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075期 2021.01.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現在心即佛心—把握現在,努力修行
【方丈和尚開示】
恭敬心 來自信心願心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總本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從水陸法會所聞,憶念師父教誨—秦明英、葉條輝菩薩賢伉儷

  活用四它,淬鍊精彩人生—潘淑娥菩薩
  堅持善的信念,在生活中落實佛法—韓菊妹菩薩
【特別報導】
榮譽董事會2020年全球悅眾聯席會議活動報導
  《法鼓全集》贈國圖與全球合作設置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
【通告】
2月27日雲嘉南區榮董聯誼會~參訪故宮南院-南化道場預定地
  2月28日方丈和尚新春祝福
  3月27~28日第十二屆榮董禪悅營~1月4日開始報名
【榮董會大事記】
2020年12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現在心即佛心—把握現在,努力修行

人非聖賢,沒有一個人沒有過錯。修正偏差,而實踐正確的、正常的行為,叫作修行;也就是修正我們心理的、語言的行為和身體的行為。

昨天我參加一個座談會,有人問說:「我非常地無奈,好像很沒有出息,隨時隨地都感覺到自己身不由己、心不由己,像我這樣的人還能修行嗎?」他又說:「我想要做好事,但是頭腦裡邊出現的壞念頭不少。我不希望受環境的誘惑,但是環境一刺激,我就生氣,心就浮動,我這樣的人還能修行嗎?」

我說:「就是你這樣的人才能修行,而且,你這樣的人最適合修行。」我常常以自己為例來勸導人,事實上我內心也會有問題,不過我內心的問題,不會從語言或行為上表現出來,因為只要我的心念一動,我就知道問

題的所在,而知道自己有問題這是很好的,禪宗祖師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差別在於在壞念頭、雜念起來的當下就能夠看清楚自己的念頭。

修養差的人,還沒弄清楚怎麼回事,嘴巴已經說出來了。還沒想好怎麼罵人,嘴巴已經罵了人;還沒有考慮怎樣做壞事,計畫還沒有完成就已經做了。但是修養好的人,心裡即使有不好的念頭,也是不會將它實現。

有許多人,一天到晚在胡思亂想,自己卻不知道,不是想這個人是好人、是君子,就是想那個人這樣不好、那樣不應該,一個心當三、四個心用,心猿意馬。而且可能已經動了壞念頭,自己還不清楚。

佛的意思是大覺、是自覺覺人,而且是覺滿—圓滿的覺悟。能夠覺悟,煩惱就已經消融。因此如果時時刻刻都能夠反省,當下知道自己做錯了事、當下知道自己說錯了話、當下就知道動錯了念頭,這就與佛心相應。所以說現在的心,就是佛的心。

修行過程之中要念念落實於現在,時時身口意三業相應,心身、心口一致,即能安心、安身,亦能安家、安業。故三業清淨,便能得定,便能生慧。佛心是清淨的智慧心及慈悲心,所以一念清淨即一念明佛心、見佛性,念念三業清淨,即能念念明佛心、見佛性。

(摘自《禪的理論與實踐》)

恭敬心 來自信心願心

◎果暉法師

許多人都認同活在當下的重要,所謂當下,意味著不瞻前顧後,而能夠全心全意地投入於現在。既然大家都認同,為什麼做不到呢?也有人問我,學佛一段時日後,好像對佛法的恭敬心愈來愈淡薄,假使初發心、恭敬心徒然流於敷衍的表面文章,實在罪過,問我該怎麼辦?

其實,這兩種現象,都指向如何「用心」的問題。

同樣的事,經常重複,久而久之,感覺乏膩,不再有新鮮感。就如每天三餐都吃相同的菜,可能第一、二天尚可接受,第三天就想換口味了。但是對修行人而言,即使餐餐菜色相同,實則沒有一道菜不是新鮮的,因為當

下的經驗永遠無法複製,這就是現在觀。

禪宗主張,日日好日、時時好時、人人好人、法法好法。聖嚴師父也說:「一切都是新鮮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現成的,一切都是完整的。」都在強調鬆綁過去與未來而著重於當下的現在觀。以這種心態自處或是待人接物,對我們自己而言,每天都是新的學習、新的成長,每天也都是充實自己、提昇自己;勇於奉獻、服務他人的機會。

恭敬心,是來自對佛法的信心和願心。佛法重視動機,這是更內在的心法,也就是時時發起信心、願心,就會處處用心去學習,把事情做好。《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如果相信佛法的因果、因緣觀,我們就會虔誠、恭敬地求法,而在恭敬、虔誠、懇切之中,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受用。

當下是最重要的,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也不需要和自己的過去比較,只要盡心盡力、盡責負責。信心和願心,則是確立人生的目標與方向感,以此做為準則,鍥而不捨地努力,就能經常感到與法相應的禪悅與歡喜。

(轉載自2020年12月《法鼓雜誌》)

【活動預告】
 
2021年02月27日(六) 雲嘉南區榮董聯誼會 (地點: 故宮南院-南化道場預定地)。
2021年02月28日(日) 方丈和尚新春祝福 (地點: 農禪寺大巨蛋)。
2021年03月27~28日 第十二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天南寺)。
2021年04月11日(日) 北區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農禪寺大殿)。
2021年05月22日(六) 中區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寶雲寺)。
【法鼓山活動資訊】
在佛法的祝福中 迎向2021平安自在
  2021年1月【法鼓講堂】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導讀
  第十八屆生命自覺營『出家生活體驗營』
來法鼓山觀音道場 參北台灣第一聖地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福田班》2021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長青班》2021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數位線上學習資訊】
心靈環保學習網
法鼓數位頻道總覽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查詢平台

從水陸法會所聞,憶念師父教誨

榮譽董事秦明英、葉條輝菩薩賢伉儷學佛心得分享

今年的水陸法會一如往年,也是由惠敏法師主講「總壇概說」,除了再次深談「生活儀軌化」之外,這次更深入「總別相融」。法師所談的境界打開了我的心竅。首先,他談起儀軌化的深義就是「恭敬心」,在水陸法會的每一節、每一個法事開始,都有很隆重的儀式迎請法師,而且時間也很長,非常莊嚴,非常隆重。法師就是要我們體會這種「恭敬心」,學習這種恭敬心。同時,「儀軌深廣化」反射到我們的生活中,「生活儀軌化」就是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或小事,處處都能存有「恭敬心」。其實,法師在前年的水陸法會說法中,談到「吃飯」與「一心一意」,其境界與生活儀軌化的「恭敬心」,我想是相同的!法師說,他在吃飯的時候,每咬一口都深深體會每一口的味道,意思是說咬在那裡,心在那裡,「行」與「心」合一。這也在反射我們凡夫往往無法「一心一意」專注一事,我們甚至常常一心多用,缺乏對待每件事的「恭敬心」。

重視每一個「別」,重視每一個25分鐘
這次的水陸法會,法師更進一步談「總別相融」,除了對每件事要有「恭敬心」之外,特別再談對每一件細小的事情也要如此!法師說,人們往往都重視「總」(大)而忽略「別」(小),事實上,「總」是由很多的「別」組合而成的,要把「總」完成,一定要以「恭敬心」對待每一個「別」。法師舉例,去年水陸法會說法時,突然麥克風失靈,搞了很久才發現是電插頭沒插好,這就是沒有把這個看是小事的「別」處理好。因此,如果一個演講(總)要順利成功,就要恭敬地對待每一個細節(別)。首先要迎請電腦,檢查插頭的問題等,每一個細節都要小心恭敬對待。如此,就是「總別相融」!法師說,為什麼會法喜充滿?就是因為「總別相融」;法師又舉例,我們的生活是由很多的片段組合而成,由很多的25分鐘組合而成,因此如何過好每一個25分鐘是很重要的!

要活得自在、從容,大事小事皆須恭敬對待
六祖有一句名言「心平何勞持戒」。開始我一直以為「平」就是「平靜」,當然我們可以說因「持戒」,而達於「定」與「慧」,因此「內心平靜」,因此說「內心平靜何勞持戒」,但是後來才體會造成「內心平靜」的真正原因,是來自於所謂的「平等心」,粗略講就是「分別心」的反面。我想「平等心」的境界就是「空」的境界,如此才體會六祖這句話的震撼力!「心平何勞持戒」的「平」,是指「平等心」,他用這句話提醒我們,我們都知道要持戒,但反問我們持戒是為了什麼?「心平何勞持戒」,如果能夠「心平」,又何須持戒呢?不要忘掉我們持戒是為了什麼。換句話說,我們修佛到底是修在那裏?他提醒我們「平等心」的重要,其實我們內心活得不自在,都來自於所謂的「分別心」,因此「平等心」是我們走修佛這條路的目標。粗略的講,我們對待一位所謂的董事長大人物,與對待一位看門的警衛是否心態一樣?當然,我們都是凡夫,我們都有大小多少的分別,甚至我們都是看大不看小,看多不看少,也就是惠敏法師今天所談的重視「總」而忽略「別」,當我們對待每件事都以「恭敬心」對待,那麼,就沒有「總」與「別」的分別,「別」就是「總」,小事就是大事,「總別相融」。

我們都是師父的弟子,在師父的教誨下,我們都在學習「生活的自在」,追求如何「自在」。如何能讓生活過得「從容」?今天惠敏法師說的對每一個「別」的恭敬心,就是我們追求「自在」與「從容」的門,就是師父教我們的「活在當下」。

我學佛已四十年,做為師父弟子也超過三十年,我曾問自己,到底我有沒有改變?答案是:比以前比較能夠一步一腳印。因此,今天聽了惠敏法師的說法,感觸特別深,所以本文一開始說「法師所說的境界打開了我的心竅」,我的內心與法師的法語共鳴,像對師父的感恩一樣,對惠敏法師有由衷的敬意。

談到大事與小事,其實我們又何嘗以恭敬心對待我們自己的身體?以恭敬心、謙卑心對待我們的睡眠?師父說: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我們是否以「恭敬心」、「謙卑心」對待呢?

受師父影響,用心研讀《金剛經》
這次會長要我寫一點學佛心得,或者跟著師父有什麼受影響?會長是我與同修非常敬佩的師兄,我只好恭敬不如從命,因此有今天書寫的因緣。師父對我們的影響,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很深的感受,三十幾年來,我與同修每天的功課是《金剛經》,所以從「無所住心」的角度感受特別深。師父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在國父紀念館演講《金剛經》,他特別用「在乎」兩個字來詮釋,當時我就非常震撼!惠能法師用「黏著」,而師父用「在乎」,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稱讚,在乎別人車子的大小或房子大小,有了「在乎」,就有「黏著」,就「有所住」,就對自己的心理有起伏影響。因此《金剛經》說「如何降伏其心」?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師父用簡單的生活語言「在乎」兩個字,就把整本深奧的《金剛經》活絡了。我當時對師父真是無比的感恩,我也很感恩有這個因緣,能作為師父的弟子。

與師父結緣,發心成為第22號榮董
其實我與師父的結緣算是很早,是在金山的土地買到以前。當時我的同修離家出走,想到農禪寺去掛單,而意外的被帶到北投文化館,在師公東初老和尚的床上住了一個星期,與師父結緣,接受師父的開示與教誨,痛哭流涕!回來就把首飾處理,捐款而當了第22號的榮譽董事。當時,我同修發了一個大願,一定要護持師父。因此,也把我引薦給師父,希望對法鼓山有所貢獻!

因為我從事房地產,善於企劃廣告,因此早期有一些企劃文宣的工作我有部分的參與。像我們常看到師父站在高山上俯瞰金山整個法鼓山的草地,就是我跟我過去的職員黃進發所拍攝的。師父非常喜歡這張相片,後來法鼓山部分興建完成,我去打禪七,師父還特地又邀我與他一起再到同樣的地點,再拍一次。

淚憶師父盡形壽獻生命弘法的願心
由於對法鼓山企劃的工作,因此我有機會與師父有較深的接觸。師父常告訴我,他時時刻刻都在想如何能幫助弟子們?如何能用淺顯的生活語言幫助弟子們了解佛法?像我們每一個人都深受感動的「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或是「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師父真是用心良苦。還有,有一件事我想到就掉眼淚!師父在生病的時候,要我帶著當時的攝影師黃進發一起到金山法鼓山去看他,師父希望我們再把蓋好的法鼓山一一拍下來,最後果禪法師陪著師父送我們到停車場,我們的車子離門口有一段距離,我要上車前回頭看到師父虛弱的身體戴著口罩,還站在門邊向我們揮手,這一幕,我一輩子都無法忘懷。每想到這一幕,我就掉眼淚!今天寫這一段,我也是流著眼淚寫的。我發願,一定要為法鼓山做一些事情。

發願、發菩提心,期許「消融自我」
師父還教導我們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發菩提心」,在水陸法會的文中也看到「菩提心是四弘誓願之本」,但是,由於常常聽到,有時我們很容易對這一句話產生麻痺。如同師父所說的「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我們也希望能夠不要有很多的「在乎」,而影響我們內心的平靜,但最後我們還是被慾望牽著走。我想,對治我們自己唯一的一條路,就是「發願」。師父說「發願」就是「訂立一個人生的目標」,一個有人生目標的人,自然對生活的一切有所取捨,知道什麼是自己真正要的;一個有人生目標的人,自然所謂「在乎」的事情就會減少。套用古人名言「事少,旨少;旨少,易操」,目標少,自然就容易操作;目標少,自然就容易專心在一件事情上。像惠敏法師說的,能夠以恭敬心對待每一個「別」,事情不分大小,都能專心對待,都能「活在當下」,如此,能夠「專心對待」,就能活得自在、活得從容。其實,師父教我們「消融自我」也就在此,唯有「發願」、「發菩提心」,才能真正「消融自我」。談到發願,會長是我們的前趨者,是我們的榜樣,他把餘生都奉獻給法鼓山,我與同修都非常感動!再一次深深表示敬意,條輝、明英合十。

活用四它,淬鍊精彩人生

專訪榮譽董事潘淑娥菩薩

年少際遇,學習感恩
訪談當天,對初次見面的淑娥師姐,產生的第一印象就是「笑咪咪」。直到提及年少的際遇,淑娥師姐才帶著懷舊的氣息說:「我對老事物很有感情,無法割捨,尤其是故鄉平溪的點點滴滴……」。淑娥師姐高一那年,放暑假的第一天,父親發生意外車禍身亡,從此家裡陷入愁雲慘霧,身為長女的淑娥師姐得堅強起來,協助不識字的媽媽扛起家計。當時,急公好義的父親剛剛連任村長,也因為父親長年熱心付出的餘蔭,多位貴人伸出援手,使得父親原來買賣煤炭的生意,得以繼續經營。當時鄉公所的鄉長以「以工代賑」的方式,讓淑娥師姐白天在鄉公所幫忙,如此總算勉強維持家裡的生活開銷。不過,也因此必須展開夜校生活。兩年間,從平溪坐車到木柵上高中,下課後,得等將近一小時,搭最後一班夜車回家,其中的辛酸,讓淑娥師姐加速成長,沒有太多的怨言,只有對伸出援手的街坊鄰居,充滿感恩。

學佛因緣,學習關懷
會接觸到法鼓山,是因為工作關係,認識桃園地區的沈美玲師姐,美玲師姐經常在齋明寺、齋明別苑當義工。淑娥師姐當時經營電子產品的買賣,美玲師姐誤以為淑娥師姐是電腦高手,於是請託淑娥師姐將師父開示的錄音帶以聽打的方式整理成文字稿,淑娥師姐笑說:「拒絕很多次,實在是被美玲師姐盧到沒有辦法,只好把任務拿回來。」其實自己並不會聽打,只好拜託同事幫忙,佛法的種子開始萌芽。另外一個機緣是,二十幾年前,一位得力的助理告知淑娥師姐,她將在法鼓山出家,這位助理出家之後,就沒有再聯絡。有一年新春期間,淑娥師姐全家到總本山走走,出發之前,心裡想著好久沒有見到這位助理,如果這一次上山能看到,不知道該有多好。停好車,坐上接駁車,走進祈願觀音殿,第一位見到的法師正是當年的助理--常宏法師。當下內心激動不已,想來自己真的是跟法鼓山非常有緣。雖然,有一段時間,因為工作忙碌,沒有常常回法鼓山,但淑娥師姐內心有個想法--「人都需要信仰」,要去探索那一個信仰,能讓你依靠、令你安心,走到生命最後一刻,法鼓山正是淑娥師姐的選擇。

還有一位好朋友,張碧蘭師姐。碧蘭師姐希望淑娥師姐能結伴參加法行會的活動,於是在常宏法師與碧蘭師姐的推薦下,淑娥師姐參加了自我超越禪修營。禪修營圓滿後,第一次參加法行會的活動,是樂秀成師兄舉辦的「溪頭日月潭跨年活動」,這個活動拉近了成員的距離,結識很多同參道友,也促成後來圓滿榮董的殊勝因緣。

長青法緣,學習變老
數年前,淑娥師姐的身體其實早已發出求救信號,但以為是良性,就疏於注意,連醫師都忍不住說:「檢查報告這麼多紅字,你還活著,算是奇蹟。」在治療乳癌的過程中,淑娥師姐覺察到,要如實面對病痛非常不容易,即使心裡很清楚要用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但是要讓心安定下來,真的需要修行與鍛鍊。

康復後,精進學習的淑娥師姐上完三年佛學班的課程,就開始承擔長青班的關懷員。淑娥師姐認為,長青班的課程非常的有趣,對很多老菩薩來說充滿了期待,就像是定期跟家人見面一般。對淑娥師姐而言,參與長青班最重大的意義就是「學習變老」。

淑娥師姐形容自己像是大白菜,因為大白菜便宜、平易近人,料理的方式非常多,跟很多食材也都能搭配,就像是淑娥師姐的人生寫照!年幼時有賴貴人相助,工作上多是倚賴同仁,甚至是同行協助,學佛路上更是仰賴善知識們的引路。或許,這一路的醞釀,成就的將是淑娥師姐最愛的滋味:黃金泡菜。

(採訪/孫美文)

堅持善的信念,在生活中落實佛法

專訪榮譽董事韓菊妹菩薩

1999年菊妹菩薩開始親近法鼓山,起因於母親因癌症住院,當時是比自己更早學佛的妹妹美嬅菩薩,提議向法鼓山申請法師到醫院關懷並且為母親授三皈依。因為這樣的因緣,開始到安和分院參加念佛共修,把念佛功德迴向給母親,從此開啟了學佛的路程。之後母親以及奶奶、爸爸往生時,也順利以佛化奠祭辦理佛事,媽媽及奶奶的骨灰則安置在齋明寺,讓二位老菩薩可以聽經聞法,增長智慧,離苦得樂。

因緣具足回到如來家
2000年時,因為安和分院師姐的接引,參加了在台北市中正高中舉辦的皈依大典,她笑說,記得當時懵懵懂懂的自己搞不清楚狀況就皈依了,但是相信必定是因為領受到了佛法的慈悲之光與智慧之光給予她的溫暖與安心,因緣具足回到如來家。皈依後開始在法鼓山當義工,聽師父說法,學習法師及義工菩薩的行儀,慢慢體認到世

間人、事、物的因緣觀,後來也受了菩薩戒,這些歷程讓她從「理直氣壯」到「理直氣和」 從「義正嚴辭」到「義正言慈」,一路走來,因為心念與態度的轉變,讓生活比學佛前更加自在踏實。

學習師父盡形壽、獻生命的精神
五十歲就退休到法鼓山當義工,放棄穩定的工作,很多人提出疑問並且懷疑她是學佛學到走火入魔了嗎?菊妹菩薩解釋原因,是因為自身是護理人員,看到聖嚴師父即使病到步履蹣跚,身苦心不苦,仍然把握因緣,為法忘軀,四處奔波,把佛法帶給需要的人。師父老人家在病痛中鍥而不捨的堅持,她深受感動,不捨之餘,心中發願要一直當法鼓山的義工,學習師父盡形壽、獻生命弘揚佛法、護持佛法的精神!不過,曾經因為太投入,少了陪伴孩子的時間,讓孩子不開心而起了煩惱,後來經過溝通、調整,孩子漸漸理解與接受,菊妹菩薩不諱言的說,其實也是孩子習慣了。常會善巧方便分享佛法給孩子,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偶爾會佛言佛語的消遣她,也算是另類的親子互動吧!

疫情期間除了出坡就是學習
2019年年底全球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疫情之前,除了持續固定一周2個半天回到仁愛院區當義工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體系內出坡,寒暑假也會跟著慈基會到四川協助大專營活動,兒子笑說要找她吃飯必須先預約才行。也因為疫情,今年2020年春節過後才有較多的時間與家人一起共度早、晚餐的時光。

回想年輕的時候,甫出校門,考進台北市立仁愛醫院服務將近三十個年頭,從少女到當婆婆,轉瞬間已來到 "三聲有幸"(65歲)的階段。年輕時忙工作、戀愛、結婚、生小孩,照顧媽媽、奶奶,一直在庸庸碌碌中度過,孩子長大,媽媽奶奶相繼辭世,投入義工到現在,一直充實而忙碌。這段疫情最嚴重的期間,算是最悠閒的時刻,這個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也讓大家放慢步調,沉澱下來停、聽、看。從另一個角度切入, 何嘗不是另一個新的面向?菊妹菩薩年輕時的興趣廣泛,喜愛爬山、打羽球、騎腳踏車、旅遊,自從認識法鼓山後就只剩爬法鼓山了,除了義工出坡,也開始學習最喜歡的攝影。

相信奉獻必定成為善的循環
一次偶然捐款機會,只因為法師提到可以填寫榮董表格而無心插柳加入了榮董大家庭,從閱讀榮董專刊內容,她發現原來有很多全力護持法鼓山的菩薩,透過他們的生命故事,灌注她更大的動力,也讓她更加堅持信念、持續護持。

聖嚴師父的法語「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是她覺得最受用的話,當煩惱與困境來考驗時,透過這四個程序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幫助自己打開內心的糾結,獲得釋然,進而心開意解。而施叔青菩薩的著作《枯木開花》這本書是她印象最深刻的書,透過這本師父的傳記,看到師父一生的境遇,讓她了解到生命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都會是讓人成長與茁壯的養分,所謂苦難是福祉,煩惱是智慧。堅持善的信念,做對的事情,把佛法落實在生活中,從做中學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相信自己的付出,必定會形成一個善的循環。菊妹菩薩分享,禪修是法鼓山的寶,需要熏習與實踐,師父禪七的開示更是無比珍貴的智慧法寶,勉勵大家記得入寶山探索、挖寶,必定有所收穫,祈願禪修智慧的光明驅散一切眾生的無明。

最後要感恩母親生病的因緣接引我認識法鼓山,感恩師父的身教、言教,感恩學佛以來指導我的法師們及善知識們,感恩家庭成員的支持,感恩這諸多因緣的成就,讓我心無旁鶩的走在菩提道上。

(採訪/謝秀美)

榮譽董事會2020年全球悅眾聯席會議活動報導

佛光普照,菩薩雲集
12月6日,大雪前一日,略帶涼意的冬陽,溫暖來自全球悅眾菩薩的心。

今年因為新冠病毒疫情,打亂全世界人類生活的腳步,法鼓山海內外各地區召集人、悅眾菩薩等,還是循例於12月初,歡喜逗陣相敘農禪寺水月道場,出席榮董會年度盛事—全球悅眾聯席會議。不一樣的是,大眾均遵照政府防疫規定,全程戴上口罩,形成前所未有的特殊畫面。

會本部工作人員與接待菩薩,一如往昔,提前佈置好溫馨會所,笑容滿面迎接貴賓。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也提前在9:30分左右蒞臨會場。

聯席會議在主持人鄧名杏師姐帶領大眾恭誦「四眾佛子共勉語」後正式展開。首先是2020年榮董會大事記影片。因應COVID-19疫情,榮董會2-6月的諸多活動,均配合防疫政策取消或延期。自7月份起,榮董會才在謹守防疫規定下,恢復舉辦各項既定活動。

後疫情時代,我們能做什麼?法鼓山做了那些轉變?
黃楚琪會長致詞:疫情時代,數位弘法已成新常態,法鼓山今年推出多項網路關懷與弘法活動:
1.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數位關懷。
2.提供線上法會、網路共修課程。
3.面對後疫情時代,榮董會正在進行「數位時代」、「組織發展」、「教育關懷」三大方向事務。具體內容:新增榮董會LINE官方帳號,即時布達活動訊息、榮董故事分享、活動報導、電子報、服務榮董等功能。啟用榮董會學佛群疑LINE群組,由法師站上第一缐親自解惑、開示。而後疫情時期,請領《法鼓全集》在家閱讀,不但能增長智慧,也是一種防疫方法。

因為疫情,我們一起面對,一起增長慈悲與智慧
各區召集人或代表簡要分享了2020年各地區下半年會務活動。

—美國:葉錦耀召集人展示東初禪寺全新立面設計。今年因緣成熟,將以「點亮東初」為名,以1.東初禪寺虛擬建築網路認捐;2.到東初來打坐;3.念佛計數迴向方式,積極向各界展開勸募,希望集合眾人之力,完成東初禪寺擴建最後一哩路。

—紐約:吳齊流副召集人報告東初禪寺工程進度。1.建築設計圖已於2020年7月30日核准;2.工程開工紙於2020年10月22日核准;3.預計施工期是18個月。並於2020年9月23日舉行動工灑淨儀式。同時展示施工照片、未來完成室內、外各區模擬示意圖等。

—舊金山:高慶華副召集人報告。2020年美國嚴厲的COVID-19疫情,打亂了道場原有的活動與共修,卻開啓網路共修的另一頁。3月起,所有活動都在網路上舉行。趁著大家居家避疫,建設小組利用空檔,不辭勞苦地著手2020年道場預定工程建設。
8月底以來,多起森林大火正在美國南、北加州肆虐,新冠肺炎疫情也再度上升。我們可以依循方丈和尚開示的方法,代替所有眾生懺悔、發願,了解疫情是無常中的正常現象,就能自在安樂。

—落杉機:巫俊毅菩薩代表鹿博文副召集人報告。洛杉磯道場是第一個捐贈大量FDA certified口罩、手套給洛杉磯COVID-19方艙醫院及Los Angeles county Department of health以及在當地的四間醫院的團體。由於疫情擴散,洛杉磯道場自3月起改為線上共修。包括Dharma talk由師父法子Gilbert菩薩主講,每星期五禪坐共修、英文參訓班、讀書會。另外,洛杉磯還專門為法青們開了四堂「心光講堂」的課程。

—西雅圖:陳瑞娟副召集人報告。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西雅圖分會道場自3月起共修活動暫停,原佛法課程、法會共修、讀書會、禪坐會、心靈茶會等活動皆改為線上持續進行;並參與溫哥華道場的線上共修活動。12月起將新增太極拳線上共修。另因道場租約至今年11月底到期,分會於6月30日提早結束租約,搬離此地點,為購置道場做更好的準備。

—加拿大:賴美杏菩薩代表許淑珍召集人報告。因COVID-19疫情爆發, 3月1日溫哥華道場邀請常住法師和所有悅眾加入Line群組。3月7日道場配合B C省政府,宣布自3月9日起停止一切對外活動,改為網上課程和共修。3月12日通知悅眾菩薩5-6月方丈和尚北美弘化行程取消。3月31日道場呼籲信眾參與北美「佛法救濟專案」捐款,捐贈北美醫院醫療物資。5月19日BC省政府宣布開放人數小的小型活動,道場因共修人數眾多無法恢復正常運作,考慮線上共修。5月23日道場首次在Zoom舉行悅眾會議並開啟網路共修。

—香港:蘇妧玲菩薩代表郭永安召集人報告。鑒於疫情,2月起改為推動參與網絡共修及活動。舉辦參訪大嶼山唯心精舍活動。籌辦「心安平安—社區關懷抗疫活動」網路活動短片。未來工作方向:增設關懷員持續加強關懷,接引新榮董,重啟「護法菩薩行」課程及籌辦多元化活動凝聚榮董,推動榮董積極參與道場活動。期許早日完成購置九龍會址的心願,以及在香港建設襌修中心。

—高屏台東:曾瓊玉召集人報告。高屏台東區榮董共16位,5月29日上午到農禪寺參訪,下午參訪總本山、文理學院校史館等。今年2月~8月所有活動暫停,原訂12月20日的高、屏、台東榮董聯誼會也暫停舉辦。紫雲寺9月份恢復部分法會、共修、講座,等明年疫情穩定,預備舉辦戶外禪活動。

—雲嘉南:蔡美惠召集人報告。今年因為疫情,各種活動或取消或延期,期待明年重新出發、再接再厲。計畫擴建雲集寺。

—中區:鄧鈞宏副召集人代理陳治明召集人報告。疫情關係,今年寶雲寺梁皇寶懺以網路共修方式進行,榮董菩薩們參與連線精進拜懺。結合寶雲寺「祝壽到府關懷活動」,隨同法師一同到家中關懷榮董長輩與家人。預計明年舉辦榮董頒聘和聯誼活動,落實榮董家中關懷。

—北七區:黃炳陽召集人報告。新冠病毒疫情,北七區上半年悅眾團體活動暫時停止.8月份疫情稍緩,可以舉辦活動後,榮董菩薩們均到各地區參加共修。2021年上半年預定舉辦賞櫻聯誼。

—北六區:呂慧嬪召集人報告。今年活動有榮董戶外禪場勘、重陽敬老到府關懷「家中寶」。今年增加20位榮董(包含預約和發願)。

—北五區:張聖時召集人分享。
向榮董募一個好願:拓展榮董家庭,布施的人有福!
向非榮董募一個好願:佛法這麼好,我可以發願接引更多人親近道場,讓更多人受益!
與榮董一起行一個好願:鼓勵榮董擔任義工,利人便是利己。
與非榮董一起發一個好願:佛法這麼好,我可以每年護持道場讓更多人受益!
12月26日將於桃園大溪齋明寺禪堂放映聖嚴法師紀實—《本來面目》,歡迎大眾一起前往觀賞。

—北四區:邱仁賢召集人報告。落實地區關懷,11月14日舉辦林口分會參學暨戶外禪活動。

—北三區:吳聿琪召集人報告。參加7月5日悅眾鐵馬健走禪悅行、9月18日舉辦新店碧潭戶外禪等活動。

—北二區:辛智秀召集人報告。10月24日舉辦坪林找茶趣戶外禪活動。

-北一區:范心影副召集人代理古承濬召集人報告。舉辦8月1日雲來別苑禪悅;10月4日新店鐵馬健走禪悅行活動。

2021年展望與協調
由陳宜志執行長以圖表彙報2020年度榮譽董事會活動大事記,並預告2021年上半年榮董會活動,包括:1月10日內湖大溝溪公園健走禪悅行、2月28日方丈和尚新春祝福、3月27-28日第12屆榮董禪悅營、4月11日北區榮董頒聘、5月16-18日榮董悅眾澎湖禪悅行、9月5日北區榮董感恩聯誼會、10月22-24日第13屆榮董禪悅營、12月5日榮董會全球悅眾聯席會議等。

慈悲待人,得平安;智慧增長,得自在!
方丈和尚致詞:非常感謝各地區召集人等,在疫情期間仍然用心照顧全球悅眾菩薩,與虛雲老和尚「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要建。」理念不謀而合。

有菩薩問:「方丈和尚如何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與災難?」方丈和尚回答:「聖嚴師父從小就修觀音法門,任何困難與問題均可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要相信『正法明如來』無遠弗至的願力,大家可以求觀音、念觀音、學觀音、做觀音。」

現在全世界疫情還在大流行,大家遵守政府規定,活動還是可以辦;雖然目前用網路弘法,但大家還是可以互相多關懷。

期待再相會
方丈和尚特別贈送2021年平安自在祝福禮與大眾結緣,在全體大合照、享用豐盛午齋後,全球悅眾聯席會議畫下圓滿句點。

榮董會全球悅眾聯席會議~活動精彩剪輯
https://youtu.be/xfBWYG9xP0Q

(報導/劉美諄‧攝影/影視小組)

《法鼓全集》贈國圖與全球合作設置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

《法鼓全集》是 聖嚴法師一生修學佛法實踐的成果,也是現代佛教發展歷史和佛學研究的縮影。12/1上午10點,於國家圖書館舉行「《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贈書典禮,由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將集結創辦人 聖嚴法師一生著作的《法鼓全集》,贈與國家圖書館典藏,並由館長曾淑賢代表受贈。

「我最感動的是,看到把來源出處都做了標註,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工作,可以幫助閱讀人進一步查到線索作延伸運用。」館長曾淑賢表示,國館將協助把《法鼓全集》傳布到圖書交換的國際網絡,包含與全球合作600多個圖書館與國館在全球34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希望把 聖嚴法師多年來一字一句所留下的智慧文獻分享出去,為社會教育及國際文化做最大的推廣。

「救苦救難是菩薩,受苦受難是大菩薩」「大鴨游出大路,小鴨游出小路,不游就沒有路」「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希望」「心安就有平安」……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致詞開頭即援引 恩師的法語,表示 聖嚴法師雖捨報11年,但留下來的思想、觀念,仍然持續發揮穩定社會、安定人心的力量。

方丈和尚並特別感恩國家圖書館協助將《法鼓全集》送到國圖於全球設置的臺灣漢學資源中心,以及與國圖合作密切的出版品國際交換單位約200所,希望透過《法鼓全集》將 聖嚴法師於當代致力推廣人間淨土和漢傳佛教思想,傳送到世界各角落,提供全球各地華人閱讀與研究。

法鼓山文化中心果賢法師特別介紹法鼓山與國家圖書館的因緣,來自23年前在此舉辦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當時國館館長曾濟群已是現任法鼓山社會大學校長,感恩兩位曾館長延續這段殊勝因緣,前後攜手成就創辦人 聖嚴法師國際弘化的願心。

「《法鼓全集》是解開我疑團的重要工具書。」身為忠實讀者,文化部政務次長彭俊亨讚歎《法鼓全集》相當實用,他經常在生活中運用實踐,期盼用佛法智慧點亮心燈,照亮人生。社大校長曾濟群則表示,很多人對佛經敬而遠之,但聖嚴法師卻將佛法的核心思想、概念,運用現代語法、文字演繹,淺顯易懂又實用,沒有佛法名相的問題,讓每個人都能受用,這對現代社會有極大的奉獻。

贈書典禮中,包含《法鼓全集》有聲書主述劉忠繼,以及法鼓山聖基會董事長蔡清彥、人基會秘書長鐘明秋、慈基會會長柯瑤碧、護法總會總會長張昌邦、榮董會會長黃楚琪、法緣會會長葉素貞與工程顧問馬鴻榮等多位貴賓,共同歡喜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集結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一生智慧菁華的《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於今年10月出版。紀念版的出版因緣,啟於 聖嚴法師生前指示,除了校勘修訂舊版疏漏、增補未收篇章,也希望能為各書所引用的資料,標注來源出處,以利後人閱讀、研究。可說是《全集》的定稿版本。

(報導/陳玫娟、林雅櫻‧攝影/李東陽、林雅櫻)

本文轉刊自法鼓山全球資訊網新聞報導

2月27日雲嘉南區榮董聯誼會~參訪故宮南院-南化道場預定地
2月28日方丈和尚新春祝福
3月27~28日第十二屆榮董禪悅營
2020年12月06日(日)

全球悅眾聯席會議 (地點: 農禪寺法堂二)。

2020年12月26日(六)

北五區榮董聯誼會暨本來面目放映 (地點: 齋明寺)。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寶眷及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等等之關懷與諮詢服務。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之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劉珍維編輯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6-6119#258 & #259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886-2-2896-6119#258 & #259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