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056期 2019.06.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自負責任
【方丈和尚開示】
從信心到願心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總本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誠信、創新、永續—曾木坤菩薩
  快樂的學佛人,更是歡喜的商業經營者—林茂林、張美美菩薩賢伉儷
  我能做什麼?—葉哲宏菩薩
【特別報導】
起信發願禪悅行~榮董會第八屆禪悅營活動報導
  法子查可 克羅埃西亞道場啟用
  法鼓山香港道場永久會址簽約啟動
  法鼓山香港道場榮董頒聘暨菁英聯誼紀實
【通告】 8月17日北二區天南寺參學
【榮董會大事記】
2019年5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自負責任

一個修行人,首先須對自己負責任,既已發心成佛,便要發願度眾生,若發了願而未負責任,應生慚愧心,慚愧心生不起,則要懺悔。若能以懺悔與慚愧心相應,此願便會逐漸成長。

不是僅發一次願就可完成的,需要天天生慚愧心、天天修懺悔行、天天發大願心,但到了八地菩薩的果位,悲智自然運作,便不需要再發願。凡夫以業力而受生死苦報;菩薩以願力而入生死救度眾生。以業力入生死者,如進監獄受刑,是被動而沒有自由的;以願力入生死者,則如到監獄弘法,是出於主動,能夠自由出入的。以願力入生死者是菩薩,而以業力入生死者是凡夫。

若說菩薩以願力入生死是出入自由,以業力入生死的凡夫,是否也有自由

出入之可能?是的,只要我們的信願堅固,加上精進實踐,便能得到自由。故知凡夫也有可能得到生死的自由。

道理很單純,若要成為自由的人,首先得成為負責任的人,因為負責任則沒有懊悔或罣礙,才有真正的自由可言。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人,首重對自己負責任,然後對人、對眾生負責任。記得我剛出家時,對先師東初老人說:「我要做一個安分守己的出家人,絕不讓您老人家失望,也不要對不起佛教。」先師說:「你不該這麼說,應倒過來講,你只要不會對不起自己,不要使自己失望就好。」先師的這番話,對我的影響,非常地深遠。師父只是指出一條路,教你如何走,而要走上這條路,尚得靠自己一步又一步地向前走,要付出恆心、耐力及時間,腳踏實地,將自己的足踩過去。如果未經自己的足踏過,怎能說是自己曾走過呢?例如:佛道或菩薩道,已經有很多的佛菩薩及祖師們走過了,這條路好像已是現成的,但是,如果你想通過,還得印上自己的腳印,否則,那是諸佛菩薩及祖師們所擁有的道路,跟你自己毫不相干!所以要先對自己負責任,才談得上對人負責、對眾生負責任。

(摘自《禪的世界》)

從信心到願心

◎果暉法師

「信、解、行、證」或「信、願、行、證」為我們修行佛法的次第,也就是透過聽聞理解、發願利他,進而修菩薩行與親證佛的慈悲與智慧等四個階段。

成為佛教徒的第一個階段是受三皈五戒,以身口二業的行為來規範自己,是「信」的階段,為建立信仰,並產生信心。在這階段也有解、行與證,也就是開始聽聞與修學當中,有體驗與心得就是證,並不是說證得阿羅漢果才是親證佛法,在過程中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信心也是一種證。

受菩薩戒是由第一個階段的信心跨到第二階段的願心,修學的重點為以發

菩提心來自利利他,為「願」的階段,這是從身口二儀進一步到對意念的持守。菩薩的誓願:「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修行菩薩道就是在我們所在的世界國土中,發起想要成就眾生的心,也就是佛經上講的:「嚴土熟生」。聲聞行者只單修戒、定、慧三學就夠了,受菩薩戒是為了行菩薩道,因此在三學的基礎上要更進一步修行包括施、忍、進的六度。我們知道心是最難掌握的,因此諸位可以透過身、口儀的練習,來漸漸地影響並開展我們的內心,透過唱誦發願、懺悔拜懺,就是修學身、口儀的方式,來參加共修,聆聽師父的開示,改變我們的知見與想法,清淨我們的心念是修學心儀。

菩薩戒的戒文中說:「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一般人常常將問題歸罪於他人的過錯,而不是自己。但是我們發願修學菩薩道,心一定是向內的,當我們的心常常向內看,就很容易發現佛的慈悲、佛的智慧。我們要轉世間的顛倒見,首先要轉自己,把自己轉過來之後,就有能力來幫助他人、影響世間。

(轉載自2019年5月《法鼓雜誌》)

【活動預告】
 
2019年07月20日(六) 中區榮譽董事頒聘典禮 (地點: 寶雲寺)。
2019年08月17日(六) 北二區寺院參學 (地點: 天南寺)。
2019年09月01日(日) 北區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農禪寺大巨蛋)。
2019年09月08日(日) 溫哥華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溫哥華道場)。
2019年09月15日(日) 舊金山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舊金山道場)。
2019年09月22日(日) 北一區榮董戶外禪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2019年09月28日(六) 北四區寺院參學 (地點: 蘭陽分院)。
2019年10月25~27日 第九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2019年11月12日(二) 參學泰國護法會 (地點: 泰國護法會)。
2019年11月17日(日) 北一區寺院參學 (地點:蘭陽分院)。
2019年12月08日(日) 全球悅眾聯席會議 (地點: 農禪寺法堂二)。
【重要活動資訊】
全台各地兒童心靈環保體驗營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圓寂十週年國際研討會
  百工好願在人間
來法鼓山觀音道場 參北台灣第一聖地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福田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長青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數位線上學習資訊】
全球【雲端祈福】入口
心靈環保學習網
隨師行願《法鼓全集》導讀完整課程
  【法鼓山APP下載】Mobile版
【法鼓山APP下載】PC版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訊息平台

誠信、創新、永續

專訪榮譽董事曾木坤菩薩

「誠信、創新、永續」、「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是曾木坤師兄所創辦經營的漁拓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奉行不渝的企業理念。「漁拓」的使命是:專業與熱忱,歷年來「漁拓」不僅在專業上表現優異,在環保與社會公益議題上也不落人後,從環保淨灘,到魚苗放流,到購物袋減量、替代化,社會大眾處處感受到「漁拓」的用心,正是「理念與社會責任」的結合。

立志賺大錢的童年
我是基隆人,父母經營雜貨店,家裡有六個兄弟和一個妹妹,我排行老三。早年看到兄長們因為家裡欠缺經濟條件,無法繼續高等學業,很小就外出工作幫忙分攤家計,我心裡明白自己也必須要打拼,暗地裡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成功賺大錢,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一路貴人相扶持
感謝諸佛菩薩庇佑,從我踏入社會開始工作,就遇到很多貴人,最幸運的是遇到好頭家。蔡老闆對我充分信任與授權,公司大小事情都要由我來做,從他身上我學習很多,增廣見聞、開拓視野,也學習了日後經營公司派上用場的日文;更重要的是了解社會,學會如何賺錢幫忙父母照顧家裡。

現在我的兄弟、同修、孩子都在「漁拓」工作,全家人可以生活無虞。公司還有近千名員工和我們一起努力,我肩上擔負的社會責任,讓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能鬆懈!

與聖嚴師父結識的因緣
相知、相識超過40年的好友楊正雄師兄賢伉儷,是帶領我親近法鼓山的善知識,猶記得那天楊師兄邀約我一同前往仍是鐵皮屋建築的農禪寺拜見聖嚴師父。初次見面,我就在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並且認捐一席榮董。

席間師父侃侃而談,提出法鼓山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接著說:「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這麼多。」明白指出教育的重要!

菁英禪三的深刻體悟
皈依後,我歡喜參加師父親自主持的社會菁英禪修三日營。

禪期間,師父精闢開示:禪修活動以「自我超越」為目標,希望每位菩薩都能做到自我超越;唯有自我超越,才是真正的菁英。

師父也明確說明修行方法:應透過瞭解自我、肯定自我之後,才能進一步成長自己、充實自己、改善自己、轉變自己。「自我成長」的最終目的在於「自我消融」,如何讓自己慢慢從「自我成長」過渡到「自我消融」?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少一些自私心,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煩惱心,多一些智慧心。當有情緒出現時,就要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疏導以及化解,這個過程就是在「自我消融」。薰習了這些觀念與做法,讓我日後不管是在家庭或事業各方面,都相當受用。

師父講述的四眾佛子共勉語,是經常浮現我腦海的生活指南。

正信的佛教
師父著作《正信的佛教》是啟發我最大的一本書。和諸位菩薩一樣,我也受益於師父解決困境的主張──「四它」。
面對它:正視困難存在,不自欺欺人。
接受它:接受困難事實,不怨天尤人。
處理它:用智慧處理事情,用慈悲對待他人。
放下它:盡心盡力就好,不計成敗得失。
師父指示:建設法鼓山應從教育著手。我深表贊同。

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最後我特別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師父捨報前最後的偈語──「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 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師父一輩子為了弘法利生,台灣、美國太平洋兩岸,不辭辛勞、往返奔波,晚年病痛示病、辭世示寂,從面對生命、接受無常,到放下身後,在生命示現的最後一堂課裡,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踐履生命的瀟灑典範。

我也要謝謝黃會長給我機會接受訪談,我不善言詞,對佛法也還沒有深入研究,所能分享的就是這輩子用心經營超過40年、一個以人為本的永續企業,不敢說有大成就,只是恪遵師父教誨:「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期許自己能無愧於師父的諄諄善教!阿彌陀佛!

(採訪/劉美諄)

快樂的學佛人,更是歡喜的商業經營者

專訪榮譽董事林茂林、張美美菩薩賢伉儷

遇見貴人
茂林師兄、美美師姐,經營隆泰文具印刷公司。民國68年自行創業,迄今已超過40個年頭,現在家中第二代已實習接棒中。

1995年,在表弟接引下,茂林菩薩走進安和分院,自此與法鼓山結緣。茂林菩薩談起當年的自己,個性急躁,自恃甚高!表弟告訴他:學習禪修可以調伏情緒,安定身心。當下他毅然決定,報名安和分院初級禪訓班,從此展開了與佛法相遇、與禪法相處,積極又安定的新人生。

禪修心法處處受用,讀書會自利利他
學習禪坐後,茂林師兄改變了日常的生活作息。每天清晨四點起床打坐,持誦《金剛經》為定課,每星期四參加安和分院禪坐共修;

工作之餘,禪修、打球,也定期參加禪二及禪七;每年還固定參與大悲心水陸法會。這些,都成為他生活中重要的功課!

茂林師兄目前擔任安和分院禪坐會組長,對禪修頗有心得,甚為歡喜。他曾成立二個讀書會,2014年成立般若讀書會,2017年成立悅讀學堂讀書會。成立讀書會的目的,是以閱讀書刊為主,透過思考、分享、討論,在聞思修過程中體驗生活禪,增進身心靈的平衡與成長。同時,也接引想薰習佛法、體驗禪修、樂於分享者,為自己增福慧,更能自利利他。

美美同修,是最大的後盾
茂林師兄笑說:「能夠抽出時間,參加體系的活動,最要感謝同修美美師姐的成就,無論操持家務或公司的財務及行政,都相當投入,盡心盡力輔助我,讓我無後顧之憂,得以優遊於浩瀚的佛法中。」

茂林師兄提及在皈依後的第三年,他開始茹素,內心有了變化。非絕對必要的應酬,一律婉拒!應酬少了,內心更加平和。在待人處世上也有所感悟,急躁的性格變得柔軟,事緩則圓。

他說:「能學佛、禪修,真是人生路上最大福報。感恩知足,修正觀念,改變習氣。從覺察開始,透過時時反觀自己,有了察覺的能力,常常起懺悔心。調整自己的心念,以柔軟心看人、看事,夫妻、家人相處更進入佳境。」

做快樂的學佛人,更是歡喜的商業經營者
公司共有20多位工作夥伴,與工作夥伴透過溝通與鼓勵,建立起公司的企業文化。茂林師兄視這些夥伴如親朋好友,一起共事,一起學習。他也感謝專業經理人的投入,在充分授權的架構下,創新、傳承永續經營的理念。

師父善知識,法法皆良藥
茂林師兄閱讀過師父大半的著作,他說師父的法語句句皆受用,用師父所說的佛法做為生活圭臬,是最安全的生活方式。「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知恩報恩,飲水思源」、「修學佛法,護持佛法,弘揚佛法」、「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話好不如無聲說法」茂林師兄皆能朗朗上口,師父的法不僅在口上、在心中、在八識田裡,牢牢地與生命扣住!他發願生生世世走在菩提道上,報師恩,續佛慧命!

永續經營,代代護持
茂林師兄與美美師姐育有二子,皆已成人,孩子相當支持父母學佛,不僅護持法鼓山道場,也都適時參加體系活動。在茂林菩薩家中,護持佛法正如經營事業一樣,代代相傳,正由新的鼓手接棒,敲響動人樂章!

(採訪/賴寶卿)

我能做什麼?

專訪榮譽董事葉哲宏菩薩

多次在農禪寺水月道場舉辦的讚佛、拜懺、救拔先亡離苦、利樂眾生的七天梁皇寶懺總功德主行列裡,看到葉師兄年輕帥氣的身影。

葉師兄不但拿到美國建築師執照,也取得房仲經紀人執照。我不禁好奇:一個在海外接受西式教育的年輕人,是什麼力量讓他願意匍匐佛陀腳下?

父親接引我親近法鼓山
父親的關係,小學三年級時,我與父親公司同仁,集體在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當時對於皈依這件事,並沒有留下特別印象。

台灣美國學校畢業後,我負笈至美國南加大就讀建築,2004年學業告一段落回到台灣,就跟在父親身邊學習承接建築事業,心想多少

可為父親分擔經營煩憂。時間許可也酌情參加法會、瑜伽焰口等佛事,談不上對佛教有什麼深入的認識。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破產事件,動盪了台灣的營建業,當時很多台灣建設公司受到波及,財務發生困難,甚至結束營業,我看著父親用師父教授的四它,堅定地度過難關,感覺到佛法不只是宗教,更是領導心靈的哲學。幾年後,父親投資的大樓轉手獲利,讓我了解到賺錢不只是個人的努力,還要各方面因緣具足。

如何在企業經營和佛教之間找到統一?
佛教和企業經營盈利是不是矛盾呢?這個困擾我許久的課題,在我閱讀在日本被譽為「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著作中找到答案。

稻盛和夫暢談自己皈依佛教的意義:磨練靈魂,提高心智,賺錢只是順便的事情。

在稻盛和夫眼中,人生就是磨練靈魂、心靈的道場。佛教認為要想自己獲利必須造福他人,教導人們不要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也要讓他人得益。

83歲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來台分享人生與經營哲學,強調利他行善、時時感謝就是成功的祕訣。利他行善有強大力量。

我深受感動與啟示,終於在企業經營和佛教之間找到了統一,在佛教的世界裡沒有對立,任何事情都是統一的。

菩薩戒的感動
我們家很早就已是榮董家庭,受到父親跟退居方丈果東法師的鼓勵,我報名參加受菩薩戒,菩薩戒是生生世世的事──「一戒永受」,受戒時我感受到無以名狀的感動!再次深刻體悟何謂菩薩行?利他為第一。

受戒後我看事情的角度起了很大的轉變,少了自我,開始能客觀地從他人、從社會看到事情的本質。

我也從參加水陸法會中觀察到「無常」,經常勉勵公司同仁把今天的事做好。感謝老天爺給我比別人好的機緣,我告訴自己應該更努力,創造更多利益,分享大眾,造福人群。

我能做什麼?
目前我經營的事業分三大區塊:飯店、文創園區與產後護理中心。

做為「嘉義亮點旅店」創辦人,我嚐試將城市最深刻的記憶融入設計語彙之中,「嘉義亮點旅店」在空間設計中融入木材、鐵道等特色,以現代、摩登的手法來詮釋「木材之都」的發跡。鑒於嘉義地區就業情況並不好,薪資水平低於其他地區,我希望改變此種現況,除提高員工薪資,也加強員工教育訓練,提升服務品質,用好的口碑吸引旅客回流,在陸客總體衰退之際,旅店還維持七成以上住房率,真的有願就有力。

嘉義文創園區,由我當董事長的新嘉文創公司與政府單位簽下委外租用合約。希望將來能以園區為文創人才培育基地,發展聯合品牌,打造嘉義特色的文創精品。

鑒於國內醫療水準十分高,有不少海外人士特別回國待產,台灣社會也趨向少子化,因此公司決定跨足健康服務事業。第一步打造了嘉禾產後護理中心,未來還會成立抗衰老養生中心,希望全方位滿足社會需求;抗衰老中心將邀請台大醫療團隊進駐,讓專業人士為民眾服務。

當念無常,慎勿放逸
台灣有好的機會,如何讓更多的年輕人知道,願意留在台灣,為美好的未來一起努力創造?是我經常思索的課題。我也謹記師父的「四安」: 安心、安身、安家、安業。除經營事業外,盡量將時間留給家人和孩子們,畢竟童年只有一次。

最後我想分享〈普賢菩薩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生命無常,人生苦短,應把握現在,發願好好修行。阿彌陀佛!

(採訪/劉美諄)

起信發願禪悅行~榮董會第八屆禪悅營活動報導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第八屆禪悅營於5月3日至5日於台東信行寺舉辦,三天兩夜的行程,共計118位榮董菩薩共同參加休閒與修行的體驗。

在歡樂的阿美族迎賓舞中,洗去舟車的塵勞展開活動的序幕,透過戶外的覽景、經行、禪修、以及法師的開示與護法因緣的分享等活動,體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法喜,在莊嚴攝受的地藏法會中圓滿此禪悅法喜行。

當大眾抵達信行寺,迎接大家的是熱情的阿美族長者,以歡樂圓滿的豐年祭舞步邀請大家同歡共舞,加足三天的能量。隨後於台東森林公園與海濱公園體驗漫步經行,一次只走一步,心只安住於腳下,不受外境干擾,此刻只有走路。

夜幕低垂,由台東信行寺義工菩薩及家眷自導自演,演出一齣光影劇,陳述聖嚴師父弘法利生的願心,在每位菩薩心中提起了這感動又溫馨的記憶。透過師兄姐樸實深刻的生活對話,讓大眾更體會到聖嚴師父所說:「你們的師父一生窮困,但從未潦倒;一生不向現實環境低頭,但為求法與弘化,願向一切眾生行乞。」的大悲願心。

接著黃楚琪會長致詞,歡迎大家一起來體驗休閒與修行,也鼓勵大家「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信行寺監院常覺法師致詞歡迎大家來到信行寺,希望能將台東的好分享給每位到訪的菩薩,也期望大家將身心都融入於所處的環境,體驗在地的文化。最後,專案秘書室室主常獻法師引導大家做禪修按摩,體驗放鬆,也卸去一身的疲勞。

第二天清早原訂在加路蘭海邊打坐、觀潮,因下著雨,改至金樽覽景聽濤,讓大家體驗到諸事總是因緣和合,事先的準備是必要的,但也不必強求。遇有無常,轉個身,景色會更廣;轉個念,心會更寬。

雨後的伯朗大道景色更顯青翠,山峰層巒堅固磐坐,大家輕快騎乘鐵馬在環山擁抱中暢遊田間,舒展身心好不暢快!如黃會長的勉勵,大家以渡假的心情,透過休閒活動減除煩惱,體驗當下的美好。

大坡池邊的午齋,法師及義工菩薩特地為大家準備道地的竹筒飯與阿美族傳統美食,再次感受到法師及義工菩薩的用心。齋後,菩薩們隨緣三三兩兩成群,繞湖交流、分享。鹿野高台居高臨下,四周群山擁護,寬廣遼闊的草坪,席地而坐,輕聞隨風飄送的青草香。卑南遺址公園憶念師父的足跡,師兄詳盡的介紹遺址出土過程與月形石柱在當時的作用,留下對當時生活的想像空間。回程,菩薩們井然有序的一位接一位,再次體驗一次只走一步,步步踏實,很輕鬆的回到信行寺。

晚間,由退休老師組成的蝴蝶合唱團,帶來了輕快活潑的歌曲,展現在地好聲音。

常獻法師則以今年的年度主題「好願在人間」為大家開示。法師勉勵大家不管面對什麼事,把心安住於當下,願從心發,從平常生活做起,發願要讓自己身邊的人都能平安、健康、快樂、幸福。法師開示說,「發願」是立定志向,努力實踐便能「滿願」。法師以「買車」做比喻,當你立定志向要買一部車─這是「發願」;努力賺錢終於買了車子─這是「滿願」;但有了車子之後還要給車子加油、保養,車子才能發揮到它的作用─這是「行願」,勉勵大家在「滿願」之後還要繼續「行願」,在菩提路上精進不懈。

信行寺監院常覺法師帶領義工菩薩們,對此次禪悅營的食、住、行各方面提供了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貼心的關懷,讓榮董及寶眷菩薩們既感恩又感動,激發了許多菩薩發願,要來信行寺擔任義工護持禪悅營。

溫馨法喜的禪悅營就在互相祝福、互道再見中圓滿!

2019.05.03~05第八屆榮董禪悅營(信行寺)~精彩剪輯
https://youtu.be/Tzqk5Yo1Ric

(報導/曾美煖‧攝影/潘森典、周龍聖)

法子查可 克羅埃西亞道場啟用

經過十五年的籌備及建設,聖嚴師父法子查可.安德列塞維克(Žarko Andričević)於克羅埃西亞的道場哈特沃斯基禪修中心(Chan Retreat Center Hartovski VRH),五月十八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退居方丈果東法師代表僧團前往祝賀,並受邀主持開光儀式,寺院管理歐美區副都監常悟法師與體系信眾十餘人特地前往,共有一百二十多位來自臺、港、美、加、瑞士與當地法友共襄盛舉,瑞士知名禪修團體「道House」指導老師馬歇爾.蓋瑟( Marcel Geisser Roshi)也應邀參加。

開光典禮中,退居方丈、查可與共同創辦人卡門.米哈勒內(Karmen Mihalinec)、最初介紹查可認識聖嚴師父的莎莎.瑞吉克.克里斯塔基斯(Saša Reljić Christakis)共同揭佛幔。退居方丈開示祝福時,對於查可的悲願與大眾的共同努力,讓推廣漢傳禪法的修行中心得以在歐洲成立,表達深切感恩,也期許未來哈特沃斯基禪修中心能成為一處安定人心的弘法據點。

禪修中心以所在地「哈特沃斯基」命名,係因此古希臘字具有峰頂(Hilltop)、地圖 (Map)與紙張、開啟新頁(Open a new page)之意。卡門指出,修行需要有地圖指引正確的方向,而紙張起源於中國,由此改變了人類文明,隱含著他們的禪修源頭來自中國,因為接觸了聖嚴師父,而開展了新生命,與新的一頁歷史,因此,有其深刻意涵。

聖嚴師父自一九九七年至克羅埃西亞指導禪修,隔年,查可帶領的學佛團體即在首都札格雷布(Zagreb)成立法集禪修中心(Dharmaloka Chan Buddhist community)。二○○三年,該團體在離市中心車程一個半小時的蘇母布雷克(Žumberak)地區找到目前的禪修中心所在地,二○○五年正式簽約,歷經與當地政府交涉、申請建地變更等繁瑣而漫長的建設過程,終於在四年前正式動工,目前完成第一階段建設,共有辦公屋、禪堂、齋堂及兩棟宿舍,設計取向為高效能、樸素、實用路線,第二階段將續建關房及單人寮房。

哈特沃斯基禪修中心目前已規畫開辦多類型的禪修活動,如接引初學者的七日放鬆禪、一至七日的精進禪修、禪瑜伽、慈心禪,以及禪法研討會、二年期的禪修師資培訓課程等。查可分享,禪修中心的成立宗旨是立足於漢傳佛教,讓大眾知道人人有佛性,皆可以從煩惱中出離,得到光明和智慧;未來的營運以信眾內心的成長與心靈淨化為首要目標。

轉載自法鼓雜誌-網路版354期 (釋常悟、釋演禪/克羅埃西亞報導)

法鼓山香港道場永久會址簽約啟動

聖嚴師父與香港結緣至今逾30年,香港道場始於70平方呎的斗室,逐步擴建至如今的規模,它是由僧俗四眾齊心協力,一點一點地建構起來的家。您我有因緣來修行,以佛法的智慧與慈悲來成長自己,得感恩大家多年來的付出與成全。

1999年3月13日,在護法菩薩的發心護持下,九龍會址正式成立,法鼔山香港分會在荔枝角安了家,成為紅塵中難得的一方清涼地,至今年滿20個年頭。多年以來,香港道場一直期盼擁有自己的永久會址,為了紮根香港,回應社會大眾對一個淨化人心的修行地的渴求,【千手護持 眾願成就】 圓滿永久會址募款計劃正式開展。在眾人的大願推動下,我們終於可以如願,開始分期購買現在的九龍會址。

第一期的購買計劃於 2019年5月14日在港島會址進行契約簽署儀式。業主是在聖嚴師父早年來港弘法時,便已開始護持師父和香港道場的陳天明菩薩。儀式簡單而隆重,出席儀式者除了副住持果品法師、香港道場監院常展法師及香港道場的悅眾代表外,還有特地從臺灣遠道而來出席儀式的法鼓山榮譽董事會會長黃楚琪及護法總會顧問樂秀成兩位菩薩 ,一同見證這別具意義的重要時刻。

永久會址是法鼓山在香港弘化的下一個重要里程碑,祈願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圓滿成就。

(文/圖:香港道場文宣組)

法鼓山香港道場榮董頒聘暨菁英聯誼紀實

2019年5月25日,法鼓山香港道場舉行每年一度的「與方丈和尚有約榮董暨菁英聯誼」活動,在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的帶領下,超過200名榮董、菁英及他們的家人歡聚一堂,在聽受聖嚴師父的錄像開示、方丈和尚的關懷銘語、見證新任榮董的頒聘儀式,以及聽取召委劉佳略分享道場過去一年的發展及未來展望。

方丈和尚開示時提醒大家,我們修學佛法之人,需以大悲心為起點,就如《華嚴經》所說:「菩提心燈,大悲為油,大願為炷,光照法界。」無論我們是以甚麼形式支持道場,也要審視自己的出發點,如能以利他為起始,則也一定會自利;如能以大悲心踏出第一步,則終究會抵達大智這個目標。方丈和尚的開示,令在場的榮董及菁英重新體會此「初心」的力量,藉此整固自己在投入道場活動及支持道場發展時的心態。

香港道場已於2月16日「傳燈法會」啟動了購置永久會址的項目,這個願景啟廸更多信眾支持法鼓山,今年新加入的榮董人數高達51名,當中不少為道場悅眾菩薩,亦有父母為孩子廣種福田,更有法青為支持道場走得更遠而加入榮董行列。其中,更有一直長久支持道場的陳天明菩薩,為了進一步支持道場的發展,特別讓已往生淨土的父母也加入成為榮董,為父母廣種福田之餘,亦向大家提供饒富意義的法門以回饋父母。

活動上,召委向大家報告香港道場過去一年(2018)的發展,當中包括舉行了超過2,200個活動,參與人數逾11萬人次,悅眾人數增至700人。另外,購置永久會址亦已完成第一階段,現正朝向籌募支持落實計劃的其餘部分。

正如聖嚴師父所說,我們回到道場就像回家一樣。每年一度的聯誼活動,讓大家回「家」聚首一堂彼此關懷,相互學習及勉勵。今年,無論是榮董、菁英,或是悅眾菩薩,大家更會記取著需以「大悲為油」的精神,盡心盡力支持「家」的未來發展,讓「家」的成員因領受佛法而獲得裨益。

(文/圖:香港道場文宣組)

 

不離初心—在布施中傳承

2019年5月25日,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在法鼓山香港道場為51位榮譽董事頒聘。我作為其中一員,除了感受到殊勝榮耀之外,更多感受到的是一份責任,一份在正信佛教傳承之路上貢獻一己之力的責任。

高樹靡蔭,獨木不林
我們都知一棵樹很難成為孕育萬物的森林,正如聖嚴師父在頒聘典禮前的開示中所言:「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的力量是無限的。」今天我個人能為正信的佛教貢獻微薄的一己之力,感到甚為殊榮。2015年以前還是一個從內心排斥迷信佛教的「孩子」,如今卻深深受益於聖嚴師父所弘揚的正信的佛教,也因此發自內心感恩師父。師父曾言:「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我便曾是其中誤解佛法的一員。但是,因緣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而美好,2015年我參加了法鼓山香港道場和香港中文大學聯合舉辦的「青年五日禪」,而往後也斷斷續續參加不同的法會、不同的課程。那個時候我只是純粹的因為覺得好而感動、感恩。但是,自己真正為正信的佛教做了什麼?答案是沒有。每一次感動都如蜻蜓點水隨著時間流逝而慢慢淡化。不過,因緣還是不斷把我拉向法鼓山。2019年1月參加的「生命自覺營」應該才是我真正認識法鼓山,認識佛、法、僧的開始。那一次不再只是感動與感恩,不再只是單純的認為活動多麼的好,多麼的有組織,而是看到一群有著慈悲心、有著智慧心的法師們那麼真實的想要奉獻自己,成就大眾,為歷代高僧大德的悲願無私的奉獻著。於是內心不斷得問世俗的自己:「你覺得正信的佛教很好,妳能為它做些什麼呢?為那位有著大悲願、讓妳一次次在他開示中淚流滿面的老人家做些什麼呢?」

給自己一個機會,給後代一個大希望
緣分成熟了,自然就順理成章了。從生命自覺營回到香港後,便開始和同修一起回到道場陸陸續續做一些義工活動。也聽聞了香港道場這麼多年經歷的風風雨雨,背後許多的大菩薩、義工們默默的奉獻著、支持著香港道場。同時,也了解到師父一直有個「永久會址」的大願,所以同修和我也發了護持之心並付諸於行動,為推動師父的大關懷、大普化、大教育而貢獻。因為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我,深知教育的深遠意義,從東初老人注重佛教教育、文化,到聖嚴師父甚有遠見的三大教育,佛教的慈悲與智慧影響的不是一代人,或是幾代人,而是與生命相關的世代傳承。我想我們都希望除了物質,更想留給後代一個「大希望」,一種可以指引世人有所依、有所歸的價值觀和方法論。而2019年5月的今天,我給了自己一個機會,一個可以播下福與慧種子的機會,希望收穫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更多的需要正信佛教的大眾。

《華嚴經》云:「以大悲為油、大願為炷、大智為光。」願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菩提心燈,在不離初心的路上發光發熱,溫暖世間。

(分享/喬永慧)

8月17日北二區天南寺參學
2019年05月03~05日

第八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2019年05月18日(六)

哈特沃斯基禪修中心啟用典禮 (地點: 克羅埃西亞)。

2019年05月25日(六)

香港道場頒聘典禮 (地點: 香港道場)。

2019年05月25日(六)

北三區齋明寺參學 (地點: 齋明寺)。

2019年05月26日(日)

北四區榮董戶外禪 (地點: 石門水庫)。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寶眷及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等等之關懷與諮詢服務。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之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劉珍維編輯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3-9966#6317&6318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 (02)2893-9966#6317&6318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