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董會在雲來別苑舉辦一日輕鬆禪,是盛夏大暑節氣裡打開心內門窗的修行,比我想像的豐富有趣,有別於之前參加過的禪一課程。
菩薩雲集雲來別苑 百人共修
8月4日一早,所有的義工菩薩各司其職,從遠處就看到兩位義工師姐站在門口雙手合十,微笑對大家道早安。進入一樓報到區,領座位牌、收手機、指引上樓、置鞋、放水杯、放置個人物品等,義工們發揮平日的訓練,從報到開始到進入禪堂,安排得井然有序。放眼望去,禪堂的座位整齊劃一,蒲團、毛巾整齊擺放,應是前一日義工菩薩們前置作業的成果。
在靠近捷運奇岩站約10分鐘路程,這兩年新近啟用的雲來別苑,三樓禪堂約可容納百人共修。除了感恩,更覺得大家真的很有福報,在戶外36度高溫的夏日得以在此共修,內心無比清涼。
舉辦一場百人禪一,有法師的帶領、義工的支援,企劃課程更是關鍵。課程的安排要考量參與者對禪修的熟悉度,符合學員的需求,才能完成一場有益身心的共修。這場禪一,不僅我個人真心滿意,在課後分享的過程中,學員們滿滿的歡喜與感恩,應是發自內心的受用與感動。
常定法師解禪、釋禪、示禪
帶領大眾共修的常定法師,是這次禪一的靈魂人物。本次學員有全家七人共修的大團圓,有打過禪七的老參,有尚未參加過禪訓班的新生、大家程度不一,共聚一堂。
主法的常定法師給予大眾不失規矩的善巧方便,禪坐時的坐姿可隨狀況變換,找到自己能安定的坐法,給新生或不善禪坐的學員很大的空間。一炷香約30分鐘,法師引導學員在可接受的時間內安住當下。法師敘事清楚分明,在莊嚴中處處給力,幽默的語氣,解除了大眾對禪修的刻板印象。從硬梆梆的坐禪,到柔軟的身心放鬆,享受當下的一念心,大眾心生歡喜,我個人也壓力盡除。
聖嚴師父開示 三段式引導
課程中安排了三段聖嚴師父的開示。
第一段,師父解說眼球放鬆的關鍵性。眼球放鬆能主導腦部的運作,從腦部、眼球、臉上肌肉及小腹,做到如實的放鬆,禪坐更得力。禪坐開始時跟著法師引導,循序做身體各部位的放鬆,是每次禪修能否安定的方法。
第二段,師父說了一則在美國坐車的故事。遇見新手駕駛開新車,一路煞車、闖紅燈,新手遇新車,沒有經過練習及磨合,開在路上危機重重。禪修也一樣,透過正確方法的練習,才能達到放鬆與安定的身心。
第三段,師父講了一個國王與比丘托油缽的故事。未悟道的比丘把國王賜給他的一缽油謹慎地捧在手中,因為深怕滴下一滴油就被供養他的國王砍頭,當下專注在手中的油缽,因而忽略了路上美女的誘惑、猛獸的侵擾及軍隊的壓迫。當他來到國王的面前時,已是悟道的比丘,他將油缽摔下,無懼生死。師父說成於一敗於二,禪修中要專注於當下的這一念,沒有相續的第二念,如此練習方可成就。
動靜中 理解禪修心法
從課程的安排上,學員可以感受到主辦者的用心,課程之間動靜銜接──八式動禪、坐姿瑜伽、立姿瑜伽、全身按摩;每次禪坐前後,都有動禪的拉筋,解除身體久坐後的僵硬。
最精彩的動禪練習在齋堂進行,托水缽是練習專注的方法,其中設置了層層關卡的障礙物,經過法師有趣的解說,大家躍躍欲試。滿滿的水缽,雙手捧著,稍有緊張或分心,缽裡的水泛起漣漪即有可能溢出。大家還得空出一隻手來和法師猜拳,贏了還要加水…..。雖然腳步慢了,只要用對方法,還是能順利過關。這個練習身心合一的托水缽,大家玩得好開心!在過關的喜悅中,看見自己手腳的不協調,深刻地體會到:有正確的觀念和不斷的練習,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安定的身心、放鬆的喜悅。
百人共修 禁語得輕安
禪一全面禁語,無需與任何人打招呼,只有法師布達事項時的說話聲,以及師父開示影片的聲音。一整天,雖是百人同處ㄧ室,卻沒有一點雜音,好安靜,不禁生起一種輕安的喜悅感。
中午大休息時,聽到外面小鳥啾啾的叫聲,趕緊禪修的精神專注一念,不隨念起,在安定中沉沉入睡。
法師說,今天的禪一不跟別人說話、不跟自己說話,念頭是清楚的,身體是放鬆的,心裡是安定的,如是如實地體驗一日禪。回去之後,再將從禪修中學到的放鬆、安定與專注用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皆能是禪的體現,那種身心狀態是美妙的,也是大家嚮往的。
誠心禮謝 感恩有此福報共修
最後以至誠感恩的心禮謝法師,以及內外護義工菩薩的付出。學員中有千里迢迢從紐約來的菩薩,她讚嘆這場禪一帶給她身心的愉悅,也提點大家,能坐擁這麼美好的學佛環境,真有大福報,要好好珍惜。有學員則從近日天災不斷的花蓮前來,也讓我深深感動。
這趟禪一,是一趟放鬆充電之旅,每一位參與禪一的學員除了感謝榮董會的規劃,也感謝家人的成就,感恩自己的福報。
🎥2024/8/4榮董禪一精采影音紀錄(雲來別苑)
https://youtu.be/cXazxPdw50c
(報導/賴寶卿.攝影/潘森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