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124期 2025.02.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新年「心」計畫
【方丈和尚開示】
發願力行 實現人間淨土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法鼓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智慧不起煩惱—張慧英菩薩

  眾願成就—黃妙容菩薩
  處處觀音菩薩—鍾慧魂菩薩
【特別報導】
1月02日舉辦榮董會2025年度展望會
  1月08日召開榮董會2025年度1月份例會
【通告】
2月15日方丈和尚新春祝福 (地點: 農禪寺)
  2025年起榮董生日卡全面數位化
【榮董會大事記】
2025年1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新年「心」計畫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為了迎接一個新年度的開始,一般而言,政府或民間組織都會預先訂定年度計畫。當然,有好的開始,成功必然有望。如果個人的成長也能有年度計畫,相信一定會有很好的成績。

個人訂定年度計畫必須要有主題,但是這個主題並不一定要和事業有關。它可以是一種理念,也可以是一種精神指標。譬如發願在今年內要去除自己長久以來的惡習,像戒酒、戒菸、戒賭等。

另外,也可以發願,在對自己的家人關懷、禮讓之餘,對社會也要誠心相待、負責盡職。大多數的人都比較關心個人的利益或家庭的利益,在為自己的利益打算時,才會變得比較積極。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把眼光放遠大一點,個人的利益和整個社會環境是不可分割的。我們若有這樣的認識,每當謀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一定會考慮到整體社會環境的需求。

一般人的心態就像漏斗一樣,或是一個倒立的金字塔,總是希望把所有的利益從四面八方歸向自己。如果是這樣,你就會缺乏安全感,隨時隨地擔心它會倒塌下來,實在是得不償失。雖然你擁有一切的利益,可是其他的人也很希望和你一樣,因此就很可能動到你的主意。壞人會想到你,窮人也會想到你,逐利之徒也會想從你身上得到利益,你將變成眾矢之的,這是多麼可怕的事。

相反地,如果你一想到利益,就想到全家、想到社會、想到全人類、想到所有整體,你自己就會像一座金字塔,穩若泰山。就好像你是站在人類社會的金字塔尖頂,照顧所有的人;一直能為社會大眾著想,勢必將得到大眾的擁護、愛戴、尊敬和回饋。

因此,在新的一年裡,你可以為自己立下一個關懷大眾、屬於精神層次的人生目標。要把眼光放大、心胸放寬,為整體大眾設想考量。假使有這種人生觀,就會享受到其他人享受不到的生命的光和熱。

一個人的成長,不一定光是財富的成長,更應該有身心健康的成長、道德人品的成長、知見觀念的成長。你這個人如果本來是自私的、貪婪的、瞋怒的,要變成無私的、奉獻的、寬容的。為了無私,你必須努力;為了奉獻,你必須努力;為了寬容,你必須努力。這樣你就能幫助他人成長,同時也一定使你自己成長。

(選自《是非要溫柔》)

發願力行 實現人間淨土

◎果暉法師

新年快樂!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人人平安、健康、快樂、幸福。

一般從元旦起就是新的一年,華人則多半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的春節稱為過年,甚至到正月十五元宵前後,仍可感受到新春的氛圍。佛法則告訴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是全新的開始。

在新的一年,我們大家都會互相祝福、互道恭喜,從一個人的恭喜到眾人相互祝福,能使祝福的善願,彼此迴向、重重融合,那就變成我們大家共同祝福的願力。每一個人既是祝福的分享者,也是祝福的受惠者,一起成就無有窮盡的大願力。

法鼓山今年為我們的社會乃至全世界,分享的年度主題是「有大願力」,實踐方法為「一個微笑 ,一句祝福;人人行好願,讓人間淨土實現。」願是方向、目標;力是推動往目標、方向前進的力量。發願,可明確我們人生的方向與目標,增強我們的決心與毅力。力行,則是照著願心去做,以培養感恩心與奉獻心來幫助個人成長。

如何發願、力行呢?可從自己的身邊做起,那就是:一個微笑,一句祝福。經常面帶微笑,對個人身體和心理的和諧都有大助益,而常常祝福他人,便能影響周遭環境,使人人相處更溫馨,社會更和樂。有和諧就會有平安,有平安就會有健康,身心健康,自然就有快樂、幸福。

有大願力是精進不懈的精神,能使我們將不可能化為可能,二○二四年底,臺灣的棒球隊獲得世界十二強冠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而菩薩的精進不懈,無論在任何人事物環境下,都堅持以利他來利己,這需要有大願力才得以成就。菩薩以關懷利益他人為著力點來實踐大悲願力;以放下主觀、消融自我來修學無我的智慧。

如何做到利人便是利己呢?我們不妨這樣練習:與人相處時,雖可有個人的立場,卻不必堅持,若能隨著因緣運作,以成就整體、他人利益為優先,當整體或是他人受益了,我們自己也必能得到回饋。甚而,做任何事,完全不考慮自己是否得到利益,只為付出而不求回報,那便是真正的菩薩道行者。

今天的世界,從現實層面看,仍充滿了種種的困難與挑戰,然對有大願力的菩薩行者來說,絕不會因此感到悲觀。只要有大願力,面對任何情況,都可以用平等的慈悲來對待他人,以無我的智慧來省思自我,便能將危機化為轉機,將任何困難與挑戰,都視為策勵自我和奉獻利他的過程。只要有人能夠這樣做,便能影響更多的人一起來做,那我們的現實世界就是人間淨土。

創辦人聖嚴師父有句法語:「春到人間日日好,人發好願年年好」。讓我們共同祝福,二○二五年因你我共同發願、力行,使人人人心和善、家庭和樂、社會和諧、世界和平。阿彌陀佛!

(轉載2025年1月《法鼓雜誌》)

【活動預告】
 
2025年02月15日(六) 方丈和尚新春祝福 (地點: 農禪寺)。
2025年03月16日(日) 南區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雲集寺)。
2025年04月06日(日) 北區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農禪寺)。
2025年04月25~27日 第二十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信行寺)。
【法鼓山活動資訊】
【信眾教育院】2025有大願力,蛇我其誰!
  【總本山】2025法鼓山第廿八屆在家菩薩戒
  【僧伽大學】2/9~2/16第二十二屆生命自覺營
  【農禪寺】3/21~3/23農禪生活體驗營
  【總本山】3/22、4/26、5/24大悲懺法會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2025上半年各地開班
《福田班》2025上半年各地開班
《長青班》2025上半年各地開班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查詢平台

智慧不起煩惱

專訪香港榮譽董事張慧英菩薩

聖嚴師父曾說,「明心見性」中,要明、要見的心是智慧心和慈悲心,生命無常,實際上為我們帶來無窮的希望,因為念頭可以糾正,因為環境在變,未來的希望因而不斷展現。

接觸佛法 迎來生命轉機
「我曾經以為自己很强大,但當身歷病苦和經歷一宗死亡賠償後,無常震憾了我的人生觀,其實人是很脆弱。」張慧英(Shirley)菩薩從事保險及財務策劃工作,專責為客戶規劃遺產管理。2003年 SARS疫情前,她大病一場,肺部X光片出現陰影,需要不斷尋找治療方案,對疾病充滿憂慮和不安。憂慮對家人帶來心靈上和金錢上的負擔,情緒極度不安,怕生負累家人,怕死,因為不甘心,讓她真正體驗人生八苦。她自此加入保險行業,希望幫助別人進行財務規劃,藉此,解決客戶財務上的負擔,並於2011年開始經營自己的顧問公司。

2017年,生老病死的考驗重臨,她再處理了一宗自殺的死亡賠償,26歲的客戶在花樣年華輕生,生命無常令她非常難過,加上外婆離世、讀書進修的壓力,身體上亦承受免疫系統的毛病,她開始陷入抑鬱。

面對人生的困境,太多的為甚麼?仿似緣分安排,Shirley菩薩身邊出現了很多佛教徒,初期她都只是觀察和聆聽,少量參加一些佛教活動。有一次到台灣旅行,無意中到了農禪寺遊覽,覺得那裡的氛圍很平靜,感覺非常好,回港後才得悉農禪寺是法鼓山的道場之一。於是在朋友接引下,她到了法鼓山香港道場參加讀書會和禪修。

Shirley菩薩說,禪修對於妄念多的人幫助很大,她以往是要求很高、很反叛的人,有著「不能輸」的傲慢心,面對難題自己硬撐,撐不住也不自覺。接觸佛法後,她開始學習調整自己的心,聖嚴師父說的「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更打進Shirley 菩薩心坎中。她漸漸明白,若果帶著好勝心,到處都是敵人,煩惱因此而起。因此要修行,學用智慧處事,也受了菩薩戒,要行菩薩道,發願渡眾生。

皈依三寶 法鼓山成為第二個家
蘋果創辦人喬布斯曾說,人生的經歷就像「connecting the dots」(連結不同的點)。Shirley菩薩的經歷串聯起來,成為了她人生的養分,成就了今天的她。接觸法鼓山後,她覺得師父的每一句話,好像點擊自己以往的疑難,解開了不同的心結,憂鬱的心情得以抒解。2019年,她獲引薦到台灣總本山參加菁英禪三,並在當地昄依。

「貪瞋痴慢疑帶來煩惱,最重要的是清楚看到自已,調整自己的心。」她說 :「因為覺得佛法是很好的,就順理成章地作出改變,將以前做得不好的地方改過。」

昄依之後,Shirley菩薩陸續投身香港道場的活動,她參加「快樂學佛人」和「福田班」,希望由入門階段好好學習。她最近也參加禪七的禪修營,感恩師父傳授了完善的學習系統。「若果不學佛法,就不會脫離煩惱;若果沒有禪定,就沒有安定的心來內觀自己的起心動念,也接收不到真正學佛法離苦得樂的意義。」感受到改變的力量後,她希望以做好自己,為身邊的親友做榜樣;分享自己的學習體驗之餘,亦發願為道場出一分力,因此在2022年加入榮董會,自此道場成為她的第二個家。

精進學佛 點亮慈悲智慧光明燈
Shirley菩薩現時在道場各種活動擔任關懷員,亦是護法組的成員。任職財務顧問之前,她曾經從事採購及客戶服務業,各種經驗提醒她以同理心關懷身邊的人,與信眾們一同成長,服務道場並利人利己。

「談不上甚麼功德,我也正在學習好好做人,希望眾生離苦得樂。」她發願未來繼續好好學習佛法和禪修,同時擔任禪修學長,與大家一起進步,又計劃明年學習助念服務。她希望為香港道場進一步擴充出力,募人並募心募款。

師父說,只要我們心念一轉,就會看到光明前景。Shirley菩薩在學佛法的跑道上不斷前行,同時與悅眾們點亮智慧和慈悲的光明燈,冀望照遍眾生,讓別人也能明白佛法的好處,感受改變的力量。

(採訪/余寶琼)

眾願成就

專訪香港榮譽董事黃妙容菩薩

聖嚴法師曾說,悅眾要永懷成就眾生的弘願,修行菩薩道、利益眾生。三十年歲月之間,法鼓山香港道場由一個小小的大廈單位,發展到今天莊嚴寬敞的會址,正是由大家一個又一個弘願編織而成就。

一步一腳印 跟隨法師辦禪修
禪修組組長黃妙容菩薩初到荔枝角的道場時,這裡只由幾個工廈單位組成。她參加禪修活動,也報讀福田班,「我學懂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中,藉著為道場服務,消融自己,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當常炬法師提出籌辦日間禪訓班時,只有五名義工能夠幫忙。「既然法師有信心,我又何懼呢?」於是由一個小課室開始,一步一腳印,道場陸續籌辦更多禪訓班、禪修營、禪藝活動,接引各方菩薩。

「禪修不是嚴肅和古板,人是有溫暖的,希望大家離開蒲團亦帶著正念。」妙容師姐說,禪修是法鼓山之寶,聖嚴師父綜合默照和話頭兩大法脈,透過動禪和坐禪等方式,教導大家調心修行,學習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面對自己的問題。自己得到成長之外,她亦發願要將法鼓山之寶繼續傳揚,為道場服務,協助法師培訓更多禪修帶領人,讓眾生受益。

師父著作引入門 一場講座結佛緣
妙容師姐退休前是一位中文教師,「教授中文涉及中國文化及歷史,當然亦觸及佛教,但了解不深,而且當時社會風氣普遍有誤解,很多人將佛教視為迷信。」她曾閱讀了《正信的佛教》一書,對內容見解非常欽佩,把一般人對佛教誤解的觀念糾正過來。但由於當時並不認識聖嚴師父,看過作者的名稱後也就忘記了。直至1990年左右,她與同修參加聖嚴師父來港弘法的講座,得到很大啟發。「師父清晰地講解什麼是禪,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地表達出來,令人明白禪並不高深,是生活上可以應用的方法。」她回家後再拿出《正信的佛教》一看,原來她欽佩已久的法師就是聖嚴師父;那時好像重遇曾經認識的高人,興奮得不得了。

她開始不停找師父的著作閱讀。翌年她再參加師父講解《心經》的講座,「當時場地座無虛設,有些人甚至坐到梯級上。觀眾都有很大得著,因為師父講解《心經》很有系統,能夠打動人心。」

皈依三寶學佛 實踐佛的教義
自此她決定踏實地學習,陸續參加法鼓山的網絡課程,覺得師父好像一個很明白自己的長者,所說的話常常觸及日常生活的疑難,幫助自己成長。例如在教學方面,自己學懂從別人角度分析,了解每件事背後的因緣,以柔軟心與學生溝通。她記得師父說過,「佛學」與「學佛」的分別,大概是 : 「佛學是哲學,是頭腦內思考的東西,學佛卻是把佛法用到生活中,成為生命的重要部分。」實踐佛的教義,方為學佛,於是在2008年暑假,她到台灣農禪寺昄依,也正好趕上師父圓寂前,在其座下接受三昄五戒。

「迷信是不了解而信,了解後而相信,信念就會更扎實﹑更堅定。」妙容師姐說,昄依前參加法會很難融合,覺得跪拜和唱誦時很不實在,後來才明白是自己觀念不正確,慢慢學懂在法會中攝心,以禪修的方法投入法會,自此有體會亦有得著,相信儀式可以加強內心的信念,回歸原本的佛法。

做一位萬行菩薩 道場好修行
虛雲老和尚說:「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要建。」隨著香港道場接引的菩薩越來越多,活動更加多元化,場地空間受限成為難題。2019年道場籌建永久會址,並計劃進一步擴建,妙容師姐亦希望道場有條件舉辦更多活動,因此在因緣成熟下,加入成為榮董。

作為法鼓山的萬行菩薩,妙容師姐說,義工在道場也是修行,學習面對自己,發揮自己的長處。「要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中,生命才有成長。」她記得聖嚴師父曾說,自己什麼也不懂,只是一個「管道」,負責將佛陀的佛法傳送。如此高僧大德亦虛懷若谷,她對此很受觸動,感恩師父提示,常常提醒自己工作時要保持謙卑,放下得失心。

發願生生世世護持佛法 不退轉
從一個講座的因緣,到今天作為香港道場禪修組帶領人,妙容師姐與僧團和悅眾一同成長,經歷道場發展期間的苦與甜,正是眾願成就,身體力行實踐菩薩行。「我希望來生亦有機會再學佛,繼續修行。」妙容師姐說 :「要有使命感,讓眾生得到好處,將佛陀的佛法延續。」就是這份師父傳承的使命感,讓大家弘願生生不滅,冀望道場的光明燈照遍眾生,為紅塵濁世帶來一點亮光。

(採訪/余寶琼)

處處觀音菩薩

專訪香港榮譽董事鍾慧魂菩薩

「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法鼓山道場到處可見的《四眾佛子共勉語》,是聖嚴師父給予悅眾的勉勵,也是鍾慧魂(Cecilia)菩薩時刻給予自己的提醒。慧魂師姐是香港道場長青組的中流砥柱,在長青組活動出任主持或關懷員,也常常透過烘焙教學,與悅眾分享西式榚餅的製作方法,以身體力行實踐「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發願才有力量,退而不休勤奉獻
「佛法這麼好,我希望以微笑布施,接引更多老菩薩,讓他們的餘生過得更好。」慧魂師姐說:「要發願才有力量,我發願從小做起,帶著歡喜心,分享師父的話語,以行動感染其他人。」她常常在長青組的群組分享生活樂事,說話時總是帶著微笑,讓人如沐春風。辛勞了半生,建成小康之家,與丈夫經營印刷廠,兒子移居澳洲亦事業有成,是幸運之神眷顧嗎?「我也經歷過從無到有的艱辛。」

慧魂師姐年輕時從事出口貿易,為丈夫的印刷廠打拼海外市場,在工廠通宵達旦趕工是家常便飯,曾經因貨物趕不及送運,二話不說提著貨物趕上飛機,親自送到美國。

事業之外兼顧家庭,她花盡心思教育兒子,兒子亦不負厚望,學業成績一直優異,就業亦得到上司賞識。丈夫感恩她對家庭的付出,現在亦支持她從事義務工作,讓生活「退而不休」。早年因為兒子學烘焙而受感染,她也醉心於榚餅製作,經常到不同學校義務教導,希望讓不同背景的小朋友,都有機會體驗烘焙的樂趣,希望藉著自己的能力,為其他人送上喜樂和祝福。

點亮心中明燈,加入榮董大家庭
「我覺得佛法的種子,好像一早已植根在我心中。」她原本是基督教背景,曾經參加教會的慕道班。2010年與朋友一起參加了一場法師的講座,當場受到很大觸動,就像一盞明燈忽然點亮了,「原來我是屬於這裡的。」過往得到的種子彷彿連結起來,自此開始參加佛學活動。有一次,她參加「溫暖人間」組織的旅行團,到訪台灣四大道場。

「我在總本山看到師父的畫像很感動,很喜歡那裡的氛圍。」慧魂師姐在旅行團中認識了香港道場護法組的悅眾師姐,因而被接引到來,再獲邀參加地藏周法會、福田班和長青班,並於2016年到台灣受菩薩戒。身體力行之外,慧魂師姐也加入了榮董會,當中的因緣是有一年在水陸法會內堂壇位,很受法會的氛圍感動,打算往後再參加,就藉此成為榮董,而因緣俱足下,身邊亦有朋友受感染,對法鼓山布施支持。她相信佛的種子一早已在心中,在法鼓山沐露成長,所以她一如既往,仍然是樂觀積極,笑著面對挑戰的勇者,相信只要廣結善緣,處處都是觀音菩薩。

結緣布施,落實自利利他菩薩行
慧魂師姐母親早前往生,享壽百歲。「她在病榻時,我讓她看觀音菩薩聖像,提醒她若看到觀音菩薩,跟著走就可以了。」母親安詳往生,得到眾人迴向,她相信廣種善根得好報。「我的法名是演聚,好像凝聚眾人就是我的使命,因此我要結緣布施,服務道場。」她喜歡《四眾佛子共勉語》,雖然生活忙碌,但仍提醒自己保持健康,因為做好自己才可以服務其他人,讓佛渡有緣人。

渡人渡己,慧魂師姐將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苦與甜都帶笑道過,正是「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懷著歡喜心,實踐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採訪/余寶琼)

1月2日舉辦榮董會2025年度展望會

1月8日召開榮董會2025年度1月份例會

2/15方丈和尚新春祝福 (地點: 農禪寺)

2025年起榮董生日卡全面數位化

2025年1月02日(四)

榮董會2025年度展望會 (地點: 台北市)。

2025年1月08日(三)

榮董會2025年度1月份例會 (地點: 安和分院)。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寶眷及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等等之關懷與諮詢服務。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之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劉珍維編輯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6-6119 #258 & #259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886-2-2896-6119 #258 & #259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