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104期 2023.06.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自知之明的自信
【方丈和尚開示】
關懷眾生,從幫助自己做起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法鼓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天光雲影,源頭活水—許吉欽菩薩

  上善若水,柔軟的力量—王詠秋菩薩
  參與農禪寺水月道場重建工程培福有福,從生死大事開啟信佛學佛—張華倚菩薩
【特別報導】
5/14關懷芝加哥榮董及聽取芝加哥新道場進度報告
  2023北區榮譽董事頒聘典禮報導
  蘭陽好風情 參學愜意行 北三區蘭陽分院參學活動報導
【通告】
6月10日(六)北二區榮董社會大學參學暨戶外禪
【榮董會大事記】
2023年05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自知之明的自信

自信心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原動力,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來勇往直前,而且能夠貫徹到底。缺乏自信心的人,做事容易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可是一般人卻因此誤以為自負和驕傲就是自信,只要大聲講話、動作誇張就是有自信心。殊不知人往往是因為沒有自信心,才會大聲講話;因為膽怯,才會誇大動作。之所以有這樣的誤解,都是因為不了解自信的真義。

自信,來自於對自己的了解。對自己了解得愈清楚,自信心就愈堅定。這就如孔夫子所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清楚自己的智慧、體能,明白自己的觀念、學問和能力,包括財力、腦力和技術,連自己的缺點、限制也知道得清清楚楚,如此徹底了解自己的能力,自信心才得以建立起來。

為什麼要知道自己的缺點呢?譬如,我某一天如果喉嚨有一點沙啞,就應該要調整說話的聲音和速度,講小聲一點,或是講慢一點。知道自己的缺點所在,只要留心注意,適應調整,一樣能把任務完成。所以有缺點沒有關係,但是要清楚知道,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得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又例如:我雖然知道電腦很好用,但對電腦一竅不通,如果問我電腦方面的問題,我不會講;我也不懂政治,如果問我政治方面的問題,我不會講,即使逼我講,我也不敢講、不會講,也講不出來,因為我知道我會講錯。這就是有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也是一種自信心,這樣的自信心來自於承認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所以認識自己的缺點,也是自信心的來源。

那麼,所有不懂的東西都要去學會嗎?倒不一定。只要將自己所會的部分奉獻給他人,如果在自己的領域和工作範圍之中還有不會的、不懂的,才要盡量學習、練習,以強化自己的根基,成長自己的能力。至於周邊其他學問,只要略知常識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別放下自己的本行,轉而摸索周邊的學問,否則就像俗話說的「撈過界」:這就像是,如果我以出家人的身分來談電腦或政治,不就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且貽笑大方嗎?

「自知之明」也包括清楚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多少,能夠如實了解自我,就能適時調整身心與環境的互動狀態,充分發揮潛能,避免過多的擔憂。由於擔憂、害怕、得失心減少了,因此也就有了自信心。

以我為例,我演講或是教人修行,我一定很有自信心,因為這是我的本行,也是我所熟悉的,我只要將我所知的、所信的,以及所了解的,如實表達出來就可以了。即使對方不接受,或是取笑我,那也沒有關係,因為每個人各有其立場和想法。但如果有機會,我會請教他無法接受的部分,或是笑我的原因,如果他說得很有道理,我也會欣然接受。

自信心的建立,一定是在於自知。因為自知,所以能夠自我成長;因為對自我認識清楚,所以能夠自我努力、自我奉獻。能奉獻多少,就奉獻多少,沒有過多的憂慮煩惱,生活也得以自在。可見得,建立正確的自信心,對我們的人生十分重要。

(選自《找回自己》)

關懷眾生,從幫助自己做起

◎果暉法師

大乘佛法鼓勵我們發菩提心,關懷一切眾生,所謂眾生也包含我們每個人自己。因此,用佛法關懷眾生,首先要從自己實踐佛法做起。

發菩提心,是發心、發願的目標、方向要遠大,這是從遠處、大處著眼;但下手的工夫要從小處、近處的自己開始。用佛法成長、提昇自己之後,產生影響他人的力量會更大。小處、近處的另一個意義是,實踐上要一步一步來,也要配合當下的因緣條件來做。舉運用「四它」的智慧為例。

比如有人可能很在意自己的外貌,首先是「面對」、「接受」自己現在就是這樣子。現在的我,是過去種種因緣條件而造成的果,而因緣條件隨時在改變,從現在這一刻起,我們可以把握因緣、創造因緣來改變自己,這是「處理」。所謂「相由心生」,內心改變、轉化了,相貌也會跟著改變。

如何著手呢?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優缺點。在意、不滿意自己外貌的人,可能會比較缺乏自信。其實,美醜是個人非常主觀的判斷。有的人說自己長得醜,可是旁人看你,可能覺得你的外表很有特色、很具親和力;審美因人而異,並沒有一個絕對客觀的評斷標準。

佛法講「一切唯心造」,內心的改變能夠影響我們的外貌。比如修慈悲心,可轉化剛強的氣質。有些男性給人的第一印象並不易引人注目,但是他的性格很踏實,做事很有承擔,願意照顧人、關懷人,相處一段時間後,大家會覺得這個人很值得信賴,愈看愈親和。有些女性,或許容貌平常,但是很有同情心、同理心,很能體諒人,而處處受歡迎。

現代社會因講求競爭,許多人期望自己的形象、能力、財富、地位等,能從人群中脫穎而出,如果經常抱持這種計較、比較的分別心,日子一定過得辛苦。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發現、發展自己的用處,但不必跟他人做比較。

改變的方法是,釐清哪些是自己能夠做的、哪些是自己能力不足之處;能夠做的就去做,目前尚無法做到的就暫時不去處理。只要自己盡心、努力就好,至於成果是否一如預期,不再罣礙,這就是「放下它」。
比如我現在還可以講一點點佛法,還可以幫助人。既然現在還可以做到,就盡力去做,這也是聖嚴師父所說:「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轉載2023年5月《法鼓雜誌》)

【活動預告】
 
2023年06月03日(日) 西雅圖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西雅圖分會)。
2023年06月10日(六) 北二區榮董社會大學參學暨戶外禪 (地點:三芝戶外教室)。
2023年07月09日(日) 香港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香港道場)。
2023年07月29日(六) 中區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寶雲寺)。
2023年09月08~10日 第十七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2023年09月22日(五) 溫哥華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溫哥華道場)。
2023年09月24日(日) 北三區榮董禪悅樂活 (地點: 安和分院)。
2023年10月14~15日 第十八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法鼓文理學院)。
2023年10月22日(日) 北一區、北四區榮董林口分會參學暨禪修 (地點: 林口分會)。
2023年10月28日(六) 北二區榮董蘭陽分院參學暨禪修 (地點: 蘭陽分院)。
2023年11月11日(六) 北區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雲來別苑)。
2023年12月09日(六) 榮董會全球悅眾聯席會議 (地點: 雲來別苑)。
【法鼓山活動資訊】
【聖嚴教育基金會】2023第九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山精舍】6/5 智慧手機輕鬆滑_進階班
  【信眾教育院】2023下半年 聖嚴書院佛學班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2023下半年各地新開班
《福田班》2023下半年各地新開班
《長青班》2023下半年各地新開班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數位線上學習資訊】
心靈環保學習網
法鼓數位頻道總覽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查詢平台

天光雲影 源頭活水

專訪榮譽董事會副執行長許吉欽菩薩

四年級生的童年往事
許吉欽菩薩是農家子弟,小時候放學回家之後要下田、放牛、割草。他回憶小學時一年只能買一雙鞋子,呵護鞋子呵護得不得了,朝會檢查完鞋子,回到教室就把鞋子脫下,放學的時候把鞋子掛在脖子上打赤腳走路回家。

媽媽很早就去世了,他從小由阿嬤照顧長大,阿嬤教他要敬天敬地敬鬼敬神,要誠心,不要鐵齒。阿嬤像日劇「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樣,具有在物質困窘的環境下生存的智慧。她免費幫村人收驚,村人無以為報,就認著當阿嬤的義子,阿嬤過世的時候義子們送行的行列蜿蜒了長長的一列;平常家裡每天用水壺泡一大壺茶,客人來了,阿嬤教孫子要雙手奉茶,口裡也要問候叔叔伯伯阿姨。阿嬤說要人人好,記得微笑。如果人家大聲就先走開,等沒事了再轉回來。

許菩薩受教嗎?他回想,小時候村裡沒有柏油路,車子經過泥巴地就揚起滿天灰塵,他中午放學回家會主動將盆子裝滿水,把馬路澆濕,讓行人和住戶不會吸得一鼻子灰。這樣看來,他的確從小就有一顆柔軟又願意幫助別人的心,可是當時阿嬤的教導並沒有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他認為他曾經是一個難以馴服的倔強小孩。一直等到多年後回頭看,他才感受到阿嬤簡單話語和教導的力量。

教育變化氣質
許菩薩認為他性格的養成和定型發生在就讀秀水高工的時期。秀水高工是第二志願的學校,一年級的導師楊淑媚老師告訴沒有考上第一志願彰化高工的學生們:「你們可以在大水塘當小魚,也可以在小水塘當大魚。魚有大有小,就看你怎麼游。」就讀高工時他擔任班級幹部,領導才能得到老師的肯定,而學業成績也讓他年年領獎學金,許菩薩笑稱為了維持形象,他從壞小子變成一個好學生。這段時間他開始涵養自己、反思自己,並從而建立自信。加上住校擔任舍監,讓他學習身段要柔軟,要與人協調,這個經驗一輩子受用。

高工畢業後就讀勤益工專(現勤益科大),每天看見創辦人張明將軍巡視校園、關心學生,把每位學生當成自己的子女般照顧,這樣的奉獻精神令他很感動。從投入職場到後來創業,他一直將勤益校歌裡的「勤有功、謙受益」奉為人生座右銘──凡事要勤勞踏實,做人要謙虛有禮。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創業初期連續遭逢兩次大颱風,造成工廠淹水損失慘重,所幸得到許多貴人以及社會各界幫助,許菩薩感念在心,所以營運穩定之後,他開始帶領公司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回饋地方。

他慶幸自己因為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才能夠一步步朝人生的目標和夢想邁進,所以企業回饋的第一步是積極支持偏鄉亟需資源的學校以及特殊教育學校。許菩薩的公司位於瑞芳,一開始是平溪、貢寮地區的里長來學校拜訪,接著分局長帶著校長來公司尋求經費上的支持。他對修復學校設備、在學校設立圖書室和捐贈獎學金都全力支持,有求必應。可是對學童的活動募款不會照單全收,他會訂下條件,讓孩子學習必須努力才能獲得幫助,也就是孩子在過程中要學習先自助,而後才可以得到人助。有一個例子是濱海地區的國小提出畢業典禮划獨木舟的計畫,許菩薩允諾有條件的部分支助計畫,條件方面,一是學童要幫忙做家事,二是要天天到學校運動。至於經費方面,他要求學童要動腦筋掙取部分經費。在半年的時間裡,學童們揮汗當解說員,也幫忙清潔環境,半年過去,他們把勞力所得呈現在許菩薩面前,而許菩薩二話不說,立刻補足缺額,圓了孩子的夢。

他對教育的支持從瑞濱地區開始,一路延伸到家鄉彰化,多年來已經資助了30多個學校。

此外他的公司也固定捐助弱勢家庭、植物人及遊民、原住民、自閉兒等照顧單位、刈包吉街友宴和齊柏林基金會等。

重大急難救助也是企業感恩與回饋的一環,除了捐助國內的急難事件之外,因為公司98%的產品外銷到世界90多個國家,他深信世界本為一家,所以不管世界哪一個角落有災難發生,公司都會立刻啟動國際捐款。

和法鼓山的因緣
家庭和樂,公司躋身世界前三大自動烘手機及給皂機製造廠,並且得到各項大獎肯定,加上公益事業如火如荼的開展,一切看起來平靜而美好,然而,下一步是什麼?他開始苦思生死問題,可是找不到答案,心裡的不安漸漸影響身體健康,雖然期間輾轉到幾家醫院尋求現代醫療幫助,可惜藥物無法解決內心的問題。因緣際會之下他來到住家附近的安和分院,監院法師果旭法師聽到他的苦惱後,告訴他,生死問題像參加考試,要預做準備。他參加禪坐、與果旭法師討論生死課題,並且參加果慨法師「佛教徒的生死觀」講座。三個月之後,他重拾內心平靜,不需要藉助藥物就能夠一夜好眠。
他當即發下「無所求」與「奉獻」的大願。

快樂的學佛人
許菩薩一再強調:學佛要快樂,快樂才能學佛。他不只是快樂學佛的倡議者,更是一個實踐者,他的臉上時時掛著微笑,看到哪裡有需要立刻跳出來出錢出力。他的朋友笑著說,唉呀!事情都被你做完了。許菩薩告訴朋友們永遠有做不完的事,他也提醒朋友們不是想護持就能夠護持,要把握機會!他回憶初到安和分院上課時,發現大班授課時各教室之間的音控系統效果不佳,他發願護持,可是遲遲等不到匯款通知,詢問時才知道當廠商得知是一位信眾發願護持時,二話不說搶著自己護持道場了。
對許菩薩來說,學佛和實踐公益是一條永遠 "在路上"的路,許菩薩很高興這幾年漸漸有朋友加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行列。而兩個女兒完成學業,在企業歷練之後,這幾年已經加入公司的營運行列。他在大女兒的婚禮致詞時,諄諄叮嚀公司未來要繼續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

這條路上,有伴同行,不寂寞。

後記:篇名「天光雲影 源頭活水」源出宋儒朱熹詩《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詩刻在勤益科大教學大樓前的石碑上,陪伴了許菩薩的就學時光。

(採訪/何釐琦)

上善若水,柔軟的力量

專訪榮譽董事王詠秋菩薩

楔子-每年冬季返鄉的候鳥
因為經營貿易公司,多年來王詠秋菩薩是穿梭在兩岸三地和世界多國之間的空中飛人,認真算起來,她在他鄉的時間遠多過待在家鄉的時間。可是每年到了年末,她一定回到故鄉麻豆,到母校麻豆國小和麻豆國中親自頒發獎學金給學弟學妹,並且請他們吃飯。王菩薩不僅僅是金錢上支持家境清寒的學弟學妹,她更重視他們的人格養成,所以她堅持每年一定要回來和學弟學妹見面,表達對他們的關心,和瞭解他們的現況。王菩薩說:只是給錢並不夠,還要給他們情感的關懷。她希望接受獎學金的學生在感受到他人愛心時,也能學會關懷別人。

化逆增上緣為順緣
談到學佛帶來的改變,王菩薩坦言,過去的自己性子急,在家裡和公司是個脾氣火爆的母親和老闆。學習佛法、親近道場之後,在觀念、待人處事以及與家人相處的模式上都有很大的轉變。王菩薩曾經遺憾在孩子成長的階段忙於拼搏事業,雖然成功的提供給孩子豐足的物質生活,可是母女之間缺乏溫情的陪伴,以致兩個孩子在情緒上曾經度過一段困頓的時光。所幸在親近佛法之後,她學習把佛法運用在工作、生活和家庭關係中,過去強硬的態度轉化為柔軟。她也學會了要隨順因緣,先改變自己。在修正互動的方式後,如今她和孩子的關係像倒吃甘蔗般漸入佳境,能夠彼此關愛、互相體諒;在事業方面,她考慮到每個員工都有一個家庭,所以每次在規劃下一步時,都會做妥善的安排,讓員工有穩定的收入,可以安心工作、照顧家人。

改變的契機,善知識互相成就
王菩薩親近佛法之路一開始並不平順,原因是她當時太忙了!所幸一路有位善知識接引、相伴,這條學佛之路才有了轉機。這位善知識是她的秘書陳秀華菩薩。

起初是王菩薩起心動念想要學習禪坐,然而因為她大多數時間都在中國工作,所以委請在台的陳菩薩替她留意各道場以及開設的禪修課程。而陳菩薩的家庭原本是一般民間信仰,並不熟悉佛教道場,經過搜尋資料後,她為王菩薩和自己報名參加法鼓山的禪訓班,可惜王菩薩實在太過忙碌,一次、兩次、三次雖然報了名都無法如願返台,只好一次次取消。後來陳菩薩把握難得的學習機會,獨自先參加禪訓班,在法師的引領下她深感獲益良多,所以禪訓班結業後開始規律的參加地區的禪坐共修。她謙稱自己功力不夠,不知道怎麼開口與王菩薩分享佛法的好,只能用笨方法,不間斷的郵寄聖嚴師父的著作到中國給王菩薩。陳菩薩心想,有寄就有希望。果然,因緣成熟了,王菩薩終於如願自杭州返台參加農禪寺水月道場落成時舉辦的皈依大典,正式註冊入學,圓滿了成為佛弟子的心願。

如今,學佛的路上兩人互為彼此的善知識。王菩薩笑稱陳菩薩在道場擔任義工時,若有現象現前會讓她生起煩惱心,這時王菩薩會以佛法開解,提醒她對方可能只是執著於他的角度,凡事若能往好的一面看,我們就不會起嗔心;更何況,障礙更能激發向善的力道,增長我們的慈悲心、同理心和包容心,逆緣實則利益了我,我們要感恩逆緣。

師父的言教身教和法師的接引
在師父的法語中,王菩薩深感受用的是108自在語: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以及:以退為進、以默為辯、以奉獻他人為成就自己的最佳方法。

近幾年她參加了禪修營,圓滿了福田班,全程參加水陸法會,也身為榮董會和法行會的一員。她感恩師父創設了這麼莊嚴的道場,讓弟子和信眾得以在其中安心修行。在道場裡,她最難忘的是法師們弘法的忙碌身影,她讚嘆法師們在師父捨報後仍然致力於實現師父利益眾生、推動佛教教育的大願。

加入榮董大家庭
王菩薩的家族內第一位法鼓山榮董是她為了替癌症復發的大哥祈福,以大哥之名捐贈的榮董。而後,她自己和孩子也加入榮董的行列。因為她感受到學習佛法的好處,所以近幾年來,每年都為家人捐贈一個榮董,希望藉此接引兄弟姐妹一同來學佛。她知道家人難度,可是她說就先為他們播下種子吧,靜候因緣成熟,種子就會萌芽了!

(採訪/何釐琦)

參與農禪寺水月道場重建工程培福有福,從生死大事開啟信佛學佛

專訪榮譽董事張華倚菩薩

認識張華倚菩薩多年,她一直予人低調、沈穩、冷靜的感覺。個子嬌小的她,擔任義工從不宣揚,總是默默就把事情完成。直到有次機會,聽別的菩薩說起法鼓山的水月道場──農禪寺,她是參與其中的建築師,對華倚菩薩更加好奇。「其實我在參與農禪寺重建時,根本對佛法不了解,甚至沒什麼感覺。」當時華倚菩薩在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上班,公司老闆姚仁喜菩薩是位虔誠的佛教徒,對於護持佛教總不遺餘力。「當時我的老闆帶著我們打坐,跟我們分享佛法,我在事務所1、20年,就是沒有慧根,一直沒學佛。」

父親往生開啟學佛因緣
修學佛法必需善根、福德、因緣俱足,才得以相應。2006年張華倚菩薩隨著公司投入農禪寺重建計畫,去到農禪寺的第一眼,「覺得這個地方充斥著鐵皮屋,大雨還會淹水。」跟著公司向聖嚴師父做簡報,「當時師父真的沒說什麼,只給了『空中花,水中月』這6個字。

接著第二次見到師父就是提設計案,師父都說好。」沒想到2012年父親的病逝,讓華倚師姐走上皈依、學佛的道路。

「當時農禪寺啟用在即,果燦法師打電話催促我何時使用執照會下來。才剛講完電話,法師也不知道從那裡得知我父親病危,又打了第二通電話來,問我有什麼需要協助的,我當時也坦白的告訴法師,父親病況急轉直下,應該這1、2天的時間就要走了。」父親的病來得又急又快,短短幾個月就往生,華倚菩薩向來在工作上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覺得可以解決,唯獨生死這個功課未曾做過,也不知從何做起。

第一次遭遇至親的離世,華倚菩薩悲痛不已,身為家中的長女,也不知如何協助家人面對。「還好,當時法師來關懷我們,帶領全家一起念佛。引導我們可以參加水陸法會幫爸爸超薦。當時我真的很訝異,佛法竟然有這麼強大安定人心的功能,在念佛、法會的過程中,我和妹妹的心逐漸被安頓下來。」剛開始為了幫爸爸祈福,華倚師姐只要有空,就參加法鼓山的法會。「我完全不知道法鼓山也有禪修,竟是後來念台大 EMBA才知道。」當時學校有位熱心學長創了禪修會,帶領同學們體驗法鼓山的禪修,「我才知道法鼓山也有禪修。後來因緣成熟,便參加第16屆自我超越營。」

體會佛法的好,萬緣放下,成為文理學院學生
參加禪修後,華倚菩薩養成打坐、讀經的習慣,「過去我是一個很容易緊張的人,工作上必須處理繁雜的事情,透過學習禪修,心很快就沈澱下來,很多答案自然就浮出來了。在還沒有打坐前,過去很容易因為外境受到影響,被牽著走,後來,慢慢覺得干擾變少,很多事情變得很簡單。」自己在生活中運用佛法得到許多好處,華倚菩薩愈深入經藏,愈發覺得佛法浩瀚無邊,前幾年索性萬緣放下,毅然離開工作20幾年的事務所,回到法鼓山文理學院佛教學系。「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生生世世都要修學佛法,為什麼不早點去學?當然,過去在事務所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光環,但佛法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不需要緊抓著不放,也不是我們此生要去追求的。」過去她會飛到印度、德國聽聞佛教名師開示,「在我念了佛學系後,比較能夠將過去所學的點,連成線和面。」

菩薩道上隨緣盡分
一學佛就投入法會,當時華倚菩薩最常去的便是農禪寺。「當時在參與案子時,看到圖都沒什麼感覺。後來,站在大殿裡,看著佛教導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透過光影,整個大殿籠罩心經牆的文字,真的非常喜歡。」華倚菩薩分享了一件在雲來別苑禪修後的趣事:「禪修後我到2樓的露台休息,覺得沒有植栽,沒有生氣的感覺,心裡正想說找一天跟法師提看看,要不要做些景觀。」沒想到之後有一次遇到常遠法師,沒等到她開口,法師就請她協助美化露台區域。因為華倚菩薩認識的多是業界頂尖設計師,雲來別苑的小露台,竟動用國、內外知名的景觀顧問共同成就。華倚菩薩雲淡風輕的說:「其實這是很小的事情,我只是動動嘴,把資訊整合一下。才剛種上一排紅花玉芙蓉,希望之後開花可以變得很漂亮。」

過去20年,華倚菩薩與佛法擦身而過,父親的往生,開啟她學佛的因緣,一旦投入,便由心深信、全然投入。「我也常在想菩薩道上我能做些什麼?」看著世界另一個角落戰爭尚未止息,難民愈來愈多;就算已開發國家也有許多無家可歸的人。眼前的華倚菩薩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因為種種因素顛沛流離,做建築出身的她,總覺得可以做些什麼。「現在我能做的應該是可以協助年輕的建築師,解答一些建築上的問題。」已發心的華倚菩薩走在菩薩道上等待因緣到來,相信未來若有因緣需要她成就,只要是她做得來的,她必定會如常的默默的將事情完成,因為「法爾如是」,修學佛法,本來就是這樣。

(採訪/施心媛)

5月14日關懷芝加哥榮董及聽取芝加哥新道場進度報告。
2023北區榮譽董事頒聘典禮報導

榮董以「奉獻」作為榮譽
糾結超過3年的新冠疫情﹐終於告一段落,大眾逐漸恢復正常社交活動。法鼓山2023年北區榮董頒聘典禮,擇定2023年5月6日(立夏)多雲時晴吉祥日,在農禪寺水月道場莊嚴隆重盛大舉行。

榮董會所有悅眾團隊,早早將會場內外布置妥當,歡喜迎接來自北區各區出席接受頒聘的榮譽董事,以及偕同觀禮的家屬、親友們溫馨蒞臨。

觀禮席上,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榮董會黃楚琪會長,以及北區各區召集人、副召集人等齊聚一堂,真誠祝賀見證今天獲頒聘書的榮譽董事,及所有與會觀禮的菩薩們。

學佛快樂、快樂學佛
今天大會由許吉欽副執行長及施心媛菩薩承擔主持節目大任。幽默風趣的主持人簡單說明節目流程,同時邀請大眾加入榮董會數位平台「榮董會學佛群疑LINE社群」、「榮董會LINE@官方帳號」,以及預告2023年榮董會各項活動,並誠摯邀請菩薩們加入法鼓山體系義工,親自體驗《學佛快樂、快樂學佛》!

9:30大會正式開始,首先由黃會長致歡迎詞。黃會長首先介紹北一區至北七區各區召集人、副召集人,並分享聖嚴師父108自在語:財富有世間財、智慧財和功德財,若能三者兼備,一定平安、健康、快樂、幸福。能佈施,是人間大富貴者,祝福大家少病少惱、五福臨門、福慧雙修、六度萬行、身心自在。也說明頒聘典禮慣例都由資深榮董擔當接待義工,真誠用心服務新生榮董。最後感謝與會菩薩長年護持,期許大眾繼續奉獻,代代護持法鼓山。

莊嚴隆重頒聘大典
頒聘大典循例按榮董頒聘序號,由引禮菩薩引導出列接受頒聘,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親自將榮董聘書交到每一位榮董菩薩手中,並與一同蒞臨觀禮的榮董家屬、親友合影留念。

每位菩薩圓滿榮董因緣各自不同,出席接受榮董頒聘成員也有所不同,有獨自出席,或有家人陪同,也有帶上家中往生菩薩玉照闔家出席的。而榮董悅眾團隊的宜志執行長今天也接受榮董頒聘,楚琪會長今天則接受家族第86位榮董席次頒聘,距離會長發願認捐百位榮董,又向前邁進一步!

今天代表福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盛兆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出席領聘的蘇昭樺菩薩,本人也是榮董。師姐表示,家中蘇天財老菩薩在世時,透過護法總會前總會長陳嘉男菩薩引介,得以親近聖嚴師父,父親也常安排自己與弟弟參加法鼓山「梁皇寶懺」、「水陸大法會」等年度大型法會。

信義房屋創辦人周俊吉菩薩18年前就是榮董,今天是陪同去年認捐榮董、日前從美國回台的二媳婦領證。周師兄這些年歡喜帶領各種團體參訪法鼓總本山,讓菩薩們看到不一樣的台灣。2007年師父大力推動心六倫運動,周師兄擔任心六倫推手,也曾參加師父親自帶領的菁英禪三。本以為身體因椎間盤突出引發背痛不堪久坐,但看到師父拖著羸弱的身體猶勉強領眾禪修,印象深刻,相較之下自己的問題實在沒什麼,三天禪期竟不思議的得以安住身心打坐!周師兄景仰聖嚴師父德行與學識,發願終生護持相隨。

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希望
依流程規劃,中場播放聖嚴師父開示影片,師父強調三大教育-大學院、大關懷、大普化教育的重要性。
感謝菩薩們認同法鼓山,堅持三大教育理念,以奉獻作為畢生榮譽,給自己大機會,給後代子孫大希望。

方丈和尚開示與祝福
方丈和尚感恩菩薩們長期護持,讓法鼓山有更多資源弘法利生。前段時間疫情肆虐,諸佛菩薩庇佑,台灣相對安全。祝福祈願2023年有更光明、有希望的願景!

🎥2023/5/6 北區榮董頒聘典禮精采影音紀錄
https://youtu.be/08GBV429Ovs

(報導/劉美諄‧攝影/影視小組)

蘭陽好風情 參學愜意行 北三區蘭陽分院參學活動報導

天氣放晴 正是出遊參學好日子
晴朗的初夏,5月26日(也是佛誕日)這天一早,北三區榮董會的菩薩們齊聚在安和分院樓下,由許吉欽副召集人帶領前往蘭陽分院參學。前幾天連續大雨,擔心戶外活動的不便,也規劃了雨天備案,今天放晴了,是出遊參學的好因緣。

早上08:00開車,坐定位後馬上接受陳媛秀師姐的關懷,送上熱騰騰的包子,真是貼心!車行順利,約09:30到達第一站梅花湖。梅花湖因湖形很像梅開五瓣,加上湖心有一小島如花蕊,因此獲先總統蔣經國先生命名。湖水三面環山,滿眼翠綠,讓人暑意全消,心情舒暢。我們在此停留一小時,或是快步經行繞湖一圈、或是隨意而行,都可欣賞無限靜謐美景及豐富的湖泊生態。

參訪蘭陽分院 菩薩熱情款待
暖身運動後,前往我們心靈的家—蘭陽分院。北六區召集人呂慧嬪師姐及義工菩薩們在烈日下等候我們,依序進入蘭陽分院2樓法堂,菩薩們已準備好茶點歡迎我們,清香微甜的檸檬茶生津止渴,真好喝!主持人陳菀渝師姐說明蘭陽分院造型很像一艘渡輪,帶領我們回到心靈的家,在寺院寧靜安定的氛圍下,保持內心安定,清楚當下的動作,好好體驗禪法,不要空手而回。

接下來欣賞影片「蘭陽分院介紹 蘭陽普照 慧日高昇」。法鼓山蘭陽分院,隱身在羅東運動公園旁的巷弄內,是一幢看起來不像寺院的寺院,低調樸實,謙和靜謐。步入寺內,有潺潺流水照壁,滌淨俗塵。是由蘭陽地區菩薩發願募款購置,用以接引地區菩薩共同來學法、護法、弘法。2016年7月23日舉行灑淨典禮,正式啟用,之後舉辦各式共修活動,並開辦各類課程,為蘭陽地區的菩薩們提供一個修學佛法的場所。

以安定的身心,依序到3樓大殿禮佛。大殿供奉釋迦牟尼佛,手結法界定印,端坐在須彌座上;方型須彌座上、下寬,中間窄有腰身,雕刻台灣特有種動植物。陳師姐也建議發心做清潔佛像的義工,可以近距離仔細欣賞須彌座上的雕刻。

常諦法師關懷 勉勵做供養人
再次回到2樓法堂,恭請監院常諦法師關懷開示。法師說,我們是對法的認同的因緣,才在這裡聚在一起的。蘭陽分院依四種環保理念開設自然農法班,也特別安排下午到自然農場參觀、學習的活動。

接著法師以「做供養人 To Be a Donor」為主軸為大眾開示,依普賢十大願--廣修供養說明,菩薩以勝妙莊嚴物具,普遍供養十方三世佛剎,無量無數諸佛,更以廣大最勝供養心,供養福田,敬田(三寶)、悲田(眾生)、恩田(父母師長),而無有盡。

三業供養,是以清淨的身口意供養,身供養--內財供養,正報身供養,禮拜、伎樂、合掌…等;口供養--稱揚讚歎功德、誦經;意供養--傳播佛法;物質供養—外財供養、十供養。法師期勉大眾以真誠心做供養,生生世世做供養人。感恩法師開示,願以清淨身口意、隨分隨力真誠心供養,種福田、種善根。

以歡喜、感恩的心品嚐菩薩們準備的香甜可口的飯菜,非常滿足。飯後漫步在禪修步道或在祈願觀音前虔誠供燈許願,還有菩薩們結緣的無毒青菜,真幸福。

參觀自然農場 菜園中品好茶
13:00全體集合在蘭陽分院前拍團體合照,離開時法師一一致贈每人一份伴手禮,是菩薩們親手烘焙的麵包。依依不捨的在副召集人陳師兄的陪同下,前往下一個行程「自然農場」。

不可思議的是,在菜園中的大樹下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有泡茶的茶具、杯子和十幾張椅子,多位自然農場的老師們在等著我們。等我們驚呼連連一陣後,老師才開始介紹自然農法的操作理念。

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救護農地的生物和解決食安問題,依「不除草、不耕作、不用藥、不施肥」四大原則,體悟人與大地共生共榮的實相,並學習運用自然農法保護大地的方法。實施自然農法,保護人類健康,維護農地生態,照顧這片土地,已是刻不容緩的事!

解說中飄來陣陣的香氣,送上自製的熱茶,田園中的碟豆花、芳香萬壽菊、甜菊沖泡的茶香甜潤口。接下來老師陪同現場一一解說介紹各種菜類,在田園中走一圈。在毛豆區,老師問我們為什麼要多吃豆類﹖因蛋白質含量高,為什麼豆類蛋白質高﹖老師解惑--根瘤菌進入豆科的根部形成根瘤,固定氮素供應所需之氮源。豆科與根瘤菌共生,可以固定氮素,獲得大量氮素營養,提高豆科的產量與品質。

下半場由班長親自解說自然農法堆肥目的,在於餵養土壤中的微生物,微生物是在地底分解有機質、幫助作物生長的英雄,「注意堆肥的碳氮比,營造適合微生物生存的環境,讓自然生態發揮作用!」

身心收穫滿滿 圓滿參學活動
謝謝自然農場老師們耐心解惑,15:00離開,前往羅東林場,自由活動一小時,在公園中散步或坐樹下聊天,喝咖啡。

16:00開車回程。上車後又收到北六區召集人呂慧嬪師姐和大家結緣的金橘醬,以及吉欽副召集人為大家準備的伴手禮「六合蔬食燒餅」,真是滿載而歸。回程至頭城時下大雨,我們是有福報的!相約9月24日禪悅樂活再見。17:30順利回到安和分院,平安快樂地圓滿今天的參訪活動。

(報導/林秀容‧攝影/北三區提供)

6月10日(六)北二區榮董社會大學參學暨戶外禪

2023年05月06日(六)

北區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農禪寺)。

2023年05月14日(日)

關懷芝加哥榮董及聽取芝加哥新道場進度報告 (地點:芝加哥分會)。

2023年05月26日(五)

北三區榮董蘭陽分院參學暨戶外禪 (地點:蘭陽分院)。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寶眷及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等等之關懷與諮詢服務。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之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劉珍維編輯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6-6119 #259 & #258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886-2-2896-6119 #259 & #258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