 北區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農禪寺大巨蛋)。
2018年12月09日(日) 全球悅眾聯席會議 (地點: 農禪寺法堂二)。
【重要活動資訊】
9/02(日)法鼓山第六任方丈接任大典【Live直播】
  9/08(六)北四區寶雲寺 寶雲別苑參學 開放報名。
  9/08(六)北一區齋明寺參學 開放報名。
  9/15(六)北七區齋明寺參學 開放報名。
  9/29 法鼓山祈福皈依大典
來法鼓山觀音道場 參北台灣第一聖地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福田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長青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數位線上學習資訊】
全球【雲端祈福】入口
心靈環保學習網
隨師行願《法鼓全集》導讀完整課程
  【法鼓山APP下載】Mobile版
【法鼓山APP下載】PC版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訊息平台

神仙眷屬奉獻利他謝師恩

專訪榮譽董事廖繼崇、許瑤玲菩薩賢伉儷

美國舊金山灣區道場的氛圍特別優質而且融洽,快樂學佛人的行列中有不少是同修伴侶,神仙眷屬廖繼崇、許瑤玲,就是在修行路上不落人後,以道場之事為己任的模範夫妻檔。廖師兄分享說:「我的阿媽是民間信仰式的佛教徒,她很虔誠,小時候常跟著她去觀音廟拜拜。高三聯考前,我和一群朋友借住在樹林海明寺,4點半打板、晨起、做早課、吃素,而且還皈依了。懵懂無知的我們都很守規矩,後來多數也都學佛了。」在這裡,他不但種下日後學佛的種子,並與同修許瑤玲相識,從此在修行之路上攜手同行。

參與道場改建,盡心盡力第一
大學畢業後,兩人來美國留學,過往點滴銘記心頭,人生最有精力的寶貴時光一點也沒有虛度。數十個寒暑過去,到今天仍在認真工作的廖師兄提到一個重點:「我們可能比別人幸運一點,學佛的機會總是在需要的時候很自然地出現。」這一對人生勝利組一點也不

驕慢懈怠,卻因為學佛修行而進入另一境界,謙虛感恩了然於心,精進用功踏實向前。廖師兄首先感恩工作夥伴Hogan張洪中師兄的父親,在 2003年指導初級禪修,自此與法鼓山結緣;也參加了當時還是聯絡處的共修活動,受益匪淺;後來,因共修人數與日俱增,聯絡處擴大搬遷;以至於2013年為道場找新家到處奔波,廖師兄都是全程參與。還有爾後面對困難艱辛的改建過程,他也是以自己在建築方面的專業,用整個生命全心投入,盡心盡力在所不辭。

師父殷殷叮嚀,生命有了藍圖
第一次拜見仰慕已久的聖嚴師父,是2005年和同修一起到象岡道場參加生平第一次禪七,這次的皈依是打從心底發出的意願,因為他知道依止在師父座下是無上的福報。次年,師父強撐著老病之軀再度來到紐約,廖師兄夫婦決定再度前往,聆聽恩師一番叮囑,沒想到也是最後一次了。「那一天晚上在東初禪寺,師父對外州來的菩薩們開示。師父身體虛弱,所以開示時間很短,但是卻簡要精闢,交待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非常完整。」提到與師父珍貴的短暫相遇,他一貫穩重沉靜的臉上,突然散發出法喜的光與熱。「行菩薩道當義工要有奉獻的精神,以利他的觀念消融自我。」師父還交代在美國弘法,要把握三個要點:「 1. 在地化:融入當地社會,接引西方眾。2. 年輕化:延續佛教命脈要靠年輕人,才能向前邁進。3. 辦教育:沒有教育,佛教就沒有明天。唯有透過教育,才可以弘揚佛教的好處。」

得到師父這番明確的指示,道場未來發展的方向有了版本,廖師兄知道自己的生命也有了藍圖,那就是消融自我、奉獻成長,努力學佛、精進修行。這條難行能行的路不好走,但一路行來卻一點也不孤單,善因緣善知識一再出現,永遠掛著陽光笑容的同修也將是他最好的助力!

(採訪/李青苑)

佛法在人間,祈願法益代代傳

專訪榮譽董事張洪中菩薩

感恩父親醍醐灌頂,開啟佛緣
「父親張舉老菩薩是接引我學佛的大善知識,開始時他是為了調養身體,跟隨聖嚴師父學習打坐,日後進入禪門後,成為了師父在台灣認可的第一批禪修指導老師。」美國北加州的六月艷陽普照,卻一點也不炎熱,聽前任召委張洪中菩薩娓娓道來自己的學佛歷程,緊密結合著舊金山灣區道場一路辛苦走來的過往點滴。2003年,首任召委謝秀卿菩薩成立讀書會,推動法鼓山的理念與方法,提倡心靈環保,建設人間淨土,正好因應著矽谷高科技時代人心的需要。

洪中菩薩憶及當初赴美留學之前,父親唯一的交待就是希望他皈依三寶,可是年輕時並不知道自己的佛緣如此獨特殊勝。多年來,就像其他人一樣,努力地在美國求學、工作、結婚、生子,突然之間,一道奇妙的契機出現了。許多年後的某一天,他的心裡閃過一個念頭:「人生到底是什麽?」、「為了家庭與事業,忙得像兩頭

燃燒的蠟燭,成天煩憂工作,操心妻小,我的心到底在哪裡?」父親指著他說:「你怎麼連吃飯的時候,心都不在!」父親的指責就像醍醐灌頂一般。

身心得安頓,發心承擔護法重任
此時讀書會的成立恰如雨後甘霖,與一批志同道合的善知識一起讀佛書分享佛法,洪中菩薩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佛法不是僵化的書本知識,而是實際可以運用在生活上的寶貴法則。從此以後,舊金山聯絡處就是他身心得以寄託與安頓的清涼地,心中隱埋已久的學佛種子,在此時得到了法雨,開始萌芽滋長。

由於聯絡處共修的人漸漸多了,榮董專案於2007年成立,為建立共修的新家展開努力。現在的道場承購自基督教團體,所以建築原本是一處教堂,購置之初,曾與原來的教會共用同一個地方,有時是教堂,有時是佛教道場。難能可貴的是,兩個不同宗教的團體能夠展現彼此尊重、互相包容的大氣度,和平共處度過了第一年的過渡期。2015年道場啟用暨佛像開光典禮的時候,基督教牧師與許多教友還應邀親臨祝福呢!

洪中菩薩同時提到改建教堂的過程,由於建築原本的功能與現在的需求不符,所以必須進行整修工程,這棟建物已經快一百年了,當地保護舊建築的法規繁瑣嚴苛,於是重重困難當下展開在眼前。總是把道場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恰巧是從事營造業的他,便毅然決然責無旁貸地挑起這份重任。如今,整修工程已完成95%了,在分享這一段艱辛歷程的時候,洪中菩薩的臉上不禁泛出法喜的光芒。

落實慈悲與智慧,期許護法因緣代代傳
聖嚴師父有一句法語是他待人處事的寶典,讓他時時不忘記,並常常運用在生活和工作上:「以智慧處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對待別人。」其實自己的工作就是每天不斷面對各種問題,每當工程出現瑕疵時,是要層層追究,揪出是哪一個承包商出了錯,叫他負責?還是把傷害減少到最低,請承包商提供意見,立刻採取補救辦法?師父的法語正可以解決人與事紛爭的問題!有了這個觀念,洪中菩薩變得有智慧了,冷靜解決問題之外,共事的人也立刻感受到他的慈悲誠意,彼此的關係並沒有因為出現問題而惡化,卻反而變得比以前更加融洽。他說:「這實在令人意想不到,可是卻真的屢試不爽!」

「父親因禪修而展現的安定、自在、柔軟、清淨是我親眼見到的,希望將來有一天,我的孩子也可以在我的身上得到這樣的法益。」洪中菩薩對未來的期許很踏實,就如同他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上一樣,一步一腳印。

(採訪/李青苑)

步步蓮花,護守學佛初發心

專訪榮譽董事洪禎祥菩薩

2018年7月29日舊金山馬拉松大賽,法鼓山的菩薩不缺席。十年跑步不間斷,而且愈來愈有心得的洪禎祥菩薩是其中的一員。

跑步當修行,步步蓮花,身心佛號合而為一
舊金山灣區道場的洪菩薩分享以跑步當作動禪來鍛煉自己,平日勤於念佛、拜佛、拜懺、讀經,也曾經恭抄過兩部法華經,以修行開發智慧的前提是持戒和修定。「跑完42公里的全程馬拉松,以我的年紀大概需要6小時的時間。開始時絕對不能求快,一定要觀呼吸,使呼吸調整到全程均一不亂,保持身體放鬆,這樣在安定的狀態中跑步,才不會受傷。就像在打禪七時的跑香,心安定,腳步輕,步步蓮花,聲聲彌陀。」

洪菩薩分享他的方法是集中心力,注意心中的佛號 阿彌(右腳)陀佛(左腳),全身放鬆,腳像踩在蓮花上,步伐要輕,不用很快;一段時間之後,呼吸穩定,節奏固定,身心自然地與佛號統

一;對於外界的景観、身邊的人,都好像視而不見。當然,遇到外境的變化、坡度彎度的改變、補充水分的需要,以及偶爾進來的念頭,佛號因此可能停頓,這時一定要察覺 。發現身體的酸痛,也是用意念讓身體放鬆,隨時回到方法,用數息集中心力回到佛號。一路持名念佛不間斷、不夾雜,最後懷著感恩心,平安無事抵達終點。對於即將來臨的馬拉松,他說:「只想用禪修的方法好好練習,以念佛修定,在動中修,動靜皆宜,沒有奪標的想法,全然只是一種修行的方法。」

三問如何學佛?聖嚴師父慈示:只管打坐
提到與法鼓山的結緣,洪菩薩第一次見到聖嚴師父已是40多年前的事了。當時師父在日本留學,受邀參加海外學人國家事務研習會,返台參加會議,他當年還是一名大學生,參與接待歸國學人的工作,得到對師父的第一個印象。後來他決定赴美進修,懷著一顆年輕人力爭上游的心,從此走上一條艱辛奮鬥的路。過往的數十年在回憶中瞬間飛逝,留學、就業、成家、生子,以至於後來成功開設木材工廠,不外乎一個忙字可以形容,工作頂峰時幾乎每隔兩週就要往亞洲、歐洲洽公,兢兢業業一刻不得偷閒。

敬愛的父親留給他一件最為寶貴的禮物,就是在2000年老人家往生前,透過病苦示現了佛法,同時也牽出洪菩薩對人生的大哉問:「生從哪裡來?死往何處去?」後來他遵從姐姐的建議,把所有奠儀帶回台灣捐獻。因緣具足的那一天,三位姐姐和他一起來到農禪寺,在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並且得到師父在百忙中親自接見。初出茅廬的洪菩薩鼓起勇氣,問師父:「我住在美國,學佛不方便,請問應該如何學佛?」師父回答:「打坐。」他提問了三次,都得到師父同樣的回答。多年後他才明白,原來師父指示的寶典,就是「只管打坐!」

驚聞師父捨報,體會人生無常,開始認真修行
人有時無法作自己的主人,生活就像陀螺一樣。一回到美國,洪菩薩又陷入往日的忙碌,心中雖渴望學佛,卻沒有付諸實際行動。一直到2009年開始練習Yoga,安靜之餘,隱約出現了釋迦牟尼佛坐在樹下開悟成佛的情景,心中不禁生起強烈的欣喜和嚮往。有一次在拉斯維加斯參展時,心中思念父親不已,淚如滿面,久久不能停歇,因為父親生前很喜歡來這裡。接著回到舊金山,不久就從新聞上得知,聖嚴師父捨報了,而自己學佛修行竟然尚未開始!一陣陣感動、懺悔和急迫感湧上心頭,是認真修行的時候到了!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是洪菩薩最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莫忘初心,不忘學佛初發的菩提心,遇到境界,或煩惱現前之時,總是能給他很大的力量。平常多念佛,參加助念組、大事關懷課程,讓他體會到人生無常。世間的一切,一切都是空,緣盡了都會不見, 只有不斷的學習放下,才能輕鬆地走。這種感受一次比一次加深。

創建道場眾志成城,從中看見赤誠初發心
午後絲絲陽光透過窗外的綠葉,溫婉地灑進舊金山灣區道場的會客室,洪菩薩輕撫著木質地板,分享它們輾轉海內外的製作過程。「來到這裡,看到自己的產品,好像回到家一樣。」是的,因為創建道場眾志成城的力量中,有一份他赤誠的初發心。

(採訪/李青苑)

桃園紅塵齋明淨土,新苑古刹禪淨雙修—北二區齋明寺、齋明別苑參學報導

8月4日星期六一早,儘管暑氣熾烈,法鼓山榮譽董事會北二區近百位榮董菩薩及其寶眷,年齡從80幾歲的老菩薩到2、3歲的小菩薩,在召集人辛智秀菩薩的帶領下,分乘三部遊覽車,從台北出發,參訪桃園市區的齋明別苑及座落在大溪的齋明寺。午後的一陣大雨,不僅讓參訪齋明寺的行程增添幾許清涼,榮董菩薩們同時見證龍天護法對榮董菩薩們的護念,因緣十分不可思議。

早上參訪完齋明別苑後,行程便前往齋明寺用齋、參訪。午後,遠方已有隆隆雷聲傳來,天邊的烏雲也朝齋明寺壓境而來。用過午齋的榮董菩薩們,分成三條路線,聆聽義工菩薩精闢的導覽。第三車的榮董們,由榮董會北五區副召集人梁玉飛菩薩帶領導覽,榮董菩薩們才魚貫進入主殿內,下一秒鐘,大雨驟下,伴著雷聲,非但大家沒有淋濕,反而見到雨中的百年古刹,被低調的現代迴廊及禪堂環抱著,鮮翠欲滴的草皮靜附在每個角落,滌淨的百年樟樹、梢楠、櫻樹,在廣闊的寺院中各自展現優然的姿態。

這場殊勝的參訪,早在今年年初,召集人辛智秀菩薩就著手場勘、規劃,不斷地請示監院果舟法師。「說來很不可思議,原來早在多年前,因為家中小菩薩在溫哥華念書時,就曾和當時在溫哥華道場擔任監院的果舟法師結緣了,所以這次北二區參訪再見到果舟法師,覺得特別有緣。」召集人辛智秀菩薩憶起這段因緣,覺得十分巧妙。

弘法行程緊湊的果舟法師,下午將趕往新竹,所以法師利用榮董菩薩們用齋時,懇切慈悲地向榮董菩薩們開示:「我們今生的福報都是累世修來的,所以要趁著這一期的生命,趕緊修戒定慧、捨貪嗔癡。特別是這幾年來,天氣特別熱惱,其實都是起於人心的三毒,所以環境更不好。有一句話,人心亂,鬼神就亂、國土不安。我們要改造外在的世界,需要先改造自己的內心!」果舟法師也勸請菩薩們要少煩少惱,多念觀音,就能身心平安、風調雨順。

此次參訪齋明別苑,是許多榮董菩薩的初體驗。齋明別苑的義工菩薩們清早就準備了摩摩喳喳甜湯,盛情款待榮董菩薩們;副寺法師常雲法師,特別致贈義工們用紙黏土做的小木魚吊飾搭配108自在語的法語,和每位榮董菩薩結緣。午間齋明寺的主廚義工們,準備了色香味俱全的豐盛午齋。接著,又有陳冠宇菩薩隨行帶來的甜點、手工起司堅果切片,與大家分享。如此盛情的款待,讓榮董菩薩們覺得非常地感動。齋明寺監院果舟法師也特地準備了大溪名產豆腐乳,與每位榮董菩薩結緣。

「紅塵中見淨土,繁華裡有桃園……,古寺中尊聖顏,新城裡又別苑……」近百位北二區榮董菩薩透過此次桃園參學,更了解法鼓山在地區如何開展弘法的腳步;有些榮董菩薩們也帶著小菩薩們同行,期許透過休閒活動,替小菩薩種下善根,祈願學法種子、護法因緣,代代相傳,眾生的慧命,得以永續。

(報導/施心媛)

8月4日新加坡關懷榮董菩薩
9月30日北六花蓮地區榮董感恩聯誼會
【通告】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開山紀念館功德堂暫停開放

法鼓山開山紀念館功德堂因重新規劃設計暫停開放以便進行修繕工程。

暫停開放的日期自2018年6月11日起至 2018年12月31日為止。配合修繕工程進度,如有提早或延後完成,將會另行公告調整開放的日期。

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2018年08月04日(六)

北二區齋明寺 齋明別苑參學 (地點: 齋明寺 齋明別苑)。

2018年08月04日(六)

新加坡關懷榮董菩薩。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寶眷及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等等之關懷與諮詢服務。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之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3-9966#6317&6318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 (02)2893-9966#6317&6318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