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100期 2023.02.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大家都可以成為富翁
【方丈和尚開示】
六度萬行 迎向福慧自在年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法鼓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走過酸甜人生 結出好果實—盧黃秀英菩薩

  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張源吉菩薩
  學佛改變了艱辛困頓的命運—古茂心菩薩
  阿母的教導:「軟索牽牛」—龎麗雲菩薩
【特別報導】
1月9日舉辦2023年度展望會
【通告】
2月25日(六)方丈和尚新春祝福 (農禪寺)。
  3月3~5日第十七屆榮董禪悅營 (台東信行寺)。
【榮董會大事記】
2023年01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大家都可以成為富翁

所謂富有,多半是指物質金錢的富足。例如美國著名財經雜誌《富比士》,每年都會公布全球富豪的排行統計,主要就是從這些人所擁有的資產財富來排定名次。換句話說,就是以擁有金錢的數量來判斷一個人富有的程度。

早期臺灣社會,也曾經歷過貧困的年代,經過數十年經濟的穩定發展,才有今日社會的富裕繁榮。但是物質的財富,真的讓人幸福快樂嗎?事實上,任何一個年代,都會使人感覺幸福或不幸福、快樂及不快樂。時至今日,物質的財富能為人帶來便利,同時也有可能為人造成煩惱。

所謂「飢寒起盜心」,似乎意味著物質生活改善之後,整體社會就能夠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可是,另外也有一句話說「飽暖思淫欲」,指出物質財富的成長,並不一定能強化人的倫理觀及責任心,反而可能使得人心腐化,生活靡爛,造成社會的不安。

我不懂經濟學,我只知道人心如果偏向任何一種性質的極端之時,就會有問題。況且人生的快樂和幸福,並不等於物質財富的擁有,也不能從經濟條件的貧富來論定一個人生命價值之貴賤。也可以說,真正的財富不一定是金錢買得到,真正的財富在於我們內心世界的寬廣、豁達與包容。如能心包宇宙,財富即等同宇宙;如果能以大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的財富,就等於是自己的財富了,全宇宙的財富也等於是自家的寶藏了。

以護持法鼓山的信眾而言,捐款支持法鼓山,看起來他們個人的財富好像變少了,其實卻是更加富有了,因為,他的財富與社會的財富進行了整合。就好比一小滴水流入大海之後,融入於大海,而與大海等量,一滴水的力量極其有限,大海創造的生命力則是無窮盡的。因此,懂得奉獻的人,才是真正懂得資產管理的人。

現代社會中,雖然每個人的機運與聰明才智不一定成正比,所能創造的財富也不一定,但是如果有機會時,不妨就奉獻多一些;如果沒有機會,就奉獻少一些。布施是財富,知足也是財富,因此不論機會多與少、有或無,也等於是恰到好處地在增添財富了。

以個人的聰明才智,加上努力,並適時掌握機遇,便能為個人創造最大的財富。如果人人都發揮各自的長才,善用機運,不計較你我多少,如此一來,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快樂的富翁,我們的社會也就是富裕的人間淨土了。

(選自《人間世》)

六度萬行 迎向福慧自在年

◎果暉法師

祝福大家新年吉祥,人人平安、健康、快樂、幸福!

疫情已延續數年,尚未完全結束,可以說,平安健康是每個人的願望,大家都希望自己平安健康,我們也祝福人人平安健康。

佛法告訴我們,外在環境的病毒,源自人類自己內在的病毒——貪、瞋、癡三毒,且透過身、口、意三種行為,將此病毒散播到環境中,傳染給他人。因而不但自己身心不得自在,也影響到整個大環境無法安寧。

修福修慧,消除三毒
佛法鼓勵人人修福修慧,便能轉貪欲為喜捨,化瞋恨為慈悲,轉愚癡為智慧。日常生活中,如能以修福修慧來待人處事,必會讓自己時時平安健康,處處身心自在。因此,法鼓山今年邀請社會大眾共同來實踐「福慧自在」的主題,以「修福修慧,大家平安健康;六度萬行,人人身心自在。」來共同勉勵,來自利利他。

如何能夠平安健康?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告訴我們:「心安就有平安。」又說:「煩惱消歸自心。」隨時隨地向內觀照心念的活動,便能減少、消除身、口、意所產生的病毒,這就是在修慧;告訴他人用佛法來修福修慧,來減少、滅除大家身、口、意三業的病毒,就是在修福。六度萬行的意思,是以奉獻利他的心,來實踐修福修慧的種種方法,以六度萬行、以喜捨心、以慈悲心來幫助他人平安、健康、自在,這樣的話,我們自己的身心也會平安、健康、自在。

在現代社會,由於科技文明發展突飛猛進,雖然帶來物質生活的便利,卻也因社會變遷迅速、訊息傳播非常快速,競爭異常激烈,造成種種壓力的累積與負荷;不但成為身心健康的困擾,甚至產生種種人我之間的對立、衝突,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環境不安。如果能夠經常練習師父所說「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學習放下自我中心執著,放大自己的心量,以關懷他人為第一,就是在修福修慧。放下自我是修慧,關懷他人即修福。修福,一定離不開修慧;修慧,也一定要在修福當中來完成。

身心放鬆,平安自在
此外,基礎的身心放鬆工夫非常重要。這要從身體的放鬆開始,我們可隨時隨地練習將身體放鬆,體驗片刻呼吸一進一出的感覺。師父常說:「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財富!」將身體放鬆,體驗一下呼吸,心理很快就會安定下來,心理安定了,便容易感受到平安與自在。

最近我常分享,小時候常看到柑仔店用磅秤來秤雜貨賣,每次磅秤秤過什物之後一定要歸零,才能夠繼續用秤。我們的身心如磅秤,常常練習將身心的磅秤歸零,便很容易感受、享受到平安自在的禪悅法喜。

只要我們從心出發、修福修慧,不受外在環境變化的影響,以減少自我中心的智慧心來處理事,以關懷、奉獻的慈悲心來對待人,大家一定會有新的希望,社會必定會有新的氣象。祈願你我「修福修慧,大家平安健康;六度萬行,人人身心自在。」祝福大家,阿彌陀佛!

【活動預告】
 
2023年02月25日(六) 方丈和尚新春祝福 (地點: 農禪寺)。
2023年03月03~05日 第十七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2023年03月04日(六) 雲嘉南區榮董聯誼會 (地點: 故宮南院-蘭花科技園區)。
2023年04月09日(日) 榮董禪悅樂活 (地點: 安和分院)。
2023年04月15日(六) 榮董禪一 (地點: 雲來別苑)。
2023年05月06日(六) 北區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農禪寺)。
【法鼓山活動資訊】
【總本山】法鼓山第26屆在家菩薩戒
  【農禪寺】幸福覺招團練室
  【總本山】3/25、4/22、5/27 大悲懺法會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2023上半年各地新開班
《福田班》2023上半年各地新開班
《長青班》2023上半年各地新開班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數位線上學習資訊】
心靈環保學習網
法鼓數位頻道總覽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查詢平台

走過酸甜人生 結出好果實

專訪榮譽董事盧黃秀英菩薩

丈母娘看女婿 不只越看越有趣
三國時期,本是孫權與劉備的權謀故事,卻意外讓「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這句話成為經典。對於秀英菩薩來說,女婿許明坤菩薩不只溫文儒雅又有趣,更是她學佛的引路人。

1999年,因為同修病重,秀英菩薩身心皆處於疲憊狀態,思緒紊亂又徬徨無助,當時已是三寶弟子的明坤菩薩,將聖嚴師父的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分享給丈母娘,讓她得以度過艱難的時刻。

同修臨終前對她說:「嫁給我,進入這個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妳辛苦了,我很愛妳,但是不知道如何愛妳……,對不起也謝謝妳。」從道謝、道愛、道歉到最後道別,因著這件生死大事,開啟了秀英菩薩學佛之路。

學佛後,不只家人感受到她的脾氣變溫和,她自己也發現說話柔軟許多,「四它」更成為她日後碰到難題時的法寶。女兒宛平菩薩、女婿明坤菩薩都曾擔任雙和區召委,明坤菩薩更擔任北四轄區轄召多年,無疑是精進學佛的典範家族。

不同公益 相同心意
秀英菩薩的同修盧錫波菩薩,生前投入史前文物收集數十載,收集到芝山岩、圓山、大坌坑、西雲岩、關渡等遺址文物共6944件,將文物珍視為兒女的錫波菩薩,一心想為遺址文物找一個好婆家,最終這個遺願由秀英菩薩代為完成,全數遺址文物捐給台東史博館,永久典藏。在台東卑南文化公園石板步道上刻有名人腳印,秀英菩薩留下的足印,恰巧在聖嚴師父的足印旁,傳為佳話。

同修辭世隔年,將秀英菩薩捧在掌心的慈母往生,氣墊床、輔助器等用不到的物品,想要惜物再利用,文苑師姐告訴她可以捐到創世基金會。載物資到創世時,基金會的人問:「我們這裡缺義工,妳要來幫忙嗎?」這一問,讓她與基金會結緣,一腳踏入創世義工生涯。在基金會學習如何照顧植物人,之後,常常與創世員工,兩個人一組帶著防水塑膠墊、鐵夾等簡易工具搭建「澡盆」,在桃園地區做到宅服務,幫植物人洗澡,使臥床者不必離床就可完成清潔身體,提升受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同時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在創世當義工的日子,結了眾多善緣。特別是創世資深義工倪蕊金女士,在蕊金師姐的協助下,秀英菩薩募得一百多位菩薩護持大願興學;法鼓山開山之初,她邀請桃園創世九位義工一起出坡,認識法鼓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北四轄區在雲來寺開辦第一次的福田班,宛平師姐擔任內護組長,秀英菩薩召集了桃園、中壢、南崁地區的十位創世菩薩一同參加,十堂課搭火車往返,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令人讚歎的是全體均獲全勤獎。

有人問創世基金會創辦人曹慶先生,為何選擇照顧希望渺茫的植物人?他說:「照顧一位植物人,是挽救一個家庭。」其願心令人敬佩!聖嚴師父建設法鼓山,推動心靈環保,理念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這兩者不謀而合。秀英菩薩既是創世義工也是法鼓山義工,她擔任勸募會員,參與助念、香積、環保、課程內外護,快樂學佛人、福田班、長青班、水陸法會、聯合祝壽都有她的身影,不論是在那裡,她都是一位行動力十足的萬行菩薩。

重大車禍 體悟萬千
2009年,秀英菩薩出了場嚴重的車禍,當下小腿骨骨折,斷骨刺穿皮膚表面,怵目驚心的開放性傷口讓她相當驚嚇,不斷呼喊救命,所幸警察經過,得以快速聯絡家人送醫急救。由於過程太過震撼,竟罹患創傷症候群,一直無法從驚恐中走出來。明坤菩薩推薦她看師父《美好的晚年》一書,從而體會到師父的偉大,領悟到受苦受難的也是菩薩,才逐漸轉念,拔除心魔。遭受此大災難,秀英菩薩有了反思,以前做訪視,不能全然同理對方,當自己經歷過,就能夠感同身受別人的痛苦,如此想來,逆緣確實也是增上緣。

車禍後,復原急不得,不過秀英菩薩一心希望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便拜託女婿明坤菩薩詢問,春節期間是否可以到天南寺出坡?得到同意後,秀英菩薩就從過年前做義工到大年初四,初五才回家大團圓。這份動力來源,是因為師父親授的最後一次菩薩戒,秀英菩薩去護持做義工,看到師父臉部浮腫與身體虛弱,心裡非常不捨。師父來關懷義工們時一直說:「菩薩,辛苦了。」這份感動令她久久無法忘懷!她發心要積極把握做義工的機會,努力實踐做一個福慧雙修的三寶弟子。

發心護持,也幫家人滿願
談起圓滿榮譽董事的願,秀英菩薩說:「看到法鼓山那麼大,需要很多經費來護持,就發心認捐。大兒子孝順的錢,我也幫他圓滿榮譽董事。」秀英菩薩曾經參加榮董會舉辦的台東信行寺三天兩夜的禪悅營,她讚歎悅眾團隊用心規劃的行程,讓人放鬆又安定,心曠神怡之際充電也充得飽飽的。

採訪當天,參觀秀英菩薩的頂樓花園,綠意盎然且結實纍纍,她摘下一顆在欉黃的無花果送給我,那無花果自然熟成迸裂,大方地展示果實內部種種,清洗後一口咬下,果肉質軟味甜、略帶微酸,而這酸中帶甜的滋味,像極了秀英菩薩的生命經歷。

(採訪/孫美文)

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

專訪榮譽董事張源吉菩薩

法鼓山2022年「大悲心水陸法會」於11/27(日)-12/4(日) 啟建。

諸佛菩薩庇佑,每年水陸法會期間縱偶有風雨,但大抵氣候宜人,不至於酷熱或嚴寒,方便菩薩們精進用功。讓我們忙裡偷閒﹐一起品味張源吉榮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坐看雲起時」﹐歸隱山林,逍遙無待的悠閒日子吧!

(張源吉菩薩自敘文稿)
我今歸去,作個閑人
我是張源吉,一生平淡、平凡,乏善可陳,而今歸去,作個閑人而已。

日據時代,先嚴先慈沒機會受教育,家境貧困。兒時不識愁滋味,沒有好好學習、讀書。十九歲從軍,歷33載。雖無勇功,惟養成刻苦耐勞、服從命令、達成任務的精神,恪守犧牲、團結、負責的信念,自覺無愧於心。

民國84年退伍後,賡續從事服務照顧退伍老兵的工作。真心關懷陪伴他們,不覺又過了十五年。感念、感謝可敬的老兵們,政府應更關懷照顧。98年元月﹐正式離開公職,歸隱山林,享受逍遙無待的悠閒日子。

欣慰愉悅「十年樹木」有成
源吉生性喜愛自然、山林,民國100年親自栽種了千餘棵小樹苗,如今已長成大樹。眼見小樹茁壯成山林,所謂「十年樹木」有成,感到無比欣慰愉悅。

誠如陶公「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意境。今我「東望新港山,西見美人山」、「坐看雲起時」也是一種享受。相對於東坡居士的「幾時歸去,做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在山中聆聽蟲嗚鳥叫,溪水潺潺,清風明月,一壺老酒與老妻共飲,也別有一番滋味。

與佛有因,與佛有緣
緣起於民國83年,好友林錦年居士贈我聖嚴法師《心經講記》三卷錄音卡帶,聆聽再三,無比感動,從此開啟學佛的因緣。爾後,經常有機會閱讀法鼓山出版的一些佛法相關書籍。諸如《正信的佛教》、《學佛釋疑》、《人生雜誌》等,獲益良多。

大約民國85年間,經莊嘉福、劉偉剛兩位師兄推薦,参加第十一屆「菁英禅三」,感念師父全程指導並開示,令我終生受益。當即在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並獲賜法號"果利",正式成為佛弟子。同修與女兒也先後皈依。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聖嚴師父慈悲為懷,終生為振興佛教,堅忍奉獻的精神與智慧,是我們敬仰、學習的典範。

師父的《學思歷程》,奮鬥不懈的精神與智慧令人感動;而「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開示,更是我的座右銘,也是我處事的準則,影響我的一生。

一棵小樹苗,以愛心灌溉、照顧、滋潤,才能茁壯成長。當年"小樹苗"活動,深感我心。至於何時參與榮董大家庭,已不復記憶,但受大家庭的關懷,銘感吾心。

生活平淡充實,生命亦覺美好
學佛至今,內心平靜,生活平淡充實,生命亦覺美好。師父等身著作所留下的智慧寶典,如《法鼓全集》、開示,講經說法錄製影音、《大法鼓》及《人間悟語》等無價瑰寶,值得吾人珍惜,細細研讀、觀賞。每日親近、聆聽,享受甘美的智慧。

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
前段時間,源吉觀看了一些洛桑加參有關快樂、養心、練心及預防醫學的視頻,獲益良多。因而買了《快樂醫學》、《靜心淨心》、《簡單豐足》及《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等書。現已讀完《快樂醫學》,目前正著手寫些筆記心得,也在讀《靜心、淨心》,期能年底前看完,預定明年起每週實践一篇,一年後看看能否"淨心、安心"。

凡事要從好處想,作自已,向內心求。願與大眾分享湖南岳麓書院講堂中一副對聯的前三句:「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

人生橫逆難免,若能面對、接受、處理與放下,也許能够「安之若命」。

(撰文整理/劉美諄)

學佛改變了艱辛困頓的命運

專訪榮譽董事古茂心菩薩

人會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是無法掌控的,有人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享受著榮華富貴;有人卻必須為了三餐的溫飽,席不暇暖地日夜奔走。人要如何在困頓的人生中找到光明?如何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北四轄區轄召古茂心菩薩的生命歷程或許可以為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艱辛的成長歲月
茂心菩薩出生於苗栗縣苑裡鎮,在家中排行老二。50年代的台灣,大部份鄉下家庭都物質匱乏,他的大姊國小畢業就得外出賺錢補貼家用,而年幼的他要跟在媽媽身邊幫忙編草蓆、種菜,餵豬、雞、鴨…等等。

從就讀專科起,茂心菩薩就要負責自己的生活費,除了上學還要打工,送報、送瓦斯…,甚至連捆工都做過。專科畢業後踏入社會工作,雖然認真賣力,但不知怎地,總是無法順利,「一年換24個老闆」這句玩笑話是當年無奈命運的最好寫照。等到結婚生子,高利息的房貸、不穩定的工作,更是把茂心菩薩壓得透不過氣來,總覺得人生好苦。

心靈的花園
民國91年,茂心菩薩的同修妙艷師姐興起學打坐的念頭,報名參加法鼓山在新莊社區大學舉辦的初級禪修班,結訓後在新莊辦事處師兄的接引下,於民國92年1月11日到農禪寺皈依。拿到皈依證看到法名,師姐是「常平」,師兄是「常安」,合在一起就是「常常平安」,令師兄感到非常歡喜,因為這正是他所需要的。民國94年,茂心菩薩在《法鼓雜誌》看到招募「心靈環保景觀種子隊」培訓的訊息,於是報名參加,結業後賢伉儷倆開始在總本山景觀組擔任義工。「在山上當景觀組義工那幾年,真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光…」,茂心菩薩說到這段往事,臉上閃耀著燦爛的笑容。原因是與大自然相伴,青山綠水好自在。除了帶領從全省各地前來參訪的菩薩以動中禪方式出坡外,自己也以清楚放鬆的方法,專注地在臨溪步道處理山上的一草一木。每當下午4點勤務結束,義工們返家後,山上非常寧靜,溪聲、水聲,聲聲入耳,此時師兄會與同修留下來,有時互為監香,利用4點至6點的時間在溪邊打坐,學習觀音菩薩的入流亡所;有時則參加「大悲懺法會」或月光禪,為心靈注入甘泉。

承擔如來家業
民國95年起,師兄開始參加新莊區的禪坐共修,也成為勸募會員,積極參與地區活動。隔年便擔任企劃組長,為了護持地區各項活動,展開了一連串的培訓、上課,積極努力學習。並一路從預備委員、委員、召集委員,到民國108年擔任北四轄區轄召。

師兄記得他在預委授證前,於臨時寮上課,甫從外面回來的師父,聽到預委在上成長課程,雖然身體虛弱,仍堅持親自關懷。看到師父在侍者的攙扶下,邁著孱弱的腳步緩慢前行,關懷開示,好多菩薩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茂心菩薩也不例外。十幾年過去了,師父當年的身影猶清晰印在腦海,也支持著他堅定的往菩提道上前進。

培福種福自己來
成為法鼓山大家庭的一員後,茂心菩薩的生活方式改變了,早上定時禪坐或拜佛及誦念〈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晚上則抄經或打坐。為了擔任各種不同的義工,還會去上不同的課程,因此,佛法的觀念與方法在無形中與生命緊密的結合,也改變了命運。42歲以前的他,日子過得很辛苦,42歲以後,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會把「四它」拿出來用。擔任業務經理的他時常要面對很多棘手的問題,以前內心常備受煎熬,學佛後盡心盡力處理完,已能坦然放下;而擔任重量級的義工執事,要負責整個地區的運籌帷幄,碰到各種不同的聲音時,師父開示的「六和敬」與「任勞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評之中藏金玉」法語,就是他的最佳支撐。

「當召委時,為了處理很多事物及傾聽義工菩薩的煩惱,有時會很晚才能回家,常有深夜凌晨才回到家的經驗。」茂心菩薩回憶道,而這也正是他成長的契機。慈悲與智慧增長了,人生也感覺越來越平順,這才讓他倏然發現「培福、種福」要靠自己,無法假手他人。

護法因緣代代相傳
成為榮董是一樁意外,為了關懷北四區榮董,他被邀請參加活動,在悅眾菩薩的提醒下,他去查了自己的護持款,才發現金額已接近,因此就一次補足,圓滿了榮董。茂心菩薩有2個女兒,她們小時候經常會跟著上山去做景觀出坡,或跟在專職身旁打雜當小幫手。長大後各有所長,一位在大陸當中醫師,一位在建築領域發展。兩人雖然忙於工作,但佛法的根已經扎下。大女兒到海外工作時,也會帶著《金剛經》、《心經》去當精神糧食;老二的工作以前常需加班到深夜或凌晨,她一年裡會上法鼓山幾次,到祈願觀音殿跟觀音菩薩訴苦、發願、求平安。佛法僧三寶也是她們碰到困難時的最大支柱。

聖嚴師父有一句法語:「內和外和,因和緣和,平平安安真自在。」又說:「我和人和,心和口和,歡歡喜喜有幸福。」看到茂心菩薩因為學佛而平安自在,家庭充滿幸福,讓人忍不住要大聲說:「學佛真好!」

(採訪/陳如秋)

阿母的教導:「軟索牽牛」

專訪榮譽董事龎麗雲菩薩

同修過世對龎麗雲菩薩原本的小康之家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兩個孩子年紀還小,老大就讀小學四年級,老二剛剛進入小學。麗雲菩薩回憶:「阮阿母將阮母子接回娘家時說:『敢做牛,免驚沒犁通拖』,阿母對阮是『惜花連盆,疼子連孫』」。阿母所說這兩句淺白的諺語,是阿母相信麗雲菩薩具有韌性以及承擔的能力,也充分表達了阿母對她和孩子的支持。

搬回娘家之後,為了長遠打算,麗雲菩薩一邊擔任教師助理,同時也在工作之餘積極用功,為師資考試做準備。經過了五年的努力,終於取得教師資格,成為正式的特教班老師。

她的第一個教職是在新店國小任教,當時學校規劃每個星期三下午是教師進修時間,麗雲菩薩在學佛路上的貴人--楊美雲菩薩是同校的資深教師,她向學校申請開設靜坐班,並在通過之後力邀張舉菩薩帶領這個靜坐班。張菩薩以法鼓山的禪坐方法帶領老師們禪坐靜修,這是麗雲菩薩與法鼓山的初相遇。也在這個時期美雲菩薩以四眾佛子共勉語善巧的接引麗雲菩薩步上學佛之路。美雲菩薩告訴她,四眾佛子共勉語雖然看起來簡單,卻蘊含了精妙的佛法。

在兩位善知識的引領下,麗雲菩薩循序漸進的參加地區共修處和農禪寺的念佛共修、讀書會、教師禪修營,歷年來她已經參加了十多次的教師禪七營。在執事方面,一開始她擔任勸募會員,接著承擔兩任文山共修處召委之職。卸任召委之後,為了協助繼任的召委推動各項會務,麗雲菩薩持續擔任了16年的副召委,同時並承擔文山分會7年義工組組長至今。

麗雲菩薩多年的心願是圓滿榮董,而達成心願的過程像一條無形的繩索,奇妙的將她與大兒子原本分踞橋樑兩端的心牽引在一起。當時大兒子就讀專科,繼承了父親家一筆變賣土地後的財產,雖然數額不多,但是正好足以圓滿母親的願望。當他知道母親的心願後,二話不說就陪著母親前往安和分院滿願。當兩人同行走在前往分院的路上時,麗雲菩薩回想起在同修過世後,她必須兼顧繁重的工作與單親家庭的教養責任,在時間與精力有限的情形下,她期待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做到自動自發,可能是求全的態度讓青春期的孩子感到極大壓力,因此她感到那時候母子關係較為疏離。而圓滿榮董的過程是一個契機,讓兒子以行動支持她,也使她感受到兒子對她的護念。麗雲菩薩圓滿榮董之後,為了感恩阿母長年的付出,她與兩個姊妹一同護持母親成為榮董。而後為了感念兒子當年圓滿她的心願,日後她也鼓勵並護持兒子加入榮董這個大家庭。一家三代同為榮董,成為美談。麗雲菩薩除了接引家人學佛,對護持榮譽董事也不遺餘力,在擔任文山共修處的召委期間,她登高一呼,得到眾菩薩響應,大家按月集合護持款,集眾人之力,數年之後文山辦事處(原文山共修處)以辦事處之名也成為榮譽董事!

回顧學佛之路,麗雲菩薩感恩親身經歷了一些殊勝的因緣,包括參加聖嚴師父帶領的佛七與禪七,在修習中領受到念佛禪坐的攝受安定力量;在參加三義教育訓練中心(現為法鼓山三義DIY心靈環保教育中心)的千人教師禪七時,看到企業主發心捐贈廠房並且配備足以容納千人共修的場地,一心希望更多人蒙受佛法的益處;而最難忘的是2009年當她在三義教育訓練中心參加禪七營時,學員們經行回到大殿後得知師父已圓寂捨報,原本的禪七改為念佛禪,全體學員隨後直上總本山為師父助念。

麗雲菩薩感恩阿母對她的全然支持,不論是遭逢變故時迎接母子三人回家、在她工作上面對師生關係經營的困境時告訴她:「軟索牽牛」,或是幫忙照顧兩個孩子,讓她沒有後顧之憂的參加禪修和承擔悅眾。麗雲菩薩說,阿母真是她這一生的總護法!她也感恩此生有幸親炙聖嚴師父的教誨,她印象深刻的是師父在與信眾初次見面時,總是殷切的詢問:我能夠帶給你什麼?我能夠幫你什麼?我能夠為你做什麼?麗雲菩薩覺得必須有大菩薩的心懷,才能夠有這麼慈悲的心念和說出這麼慈悲的語言,她希望學習師父的大悲心,繼續不斷的朝這個方向努力。師父說過: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麗雲菩薩發願從文山分會這個點,把佛法的好散播出去,以佛法來減少煩惱,使眾人能夠更幸福快樂!

(採訪/何釐琦)

1月9日舉辦2023年度展望會

2月25日(六)方丈和尚新春祝福 (地點: 農禪寺)。

3月3~5日第十七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2月1日開始報名

2023年01月09日(一)

2023年度展望會 (地點: 台北市)。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寶眷及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等等之關懷與諮詢服務。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之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劉珍維編輯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6-6119 #259 & #258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886-2-2896-6119 #259 & #258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