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生老病死的考驗重臨,她再處理了一宗自殺的死亡賠償,26歲的客戶在花樣年華輕生,生命無常令她非常難過,加上外婆離世、讀書進修的壓力,身體上亦承受免疫系統的毛病,她開始陷入抑鬱。
面對人生的困境,太多的為甚麼?仿似緣分安排,Shirley菩薩身邊出現了很多佛教徒,初期她都只是觀察和聆聽,少量參加一些佛教活動。有一次到台灣旅行,無意中到了農禪寺遊覽,覺得那裡的氛圍很平靜,感覺非常好,回港後才得悉農禪寺是法鼓山的道場之一。於是在朋友接引下,她到了法鼓山香港道場參加讀書會和禪修。
Shirley菩薩說,禪修對於妄念多的人幫助很大,她以往是要求很高、很反叛的人,有著「不能輸」的傲慢心,面對難題自己硬撐,撐不住也不自覺。接觸佛法後,她開始學習調整自己的心,聖嚴師父說的「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更打進Shirley 菩薩心坎中。她漸漸明白,若果帶著好勝心,到處都是敵人,煩惱因此而起。因此要修行,學用智慧處事,也受了菩薩戒,要行菩薩道,發願渡眾生。
皈依三寶 法鼓山成為第二個家
蘋果創辦人喬布斯曾說,人生的經歷就像「connecting the dots」(連結不同的點)。Shirley菩薩的經歷串聯起來,成為了她人生的養分,成就了今天的她。接觸法鼓山後,她覺得師父的每一句話,好像點擊自己以往的疑難,解開了不同的心結,憂鬱的心情得以抒解。2019年,她獲引薦到台灣總本山參加菁英禪三,並在當地昄依。
「貪瞋痴慢疑帶來煩惱,最重要的是清楚看到自已,調整自己的心。」她說 :「因為覺得佛法是很好的,就順理成章地作出改變,將以前做得不好的地方改過。」
昄依之後,Shirley菩薩陸續投身香港道場的活動,她參加「快樂學佛人」和「福田班」,希望由入門階段好好學習。她最近也參加禪七的禪修營,感恩師父傳授了完善的學習系統。「若果不學佛法,就不會脫離煩惱;若果沒有禪定,就沒有安定的心來內觀自己的起心動念,也接收不到真正學佛法離苦得樂的意義。」感受到改變的力量後,她希望以做好自己,為身邊的親友做榜樣;分享自己的學習體驗之餘,亦發願為道場出一分力,因此在2022年加入榮董會,自此道場成為她的第二個家。
精進學佛 點亮慈悲智慧光明燈
Shirley菩薩現時在道場各種活動擔任關懷員,亦是護法組的成員。任職財務顧問之前,她曾經從事採購及客戶服務業,各種經驗提醒她以同理心關懷身邊的人,與信眾們一同成長,服務道場並利人利己。
「談不上甚麼功德,我也正在學習好好做人,希望眾生離苦得樂。」她發願未來繼續好好學習佛法和禪修,同時擔任禪修學長,與大家一起進步,又計劃明年學習助念服務。她希望為香港道場進一步擴充出力,募人並募心募款。
師父說,只要我們心念一轉,就會看到光明前景。Shirley菩薩在學佛法的跑道上不斷前行,同時與悅眾們點亮智慧和慈悲的光明燈,冀望照遍眾生,讓別人也能明白佛法的好處,感受改變的力量。
(採訪/余寶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