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092期 2022.06.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不以自我為中心
【方丈和尚開示】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法鼓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為人有德,天長佑;行善不求,福自來—陳春銅菩薩

  皈依佛門,護法好因緣—李豪作菩薩
  隨順生命因緣,成為需要成為的人—紀雅菁菩薩
  急需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巫俊毅菩薩
【特別報導】
身在禪韻山水中 法鼓文理學院師生水墨聯展
【通告】
線上讀書會(III) 《動靜皆自在》(5/10~7/26每週二晚上 19:30~21:00)
  9/4北一區、北二區、北三區、北四區榮董健走禪悅行 (地點: 淡水分會、一滴水紀念館)。7月15日開放報名
【榮董會大事記】
2022年5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不以自我為中心

《心經》中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是化解、對治「五蘊熾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卻認為,就是因為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才能呈現人間生機盎然的一面,也才能證明我們存在的價值,否則就如槁木死灰一般。這樣的說法,其實是誤解了五蘊皆空的意思。

五蘊皆空的境界,絕對不會像木頭、石頭一樣萬念俱灰,否則觀世音菩薩在照見五蘊皆空以後,就不會想要度眾生了。相反地,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後,不僅解脫了自己的痛苦,甚至還為眾生救苦救難,自願以無限的時間、無邊的悲願,把自己奉獻給眾生,這樣活潑的生命,怎麼會是槁木死灰呢?

所以,「五蘊皆空」和「五蘊熾盛」的差別,在於我們行事的心態:如果

以自我中心為出發點,就是「五蘊熾盛」;如果是為了救度眾生的悲願,就是「五蘊皆空」,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當我們的自我中心太強、自私心太重時,就會不斷地向外追求,同時又不斷地排斥外在環境中的一切,所以會帶來許多痛苦。雖然社會上往往把自我中心很強的人形容為強者,但是他們幾乎沒有長久的朋友。因為一旦他們的朋友成為旗鼓相當的對手時,就會因為不能包容對方的強悍,而成為彼此的敵人。由此可知,凡是強悍的人都很孤獨、痛苦,但他們表面上都不承認。因為他們害怕丟臉、擔心沒有退路,深怕自己失敗後就站不起來,所以一定要奮戰到底,但如此一來,反而凸顯他們情感的脆弱。可見,當個強人並不好受。

有時乍看之下,強人似乎是推動世界進步的原動力,社會要靠他們來維持、推動。事實上,強人並不是這個社會中最高層次的人,最高層次的應該是宗教家、哲學家,因為他們放棄自我,把自己的生命與全世界共同分享。

例如,釋迦牟尼佛並不想得到任何地位、名望,除了奉獻自我,別無所求。另外還有一些偉人,他們也是為了奉獻而奉獻,並不是為了爭取任何利益而凸顯自我。但是強人和偉人很難從外表判斷出來,必須從他們的內心修養來分辨,究竟是自我中心的人?還是天下為公的人?如果是以自我為中心,就只能算是強人,還是會有「五蘊熾盛」的痛苦,無法從煩惱中得到解脫。

一般人也許做不到觀世音菩薩的程度,但是在日常生活裡,還是可以一點一滴地學習菩薩精神。例如,當我們感到痛苦、恐懼、憤怒時,就告訴自己:「觀世音菩薩運用智慧,看到由五蘊構成的自我是空的。而我現在感到這麼痛苦,這就是五蘊熾盛、自討苦吃,沒有必要。」或是誦念《心經》的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用佛法的智慧來告訴自己,自我中心是五蘊皆空的,不必那麼執著、那麼痛苦。

如果我們常用這個方法來自我訓練,就會發現,要在生活中「照見五蘊皆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當我們漸漸放棄自我中心的煩惱,就能隨時隨地感受到豁然開朗、清涼自在的快樂。

(選自《真正的快樂》)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果暉法師

早期的農禪寺,一進入「入慈悲門」,就可看見照壁上寫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是從《金剛經》而來。我們讀《六祖壇經》可知道,惠能大師是聽到旁人持誦《金剛經》,一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就開悟了。但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和《六祖壇經》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點不一樣。

《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純粹般若系統的,就是「空」的意思,告訴我們不要執著自我中心。人從出生以後,就得面對種種的無常。每天我們做晚課,都會讀誦:「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又如聖嚴師父晚

年的身體非常虛弱,每天依然盡形壽、獻生命。真正的珍惜生命,是放下不必要的執著,每天以佛法讓自己成長,少煩少惱,同時也幫助他人成長。

《六祖壇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則會通如來藏的思想,簡單地講,就是不僅要放下自己,更重要的是要盡自己所能,幫助周圍的環境和世界,讓大家生活得更平安、健康、快樂、幸福。如果只是純粹地「應無所住」,那就變成小乘的修行方法;因此還有「而生其心」,生起慈悲心和智慧心。所以,「應無所住」是放下自己,「而生其心」是利益他人。

就因緣法來講,煩惱的產生,外境是其次的因素。就算別人欺負你,或受人批評,或者環境不順遂,假使生起煩惱,環境都還是次要的因緣,主因是由於我們的內在有個「我」,自我中心執著的存在,才是最根本的煩惱。修行人看到環境有問題時,要先反省是自己有問題;如果自己沒有問題,那麼看到的環境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我們應該先反省自己,發現問題,要懺悔、慚愧,趕快彌補並承擔責任,然後幫助自己成長,也幫助他人成長。

以上,即是《金剛經》與《六祖壇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差別。

(轉載2022年5月《法鼓雜誌》)

【活動預告】
 
2022年06月07日(二) 線上讀書會(III) 《動靜皆自在》(5/10~7/26每週二晚上 19:30~21:00)
2022年08月14日(日) 榮董會禪一 (地點: 雲來別苑)。
2022年09月04日(日) 北一區、北二區、北三區、北四區榮董健走禪悅行 (地點: 淡水分會、一滴水紀念館)。7月15日開放報名
2022年09月17~18日 第十六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法鼓文理學院)。
2022年10月07~09日 第十七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2022年11月19日(六) 北區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農禪寺大殿)。
2022年12月11日(日) 榮董會全球悅眾聯席會議 (地點: 雲來別苑大殿)。
【法鼓山活動資訊】
【心靈環保讀書會】用一杯咖啡的時間,點亮彼此生命智慧~
  同願同行_5/08~6/30藥師法門線上共修
  大悲懺祈福晚會 - 線上版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2022下半年各地開班
《福田班》2022下半年各地開班
《長青班》2022下半年各地開班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數位線上學習資訊】
心靈環保學習網
法鼓數位頻道總覽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查詢平台

為人有德,天長佑;行善不求,福自來

榮譽董事陳春銅生命故事分享

西曆2022年,農曆歲次壬寅,虎年,不甚平靜的一年。延續去年跌宕起伏疫情,今年初,又爆發令人聳動的烏俄戰爭,大眾不禁生起生命無常、國土危脆的念想。

值此時刻,讓我們一起溫馨閱讀陳春銅榮董如何帶領公司上下,秉持「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的理念,向社會發送公司的感恩與回饋,為無常生命,注入一股正能量!

紮穩創業馬步
我出身農家,年幼時家中並不富裕,父親為了增加收入,外出幫人蓋房子,母親留守在家照料孩子及農事,作為長男,從小父母就教導我要有責任感,除了幫助家中永遠都做不完的農務,當兵前還在美軍顧問團的工程隊保養組服務了三年,就在那時開始慢慢認識營造業,退伍後從工地監工做起,深入每一項建築環節,在這個階段紮穩了創業的馬步。

我在民國六十四年開始創業,陸續參與北部的一些建案;七十一年創立「良茂建設」,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加上對建築細節的了解,事業版圖從建設、營造逐漸擴充到空調水電工程、企業管理顧問、物業管理、科技、保全等,四十多年來的穩健發展,良茂機構成為員工超過四千人的龐大事業體,以建立完整的建築服務體系為目標,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生活居住空間以及美好的城市風景。

從經文要義中淨化身心靈
每天早晨醒來漱洗之後,我就直接到自家佛堂向佛菩薩和祖先請安,並且持誦《心經》、《金剛經》與《法華經》每日一品,從經文的要義中淨化身心靈。

出門後第一個行程,必定先往百年古蹟陳德星堂上香祈福,並關注德星幼兒園師生的教育發展,結束後再到自己公司上班。事業穩定成長步入軌道後,我大幅減少不必要應酬及聚會,下班回家固定游泳或跑步機運動一小時,幾乎全年無休,保持身體健康。

母親精進,全家習佛
我生平買的第一棟房子就在普門寺附近,因此民國六十八年起,母親陳林阿招居士開始全職擔任佛寺義工,不管打禪、法會或助念,都全力以赴,並且受過三次菩薩戒。我們家以前只會拿香拜拜,母親接觸佛教後,全家得以開始正信佛教的信仰。母親的虔誠及精進我們都望塵莫及,她是我們追隨的目標!

自從母親引領全家修學正信佛教後,兄弟姊妹們也傳承了母親的信仰,一路走來我非常感謝妻子與子女們的支持,除了讓我心無旁騖地在事業上打拼,也在學佛的道路上互相提攜解惑,共同淨化心靈。

親近聖嚴師父與法鼓山的因緣
民國八十二年時,我有幸參與為籌建法鼓大學舉辦的「法鼓山當代藝術品拍賣會」,這是臺灣美術史上首次為贊助宗教教育舉辦的藝術品義賣活動。

拍賣會上我與法鼓山、聖嚴師父首次結下善緣,也是我皈依師父的開端;同時加入榮董大家庭,自此之後在師父座下進修佛法,多次參加禪三、禪七、社會菁英禪修營等法鼓山舉辦的各項活動。

懂得如何做到「圓滿」
皈依佛門對我影響很大!很多事因為有了佛法,讓我在做人處事方面,懂得如何做到「圓滿」。多年來,我做事都是一步一腳印,心情篤定、不浮不躁,和建築業界很多人的做法不同。
做事業以來,我也遭遇過不少挫折,但因為有佛法,讓我能用平常心去處理很多事,不在意,就不會痛苦;也因佛法,做人做事的心態和判斷力有更多的啟發!

鑄造法華鐘,勝妙功德不可思議
自從加入榮董大家庭後,在師父的感召下共同護持推動法鼓山各項建設、教育、文化及護法等活動,讓我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師父發願以《法華經》鑄造法華鐘,做為法鼓山的整體象徵。回憶當時法鼓山上下團結一心、集思廣益,大家一起面對挑戰、解決問題,從籌備到落成啟用僅用4年時間,便完成法鼓山鎮山之寶,是世界級的藝術創作,也是師父帶領大眾展現團隊合作的成果,勝妙功德不可思議!

人生各階段有不同使命與社會責任
師父七十歲時出版的《歡喜看生死》一書中提到:命理學者只能告訴你此生的生命過程,包括人格特質、家庭背景、未來運勢,卻無法解釋原因,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造成你今生一切種種的源頭,卻非常關鍵,簡言之就是使命!「從佛法來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帶著一個使命,你這一生就是要去實現這個使命。」師父始終堅信,復興、弘揚漢傳佛教,是自己畢生的使命與責任。

春銅深受啟發,感念「人生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使命與社會責任」。公司集團的信譽和業績得自於台灣土地的滋養甚多,我與同仁們滿心感激,秉持「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的理念,我們公司的尾牙不作員工抽獎,辦的是慈善感恩晚會。

公司除長期關懷北部學校外,我們更將愛心傳播到屏東多所偏遠小學,以及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海洋公民基金會、關懷生命協會、弘誓文教基金會、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唐氏症天公仔愛心園…等慈善公益團體,全公司一起關懷布施,向社會發送我們的感恩!

活到老學到老
「改變腦袋,才能跟得上時代;如果等著被別人更新,就會被市場淘汰!」成長的經驗告訴我,學習能翻轉人生,我在75歲時完成追求學業的夢想,工作之餘進入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EMBA碩士班吸收新知,還與同學們一起練習拳擊、攀岩、泛舟、參加共識營,心態變年輕,思維也會跟著年輕!

每日都堅持早課誦經與鍛鍊身體,讓我養成「自律」的習慣,因此上課從不缺席,把握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勤懇用功,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也獲得「斐陶斐榮譽會員證書」,達成人生另一個蛻變昇華。

「為人有德,天長佑;行善不求,福自來」是我人生的座右銘,走過人生七十餘載,歷練過一次次興衰起伏、江湖險惡,這兩句話,永遠都受用。

(撰文/陳春銅‧整編/劉美諄)

皈依佛門,護法好因緣

榮譽董事李豪作生命故事分享

時間回溯到1990年,那時我每天在藥鋪照顧事業,而同修(白秀娥)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就會陪同鄰居一位插花老師潘壽英師姐外出,後來得知她們是去北投一間寺廟參拜,我當時想,虔誠的拜拜一定不會有問題!但久而久之也覺得好奇,便要求一同前往參觀這間寺廟,原來它是農禪寺。當時讓我感到驚訝的是,為何這間寺廟如此簡陋,卻那麼安靜且殊勝?和我所認知的一般宮廟富麗堂皇、萬年香火鼎盛的樣子完全不同。當時心裡就升起一股歡喜,感覺這是我喜愛的地方,便跟隨著進去參拜。

隨師朝聖,發心護持推廣佛法
剛開始我根本不知道如何禮佛和跪拜,也不懂念佛的儀軌,更不清楚拜佛的內容是什麼,後來看到前方有一張「懺悔文」,內容為──「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令我心生敬畏,便自然地虔誠跪拜禮佛。緊接著皈依受戒,並陸續參加襌一、禪三、襌七等多項活動,就更瞭解「佛法的妙用」。

之後於1996年和2002年兩次跟隨師父到中國大陸朝聖,回來後師父將朝聖的經歷分別寫成《步步蓮花》和《五百菩薩走江湖》。受師父的感召,我在一次晚會上的分享,發願接引十位以上的榮董來護持佛法,迄今已經圓滿,但仍繼續努力推動。因為師父說「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今日不辦教育,佛教就沒有明天。」這些話深深打動了我。決心為了佛教的教育及擴展,持續護持下去。

參與海內外救災重建行動
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大地震。當時即陪同聖嚴師父及法行會多位師兄,包含:樂秀成、劉偉剛、連智富等前往災區,共同商討如何協助災民。

2001年,為了對受災戶提供深入即時的服務,法鼓山在主要災區成立了「安心服務站」,希望透過長期而持續的深入災區服務,安災民們的心,協助他們重建家園,更加強了我義不容辭來參與榮董行列的決心,迄今為止我們全家已經有四位榮董了,還在繼續增加中。

2001年聖嚴師父為了要更進一步落實急難救助與關懷工作,擴大關懷層面,結合福田會與愛心服務站,正式成立「法鼓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更需要我們一起來護持。

2004年12月26日聖誕節翌日早晨,印尼蘇門達臘島北部外海發生震級高達9.1級的強震,並引發浪高達17.4米的海嘯,巨浪席捲了印尼、斯里蘭卡、印度、泰國以及其他九個國家的臨海地區。當時慈善基金會總幹事謝水庸師兄通知我要前往斯里蘭卡災區視察災情,我當時有所顧慮。但他引用聖嚴師父的法語:「急需人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打動了我的心。隨即放下手邊的工作,陸續代表法鼓山前往六個國家做物資救援工作。

一步一腳印的救災歷程
2004年12月30日,當時由於法鼓山慈善基金會剛成立不久,尚無海外救援的經驗,只好請中華民國路竹會醫療團協助,陪同出發到斯里蘭卡東部舉行醫療服務。當時楚琪師兄為了繼續考察災情,不畏路竹會團長的反對及阻礙,並在斯里蘭卡成立「台灣法鼓山安心服務站」。

2005年3月前往印尼斑達亞齊市考察災況。
2005年5月15日在印尼棉蘭市設立安心服務站。
2006年2月22日菲律賓土石流災情前往視察。之後由曾照嵩師兄捐款協助受災戶學童就學獎助金。
2006年6月4日前往印尼日惹市救援。
2007年8月20日至29日,參與秘魯8月16日 8.0級大地震賑災。在當地購買數千份物資救援。
2007年9月20日至23日,印尼蘇門答臘島外海朋姑露佛堂發生8.4級強震,陪同李徒師兄前往分發數千份米及餅乾等物資。
2007年11月20日至23日,參與多明尼加水患救援,於當地購買兩卡車的物資慰問災民。
2007月12月12日至29日,孟加拉發生強烈氣旋風暴,參與針對吉大港地區三個村落的救援。搭乘渡輪一天一夜抵達數千公里外,發給當地災民每戶25公斤的食用米。
2014年12月30日,參與緬甸水患救災。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準備數十種藥品抵達緬甸,因為當時是軍人統治,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必須穿著當地服裝前往,經過數道關卡才順利將救援藥物送到數百公里外的一家醫院,交給院長轉送醫療使用。

如願成立加拿大多倫多分會
自從2003年同修(白秀娥)決定移民加拿大後,我們一直在安大略省多倫多當地尋找法鼓山共修處。因為當時法鼓山沒有固定的道場,經常變動共修地點,直到陳美莉師姐擔任召委後,積極找到可較長久使用的場所共修,但是不到三年又因為房東要賣房只好停辦一年,再由林顯峰召委租到現在我們固定道場隔壁的房子。在此期間,感恩果舟法師一再提醒及勉勵:今日不决定購置道場恐怕將來更難有一個固定場所!於是在僧團的支持、分會信眾們同心同願努力及因緣和合促成下,尤其感謝溫哥華道場的協助,多倫多分會終於達成了願望!

自1998年成立聯絡處,十多年來經歷數次搬遷,克服艱苦的困境與挑戰,我們有了固定的道場。並在2014年10月26日由時任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果醒法師、榮譽董事會會長黃楚琪師兄前來舉行道場啟用,佛像開光典禮。現在我們已經有念佛會、拜懺、中英文讀書會、禪修等固定活動,法師也會前來主持佛法講座及佛學課程。

做接引信眾學佛的好鼓手
為了迎接慶祝道場的成立,2013年買下道場後,即開始計畫在多倫多分會成立法鼓隊,組織了一群同樣喜愛打鼓的師兄師姐們固定練習,祈願能透過敲響佛法淨化心靈的鼓聲,接引更多的信眾來學佛。2019年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為了大眾的健康安全,道場暫停實體的共修活動,目前都改為網路上課及教學。

祈禱疫情能早日結束,人們能恢復正常生活;祈願世界各地的戰火能消弭,人人身心平安。希望大家一起發大菩提心,利人即利己;學菩薩萬行,福慧滿人間。阿彌陀佛!

(撰文/李豪作‧整編/卓俐君)

隨順生命因緣,成為需要成為的人

專訪榮譽董事紀雅菁菩薩

曾經任職於外商藥廠,擔任地區業務經理超過15年的紀雅菁榮董,因緣於工作經驗與職務關係,接觸服務過大型醫院與醫師,看到無常與生老病死,發願有生之年奉獻自己,造福人類!

我喜歡工作
雅菁師姐有一個人人稱羨、婚姻幸福美滿的家庭,但是師姐並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只侷限於家庭,她認為人生有兩件更有意義的事:自我成長與分享、利益他人。

2009年間,師姐即取得瑜珈師資認證,師姐希望推廣、引進瑜珈運動到各大醫院,善用可以增加自身免疫力的瑜珈運動,拔除風濕性等各種病患的痛苦。瑜珈教學,是紀雅菁榮董日常生活裡最重要的工作。

一直以來,師姐都是從事公益瑜珈教學課程,從未在商業性質空間授課。師姐感謝法鼓山提供這麼好的教學機會,讓喜歡工作的自己,有機會與眾多佛弟子結善緣,深感榮幸與感恩!

善用瑜珈轉化身體
雅菁師姐說:我勤於鍛鍊身體,選擇瑜珈作為服務眾生的前行訓練。

由於先前練習身體的瑜珈教室,剛巧在安和分院樓上,有因緣看到聖嚴師父的著作,覺得佛學更深入,可以究竟解讀生命真理法則。

因為職場經驗,師姐看到無常,希望用自己的專業與興趣,來服務人群。目前在德貴學苑、文山、新店分會三個地方,開課教授瑜珈練習。學員人數與日俱增,不能說沒有心理壓力。
師姐也修學禪修打坐,發現瑜珈練習是禪坐很好的前行準備。善用瑜珈轉化身體,更容易進入禪修狀態,發願以自己的專業,幫助有興趣禪修者得以輕鬆上路。瑜珈可是最有意義的助緣!

認捐榮董因緣
法鼓山三峽天南寺2010年2月28日落成啟用後,有熟識的義工朋友邀約師姐一起去天南寺,認識了幾位駐錫天南寺的法師,特別親切隨和,也受邀去聽常哲法師講授金剛經的生活,感動於法師的用心授課與分享。

同時感受到道場對大眾學佛的重要,所以發心為同修認捐榮董,護持法鼓山的建設。師姐提起那幾年,家人往生時,法鼓山師兄姐無差別心的助念,令人特別感動,召感師姐參加助念。
今年初,師姐感謝法鼓山讓自己有機會為他人服務,歡喜為自己認捐一席榮董。

皈依因緣
師姐回憶說:曾經有機緣與好友相約皈依,但臨出發前二個小時,通知好友放棄皈依,因為自己不確定為什麼要皈依?躊躇退卻了!直到2012年底,水月道場落成啟用,自己確定願意皈依,主動邀約朋友一起到水月道場,在當時的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座下皈依三寶。

師姐分享,皈依後感覺自己一直在變:
1.更加確定自己人生方向,與分享專業的使命。皈依,不是被教條戒律束縛,感覺生命方向定錨了,內心輕鬆快樂!

2.喜歡經驗分享、幫助他人。更誠實面對自己。皈依後,面對外界虛浮世界,好奇心不再。信心篤定,因為皈依是自己的決定。

3.端正好自己,不著痕跡,攝受力更強大!

隨順生命因緣,成為需要成為的人
聖嚴師父在《雪中足跡》中懇切寫下:「我只是一個和尚。今生,我只是隨順著生命的因緣,成為我需要成為的人。」師姐說;讀到這裡,實在是太感動了!

師姐也感動於《他的身影》這一部影集。影集記錄的是阿斗尋師路上的百般滋味,以及聖嚴法師弘法生涯的珍貴身教。影片述說的亦是一段回歸心靈故鄉的旅程,旅程中試圖平撫的,是亙古以 來埋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追尋永恆依歸的心靈鄉愁……。

紀雅菁師姐分享:大家都有一個要完成的任務,師父為佛法付出這麼多,備受景仰,卻始終謙沖!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
師姐分享:外子就像彌勒菩薩,默默護持,尊重她的選擇,只要她開心就好!雖然外子尚未跟隨學佛,但喜歡和法師們聊聊,偶爾上網觀看師父說法;遇到困難時,也會在佛法裡找答案,師父的法,平易近人,簡單明了,方便應用在日常生活裡,外子讚嘆喜歡!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師姐說:「我要更努力,讓更多人知道、感動佛法的好。帶領年輕人禪修,雖然很不容易,只希望他們修學禪修,口袋裡有越多的工具,遇到感情、無常、生老病死問題時,可以坦然面對。」

(採訪/劉美諄)

急需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

專訪榮譽董事巫俊毅菩薩

近年榮董會各種活動,常見一位年輕悅眾菩薩—巫俊毅師兄的身影穿梭其中,不禁令人好奇,究竟是何種因緣讓年紀輕輕的他,就知道佛法的好、又能親近佛法?巫師兄說自己不年輕了,剛年過40,已育有一對子女。師兄由衷感恩與讚嘆許多長年護持法鼓山的菩薩,早期的發心投入,今天才有機會大家一起種福田!

皈依及學佛因緣
小學時的俊毅師兄,有天聽到母親將在農禪寺皈依佛門,相當震驚,以為皈依就是要出家剃髮為尼!…隨即母親告訴他:「聽說皈依後,就會有龍天護法保護喔!」當時膽小怕鬼的巫師兄聽聞後,便很開心的跟家人去農禪寺,一起在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法名常毅。

皈依後,巫師兄除了不再怕鬼,正值國小、國中成長時期的他,跟

著家人移民加拿大溫哥華,每天除了學習英文及課業外,也開始對人生的意義充滿好奇。很幸運,家裡書房剛好有許多聖嚴師父的著作及一套法鼓全集;當地也幸有師兄姐們籌備了法鼓山溫哥華辦事處,巫師兄便開始與家人一同學佛。

因為父母的身教,以及認識佛法,讓師兄結交了許多良師益友,一路相助的貴人及善知識不勝枚舉!在面對人生的順境或逆境時,師兄都能時時保持平常心。

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巫師兄從師父《正信的佛教》、《學佛群疑》等一系列充滿智慧的著作入門學佛,畢業出社會後「108自在語」更是生活及職場上的座右銘。人生路上一定會面臨許多煩惱、恐懼及焦慮等各式問題,此時只要上網尋找聖嚴師父法語,總是能找到答案。師兄最喜歡的是「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以及「四眾佛子共勉語」。前者用於當下,後者用於一生。

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師兄一家最早加入榮董大家庭的是母親素香(果岷)師姐。早期因舉家移民,日子相當不容易,感恩有佛法就有辦法。師兄是在回台工作、成家多年後,2017年與家人一同參與榮董頒聘聯誼會的因緣下,發心加入榮董會本部成長組。

剛開始只是單純希望有機會為大眾服務,承擔些搬桌椅、佈置場地等體力工作,落實「急需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的精神,畢竟相對於許多長年護持道場的資深菩薩,自己還算年輕力壯。原本只希望付出,沒想到反而收穫更多!

從擔任車長、音控、採訪、活動企劃、節目主持等職務中,都是與眾多悅眾菩薩一同完成,自己從中學習成長,機會實在難得!師兄非常鼓勵不論什麼年紀的菩薩,有機會請都一起加入榮董大家庭,體驗「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
俊毅師兄表示,自己與許多時下同輩青年一樣,是個平凡的上班族,但在工作忙碌、額外加班之餘,除陪伴家中小菩薩成長外,還是盡力參與法鼓山活動及當義工,雖然忙碌,但總是樂在其中。

能夠如此,師兄表示最要感謝同修淑鈴師姐,有她的支持,才有機會參與榮董會各種活動,甚至是放心打禪七去。同修原生家庭也是佛化家庭,岳父母都精進修行,廣種福田。淑鈴師姐希望趁小菩薩年紀小、還願意一同出遊時,盡量帶著小兄妹倆一起加入參學、健走禪悅行、合唱團等活動;為此,在近年北區聯誼會活動時,她也協助規劃增加親子活動區,方便全家一起出席。這個貼心的設計,不僅讓參與活動的榮董們更放心地參加活動,會場也增添了不少小菩薩的歡笑聲。

修行不離日常生活
師兄分享剛出社會、成家階段,確實感受到身不由己,可能是專案工作繁忙,兼須外派出國,且肩負家庭責任,較少因緣親近道場、參與共修,但仍盡可能透過閱讀或是參加大型活動來莊嚴道場。

身而為人,總有許多的情緒及困擾,面對生命的無常、至親好友的生離死別,人人都需要被關懷。也正因為這樣,更激發我們修行的動力,而修行是不離日常生活的。

最後,巫師兄殷殷鼓勵大眾同心發願,期盼有更多菩薩加入法鼓山這個大家庭,一起攜手建設人間淨土。

(撰文/巫俊毅‧整編/劉美諄)

身在禪韻山水中 法鼓文理學院師生水墨聯展

法鼓文理學院為慶祝15週年校慶,推出「禪韻山水師生聯展」,5/6下午2點在法務部舉行開幕儀式,此次120幅精彩畫作,為「禪韻水墨班」簡淑華老師與其指導的13位學生作品。法務部部長蔡清祥與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學院副校長蔡伯郎等嘉賓都到場祝福,盼透過山林自然的意境禪韻,讓民眾沉澱思緒、安定心靈。

蔡清祥部長首先肯定法鼓山長期倡導心靈環保、心六倫,從旁協助感化更生與收容人,讓他們身心能夠回歸安定;並讚歎展出作品的高水準,與自然景觀結合,讓原本嚴肅的法務部,透過文化藝術的展現,觀賞者可以獲得心理舒緩。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表示,學校很重視德、智、體、群、美,學習藝術可以開發每個人真善美的能力,從而提昇國民藝術涵養,也能有助減少社會事件。希望透過藝術使人來到心靈內在環境學習成長,實踐創辦人 聖嚴法師「提昇人品」的理念,因此美學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禪韻水墨班」是法鼓文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課程之一,今年5月下旬開始招生。擁有水墨教學近40年經驗的簡淑華表示,「一筆一清淨,一畫一禪韻」,可用「心靈環保」作為借鏡,師生們在書畫的當下,心是清淨的,而一幅具有禪韻的畫作,則是從內心流出,將內在禪韻,用心與筆墨躍然在紙面上。

擔任班長的程弘慶,此次展出12幅作品,其中〈靈山勝境〉描繪法鼓山園區受群山環抱,曾經跟著 聖嚴法師習禪多年的他,發現安定的心有助深入創作,期盼藉由畫作,接引更多人來體驗禪悅境教,感受觸動心靈的淨土。習畫近6年的蕭隆淑說,從一竅不通到現今作品豐富,溪流瀑布、遠山近景都是題材,因為「老師會鼓勵你,只要願意下筆去畫,就會有所成長」。

法鼓文理學院表示,該畫展將展至8/26,在法務部1至5樓藝文走廊展出,時間為週一至週五的上午9點到下午5點,歡迎喜歡藝文的民眾前往觀賞,一起體會畫作的禪韻風采。

(文‧圖/林雅櫻)

報導轉刊自法鼓山全球資訊網2022.05.06

線上讀書會(III) 《動靜皆自在》(5/10~7/26每週二晚上 19:30~21:00)

9月4日北一區、北二區、北三區、北四區榮董健走禪悅行 (地點: 淡水)。

7月15日開放報名

2022年05月02日(一)

北六區榮董花蓮精舍參學暨戶外禪 (地點:花蓮)~活動取消。

2022年05月10~31日

線上讀書會(III) 《動靜皆自在》(每週二晚上 19:30~21:00)

2022年05月15日(日)

榮董會禪一 (地點: 雲來別苑)。~本活動取消

2022年05月22日(日)

北四區榮董健走禪悅行(地點:淡水)~本活動取消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寶眷及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等等之關懷與諮詢服務。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之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劉珍維編輯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6-6119#258 & #259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886-2-2896-6119#258 & #259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