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094期 2022.08.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宗教之間的尊重
【方丈和尚開示】
禪佛教的適應性及本土化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法鼓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積極走入心靈環保福田地—李芬瑛菩薩

  堅信佛法的力量—蕭重新、賴素娥菩薩賢伉儷
  助念7-11,生死都安心—呂依珍菩薩
  全家攜手,同行菩提道—陳墻、吳麥珍菩薩賢伉儷
【特別報導】
回家走走,與佛菩薩相遇—東岸悅眾至西岸參學報導
  夏日禪悅小聚—舊金山榮董相聚歡
【通告】
8/14榮董會禪一(雲來別苑)
  9/4北一區、北二區、北三區、北四區榮董健走禪悅行 (淡水分會、一滴水紀念館)。7/15開放報名
  9/17~9/18第十六屆榮董禪悅營(法鼓文理學院)~8/1開始報名
  10/7~10/9第十七屆榮董禪悅營(台東信行寺)~8/23開始報名
【榮董會大事記】
2022年7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宗教之間的尊重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曾有一位在家居士,原先信奉另一個印度的傳統宗教,遇到世尊之後,便皈依了佛教。可是他很猶豫,不知是否尚可以供養原先的上師。當世尊知道他的困惑之時,便對他說:你還是可跟以往一般地供養那位上師。其實在佛說的《阿含經》及《毘奈耶》之中,不唯經常讚歎供養佛法僧三寶的功德,也經常讚歎供養一切沙門及婆羅門等修行者的功德。尊重其他的宗教,乃是佛弟子必須的認知。所以佛教徒和其他的任何宗教之間,不會對立衝突,永遠像好鄰居一樣地和平相處。

這在中國文化的大環境中尤其如此。雖然在歷史上,偶爾曾有儒佛道三家的論爭,甚至發生過滅佛運動,但那都是出於儒道二家的少數人士,運用朝廷的政治勢力,所形成的排斥佛教的錯誤措施,一般不同信仰的民眾之間,其實是非常友善的。舉例來說,一直到二十世紀的四○年代,當我逃

離中國大陸時為止,佛教的雲遊行腳僧,可以在道教的宮觀借宿,道教的雲遊道士,也會到佛教的寺院掛單,彼此之間相互尊重對方所持的信仰和修道的觀念與方法。中國人主張「殊途同歸」,只要是修行人,不論對方修的是什麼法門,凡是不違背愛及和平、離苦與得樂的基本道德者,便都是好的。所以有「僧道都是一家人」的說法。

中國的民族是非常多元的,中國的宗教也是非常多元的。雖在中國歷史上,曾因以儒家為本位的優越感,而出現過偏激的夷夏之辨,把異民族視為化外之民的野蠻人,但在經過長時間的彼此適應與互動之後,便發覺異民族的文化也是相當可愛的。有許多想法和作法,彼此是相當接近的,甚至有些東西正是漢文化中所缺少的。因此,在中國人的大環境中,從來沒有宗教的戰爭和不能化解的民族仇恨。

特別是中國的大乘佛教,相信一切宗教的人天善法,都是成佛的基礎條件,也相信一切宗教的先知先覺者,都是諸佛菩薩的示現,只因為了適應各類不同的文化背景及各民族的生活環境,而化現不同的身分、姿態,以恰到好處的觀點及方法來救度眾生。因此在西元十二世紀時,有一位儒家的學者陸九淵(一一三九─一一九三年),受了佛教思想的影響,也說出:「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這意思是說,不論在什麼地域、什麼宗教的什麼先知先覺者,所有的愛心是大致相同的,所見的真理是大致相近的。

從這樣的原則來看待一切宗教,就會尊重一切宗教。每一個宗教的信奉者宣稱自己所信奉的是最好的宗教,那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卻也必須承認並尊重我們的鄰居或親友們,同樣有權利宣稱他們信奉的是最好的宗教。

(摘自《致詞》)

禪佛教的適應性及本土化

◎果暉法師

聖嚴師父一向強調,漢傳禪佛教具有適應性、包容性及融合性等特色,故能跨越宗教與民族的藩籬,與世界各宗教進行對話、交流。

漢傳佛教的修行特色,以禪宗最具代表性。禪宗是漢化的佛教,禪宗傳到日本之後,近代最具影響力的日本禪師以鈴木大拙為指標人物,他把禪宗弘揚至西方社會,帶動西方社會學佛風潮。鈴木大拙之所以成功,原因與漢文化有關。

漢文化的主流是儒、道二家,主要還是儒家。儒家的特色是著重人文及現世生活,此為正面影響;其消極面則是宗教性不足,如孔子講「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對於現實人世以外的生命何去何從,一概不談。

在漢化的過程中,因受儒家文化影響,禪宗不太強調宗教理論,而與儒家的心性說結合。其實,心性說為當時各家所通,並非只有儒家重視,如戰國時期有性善、性惡等諸學說,同樣都重視心性。禪宗吸收漢文化之後,與漢文化相通氣息,不太講求宗教的深層理論問題,而是著重人本、人文,人性——以人為主,而形成禪宗所謂的明心見性。另一方面,儒家也受禪宗影響,發展成日後的宋明理學。

再談到禪法西傳。鈴木大拙將禪法傳播到西方社會,他也重視修行,很少談宗教理論系統。因此,西方人士不一定要改變他們原來的宗教信仰,照樣可以學習禪修,由此可見禪法的適應性。

一九七五年底,聖嚴師父以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身分前往美國弘化,雖然教授禪法的因緣並非事先規畫,而是隨緣發展,但在此後四十年間,師父於西方社會弘法,廣泛接引不同佛教傳承系統的禪修老師,甚至不同宗教信仰人士學習禪法,同樣也立足於漢傳禪佛教的適應、包容與消融性。

基本上,禪宗不太強調宗教信仰層面,現在國際間興起的正念禪修,即是一例。臺灣也有好幾個學會在推動,包括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也有正念課程。正念減壓(MBSR )創始人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 ,他本身也學禪,他的兒子也曾到農禪寺打禪七。他也推薦,若要深入,還是得參加禪修。他的方法便是去宗教化,不需有宗教信仰背景;他也不講宗教,也可以說是佛教適應現代西方社會的一種應用。

當然,佛法的傳播,必須要有人才,理論與修證的人才也都需要。如果只顧修行,而不管佛教如三法印等的理論,那還是佛教嗎?當然,只講理論而不修行,那就會變成說食數寶。

佛教從印度傳至漢地,再傳到日,韓、越南等,至二十世紀傳入美國,日後美國又倒過來傳到世界各地,比如卡巴金博士所提倡的正念減壓,也可稱為美傳佛教。也就是佛教在美國本土化之後,再從美國傳至世界其他地方,卡巴金博士就具有代表性。

現在有好幾個都在發展。華盛頓州的圖丹卻准比丘尼(Ven. Thubten Chodron),她從達賴喇嘛修習佛法,而在臺灣求受漢傳佛教的比丘尼戒。也就是說,在我們的漢傳佛教不可能發生的事,在她那邊可以發生;而其修行方法從一個系統,戒法從另一個系統,在我們這裡也不可能發生,所以是融合。

佛法的傳播,必然要經歷適應、融合的本土化過程。佛教各系統的發展我們可以關心,但最重要的,仍要回到自身的修行,具備正確的知見,同時老實修行。

【活動預告】
 
2022年08月14日(日) 榮董會禪一 (地點: 雲來別苑)。
2022年09月04日(日) 北一區、北二區、北三區、北四區榮董健走禪悅行 (地點: 淡水分會、一滴水紀念館)。
2022年09月17~18日 第十六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法鼓文理學院)。
2022年10月07~09日 第十七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2022年10月23日(日) 北三區榮董寺院參學 (地點: 雲來別苑)。
2022年11月19日(六) 北區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農禪寺大殿)。
2022年12月11日(日) 榮董會全球悅眾聯席會議 (地點: 雲來別苑大殿)。
【法鼓山活動資訊】
2022中元孝親報恩法會
  8/27【心靈環保三十週年】系列活動—壞 why 派對
  9/24、12/24【大悲懺法會】
  9/4 法鼓山祈福皈依大典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2022下半年各地開班
《福田班》2022下半年各地開班
《長青班》2022下半年各地開班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數位線上學習資訊】
心靈環保學習網
法鼓數位頻道總覽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查詢平台

積極走入心靈環保福田地

專訪榮譽董事李芬瑛菩薩

福田滿溢善女子
芬瑛師姊出生在台灣草屯,父親經商,上有二位哥哥、五位姊姊,是家中排行老八的么女。如今是三寶媽,先生、孩子都是美國的建築師,她不僅是佛教的大護法,更擁有一個福德滿滿的幸福家庭。

大學時期來到台北就學,總覺得台北的小孩穿著時髦,而自己是鄉下進城的小姑娘。想起從小住在草屯鎮上,巴洛克式建築的老家,大庭園、小橋流水,老家樣貌寬廣中涵潤著細緻,有了一番體悟之後,這才發現台北的建築,很少有老家那樣典雅的宅院。

家中的兄姊聰穎善學,多數是台大生,老么芬瑛師姊對藝術、音樂比較有興趣,她選擇了音樂做為日後學習的方向。大學畢業後,來到美國的紐澤西州與姊姊同住,繼續學習音樂。她回憶年輕時在美國,經常參加基督教唱詩班,喜歡唱歌的她很享受在唱詩班的氛

圍,對於聖經及查經班卻總是興趣缺缺。每逢假日,她會從紐澤西搭車來紐約欣賞百老匯歌劇,度過一段年輕時美好的歲月。

學佛因緣
在美國有機緣加入慈濟功德會,在這個團體裡,學習無私奉獻的慈善行。平常自認爲沒有恆心、毅力的芬瑛師姊,接辦大型活動,不分晝夜、全心投入,忘了辛苦,完全付出,圓滿達成任務。

心靈導師 聖嚴師父
某一年,有緣看到聖嚴法師的傳記《枯木開花》,非常震撼!回顧自己,從小生長在富裕的環境,沒有吃過苦,沒有經歷挫折,一生都很順遂。師父的一生,大半處在動盪的時代,家貧、體弱、13歲出家、進佛學班、趕經懺、戰爭中輾轉來台、到日本取得文學博士、西方弘法、回台開創法鼓山。精讀師父傳記非常感動,字字扣人心弦。師父的經歷,不是凡夫所能承受,只有發菩提心的大菩薩,才能大步走來,如如不動搖。聖嚴師父諸多困苦的歷程,不以為苦,只要眾生有佛法的薰習,所有的辛苦都值得。芬瑛師姊因著師父的大師風範,昇起深深崇拜、仰慕之心。

後來聽朋友說紐約有東初禪寺、象岡道場,師父更是受國際推崇的禪師,內心好想拜見師父。當年已從紐約搬家到舊金山,三個孩子要照顧,外在的因緣不具足,崇拜、佩服的心縈繞,此生卻無緣見師父一面,有些遺憾。

舊金山道場的善知識
幾年前,有緣跟著雪瑛師姊來到法鼓山舊金山道場,當時接待他們的是廖繼崇與Hogan兩位師兄。他們對法鼓山道場非常用心,處處巧思,將道場營造出最莊嚴的樣貌,芬瑛師姊真心佩服。芬瑛師姊說起另一件讓她感動的事:「那日,我疑惑地提出,舊金山分會的地點不是在舊金山,是在Sunnyvale。二位師兄即以積極的態度,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文宣內容修正為法鼓山舊金山分會Sunnyvale道場,他們從善如流地接受建議,這也是法鼓山道場令我著迷的地方,很喜歡、很契心。」

記得有一回參加道場勸募餐會,主持人很低調,輕聲細語,整場氣氛並不熱絡。飯吃得很香,勸募卻沒有動靜,芬瑛師姊主動舉手捐榮董,期望可以帶動大家護法的心。參與勸募,內心滿是歡喜!她說捐錢不難,她佩服日夜爲法務盡心盡力、默默付出的師兄姊。法鼓山道場承接了聖嚴師父以身示範的風格,低調中的踏實腳步。她說:「我想,我錯過了聖嚴師父的師徒緣,但未來我願意承襲師父的法緣,積極走入心靈環保的福田地。」

與師父有約
芬瑛師姊說自己對佛法的暸解甚淺,踏入法鼓山,處處都有學習的機緣,期願廣結善緣,自利利他。六祖大師說「不思善、不思惡」,果醒法師詮釋為: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芬瑛師姊期許將這兩句話做為座右銘。她說:「對於好惡分明,習性濃厚的我,就是一個學習改變的機緣。法鼓山,護法因緣,代代相傳,我祈願我的後代子孫,都能走在人間淨土中,種福培福,福慧雙修。」

(採訪/賴寶卿)

堅信佛法的力量

專訪榮譽董事蕭重新、賴素娥菩薩賢伉儷

「法鼓山是很正向的宗教團體,看著聖嚴師父一路走來的艱辛和願力,讓我們很感動。」今年已圓滿第二個榮譽董事的蕭重新、賴素娥賢伉儷,分享他們一直安住在法鼓山、護持法鼓山道場的因緣。

素娥菩薩說,10多年前婆婆往生,向員林分會申請助念,「蓮友很發心、很客氣,讓我們既感恩又感動。」此後,她每星期二晚上都會到分會參加念佛共修,為婆婆迴向祝福。也因這樣的因緣,她也會在時間許可下,隨蓮友一起去助念。「尚未接觸佛法時,看到喪家會怕,有了正向的佛法觀念後,了解去為往生者誦經祝福,是在做善事,死亡並不可怕。」她感恩往生者的生命示現,給自己正向的生命觀,「現在的我,生死看得比較淡。」

在員林分會共修學習的素娥菩薩,每次回家後都會與同修蕭重新分享。重新菩薩很認同法鼓山的理念,也因此,縱使公事再忙,尤其

每天清晨3、4點就要起床閱讀外國客戶的電子信件,他都會找時間聆聽聖嚴師父的開示影片。

4年前,兒子蕭宇峻生了一場大病,夫妻倆抱持對佛法的信心,持續不斷念佛,重新菩薩每天早上並誦《心經》迴向,祈求佛菩薩護佑。就這樣,全家一起度過了這個難關,讓他們更堅信佛法的力量。

員林地區幅員廣大,大眾運輸工具尚未十分普及,每當有助念需求,特別是在晚上,許多蓮友無法自行前往,在重新菩薩與地區信眾共同護持下,有了一輛助念專車。怎知使用多年的專車,2017年在一趟公祭途中發生車禍,車子損壞,修理不易。素娥菩薩回家跟他談起:「大家這麼發心去助念,專車很重要,我們就護持一台九人座的吧!」夫妻倆深刻記得,當他們回寶雲寺受贈結緣的祈願觀音像時,副都監果理法師親自為他們導覽法鼓山及寶雲寺的故事。莊嚴清淨的法鼓山道場,讓他們感受到境教的可貴,「兒子在臺中的住家,我們便特意選在寶雲寺附近。」

護持法鼓山不遺餘力的重新菩薩說,寶雲寺籌建期間,他們也邀請供應商及員工一起護持建寺,共植福田,利益子孫。工作繁忙之際,他得知員林分會有開辦初級禪訓班,想到自己每天如跑馬燈的思緒,可以有放鬆與安適的方法,於是,多次到位於靜修東路8樓的分會參加禪坐共修。他看到分會周圍樓房林立,停車腹地少,且場地在8樓,許多老菩薩進出不便,道場現況亟需改善,於是當下的他發了願:「員林分會若要遷地建設,我一定要來護持。」終於,這個願,在今年讓他圓滿第二個榮董。

未來的員林分會已開始進行設計籌畫,將來可以發揮更多接引民眾、弘揚佛法的功能。此刻,重新菩薩已為自己的未來規畫好心靈之家,「只要時間允許,我一定會去道場共修及學習。」夫妻倆在法鼓山蒙受法益,也希望兒子宇峻菩薩、遠嫁高雄的女兒雅玲菩薩,都能來親近法鼓山,全家共同培植菩提種子。

(採訪/陳逸慧)

助念7-11,生死都安心

專訪榮譽董事呂依珍菩薩

「用正信的佛法可以冥陽兩利,而且可以分享聖嚴師父的法給更多人。」在中部地區,每當有人需要往生助念及大事關懷,經常會看到一頭短髮、講話輕聲低語的呂依珍菩薩穿梭其間,她是豐原分會助念組長,也是法鼓山榮譽董事。8、9年來,她如同7-11般,一接到通知,總是立刻放下手邊工作,前往協助及關懷往生者及家屬,讓分隔生死兩方的人們,身與心都安定不少。

小時候,依珍菩薩經常跟著祖母及母親上寺廟,總是拿香跟著拜,就是民間信仰的求神拜佛。看到鄉里中的人辦喪禮,吵雜、哀傷又有點恐怖的氛圍,讓她差點兒想去基督教會受洗。「走進法鼓山是對的,我沒有走錯路。」她感恩地說,聖嚴師父的理念很好,法鼓山倡導的佛化奠祭講求環保,簡單隆重、不鋪張浪費,給予人們正向的生死觀念及力量。」

回憶與師父的法緣,依珍菩薩說,約莫10年前,她在臺中一處佛寺裡翻閱紀念刊物時,看到師父演講的照片,「當下就覺得,自己跟這位法師很有緣。」後來找到了師父創辦和住持的道場,2004年起,開始捐款護持法鼓山、上總本山當義工,還到農禪寺皈依三寶,也經常到寶雲寺當義工,並承擔豐原分會助念悅眾執事。

「將佛法用在自己身上,受益很多。」身為正信佛教徒的依珍菩薩,常提醒自己要注意身口意,因而讓人留下好印象,也改善了人際關係,特別是擔任助念組長後,生命更因此成長不少。「以前總會覺得懊惱又氣餒,師父的理念這麼好,為什麼對方不願意接受呢?」後來她學習事前與家屬做溝通,適時分享師父的理念及佛法,「最重要的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最後決定權還是在家屬。」學會同理心的她,讓人感受到處事愈來愈圓融。

依珍菩薩在法鼓山蒙受法益,母親和妹妹也因為她的接引,走進法鼓山學習、擔任義工,「家人都變得樂觀多了,面對事情,不容易有負面情緒產生。」她分享已捨報的父母,都植存在法鼓山上的環保生命園區,最讓她放心的是,母親於往生前,如願在法鼓山受了菩薩戒。

近年來,依珍菩薩因眼疾視力模糊,出入不方便,所以常安居家中。「把病交給醫生,把心交給佛菩薩,自己就專心念佛。」她說若沒有學佛,或許就會有許多的埋怨、慌亂;幸好學了佛,能接受事實,以平靜安定的心,專心念佛及拜懺,平日也會上「法鼓講堂」線上課程,聆聽法師講經說法,持續精進。

「眾多善因緣的護念,讓我可以在法鼓山學習及上課,所以我也要盡一份心力,讓更多人也可以親近佛法。」孝順的依珍菩薩去年圓滿榮董後,又為往生的父親再預約一個榮董,「期盼父親在新的生命旅程裡,接續親近佛法的善根因緣,這也是身為子女最上的祝福。」

(採訪/陳逸慧)

全家攜手,同行菩提道

專訪榮譽董事陳墻、吳麥珍菩薩賢伉儷

「慶幸這輩子有學佛,這是我們此生最大的收穫!」相伴學佛逾20年的法鼓山榮譽董事陳墻、吳麥珍夫妻檔,分享在法鼓山學佛護法的歷程,「我們兩個人一起學習,觀念上沒有差異及障礙,護法力量才會大。」

1996年,哥哥陳座菩薩參加了法鼓山教師禪修營,回到員林後,隨即邀請陳墻夫妻一起去朝山,還送給他們聖嚴師父講經的CD。原對佛法不了解的他們,聽師父用淺顯生活化的方式講經,顛覆了他們舊有的印象,「原來佛法跟我們想的不一樣,真的如師父常說的:『佛法這麼好,誤解的人這麼多。』」也因此,他們積極地去請師父的著作回家閱讀,並走入法鼓山的道場實地學習。「學佛後,心念有了轉變,職場或生活上有煩惱,懂得用佛法去處理,讓自己的心不與別人產生對立,待人處事更圓融。」麥珍菩薩說。

可謂是「地區元老」的陳墻、麥珍菩薩,回憶當年員林分會剛成立,各組急需義工,法器組的維那及鐘鼓,夫妻倆一人學一樣,盡心盡力承擔。「感恩婆婆護持,讓我們無後顧之憂。」倆人當時幾乎天天往道場跑,婆婆則在家幫忙照顧三個年幼孩子。看到他們的轉變,家人互動更親密,婆婆深受感動,也開始親近佛教,每當分會辦活動,婆婆還會做粿與大家分享結緣。

邀約採訪當天,陳墻夫婦家裡來了員林分會召委謝明昌、地區悅眾游崑華、劉春佑、魏錦杏、張寬平、蕭雪梅等菩薩。「在法鼓山,善因緣、善知識很多,大家互相關懷,經常會有溫馨的茶席聚會,共同凝聚道情,提起道心。」麥珍菩薩說,當遇到挫折時,總有許多溫暖的手給予鼓勵及安慰。學佛路上,夫妻倆還常以寺院管理副都監果理法師所說「這條路是不歸路,若回頭,便又落入六道輪迴」,提醒彼此這一生要好好用功,不然下輩子不知道會在哪裡?

「護法的使命感,讓我們一直往前走。佛法讓我們改變很多,所以我們也要將佛法的好,分享給更多人。」陳墻夫婦倆觀察到,在資訊進步的現代社會,新世代進入職場更競爭,年輕的心靈對於生命的困頓,常常無法消化,「我們希望接引更多年輕人走進道場,停歇腳步,讓心靈沉澱下來。」
夫婦倆的三個孩子──柏穎、亭羽、彥甫菩薩,小時候便經常跟著他們一起當義工;高中畢業後,分別去參加了法鼓山青年卓越禪修營。「孩子的人生,不能永遠陪著他們走,給予佛法種子,讓他們在遇到事情或煩惱時,能夠運用佛法來化解,這才是最珍貴的財產。」

「當年柏穎在臺北讀書時,功課壓力重,會上總本山走一走,讓心情有個抒發的出口。」夫婦倆還說,八八風災後,孩子們還跟著臺中的菩薩們進入災區,協助民眾清理家園,「目前亭羽也經常回到員林分會,擔任音控義工。」全家人攜手走在菩提道上,可說是「護法因緣,代代相傳」的最佳寫照。

(採訪/陳逸慧)

回家走走,與佛菩薩相遇—東岸悅眾至西岸參學報導

玫瑰花優雅內斂的香氣巧巧進入鼻根的盛夏,我們於紐約JFK機場集合出發,踏著愉快的心情前往西岸參學。

同行的悅眾們,不僅是護持美國東岸道場多年的悅眾,更有多位是外表二十八歲、實際年齡卻已八十歲以上的護法菩薩們。法鼓山是他們第二個家,到西岸道場就像是回老家走走一樣的親切與期待。

抵達洛杉磯後,我們直接前往法鼓山美國洛杉磯道場,這是我們參學的第一站。監院常悅法師帶領果增法師、常俱法師與義工們,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齋食招待我們;並由美國西南區轄召與工程總監兩位師兄姊向大家介紹有關洛杉磯道場的歷史,同時帶領我們參觀每棟建築物,尤其是新蓋的大殿與正在施工的禪堂,都讓大家感受到洛杉磯道場的用心經營。

隨後,我們一路向北,經過美麗的海灣,抵達第二站:法鼓山美國舊金山道場。在一個典雅清淨小區前迎來眾多熱情擁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並不足以詮釋道場的精美!由舊教堂改建的各個殿堂,呈現錯落有致、相互呼應、寂靜祥和的氛圍,各種巧思與現代科技也結合其中,讓整個視覺感受連貫每個角落。監院常襄法師帶領大眾於大殿禮佛三拜,引磬聲將我們旅途中奔波、散亂的心凝聚於當下。北美護法會副會長賢伉儷為我們簡介舊金山道場近年精彩的活動成果,並指引我們穿梭於道場中不致迷失方向。

大門外的樹上開滿紫色的花,使空氣中好似散發著淡淡的幽香;齋堂桌上滿滿全由大寮團隊親手製作的糕點與陳設,讓我們有一瞬間以為自己來到了高級餐廳。這些美味佳餚有團隊滿滿的用心,不僅讓我們在路途中止餓充飢,更在享用的當下,內心法喜充滿。前舊金山分院召集人帶領大眾經行於舊金山後花園的小區公園,很讚嘆在這麼幾步之遙處,能有一個有山坡、有池塘,讓身體感受到放鬆,化解久坐疲憊、驅除妄念的一方淨土。過程中,還安排我們聆聽師父開示影片,提醒我們隨時回到法鼓山的精神,傳承佛法智慧。

法鼓山西雅圖道場是第三站。道場雖然還沒有交屋,卻已經讓悅眾們看到了未來的房舍與預定地,這一切正由精緻、嚴謹的總副召集團隊籌畫著。想想未來,這裡將從一個幼兒園溫馨、簡約的空間,改建為宏偉、莊嚴的大殿;原有的遊樂場與養雞場,將提供經行於西雅圖道場殊勝安靜的氛圍;而後面未開發的樹林也將如高大的守衛們,保護著這塊土地。畢竟它是當地護法信眾的希望,悦眾們皆隨喜功德,但願道場工程早日完竣。

在順利通過加拿大海關官員給予我們的逆境訓練,我們到達加拿大西部重鎮溫哥華Vancouver。我們一行人於上海餐館享用口齒留香的佳餚後,踩著通往各種不同宗教的天堂路,到達法鼓山溫哥華道場,這也是我們參訪的最後一站。

在這個由悅眾們一磚一瓦規劃建立起來的大殿,副督監常悟法師以親切的關懷引導大眾禮佛三拜,在常旻法師、常惠法師、演合法師與我們分享在溫哥華道場的點滴後,我們踏著感恩的心、踩著莊嚴的步伐探訪這個地方,從最初的簡易陳設到如今的樣貌,過程無限溫馨。殿堂周圍處處可見義工菩薩們栽植的果樹,嫩紅透亮的櫻桃、鮮綠脆大的蔬菜、圓潤實在的藍莓,無一不讓人垂涎三尺,也感受農禪家風徹底實踐在每個角落。接著我們享用豐盛、淡雅的家常菜,勾起了遺忘已久的家鄉味;桌上擺放著加拿大楓糖,加上可口的手工甜點,讓我們與溫哥華道場的點點滴滴,有一個甜蜜且回味無窮的相遇。

這一趟西岸參學之旅,自6月15日起飛至6月27日返回西雅圖、登機回紐約,十三日的旅程,每站逗留時間雖然不長,但我們的收穫卻是滿滿!每個人內心都充滿著法喜與感動,不僅圓滿參學師父於西岸建立道場的願,同時也感受到西岸道場處處蓬勃發展的生機。我們期待著能夠再一次的體驗與交流,也祈願諸佛菩薩護法龍天護佑,使漢傳禪法於此逐漸深根茁壯。

(報導/劉冠儀)

夏日禪悅小聚—舊金山榮董相聚歡

訂名為「夏日禪悅小聚」的舊金山榮董及眷屬二十餘人,於七月十七日在舊金山道場相聚,並到附近的社區公園經行,由監院常襄法師以及僧伽大學教務長常啟法師共同歡迎榮董,這是疫情近兩年半以來的第一次聚會。

常襄法師開示中說道:「大家會願意來護持道場,一定是認同法鼓山的理念,聖嚴師父的教誨和佛法是我們唯一可以給予大家的祝福、感謝和關懷,因此播放師父對專職菩薩的一段談話,其中師父特別提到承先啟後的觀念,應保持開創的精神及發揚光大。」

專程自台灣到北美地區弘講的常啟法師向榮董表示感謝,法師說:「每年僧伽大學的學僧都會到北美地區參訪學習,因此大家護持法鼓山舊金山道場就是護持大學院教育。」

今天,也播放了2021年舊金山道場舉辦的各項活動影片,自「新春祈福法會」祈願人人平安自在,到「淨土懺」網路法會、線上浴佛、線上大悲懺法會、線上水懺法會、禪修入門方法、都市禪二、禪三、中英文禪坐共修、念佛共修,佛法講座、快樂學佛人課程以及各項禪藝活動──禪心慧眼攝影課程、花現生活花藝課程、心靈環保讀書會、親子班、郊外踏青等…..,同時還看見道場在眾人同心同願的護持下依然持續不斷建設。

今天的聚會中,主持人轉達了法鼓山榮譽董事會黃楚琪會長的問候,並且介紹未來三個月在台灣榮董會所舉辦的活動,歡迎大家回到台灣的時候一起踴躍參加。

今天的聚會並由監院常襄法師頒發榮譽董事聘書。有位菩薩表示:「如果沒有碰到法鼓山,這輩子就浪費了,下輩子肯定一切要重新來過。」另外一位菩薩表示,她的生命之中一直有觀音菩薩,希望嫁到舊金山來也有觀音菩薩在身邊,沒想到她的同修就是舊金山道場的第一位榮譽董事,現在她個人也圓滿了榮譽董事,感到非常非常的感恩,讓她一路走來,生命中充滿了豐盛的學習與祝福!還有一位菩薩表示:「沒有任何一個人向我募款,但是因為看到法鼓山的建設及各項弘化活動,非常感動,因此加入榮譽董事的行列!」

今天聚會中更難得的是,確實有承先啟後的氛圍!參與的菩薩當中有年輕世代,榮譽董事會期許「代代相傳」在這裡發揚光大。

(報導/史曉瑛‧攝影/施志銘)

8月14日榮董會禪一 (地點: 雲來別苑)~報名已額滿

9月4日北一區、北二區、北三區、北四區榮董健走禪悅行 (地點: 淡水)。

7月15日開始報名

9月17~18日第十六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法鼓文理學院)。

8月1日開始報名

10月07~09日第十七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8月23日開始報名

2022年07月5~26日

線上讀書會(III) 《動靜皆自在》(每週二晚上 19:30~21:00)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寶眷及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等等之關懷與諮詢服務。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之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劉珍維編輯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6-6119#258 & #259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886-2-2896-6119#258 & #259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