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048期 2018.10.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如何準備老年生活?
【方丈和尚開示】
獨居時代的守護網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總本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請盡量利用我吧!—鹿博文菩薩
  安心依止,照見護持願心—林美惠菩薩
  他鄉勤學佛,堅定護法心─倪萬福、饒明華菩薩賢伉儷
【特別報導】
果暉法師接任法鼓山第六任方丈:誓願弘揚漢傳禪佛教 領航教團穩健前行
  港台榮董來相聚,天南寺中喜相逢─9月3日香港榮董感恩聯誼會報導
  海內外護法一家親─9月1~9日北美護法會台灣巡禮參學報導
  9月8日北一區大溪齋明寺參學活動報導
  9月8日北四區寶雲別苑及寶雲寺參學活動報導
  9月15日北七區百年古蹟齋明寺巡禮活動報導
  2018北區榮董感恩聯誼會邀請您
【榮董會大事記】
2018年9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如何準備老年生活?

問:現在醫學進步,人愈活愈長壽,台灣已快成老人國了。人老了,許多生理機能都退化,當吃不得、玩不得時,免不了想不開,老人該怎麼過日子?

答:佛教認為,生老病死是生命四大現象。人終歸要死,只是有人活得長壽、有人英年早逝。既然在無意外情況下,每一個人都會衰老,不如早一點準備面對年老。

四十歲以後,一般人的體能會漸漸衰弱,記憶力也逐漸減退。現代人大概要六十歲以後才能算老,即使是五十歲的人,感覺起來都還不算老。但還是要從四十歲就開始準備老年生活,不要等到真的老了,才想到要準備老年生活。

要準備些什麼呢?有人說,退休養老,錢很重要。但是,錢財雖有用,卻是不全可靠。我曾見有一位子孫很多的孤獨老人,因他只相信錢財,不相信任何人,愈老愈怕失去錢財,就把全部財產換成現金,找一個隱密的山邊,深深地挖,偷偷地埋,他就搭一間簡陋的木板屋住在那裡。結果他病死在那裡三個多月才被人發現,他的兒孫一個也沒有出現。過了十多年,有人拆除木板屋,在一塊鬆土之下,竟出現了已經腐爛的大筆現金。

我覺得,準備老年生活最重要的是準備兩種健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為了心理健康,最好有宗教信仰,而且要很虔誠,不是偶爾拿著香到廟裡拜拜。很多例子證明,有宗教信仰的人,老了以後不會那麼空虛苦惱,面對死亡也不會那麼害怕。宗教信仰之外,還要有宗教修養,祈禱、誦經、打坐、念佛,每天做功課,讓自己心中有寄託。維持身體健康,則要多運動、注意飲食,生活要正常、起居要定時,這些都很重要。

如果經常保持運動的習慣,飲食就不是問題,像我每天爬山一、兩個小時,雖然整天都很忙,但運動絕對不能少。邁入老年也不能暴飲暴食,睡眠不能太多或太少,性生活也要節制,不能再像年輕人一樣。總之,就是要懂得養生。

除了健康,還要培養興趣和個人的成長。成長並不限定在財富,雖然財富有成長也很好;如能做到學問的成長、技術的成長、人際關係的成長、對社會貢獻的成長,一定不知老之將至。如果感覺每天都很有趣、需要做的事很多,身體一定不會差,腦子機能退化一定會慢些,那就不會感到無助、無奈、失落、恐懼了,這不就是快樂的老年生活嗎?

社會應該鼓勵老年人走出閉塞的家,多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做志工也需要用頭腦、體力,雖然也會有挫折,但志工不為自己圖謀什麼,純粹為了奉獻,做一天就有一天的成就感。如果老人都能更健康快樂一些,不必經常到醫療機構去,領一堆藥回家吃,全民健保也可以省下不少錢。

(選自《方外看紅塵》)

獨居時代的守護網

◎果暉法師

現代人普遍高壽,此與醫療服務的整體提昇密切相關。身處這個時代,我們很幸運享有尖端醫療科技與便捷的醫療資源,若能再稍微加強對健康的維護,長壽並非難事。伴隨高齡社會到來的另一股趨勢,則是長者獨居人口攀升,這已是全球共同面臨的課題。

聖嚴師父早年於美國指導禪法的第一代學生,哥倫比亞大學于君方教授,近期分享退休後的生活近況。她選擇遷入當地一所民營長者照護社區,由社區提供生活、飲食及醫療等照護網絡,自己則享有獨立居住空間。于教授認為此一選擇,雖是換了新環境,卻不影響她的研究寫作計劃,其餘如

社交及修行生活,悉皆如常。

至於公部門推行的長照制度,就我所知,日本在這方面已發展得相當成熟,許多社區設有長照專區,為長者提供共餐、共學、休閒及醫療等照護。現在臺灣也在推行長照,各地政府積極推廣共餐、共學等服務,相信未來整體長照制度,將愈來愈完善。

不過,現階段來看,走出自己習慣的生活場域,進入長照機構過團體生活,仍是少數長者的選擇,多數長輩仍希望於熟悉的住家安老,這就會面臨部分長者獨居的景況。或是基於主動意願,或因子女不在身旁,或是獨身因素所致,晚年獨居長者,假使身體健康,生活無需倚賴他人,那就不是問題。但要留心的是,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如何處理?

從大環境來講,公部門所設立的長照服務人員,或是獨居老人關懷專案,均可發揮一部分關懷功能,不過獨居長者本身,仍需建立一套緊急應變求助系統。當緊急狀況發生時,除了打電話向家人親朋求助,平時保持互動的近鄰,及社區、鄰里等緊急求助系統,很可能才是及時協助的人員。因此,平時就要善用電話及行動電話等聯絡工具,並與左右近鄰相互照應,一旦發生緊急狀況,不至孤立無援。

當前的高齡社會,年過七十,不足為奇;八、九十高壽,才是常態。換句話說,現代人的晚年時光極為可期。晚年獨居希望保有自主空間,首先要把自己照顧好,常與家人聯繫,進則關懷社區近鄰,讓彼此互為關懷的守護網。

【活動預告】
 
2018年10月05~07日 第六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2018年11月04日(日) 北區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農禪寺大巨蛋)。
2018年12月09日(日) 全球悅眾聯席會議 (地點: 農禪寺法堂二)。
2019年02月24日(日) 北區方丈和尚新春祝福 (地點: 農禪寺大巨蛋)。
2019年04月21日(日) 北區榮譽董事頒聘典禮 (地點: 農禪寺)。
2019年05月03~05日 第八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活動規劃中
【重要活動資訊】
2018年北區榮董感恩聯誼會
  第25屆家中寶佛化聯合祝壽活動
  2018大悲心水陸法會
來法鼓山觀音道場 參北台灣第一聖地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福田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長青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數位線上學習資訊】
全球【雲端祈福】入口
心靈環保學習網
隨師行願《法鼓全集》導讀完整課程
  【法鼓山APP下載】Mobile版
【法鼓山APP下載】PC版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訊息平台

請盡量利用我吧!

專訪榮譽董事鹿博文菩薩

旅居洛杉磯多年的鹿師兄,有一年回台陪伴生病住院的父親,聽人家說誦經可以得到保佑,師兄隨即虔誠誦念《金剛經》,持續一段時間下來,卻覺得沒有太得力。

學佛若干年後,心若有所悟,誦經的當下,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誦經者本人。

忙碌的生意人
我是鹿博文,祖籍安徽,1993年拎著兩個皮箱,隻身單槍匹馬漂洋過海遠赴美洲新大陸。

迄今將近25年的歲月,飛行的時間佔據大半,即便不是回台省親,工作關係也得經常在美國領土上空飛來飛去,「忙碌」,就是我生

活的全部。在一次飛行途中,我不禁捫心自問: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勞累?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學佛因緣
礙於現實,我無法晨昏定省的奉侍雙親,但是父母生病進出醫院期間,我總盡可能回台陪伴,同時希望得到諸佛菩薩庇佑地勤誦經典,《金剛經》是我最常誦唸的。剛開始,我沒能讀懂《金剛經》到底在說什麼?禮佛、拜懺,背誦〈大悲咒〉後,漸漸了解《金剛經》裡面闡述「空、有不二」的道理!

《金剛經》經常環繞在我腦海裡,碰到事情時,正好用它來檢視自己修學的佛法是否堪用?面對它,需要勇氣;接受它,需要智慧;處理它,需要慈悲;放下它,則自己當下得解脫!佛法幫助我很多,真的很管用。

助念功德不可思議
母親生病期間,常延法師送我全套《學佛五講》,我向法師表示,希望母親生前能皈依佛門,圓滿身為人子的最後心意。2010年3月20日,我如願帶著母親,母子倆人同時一起皈依三寶,成為佛門弟子!母親皈依未滿一年,安詳微笑往生。

非常感謝師兄姐們的臨終助念,讓我得以親睹瑞相,助念功德不可思議!我暗自發願:日後無論多麼忙碌,一定參加臨終關懷助念。

參加默照禪修
我未曾參加禪一,即報名參加果徹法師主持的默照禪七,或許是因緣於學佛前曾經修學瑜伽打坐,身體尚能經得起考驗。

禪修期間,我多次淚流滿面、涕泗縱橫,禮拜再禮拜、懺悔再懺悔,奇蹟般困擾多年的脊髓毛病,竟然不藥而癒!

禪七後,我看事情可以緩慢下來,做出回應前,給自己多一秒鐘思考,時時慚愧、日日懺悔。與他人相處時,採取和諧而不對立的態度,即便是生意上利害衝突的夥伴與事件,思想的反轉,商場糾結複雜的事情,經常不可思議的迎刃而解。

朋友們都說我不一樣了!過去個性剛強,勇往直前、屢遭磨難。學佛後多為他人設想,給彼此空間,平順安心地處理事情,多了祝福、少了磨難。

修學佛法是我畢生最大的福氣,有佛法,生活和過去很不一樣!

加入榮董會
2006年有位朋友送我《正信的佛教》一書,讓我認識法鼓山與聖嚴師父;2008年大陸四川發生重大傷亡的汶川大地震,我捐款法鼓山護持賑災;母親生病、往生時,感動常延法師與師兄姐的貼心關懷;又看到同為生意人的黃楚琪會長無私的護持與奉獻,我與家人自2011年開始,陸續加入榮董會這個大家庭。期許護法因緣,代代相傳!

盡量利用我
我的家人對於學佛,抱持相當正面與肯定的態度,特別是同修,雖然並未正式學佛,卻天生具備節儉、堅忍、與人為善諸多美德,經常讓我自嘆弗如!

學佛後,我回想過去的種種,「承擔」或許就是我的功能。慶幸自己擁有「有用之身」,我調侃地告訴周邊的朋友:請儘量利用我吧!

一起來學佛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這麼多。」師父語重心長的話語,經常浮現我的腦海。這麼好的東西,要趕快傳播出去,雖然個人的力量微薄,我還是要大聲呼籲:大家趕快一起來學佛!

(採訪/劉美諄)

安心依止,照見護持願心

專訪榮譽董事林美惠菩薩

溫哥華依山傍水、環境優質,人人稱羨,不在話下,同時也是好山好水好修行的好地方。法鼓山溫哥華道場坐落於列治文第五街,這裡很特別,它像是一條宗教街,臨近有回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猶太教、以及佛教顯密各宗派,大家彼此包容、互相尊重,儼然就是和平共處的世界宗教聯合國。

巧妙因緣來歸隊,盡心盡力護持道場
溫哥華道場有些特別的細緻創意,或許是因為創建之時,海外道場還沒有設立統一的規格,但是整體呈現的氛圍絕對是十足的法鼓風格。步入道場,設計簡潔、採光明亮,感覺起來格外地溫暖而寧靜,師父的墨寶「禪與淨土」供奉在大殿的佛龕上方,正對面則是「若見心中如來藏,三界火宅化紅蓮」。為興建道場盡心盡力的林美惠師姐一點也不居功,只是謙虛地說:「這是眾人成就的一件事。」33年前移民來此,從一本偶然閱讀到的《正信的佛教》開

始,因緣就此具足,她不曾經過尋尋覓覓的周折曲路,卻立刻遇見了今生追隨的恩師。與此地法鼓山接軌的因緣說來也是很巧妙,她分享著有趣的過去。1994年聖嚴師父應世界佛教會的邀請來演講,當時法鼓山溫哥華辦事處尚未成立,幾位平日有往來的師兄姐,就在報紙上登了一則尋找法鼓山師兄姐的廣告,而美惠師姐是當時唯一歸隊的法鼓山菩薩。後來大家笑稱,撒網打魚本來就是這樣,只要有一條大魚就夠了啊!

牢記師父叮嚀,承擔是磨練也是福報
次年4月,法鼓山辦事處積極地為師父辦了一場演講,當天會場湧入上千名觀眾,渴望佛法滋潤、尋求生命答案的人,原來有那麼多!辦事處共修的人漸漸多了,此處成長為共修處、聯絡處,但一直都是「吉普賽佛堂」,因為總是居無定所,不是商借就是租用。2002年大家努力募款、四處找地,決定要為法鼓山在溫哥華建置一處永久棲息之處。皇天不負苦心人,短短時間之內大夥兒的這個大志弘願便邁出了第一步,就在隔年,迎來了師父為道場新工地灑淨,這是師父第三次來溫哥華,卻也是最後一次了。

這一次,師父把興建道場的重任交給了美惠師姐,至今她還緊緊牢記著師父的叮囑:「建道場的過程中,不要忘記三件事,謙虛、低調、多聽別人的意見。」就是這簡單扼要的幾句話,幫助她走過這一段艱辛崎嶇的道路,常常在失望難過之餘,師父的話語就會出現在耳邊,承擔是磨練,也是福報,令她好感恩!美惠師姐思路敏捷,說話速度很快,這時候她拿出一張小紙條,是師父的另一段交代的手抄本:「任勞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悲,批評之中藏金玉。」從小生活順遂的她,曾經猶豫是否要接下重任,因為自己的能耐不知道能否經得起考驗。同修林時輝師兄當時是在這裡為師父駕車的發心義工,所幸得到他的再三鼓勵和支持,美惠師姐才下定決心承擔起來。午後三點多,道場的圖書室裡悠然靜謐,陽光微醺,在分享同修這一份相知相挺的情誼時,感恩與幸福的光澤在美惠師姐的臉上自然洋溢起來。

安心依止勤修行,利己利他更護持
雙親在晚年時經過美惠師姐的勸請,大力出資,建設道場,毫不吝惜,因為她知道學佛布施、廣結善緣的重要性,這需要宿世善根,也是長年居住在國外,無法隨側侍親的她,努力善盡孝道最好的方法。在溫哥華整整度過33個年頭,其中的26年與法鼓山結緣,美惠師姐分享著她的心境,她說:「不用尋尋覓覓,遇到恩師聖嚴師父,找到學佛修行的正道,就安心地依止在這裡了。」從一本書找到此生堅定安住的地方,修習佛法、弘揚佛法、護持佛法,是她自始至終貫徹的信念。師父雖然不在了,佛法卻可以綿延長存,「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四句話看似淺顯,卻道盡人生道理,是師父把精深的佛法解析成人人都能理解的話,所有的佛法不都在裡面嗎?美惠師姐自己走過、體會過,更是堅定不移奉為圭臬。「我的善根福報有限,所以還是常常出現煩惱,所以一再提起慚愧心、懺悔心,懺悔法門是利己利他最好的方法。」

「完成一項任務,重點不在於它的結果是成功或是失敗,從過程中學習包容承擔互信互諒,和敬平安的精神才更是重要。」空花、水月、一群人、一件事,真空妙有,如此這般。

(採訪/李青苑)

他鄉勤學佛,堅定護法心

專訪榮譽董事倪萬福、饒明華菩薩賢伉儷

台灣精神是什麽?如果可以用熱情、實在、真誠、爽直、努力、踏實來形容的話,那麼,旅居溫哥華的台中人倪萬福師兄、饒明華師姐肯定是最佳代言人。

得佛法滋潤,海外遊子心安穩踏實
穿過溫哥華道場整潔的齋堂,玻璃門外是特別設計的一面清水磨壁,再過去是一畦小菜園。齋堂旁緊接著一間長型會議室,兼具著許多功能。明華師姐初次見面,就立刻展現法鼓山菩薩一家親的溫暖,寒暄問候,奉茶倒咖啡,然後主動拿出這裡歷年的活動照片,如數家珍般逐一分享。海外遊子心,得到佛法滋潤,如此地安穩踏實。1993年聖嚴師父到台中弘講,他們隨順因緣皈依在師父座下,四年後全家移居溫哥華。家裡五名成員陸續全都皈依了,從果字輩排到演字輩。而另一件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美事也在此因緣成熟,女

婿的媽媽同樣是溫哥華道場的師姐,這兩位師姐媽媽先認識,然後兒子、女兒有緣走在一起,後來返台舉行婚禮,喜宴採取全部素食。當時阿公還有點遲疑,深怕太簡陋愧對來賓,後來獲得兩家人一致通過才首肯。其實,幾年前兒子、媳婦的婚禮也是同樣以素宴款待嘉賓的,回憶起那兩次慈悲眾生、皆大歡喜的素食宴席,明華師姐露出滿面笑容,因為這真的是喜上加喜的福報啊!

無常大火啟因緣,加碼護持承接重任
萬福師兄個性穩重、不多言語,但很明顯是實實在在做事的人。他說,移民來溫哥華的隔年,一場無常大火發生了,卻把他們帶回法鼓山。當時自己的另一間空屋突然起火,剛到海外不久的他們並不知道要保空屋險,所以損失很慘重。後來法鼓山的洪素蓉師姐接引他們去讀書會,也到曹昌桂師兄家裡拜大悲懺,常常聆聽師父大法鼓的開示。於是兩人開始發心投入做義工,也把家裡布施出來舉辦共修活動,萬福師兄拿手的素炒米粉、素羹麵就是在那時候邊學邊做磨練出來的。可是,總是這樣輪流在大家的住處共修不是長久之計,於是藉著「千人千元」的募款活動開始,歡喜為建置道場累積了第一筆款項。

此時,許淑珍師姐把法師現榨的新鮮有機藍莓果汁端到桌上,剎那之間,一口清涼,滿心暖意!明華師姐透露了一件趣事,她說:「千人千元護持1到5號是我們家的福報,後來有一次開會,我還要再護持,同修卻拒絕了!當時我嚇一跳,覺得好沒面子。結果,他的意思是要直接捐榮董!」發心的萬福師兄於是接下榮譽董事召集人的重任,負責勸募工作。在這個時候,自家當然一定是最積極、最熱衷的基本會員,到現在依然持續護持著法鼓山,從來未曾停歇過。

做義工磨練修行,雙手萬能親力親為
除了這些事忙不完之外,每當有人搬家或回流返台,只要一通電話,他們倆馬上到場,舉凡大件的家具冰箱、小件的杯盤雜物都是回收資源的上好品項,別人多餘的垃圾,在這裡轉手義賣,便成為建置道場的善款,有時候一個週末就有加幣一千、兩千入帳,萬福師兄滿心法喜地分享著這段記憶。歡喜的倒不是金錢的累積,而是秉持法鼓山的環保理念,大家同心協力有志一同,一次又一次的出力流汗,一次又一次的堅持不放棄,做得開心,累得歡喜!從什麽也不會做,現在居然變成雙手萬能親力親為的人,移民生活萬萬想不到給自己帶來這樣巨大的轉變。與佛法相遇,跟法鼓山結緣,一門深入,全心投入,奉獻心力,從來沒有半點遲疑,這是移民二十多年時光中最美麗的一場邂逅。

佛教家庭凡事講求因緣因果,遇到事情難以解決的時候,他們都會拿佛法出來實用,「四它」是轉念最好的方法,與家人、孩子、孫子互動,一定會記得尊重對方。做義工更是磨練修行的不二法則,每週五的午齋,萬福師兄除了承擔主廚之外,還要負責接送其他的義工菩薩,他說:「我覺得很歡喜,因為有些師姐沒開車,我就載她們來幫忙做義工,很感謝她們,這是我的福報。」

遇明師修習佛法,信心永不退轉
藍莓季節很短暫,聽說馬上就要結束了,手中的藍莓汁來自鄰近菩薩栽種的有機藍莓,既新鮮又有能量,還有串串溫馨暖意。此時,明華師姐握住我的手,像是想起什麼似的,「百年難遇明師,此生有幸得遇明師修習佛法。師父雖然不在了,對法鼓山的信心和支持永遠不會改變!」她說,「我愛師父,我愛法鼓山!」

(採訪/李青苑)

果暉法師接任法鼓山第六任方丈:誓願弘揚漢傳禪佛教 領航教團穩健前行

法鼓山第六任方丈接任大典,九月二日上午於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大殿舉行。在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暨僧團首座和尚惠敏法師的監交下,新任方丈果暉法師從退居方丈果東法師手中承接三大信物,宣誓接任,誓願帶領僧俗四眾推廣法鼓山的理念,弘揚漢傳禪佛教。共有三千多位來自海內外的僧俗四眾到場祝福,並有一萬多人次的全球信眾於網路直播中同步觀禮。

諸山長老、教界賢達,包括照淨寺住持廣慈長老、中國佛教會名譽理事長淨良長老、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中台禪寺副住持見穎法師、見濤法師、靈鷲山當家法師常存法師,以及聖嚴師父的日本友人桐谷征一、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的博士指導教授三友健容等,也到場祝賀。

接任大典中,退居方丈果東法師將十二年前從聖嚴師父手中接下的信物:《法鼓山僧團組織章程》、《創辦人之指導方針》,以及象徵時時提起戒定慧、息滅一○八種煩惱的一○八顆念珠一串,交付新任方丈果暉法師。這不僅是執事的交接,更是承先啟後,持續推動「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弘揚漢傳禪佛教,透過三大教育,達到世界淨化」的不變使命。「雖然我卸任了,但仍背負如來家業的重大任務,對於新任方丈的指示,全力以赴。」退居方丈真誠護持之心感動全場,現場掌聲如雷。

透過「繼起有人」開示影片,眾人重溫聖嚴師父的勉勵:「方丈的責任是傳承法鼓山的法脈、法統。對內領眾焚修,攝眾、和眾、安眾;對外代表法鼓山清淨團體,接引大眾,淨化社會。」新任方丈果暉法師致詞時,感恩創辦人聖嚴師父的無盡恩澤、僧俗大德提攜成就,更感佩退居方丈以無私的廣大心,凝聚僧俗四眾。自期竭盡全力地奉獻學習。

「雁鳥以V字形結隊飛行,比單飛更具飛升力;雁群輪流擔任領頭鴻雁,彼此以叫聲激勵,互相照顧扶持。」監交和尚惠敏法師闡述典禮意涵「鴻雁共行」,為全場凝聚起溫馨團結的氣氛。

來自日本的三友健容教授觀察,聖嚴師父穩重安定,果暉法師認真嚴謹,期許新任方丈如觀世音菩薩般,以寬大慈悲的心胸,秉持眾生平等的精神,凝聚四眾弟子。自美來臺參與大典的師父西方法子吉伯.古帝亞茲(Gilbert Gutierrez)表示,每當新領導人接任時,就是檢討過去、開展未來的好時機,「師父留給後世珍貴的寶藏,同時也留下了重責大任,我們一定要將這個責任扛起來。」期許法鼓山堅守師父禪法的核心,並以多元的方法,將佛法傳遞到世界各地。

北美護法會會長王九令,帶領美加、歐洲共一百四十人的「尋根之旅團」回臺,對於法鼓山承先啟後制度的圓滿、退居方丈的氣度、新任方丈的願心,皆充滿了感恩與信心。

(報導/法鼓雜誌346期‧攝影/法鼓山文化中心)

港台榮董來相聚,天南寺中喜相逢─9月3日香港榮董感恩聯誼會報導

感恩因緣能成為香港台灣參學團的一份子,除參加新任方丈和尚殊勝的陞座典禮,走訪寺院,禪修靜心;也參加了首次台灣榮董與香港榮董的交流活動,與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為關懷聯誼會掀開序幕的是邱仁賢菩薩的分享。邱菩薩憶述父親邱春木老菩薩生前的菩提願心,就是要建設教化人心的道場。邱仁賢菩薩及眾兄弟姊妹,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在黃平璋菩薩的接引下,認識了聖嚴師父。邱家不但捐出三千坪土地,更籌措資金來興建「天南寺」。隨著父親的願力,邱家菩薩上下一心,為大眾建造了一所淨化人心的禪修道場,其孝心與善心實在令人讚嘆也值得眾人學習。

接下來是法鼓山榮董會會長黃楚琪菩薩的關懷及鼓勵,勉勵各地方分會努力發展。執行長陳宜志菩薩介紹榮董會的沿革、組織架構及主要工作。接著播放榮董會2017年的大事記,從影片中看到菩薩們都和諧喜樂,法喜充滿!

至於香港榮董團的分享則以輕鬆的採訪形式進行,由香港召集人劉佳略菩薩訪問郭永安菩薩,從中分享了他和聖嚴師父歷年來的點點滴滴,細膩感人。當郭永安菩薩憶述其中一段往事時,更感動了大家的內心深處。 這件事情不得不複述與諸位分享: 郭菩薩當年授命于聖嚴師父,囑咐他前往探望已病入膏肓的邱成瑤菩薩。邱菩薩曾為香港道場召委,但因當年遇到逆因緣,故毅然向聖嚴師父辭退職務。當郭永安菩薩最後一次探望邱菩薩時,他語重深長地説:「我非常懊悔當年為了一時之氣,放棄䕶法。現在的我即是願意付出奉獻,但是我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了⋯⋯。」說到這裏,郭永安菩薩泣不成聲,感動全場人心。良久安頓,郭永安菩薩續説:「邱菩薩此番臨終的叮嚀仍歷歷在目,也是我一直堅守護持香港道場的原動力。」香港榮董的分享在熱烈的掌聲下結束。

從邱仁賢菩薩法喜充滿的分享、黃楚琪會長莊重、幽默的布達、乃至郭永安菩薩真情流露的剖白,深深感動了座上每位菩薩。從他們的經歷,我們更深切地體會到師父的教誨「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就讓我們一起齊齊發願,願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動法鼓山的理念、精神,並為眾生奉獻。

(報導/劉佳略‧攝影/榮董會影視小組)

海內外護法一家親─9月1~9日北美護法會台灣巡禮參學報導

雖然記得聖嚴師父曾教誨:「我們是正信的佛教徒,不要以法鼓山的信眾而自限」。但在這次北美護法會返台參加第六屆方丈陞座接任大典,及環島到法鼓山各分支道場的朝聖尋根之旅,卻讓我深深的震撼及感動,以身為法鼓山的悅眾為榮!

早在今年春天,當東初禪寺監院常華法師宣佈,今年九月在法鼓山總本部,將會有方丈陞座大典,打算組團回國慶賀的消息時,大家立刻熱烈響應,尤其是東初五五讀書會的年長菩薩們,在榮董會美國召集人吳淑芳師姐的提議下幾乎全體報名。最終不但美國各州,加拿大的溫哥華、多倫多、甚至歐洲的克羅埃西亞都有人前來。除了師父的西方法子吉伯,佛學講師哈瑞,美國護法會的會長、三位副會長、各州召集人,榮董會美國召集人、副召集人、加拿大召集人、副召集人及一般信眾外,更包括了西方眾、出生在國外的年輕人、及從未來過台灣的其他地區華人, 一共超過了一百四十多人。

九月一日大家在齋明寺集合,導覽義工們很詳細的介紹了該寺的歷史傳承,及新舊兩種不同風格的建築,對聖嚴師父尊重前人,仔細保留並維護原有的文物很是敬佩。用過豐富的午齋後,即到聞名並嚮往己久的「水月道場」農禪寺。我在多年前, 曾參訪過仍是鐵皮屋頂、屋後有荷花田的老農禪寺,那時是夏天,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那追著我飛的蚊子好比飛機大!而今所見到的則是一座風格清新、線條流利又僕實無華的道場,再配上前方的大水池、旁邊的走廊,和牆壁上的鏤刻的《金剛經》及《心經》,更有遠山及白雲相襯,讓我的心立刻遠離塵囂安定了下來。藥石後帶著朝聖的心情,驅車前往心中的人間淨土—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九月二日上午的第六任方丈和尚接任典禮在大殿舉行,本著退居方丈所說「不擾眾」的原則下,辦得簡單隆重又莊嚴。眼看著退居方丈果東法師把從聖嚴師父傳下的三項信物經由監交和尚惠敏法師鄭重的傳到了新任方丈果暉法師的手中。聽著聖嚴師父的開示「我們不要說,新方丈是法鼓山的唯一接班人,而要認知我的下一代乃至每一代的每一位成員,都是我們法鼓山的接班人。我們是共同體的僧團,是依眾靠眾,是共同分擔工作、分擔權責,每一個領域的每一個層面,都有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人,方丈只要鼓勵全體四眾,同心協力,為法鼓山的理念努力,就會如同載著一船人,每個人都划著一支槳,順風順水似的那麼容易。」。聖嚴師父曾說:「法鼓山有光榮的過去,得來不易,應當珍惜;法鼓山更有無限的未來,尚待開發,必須精進。」想到聖嚴師父,不顧自己瘦弱多病的身體為法忘軀的一生,不禁熱淚盈眶。

午齋後按著眾人乘坐巴士的車號分成四組,由穿著整齊制服,經驗豐富的義工們導覽,讓大家對總本山的各殿堂、法華鐘,和法鼓文理學院等等都有了較完整的認識。晚上則是温馨的方丈關懷,首先是大家熟悉的退居方丈果東法師開示,他用一貫的開朗親切又急智幽默的開示,來關懷及鼓勵大家,氣氛很熱烈。感謝退居方丈多年來,每年至少兩次來到北美各地主持活動、關懷信眾,及給予指導,凝聚了大家的向心力,真是辛苦了!接著有點意外,新任的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用英文來和大家交流,他說一則因為有人聽不懂中文,再則也借此機會練習說英語,由此可見新方丈的勇於接受新事物的魄力,讓人耳目一新。

九月三日大家清晨四點半就打板起床,五點準時到禪堂,由果醒法師帶領,先做立姿八式動禪,接著打坐了一柱香,禪堂的空間及氣場都很好,可惜時間太短,希望下次有機會回來參加禪七或更長的禪修活動。早齋後登上巴士,正式展開了環島參訪各分支道場的朝聖尋根之旅。

我們沿著從北到南,從西到東的路線,一路走來發現到,每座寺院不論在建築上、或每位法師、或每位義工的身上都秉承了我們的法鼓家風,在外觀上簡單樸素大方,在態度上熱心温和謙虛。很明顕的知道,他們都用了最大的誠意及最充足的準備,來迎接我們這群思鄉心切的海外遊子,讓我們覺得,回家了,真好!

當我們到達以往只在法鼓雜誌上看到各道場的名字,及各種活動訊息的地方,真是倍感親切,尤其讓我感動的是每個道場背後,都有許多大善知識慈悲的護持及精彩的故事。首先得知天南寺是位邱老菩薩和他的十一位子女全體捐贈的,而且近幾年又增捐了地,要擴充寺院接引更多的人。看見寶雲寺能在市中心鬧中取靜,建造了一座莊嚴又全功能的寺院,走上每層樓都讓人驚喜,當我看到那麼多師父的墨寶時真是流連忘返。次晨又抱著拜訪會念阿彌陀佛的文鳥「寬大」的心情進了寶雲別苑,雖然不見寬大,但園中的花木小橋流水,疏落有緻、清靜幽雅,頗有禪意。

雲集寺則是位黃福昌菩薩,把他的一片釋迦果園捐贈出來,說是要把土地還给「釋迦如來」。現己八十六歲高齡的老先生當天特地來到寺院,很快樂的和我們分享,說因有了雲集寺而帶動了四周的發展,及對面公園的規劃整理,達到環保的目地。位於澄清湖畔的紫雲寺,則是在2001年時該寺的住持演禪長老尼因年事已高,力邀法鼓山承接以使正法弘揚、法務永續。

位於台東的信行寺最初由察妙法師所創建,察妙法師圓寂後由會徹法師接任住持,會徹法師則於1995年成就法鼓山來承接法務。接著我們也去花蓮,看到了當地道場的預建地。而蘭陽精舍則是由當地菩薩們發願募款購置的,最近擴展成為蘭陽分院。九月九日中午, 一路風塵僕僕的我們來到位於台北市的安和分院, 原本只有一層樓的道場,目前己擴展成三層,讓在繁囂中更多的都市人有了個清淨的學佛修襌的地方。

這次我們的參訪,每個道場的法師及義工菩薩們都應時應地,盡心安排了各種活動,如八式動禪、禪坐、早課、晚課、鈔經、戶外經行、戶外禪坐、戶外運動、茶禪......。而每位大寮的義工菩薩們更是不畏酷暑,為我們準備了滿桌色香味都達五星級標準的素齋,加上各種新鮮美味,其中很多在國外吃不到的水果,餐後精緻的糕點及冷飲,幾乎是每餐都因貪口欲而飲食過量,更進一步他們還準備了精美的伴手禮,讓我們滿戴而歸,真是感謝、感恩又慚愧。

此次的活動雖然只有九天,但事前的策劃卻讓主辦的法師、師兄師姐們忙了幾個月,也累壞了七位法師的一路陪伴,並帶領我們在車上做早課。更重要的是從總本山起到各地道場,都勞動了大批的人力物力來關懷我們。最後在安和分院時,黃會長特別帶領著榮董會的悅眾菩薩們前來關懷交流,安和分院的法師及義工菩薩們更為大家準備了豐盛的惜別午齋,讓大家口齒留香快樂的踏上歸途,將此行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點。

熱鬧緊湊的旅程雖已過去,卻驀然發現,原來海外有幸親聆聖嚴師父教誨、學佛修禪的我們是多麼的有福報,雖然往日自認已盡心盡力要做好弟子的本分及護持我們法鼓山,但比起這次的所見所聞才深知本身的不足。又發現原來國內到處都在蓬勃發展, 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落地生根,將來真是很有希望!我們都是法鼓山的護法信眾,就像一家人,大家凝聚在一起修福修慧,一起精進吧!

(報導/鄭淮芝‧攝影/參訪人員提供)

9月8日北一區大溪齋明寺參學活動報導

經召集人古承濬師兄三次召開籌備會召集蔡愛麗師姐、張春玉師姐、方芳師姐、鄭舜之師兄、劉樹崇師兄、林伯翰師兄、巫俊毅師兄等一起熱烈參與討論,詳細規劃,以及雅婷師姐文書、細項協助,完整無遺讓行程安全周詳。原先規劃的一車人數後來增為三車,大家都帶著無比期待的心情參與此次參學活動。

沒有烈陽的好天氣,大家喜悅的陸續在奇岩站集合,一車由古師兄領隊、車長俊毅師兄、副車長愛麗師姐, 二車由方芳師姐領隊、車長伯翰師兄、副車長紹沂師兄,三車由樹崇師兄領隊、車長心影師姐、副車長林云師姐,忙碌的為菩薩們報到、清點人數,守護著大夥魚貫上遊覽車。最佳攝影大師舜之師兄,前後盡責的為菩薩們留下難忘、值得回憶的身影。

八點半準時出發前往齋明寺,一路上,各車長一一介紹工作人員、司機菩薩,各領隊簡單致詞報告近期榮董會活動,車長帶領著悅眾菩薩們早課,持誦「觀音聖號」、《心經》、迴向、〈觀音偈〉後,享用古師兄為悅眾菩薩們準備的米漿、素包子早餐。各車長也同時帶動相見歡、菩薩們經由車長或自我介紹大家互相認識。

九點半抵達目的地桃園大溪齋明寺,整隊後走進寺院,綠樹成蔭,悠悠的與自然合一,右聯—齋界開員樹,左聯—明燈照大千,象徵著齋明寺擔負著弘揚佛法的重責大任,佛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在莊嚴的正殿前大合照後,我們分批進入園區、古寺、古道,由導覽義工菩薩為我們進行精彩、專業的解說。 

齋明寺擁有百餘年歷史,是大溪最古老的寺廟,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前庭園區的荷葉觀音,以一支荷葉為頂蓋,下雨時雨水順著荷葉流下,讓觀音菩薩不致淋雨,荷葉觀音手中不同於楊柳、淨水,是持經卷和念珠非常特別。

古寺外觀精巧典雅,是傳統的三合院建築,寺內展示著鎮寺等寶物,整建後的齋明寺涵古容今,黑瓦、白牆、紅磚再展現古寺風采。古寺後方新建的禪堂,建築風格迥異於傳統的多彩與華麗,禪堂、寮舍及齋堂等新建築使用清水混凝土建物和花崗石建造,不上妝、不上色,保持簡約素樸面貌, 旁邊的長廊則是迴廊元素,一整排接續的廊柱,帶來極簡之美,禪堂前有著一大片的綠葉老樹空地,正殿前的麵包樹,跳著驚鴻舞的鳳凰木,蒼勁雄渾的百年肖楠矗立昂然,鎮寺之寶南洋杉,錫蘭橄欖樹鮮紅美麗的落葉,沿路澳洲茶樹、咖啡豆…等等寂靜祥和美景。兩百年樟樹,樹形非常優美再搭配著簡潔低調、幾何線條的設計建築,創造了新舊相融的空間,再次展現古寺風采構成了最美的畫面。簡約樸實建築加上自然清幽的環境,讓今天到來的我們感到寧靜氛圍外,洗滌心靈、沈殿自己。齋明寺古道,因百年齋明寺而得名,全路段都是石階步道,石階取自於大漢溪溪石,兩側林蔭成群,走起來相當有古意。

上午的行程結束,午齋時刻到了,菩薩們應也期待著美味的午齋,古師兄致詞後,代表著大家虔誠的致獻供養,由果澔法師代表接受,果澔法師接著開示諄諄期勉,隨後大家享用一餐充滿愛心的齋飯。

結束齋明寺的行程,前往TINA廚房下午茶,這兒有名的是天然酵母多穀物的麵包。前庭有漂亮的大草坪、風車塔和海藍色躺椅,附近都是田野,從庭院看出去也是一片相連的綠意,大夥開心的享用麵包、糕點和各式茶飲。

聊天歡笑之後再次移動到大溪老街漫步舊時光,走進老街,古老巴洛克風建築盡收眼底,老街每間老屋都有他的故事,牌樓、一磚一瓦皆有講究,細細品味豆干之餘、特色咖啡屋也各有人文風情,一步一景都是故事與歷史風華。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的很快,整隊踏上歸途,感謝貼心的古師兄和愛麗師姐準備了伴手禮分送給每位菩薩。回程中菩薩們心得分享,感恩這次的參學輕旅行充滿了歡笑與快樂,増長了不少知識,美好的深度記憶放在每個人心裡。鄭師兄分享道感恩龍天護法,諸佛菩薩們的加持,風和日麗的陰天沒有烈陽高照,讓行程圓滿、順利、平安,此時此刻車窗外卻下著極大的滂沱大雨。六點圓滿賦歸,結束這一趟美好的大溪齋明寺參學活動。

(報導/方芳‧攝影/北一區提供)

9月8日北四區寶雲別苑及寶雲寺參學活動報導

今年9月8日,天氣晴朗,微風和煦,法鼓山榮譽董事會北四區近80位榮董菩薩及寶眷,在召集人邱仁賢菩薩的帶領下,於上午7點分乘兩部遊覽車,前往法鼓山中部的弘化中心寶雲寺及寶雲別苑參訪。

車子出發後,車長就帶領大家做早課,一起唱誦〈大悲咒〉及《心經》,早課後,大家簡單用了事先準備的早齋。接著主持人就用說小故事的方式,幫助大家記誦北四區七個區域的名稱。由於許多菩薩是第一次參加,為了讓彼此熟悉,主持人特別設計了「榮譽、董事」、「去我執」、及「不二法門、三法印…」等破冰遊戲,讓大家在歡笑中不離佛法地打成一片。

由於車行順暢,大約九點三十分即抵達參訪的第一站寶雲別苑。大家一下車就受到義工們的熱情接待,中區法行會副會長蘇政義、總幹事張基郁、榮董會中區副召集人鄧鈞宏等菩薩,都親自到場歡迎。接著由光熱小組向大家簡報寶雲別苑及寶雲寺。

從介紹中,大家得知寶雲別苑的成立,是因法鼓山在2004年買下台中市市政路的寶雲寺現址土地後,聖嚴師父慈示要興建新分院,而為了讓弘法活動能夠持續,在寶雲寺的監院果理法師及多位發心菩薩的努力下,於2007年承租了一塊土地,成立了法鼓山寶雲別苑。

寶雲別苑環境清幽、花木扶疏,有如世外桃源,園區內有許多珍貴的台灣原生種植物,生態多元豐富。在導覽義工詳細解說下,大家無不領受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天地奧妙。當天中午大家就在寶雲別苑用齋,除品嘗義工們精心準備的蔬食外,也進行小組聯誼,彼此因而有機會更深入的對話。

結束寶雲別苑的參訪行程,大家又搭車至第二站寶雲寺。寶雲寺是座十二層樓高的現代都會寺院,外型簡潔、樸素。從市政路正門一進寶雲寺,就看見一尊來迎觀音歡喜地在門口迎接大家。從說明中,大家了解到,寶雲寺從一到十二樓的規畫含括了法鼓山「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的觀音道場精神。

其中三樓是大殿,入口處有一道《金剛經》照壁,此為聖嚴師父在2007年於洗腎養病期間,身體轉好時所書寫完成的,其中「諸法空相」真義時時無聲地提醒著大家。大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像,殿內及殿外則懸掛「自家寶藏」及「人間淨土」的牌匾,大乘佛教的精神也在此清楚地呈現。

六樓為法鼓山故事館,館內存放師父的影像、墨寶及一生重要的弘化事蹟。七樓是寶雲故事館,陳列的文物及影像訴說著寶雲寺的緣起及眾志成城的故事。其中「寶雲基石」的故事更是讓大家印象深刻,透過從地底湧出的千年石頭尋找從心地湧出的菩薩,讓「美、善」不斷地流轉,也讓護法、弘法的願力不斷地延續下去。

十二樓是祈願觀音殿。果理法師於開示時表示,從一樓的念觀音、慢慢逐層往上,眾生的修行也一步步提升,至此已是做觀音的層次,也期勉大家能成為觀音淨瓶中的甘露水,一滴遍十方,利益眾生。祈願觀音殿旁有一藏經閣,在法師邀請下,大家入內席地而坐。撲鼻而來的香味,伴隨著眾人的好奇,經書在哪裡?只聽法師說,經書在哪裡?在每個人的心裡。當佛法透過實踐後就融入每個人的心中,因此,每個人的心都是一部無字經書。法師的智慧法語,也鼓勵了每個人精進學佛的願心。

當天的參訪活動就在心得分享中圓滿,誠如副召集人邱黎明子師姐所言,寶雲寺是一個非常值得參訪的地方,每一次來都有不同的收穫,值得大家一來再來,每次的與法相會,大家都滿載而歸。

(報導/陳如秋‧攝影/北四區提供)

9月15日北七區百年古蹟齋明寺巡禮活動報導

九月十五日清晨,基隆下著濛濛細雨,二十四位榮董寶眷在黃炳陽師兄的帶領下懷著歡喜、感恩、期待的心情,一路向著桃園齋明寺前進,約上午十時許抵達。熱情的義工前來迎接,眼前映入的是一座閩南式三合院建築,古樸、典雅、清幽,有如世外桃源。

導覽義工詳細介紹齋明寺的歷史淵源,它具有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原屬齋教龍華派的齋堂,最後又回歸到佛教的正統。原本的建築物歷經多次的災變以及年久歲月的侵蝕腐壞不堪,自從1999年法鼓山承接以後,為了保持傳統重新整修,賦予佛教的意涵與新禪堂的現代建築和諧共融。法鼓山倡導的「人間淨土」理念在此優雅的化現,以三合院式閩南傳統建築為特色的主殿與兩側護龍謙虛地佇立在四周環繞的自然美景之中,如含苞的蓮花以古樸典雅的氣質呼應著觀音慈顏,婉婉地趙照拂來觀光的遊客與信眾。人與自然、人與環境,和諧共生融合成一幅人間淨土的勝景。

一百多年的歷史,讓齋明寺積累了豐富的文物與典藏,如名家書畫等,其中最珍貴的是全台唯一宋版「磧砂藏經」木刻板影本,為宋元時期三代聖尼相繼斷臂化緣勸募,歷九十一年才竣工的木刻大藏經,確是稀世珍寶,亦可知古聖賢護法弘心的大悲願心。寺中尚有一幅達摩祖師畫像,具有二則典故很有深意令人讚嘆!

師父接任第七任住持以後一方面保持古蹟原貌,一方面興建新禪堂,以推廣禪修,接引信眾學佛,當時師父給予設計師的建築概念是「簡單、樸實、環保」,故禪堂以清水模為素材、青銅瓦、大理石壁,更以蓮花型滴水鍊集雨於地下水槽,既環保又美觀。師父的高瞻遠矚激發了建築師的創作靈感,讓齋明寺以低調單純的「減法設計」融合新舊建築,而榮獲「2012台灣建築獎」的首獎。

此次參訪是一次成功的知性之旅,亦是修行與休閒之旅,看到莊嚴的古剎、質樸的禪堂,站在二百餘年歷史的古樟樹下,坐在青青的草地上,享受這清幽寧靜的氛圍,加上監院果舟法師在百忙中抽空蒞臨關懷勉勵,菩薩們個個充滿法喜,直呼不虛此行,收穫滿行囊。

(報導/蔡美枝‧攝影/北七區提供)

2018北區榮董感恩聯誼會邀請您~
2018年08月31-9月4日

香港道場台灣寺院參學 (地點: 總本山、天南寺、寶雲寺)。

2018年09月02日(日)

承先啟後—法鼓山第六任方丈接任大典 (地點: 總本山)。

2018年09月03日(一)

香港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天南寺)。

2018年09月08日(六)

北四區寶雲寺 寶雲別苑參學 (地點: 寶雲寺 寶雲別苑)。

2018年09月08日(六)

北一區齋明寺參學 (地點: 齋明寺)。

2018年09月15日(六)

北七區齋明寺參學 (地點: 齋明寺)。

2018年09月30日(日)

北六花蓮地區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花蓮辦事處)。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寶眷及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等等之關懷與諮詢服務。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之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3-9966#6317&6318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 (02)2893-9966#6317&6318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