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062期 2019.12.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正信佛教與民間信仰的差別
【方丈和尚開示】
修持〈大悲咒〉有方法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總本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與佛結緣,闔家受用—王丕增、林美莉菩薩賢伉儷
  以感恩奉獻合奏,譜出一頁頁法喜的慧命樂章—許美智菩薩
  生命無常開啟學佛因緣,學佛之路學習無我解脫—陳盈帆菩薩
【特別報導】
第九屆榮董禪悅營活動報導
高屏台東區榮董寶雲參學行
  榮董會悅眾馬泰參學活動報導
  北一區「勁」豐實的蘭陽分院參學活動報導
【通告】
12月23日北七區榮董宜蘭戶外禪
【榮董會大事記】
2019年11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正信佛教與民間信仰的差別

同樣信仰觀世音菩薩,正信的佛教與民間的一般信仰,究竟有何差別?

〈普門品〉出自於《法華經》,又與《法華經》的思想內涵,有何關聯呢?

《法華經》是於王舍城的耆闍崛山(即靈鷲山)由釋迦牟尼佛所親口宣說的,於一切經典中別具崇高的地位。它指涉三乘歸一,更指涉一切有情皆能成佛。也期許一切眾生皆能回歸佛的地位,到佛境界。

一部分的經典認為,有情修行的至高境界僅能是阿羅漢,而另一部分的經典則認為,眾生永遠沒有機會接觸佛法,永遠無法成佛,也無法悟入佛法

真髓。而由世尊所金口宣說的《法華經》,卻清晰指出,一切眾生皆有機會成佛,即使是出佛身血,陷害佛陀的提婆達多也不例外。這是個極高的層次與境界。

〈普門品〉強調,人只要有信心,一心持誦觀世音菩薩,即使是五逆十惡,至大至重的罪業,也能夠迴轉,仍能於未來成佛。僅要淨念觀世音聖號,一切困難災厄,應有的業報苦受,即應時消散、應時解除――這樣看來,觀世音菩薩宛如變成了一個全能的神祇,將眾生的所有問題皆包攬、解除了;相對地,則可能使人產生某種依賴心,而失去自我努力修持的「自願」與「本願」。

事實上,〈普門品〉與《法華經》的中心思想並不衝突。

以「起信」而言,〈普門品〉正是為了接引一些信心不足,生命、行為、心靈偏差,而處於非常困擾、煩惱和痛苦中的人。置身於這樣泥濘般的狀態下的人,直接告訴他們:「你可以成佛!」――由於一己已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因之,無論如何,也決計不肯相信自己能夠成佛。但是,一旦「起信」,相信菩薩的救拔力量,之於菩薩具足足夠的信心信念,自然,自己也會轉變,向內凝聚起自我的信心,也能學習菩薩、模倣菩薩,放射出慈悲光芒,變成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一般廣濟有情;如此,也就與《法華經》所說的「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觀念銜接、相應了。

表面上,觀音信仰宛如與民間信仰十分接近,也很能結合――因為,民間信仰的特質即是,不管自己是好人或壞人,能不能修行,只要信神、求神,便能獲得幫助、救濟,也便能逢凶化吉。觀音信仰恰恰在這點上與之交疊――意思是,只要持念觀音,即可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拔,解決諸般問題。以致,即若是一般的民間信仰者,也願意接受觀世音菩薩。只要信,即能得救,這與西方的基督教,以及其他的宗教皆是相通的。因為容易,也因而廣泛信仰,人人皆能接受,也皆能進入。

由於,這個層次的人於我們的世界中占絕對多數,為「起信」故,也開啟了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廣攝眾生的特殊方便法門。唯願有情於蒙受接引後,當真正解厄、平安、獲益了,便能一點一點,慢慢接觸正信的佛法,深入佛法的精義,而能更進一步自民間信仰的層次提昇,開發一己的智慧,發揮一己的慈悲精神,圓成一己的菩提種性。終極點,所指涉的仍是《法華經》的「一切眾生皆將成佛」。

觀世音菩薩,看起來人人皆能接受;慈悲,也是。它並不是超過人,而是根植於人性人心中,之於所有人類皆彌足重要的生命準則與品質。所謂「大慈大悲,廣大靈感,救苦救難」-人類永遠於苦難中渴望著一種無限的慈悲、涵容與撫慰。理解觀音,學習觀音的本懷,人人也自然可以具足如斯的心性品質,成為觀音的諸多化身一樣,協助、慈愍於所有同體的有情。

(摘自《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修持〈大悲咒〉有方法

◎果暉法師

法鼓山是弘揚漢傳禪佛教的觀音道場,以禪佛教來講,它的宗教性格比較淡,容易接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當西方眾領略禪修的益處之後,也會去理解背後的教理,與宗教信仰連結。華人則多半從信仰入手,如觀音信仰,再進入超越信仰的禪修層次,達到如同法鼓山園區大殿所題的「本來面目」,見性成佛。

漢傳佛教的觀音法門,主要可分為八種,包括持誦觀音菩薩聖號、〈普門品〉、〈六字大明咒〉、〈白衣大士神咒〉、《延命十句觀音經》、〈大悲咒〉、《楞嚴經》耳根圓通法門、大悲懺等修持方法。如何選擇適合自

己的法門呢?就看自己對哪一種方法比較相應,最好能夠持續一門深入,等到工夫成熟,便能一門通,門門皆通。

在此特別介紹〈大悲咒〉的修持方法。〈大悲咒〉與法鼓山的因緣很深,法鼓山園區,就是聖嚴師父與信眾一起持誦二十一遍〈大悲咒〉而圓滿覓得。〈大悲咒〉的全名叫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它的功能,主要是覺悟與拔贖現世疾苦。從信仰的層次,持誦〈大悲咒〉專心一致,能與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的悲願相應,所求願滿。然而,就修行的層次而言,大乘佛法非常重視菩薩道,也就是要對眾生起慈悲心,如果能做到為眾生的利益而修持,那是最好的。換言之,就是自己未度先度人,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大悲咒〉的修持方法,也是一種音聲法門。出聲念或者唱誦,比較容易專注攝受;如果只是默念,攝心效果容易打折。同時,也鼓勵大眾參與共修,個人的修持就像是一盞燭光,雖有光亮,畢竟有限,共修則如眾多燭光聚集一處,不僅倍增明亮,也能讓更多人享受光明。又好比綑綁許多根竹子編成竹筏,可用來乘載運行,此與單一的竹枝相比,功能完全不同。因此,在個人修持工夫尚未安穩之前,參加共修是最可靠的方法。

無論是參加法會或是其他共修活動,都須將修行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目的是為了消融自我。從利益眾生的初發心,達到消融自我的過程,才是修行最大的功德。(節錄自二○一九年九月二十九日東初禪寺〈大悲咒〉祈福平安法會演講)

(轉載自2019年11月《法鼓雜誌》)

【活動預告】
 
2019年12月08日(日) 全球悅眾聯席會議 (地點: 農禪寺法堂二)。
2019年12月23日(一) 北七區榮董戶外禪 (地點:宜蘭)。
2020年02月09日(日) 方丈和尚新春祝福 (地點: 農禪寺巨蛋) 。
2020年03月15日(日) 北區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農禪寺大殿)。
2020年04月19日(日) 悅眾鐵馬健走禪悅行 (地點:新店碧潭吊橋風景區⇆陽光運動公園)。
2020年05月01~03日 第十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2020年10月31日(六) 新加坡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新加坡護法會)。
【法鼓活動資訊】
2019悟寶兒童營-小隊輔招募
  第十七屆生命自覺營
來法鼓山觀音道場 參北台灣第一聖地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福田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長青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數位線上學習資訊】
全球【雲端祈福】入口
心靈環保學習網
隨師行願《法鼓全集》導讀完整課程
  【法鼓山APP下載】Mobile版
【法鼓山APP下載】PC版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訊息平台

與佛結緣,闔家受用

專訪榮譽董事王丕增、林美莉菩薩賢伉儷

盛夏的採訪日,台北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在松江路上美莉師姐的辦公室,我們一起回憶20多年前,與師父相遇的因緣,點滴上心頭!

美莉師姐有張貴氣的臉、慈愛的微笑和溫柔的聲音,現職菲航大中華地區總經理。丕增師兄則是企業主,有8O多位員工。從早年的貿易生意,到目前從事建築設計公司、商業空間、工程公司到工廠生產客製化傢俱、道具等產品,發展重心在上海。工廠就設在師父的故鄉江蘇南通海門。夫妻在事業及工作上依然忙碌,能抽空接受採訪甚是歡喜!

與師結緣,美好的相遇
美莉師姐憶起大約1996年,她任職菲航的桃園機場經理時,有緣認

識了聖嚴師父。當年師父每三個月就必須搭機往返台美兩地,而美莉師姐也因此有機會,成為師父提供機場出入服務的有緣人!

師姐回憶那幾年,每次和師父見面,師父都向她提起,何時來參加禪三啊?她總是微笑的向師父報告:「師父,我好忙啊!沒有時間!記得有一日,在機場出發前,師父又再次的提起,何時來參加禪三?我依然向師父表明自己的忙碌!師父卻回頭對我說『忙人時間最多』。」因為師父的這一句話,她決定要克服困難,遂於1999年10月報名參加了第15屆菁英禪三!

這個相遇太美好,在人生路上,師父為她灑下滿園的種子,日後窗明几淨,滿室馨香!有了師父的佛法入心,是一生中受用無窮的法寶,無論在家庭、工作、人際關係上,任何的時空,用師父教導的佛法總能走出一片寬廣的天空!

來迎觀音,迎接眾佛子
美莉師姐說起2002年的事,菲律賓首富:福建華僑菲航老板陳總裁來台,她安排陳老闆拜見聖嚴師父。師父慈悲,雖然感冒沒有聲音,還是戴著小蜜蜂為陳總裁夫婦講解心經,美莉師姐協助在旁做翻譯。總裁非常重視教育及中華文化,有了這次的拜訪,也促成日後陳總裁歡喜供養來迎觀音,成就了美事乙樁。美莉師姐相信,無論時空如何變換,願從心起,把握每一個因緣,做對的事,每個人都可以貢獻一份護法的力量!

對於美莉師姐,丕增師兄有諸多讚嘆!他說美莉是行法之人,將佛法以漸近式融入生活中,潛移默化。最受用的108智慧語,簡單明暸,尤為得心應手。美莉師姐很有慧根,是個百分百稱職的弟子;而王師兄則謙虛的自稱,自己只是入門的學佛人,離精進還有很大的空間。

自我消融,受益無窮
丕增師兄在美莉師姐的推薦下,參加了2000年3月舉辦的第16屆菁英禪三!他說:「這次的禪三,對我影響很大!禪三的啓發在『自我消融、無我才能圓融』這句話。過往管理者的思維,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師父教導要消融自我,以同理心,換位思考。樂於成就他人,改變急躁的個性!改變心態,看待事情的角度更多元,視野就更寬廣,身心靈都受用!」

王師兄分享自己最佩服師父的幾件事!
其一:自己是念森林系,對土地、樹木特別有感情。師父建設法鼓山時,保留原生動植物的棲息地,不忍破壞其一二。為此費時費工,仍保持初心,所謂自然環保,在法鼓山上徹底執行。

其二:推動佛法,教育是最辛苦的一環,不是短期能立竿見影。將法鼓山定位為世界漢傳佛教教育園區,對僧才的培育、信眾的教育,都將影響後代佛法的興衰!這是一項大工程,而師父已為大家畫出藍圖,並打下堅固的地基!

其三:師父的著作量豐沛,以文學博士的文筆,將深奧的佛法轉化,以淺顕文字說法,期望人人都能看懂。智者的語言文字,如此親民,誠屬可貴!師父的身教,不立碑,不立像!一代禪師以謙卑的形象立世,無我的精神永存,深深感念。丕增師兄在2006年加入榮董行列,也願以此生行法緣,護持正法,為體系盡一己之力!

佛法傳家,幸福圓滿
丕增夫婦育有3位子女,皆已成家立業,一家成員已增加至13位,福壽滿堂,人丁興旺!二位公子皆在大陸創業,子女、媳婦也參加體系的自我超越禪修營,對於佛法不僅接受,更有諸多體驗!定居美國的女兒,國中時即收到退居方丈果東法師送給她的觀音菩薩項鍊,一直到現在已為人母的她,仍視其為最寶貝的禮物;戴在身上,就有祝福與平安!家人的互動和諧,佛化的家庭滿室溫馨!也更見證:護法因緣,代代相傳!

(採訪/賴寶卿)

以感恩奉獻合奏,譜出一頁頁法喜的慧命樂章

專訪榮譽董事許美智菩薩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兄弟姊妹很和氣,父母都慈祥...」美智師姐,現任法鼓山合唱團本部團(原臺北團)團長,活潑地唱著《甜蜜的家庭》,開始了她的故事分享。

回家的路,法鼓山好近
美智師姐時常開著車帶義工上法鼓山,但當大家覺得好遠時,家住板橋的她卻覺得好近。原來從核二廠往法鼓山的方向,在萬里和金山交界處,有所學校叫做大鵬國小,爸爸在那裡擔任校長16年,媽媽擔任老師,一家六兄弟姊妹,有五個都在大鵬出生。她就是在那裡出生、在那小學畢業的。路上的每個轉彎、每個坡道起伏,她都很熟悉,每次開車到法鼓山都非常的歡喜,也覺得往法鼓山的路好近。

感恩助念因緣,當下發願奉獻
與法鼓山結識是民國88年時,因為親愛的爸爸的因緣,弟弟申請法鼓山助念團來助念。大半夜,一批一批的師兄姐前來助念,非常攝心、有威儀!而當時的助念團輔導法師:退居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親自帶領師兄姐持誦《阿彌陀經》,並全程背誦《阿彌陀經》,美智師姐相當感動,當下發願以後也要回饋,也要背誦《阿彌陀經》。從此,開始認識法鼓山。

同年,弟弟安排全家在農禪寺皈依及參加梁皇寶懺。皈依時,廖秘書接引親愛的媽媽見聖嚴師父,在兄弟姊妹等家人陪同下,有緣拜見師父,是她這輩子最感恩、最歡喜的事,這麼有福報。隔年又參加梁皇寶懺時,發現怎麼每次位置都這麼前面?原來是弟弟、弟妹的安排。感恩有這樣的因緣,於是就這樣連續拜梁皇拜了10幾年。

民國92年家中老菩薩媽媽往生後,她順著爸爸媽媽的因緣,發願圓滿一個榮董,並換了一部休旅車。她說:「這要感恩兄弟姊妹一起成就,尤其是弟弟和弟妹。」當時因為常常以小轎車當義工車,帶著菩薩參加助念或做義工,常覺得車子太小;有了休旅車後,可以帶更多菩薩上山做更多的事,回饋大家的幫忙。

發願,還願,珍惜
幽默自嘲「我欠法鼓山的,所以我就一定要來還法鼓山」。

民國88年爸爸往生後,隔年美智師姐自己從法鼓雜誌找到板橋共修處,開始參加共修及學法器助念等。因為家住板橋,且附近有板橋殯儀館的關係,助念的因緣比較多,所以她發願來助念,發願當義工。而退休後可以資源回收再利用,美智師姐很是歡喜,她要感謝家人的成就,特別是同修一手承擔家中的事情。

她曾幽默自嘲說:「我欠法鼓山的,所以我就一定要來還法鼓山。」但她其實是非常珍惜這期生命有機會學習佛法,自認是太有福報!因為師父曾開示說:人生的目的是來受報的、還報的,更積極來講是來發願的、還願的;人生的意義是在盡責任、盡義務,人生的價值是在奉獻、是在付出。

以佛菩薩為靠山,種下家中菩提種子
美智師姐的一對兒女分別都參加了法鼓山的聯合婚禮,她非常感謝親家,不但婚宴選擇素食餐廳,親家和親戚也都到法鼓山上觀禮,一同留下美好深刻的回憶。

民國100年10月,家中的雙胞胎小菩薩提早報到,出生時只有七個月大,一個900多公克,一個1000多公克,在保溫箱住了兩個月。但她真的從不擔心,因為佛菩薩是她的靠山。她每天去看他們,帶著他們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從小希望能受到觀世音菩薩的庇佑。現在,這對雙胞胎都已小學二年級了,一個28公斤,一個20公斤。

現有四個孫子的美智師姐,也會帶著孫子們一起參加國父紀念館的母親節家庭日,希望有意無意的種下菩提種子,期盼兒孫能夠有機會修持佛法、護持佛法、弘揚佛法。

最後美智師姐感念師父的恩,謹記聖嚴師父對合唱團的期許,透過佛曲來推廣和實踐法鼓山的理念,在方丈和尚及僧團的指導下,共同完成各項任務,譜出一頁頁法喜的慧命樂章。

(採訪/巫俊毅)

生命無常開啟學佛因緣,學佛之路學習無我解脫

專訪榮譽董事陳盈帆菩薩

因為失恃,頓失身心依靠,進而尋找身心安頓的方法,盈帆菩薩走出家門,找到了法鼓山,從尋求己身的安心之道,進而學習了因緣觀、無常觀,並把佛法運用在工作上、日常生活中。法名「演光」的盈帆菩薩,學佛之後,生命就像灑進了一道光,面對煩惱,懂得用空觀去對治,「現在的大環境變化得很快,在職場中也很容易有無常變化,如果了解《金剛經》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就能夠比較有高度看得遠一點,也比較能放下、解脫眼前的煩惱。」

盈帆菩薩在家庭方面和母親感情非常好。10年前母親因為腎衰竭久病往生,家中頓失支柱,盈帆菩薩整個百日幾乎都在哭。「我自己覺得再這樣下去真的不行,要進精神病房了,所以便開始找道場。我有先到法鼓山總本山去看,看看是否和自己相應,一進去,就讓我覺得平靜舒服,我就這樣進了法鼓山。」由於信行寺離上班

的地方很近,盈帆菩薩初學佛時,每天都會繞到信行寺做早晚課或參與法會。「那時候只要唱誦到蓮池讚時,心裡就忍不住難過。怎麼一個人會變成一個牌子?」事母至孝的她,當初母親生病時,聽別人說要持〈大悲咒〉,盈帆菩薩便把它背下來。

有自覺的能力,又能夠找對方法,學習解脫煩惱的盈帆菩薩,孝順成就她學佛的因緣;善根福德因緣俱足,多少也歸因於佛教家庭的薰習。爺爺奶奶是虔誠的佛教徒,每天做晚課,主修觀音法門,家中供奉觀世音菩薩佛像,也有一幅觀世音菩薩騎龍像。小時候對爺爺、奶奶家中的佛堂印象很深刻,覺得很大、很莊嚴,牆面上還貼了一句「拔一切業障得生淨土陀羅尼」,長大後回想起來,竟覺得像精舍。偶而遇到朋友、同事生日時,便持誦《藥師經》迴向,把經典的祝福和光明,傳遞給大家。此外每年除夕夜都要等爺爺做完晚課,才能吃團圓飯。

初學佛時,隔年盈帆菩薩便受了菩薩戒,完全因為當時監院法師的一句勸勉。「法師說人生無常,最好自己受菩薩戒,不要讓別人替你受幽冥戒。果然,後來因為換了長官,工作十分忙碌,根本沒有時間受戒。」盈帆菩薩在工作上很有責任感,她的原則是先把工作做好,行有餘力再做義工。先前她曾在信行寺擔任7、8年的香燈義工,每天上班前,先到寺院開門、上供水、排蒲團、場佈,再做早課,接著趕8點上班。初學佛時,因為母親過世,盈帆菩薩晚上持誦《地藏經》,剛開始心理有點怖畏,後來了解經典的原義後,便想著用經典裡的智慧和眾生結緣,漸漸的,經典的持誦,再也不會去分白天、晚上。

若說師父有哪句法語是盈帆菩薩覺得最好用的「法寶」?「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盈帆菩薩回想前幾個月,面臨從小把自己帶到大,如同母親般照顧自己的外婆往生,從剛開始的不相信、忍住悲傷辦好佛事、到最後告別式當日,親戚告知感受到外婆開心的跟大家告別,於是告訴自己:「既然外婆過得很開心,我們也應該放下,為她祝福;現在想一想,人生都是『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這些看得到的東西,都是很短暫的,這麼想,自然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因為奶奶、媽媽在同一年往生,盈帆菩薩思親至極,又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便選擇以功德迴向長輩的願望圓滿榮董,希望這一份祝福,能夠傳遞給他們。盈帆菩薩自己也透過這個過程,從起疑到生信、不安到心安,對於生命歷程的成、住、壞、空,了然於心。她也期許自己透過這些年的學習,能和聖嚴師父一樣,面對晚年來時,一切皆美好。

(採訪/施心媛‧巫俊毅)

第九屆榮董禪悅營活動報導

風是甜的,土是黏的
2019年10月25日,霜降後一日,風和日麗。

上午7:00未到,來自四方的法鼓山榮董菩薩們,滿懷喜悅與期待,陸續齊集台北火車站東三門,準備好心情搭乘北迴花東線410車次自強號列車,前往台東信行寺參加第九屆榮董禪悅營活動。

繁忙擁擠的台北車站,法鼓山這個團體,特別顯得井然有序。菩薩們依序上車坐定後,火車行進間或相互寒暄話家常、或閉目養神補充元氣,讓這一趟將近五個小時的車程,不顯得冗長與乏味,列車經過花蓮,菩薩們開始享用美味可口、令人懷念的鐵路便當,未幾,終點站台東已然在望!

換乘接駁的遊覽車,10來分鐘左右車程,就抵達目的地信行寺了!寺門兩旁,服裝整齊、笑容可掬的義工菩薩們熱情揮手歡迎我們的到來,心裡一下子就溫暖安定了!

監院常覺法師致歡迎詞時,特別強調台東的特色—風是甜的、土是黏的,希望大家放鬆心情、放慢步調,用心體驗台東生活。

追風看海,歡喜來逗陣
安單後,我們依行程規劃,前往台東海濱公園與森林公園,展開本次禪悅營的第一個活動—鐵馬禪悅行。前幾次榮董禪悅營均安排到池上伯朗大道鐵馬追風,本次因當地有表演活動未能前往。

台東森林公園(黑森林)位於台東市中華橋下,由於以前每逢9、10月份東北季風吹襲,大量風沙壟罩整個台東市,種植防風林木麻黃後清況漸趨改善,在縣政府規劃下成為一座適合全家休閒的森林公園,有枕木步道、森林景觀、人工湖、休閒設施、自行車道等等。黑森林公園中有兩座湖泊,分別是湖面形狀類似琵琶的『琵琶湖』,和常有鷺鷥來此棲息的『鷺鷥湖』,都是珍貴的河口海濱溼地,也有許多台灣原生的淡水魚類。往南行過了綠水橋即為海濱公園,廣大的草坪和散佈其上的裝置藝術,成為台東一處騎車、散步的好地方。

我們在義工菩薩黃尹鏗師兄的帶領下,一起騎乘腳踏車魚貫上路。感謝老天爺給了適合戶外活動的好天氣,讓菩薩們充分享受愜意鐵馬行。法師希望大眾休閒不忘修行,刻意安排菩薩們在鷺鷥湖畔各自選擇方位靜坐,法師親切指導,帶領大眾學習運用直觀禪法打坐,下座後菩薩們一掃舟車勞頓的疲憊,精神飽滿的踏上歸程。

休閒、修行
禪悅營第二天,菩薩們起了個大早,驅車前往加路蘭海邊景區準備迎接日出。加路蘭遊憩區距離富岡漁港僅約1公里,又鄰近小野柳風景區,是一處結合觀景台、裝置藝術的遊憩區與休息站。「加路蘭」是東河鄉的阿美族部落,阿美族語為「kararuan」,意指洗頭髮的地方,因附近溪流富含黏地礦物質,洗髮後潤澤亮麗而得名。

抵達目的地後,菩薩們在法師帶領下,各自選定位子安住身心席地而坐,法師指導大眾可以傾聽海潮音,也可看海等待日出,可惜當天雲層太厚,沒有旭日,只在海天一線連接處有一抹紅光,海邊徐徐吹動略帶涼意的晨風,依稀帶有甜味!……

禪坐結束後菩薩們依行程規劃,前往「金樽」景區享用義工菩薩精心準備的早齋。

金樽是一處擁有漁港、小海灣、離岸礁、綿長沙灘和海岸崖壁等諸多地景的風景點,因灣似酒杯,故取名為「金樽」。金樽陸連島是臺灣唯一正在生成的陸連島,深具學術價值,又因形狀頗似船錨,亦稱「錨島」或「錨狀礁」。早齋後驅車前往參訪重點行程—三仙台。

台東旅遊不可不去的旅遊景點
位於台東縣成功鎮東北方的三仙台,是由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所構成。三仙台島的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原來是一處岬角,因海水侵蝕逐漸斷了岬角頸部,成為離岸島。島上奇石分布,其中有三塊巨大的岩石,傳說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登臨此島,因而得名。

大眾一行在法師與黃師兄帶領下,首先走過滿佈麥飯石的礫石沙灘,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造型優美的跨海步橋,長度近400公尺,共有八個拱橋連接而成,紅灰色的橋身橫臥,串起了陸地與岬角海灣,狀似長龍臥波,是三仙台最具指標性的景觀。

我們今天的目標是要登上佇立在第二岩峰呂洞賓岩上的三仙台燈塔,此是東海岸最早設立的燈台。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為維護東部海域船舶航行的安全,1915年在島上高處,建築這座塔高7公尺、燈高61.5公尺的白色燈台。1999年改設太陽能充電蓄電池,目前為無人看管的燈塔。造訪此燈塔需要些體力,得先走過高低起伏、凌亂錯落的海蝕地形,接著沿著蜿蜒曲折的百多個階梯才得以登上燈塔。

大眾謹記法師叮囑:只要悉心留意腳下這一步,勿庸在意路途遠近難易!果真超過9成的菩薩不知不覺中,順利登上燈塔。從數十公尺高的燈台往下望去,海溝、壺穴、海蝕平台等海蝕地形一覽無遺,也飽覽太平洋碧海藍天的美景。大眾也造訪了合歡洞、仙女鞋等打卡景點。島上自2019年起設置太陽寶寶許願郵筒,讓遊客登島許下願望、實現夢想。

三仙台曾經是羊群漫步的比西里岸部落,近年來三仙台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寶抱鼓樂隊」,成員以部落裡10到17歲的孩童為主,他們把漁業浮球切半做鼓身,山上的竹根做鼓座,利用部落裡養的羊製成羊皮,曬乾拉平做成鼓面,這種自製的鼓樂器,成為寶抱鼓樂隊的特色。我們是榮董會安排到訪聆聽孩童表演的第一個團體,節目最後也邀約數位榮董菩薩上台學習鼓藝表演,贏得滿堂喝采。

大眾在都歷遊客中心東管處本部享用外護義工菩薩專車送達的精緻午齋後,菩薩們或欣賞戶外廣大草原錯落有致擺放年度大地藝術節作品,或品嘗東部特色咖啡,稍事休息後上車前往卑南公園。

卑南公園的足跡
卑南文化公園隸屬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其最大特色是目前仍持續不斷進行考古發掘,也成立遺址保存館對外公開展示,卑南遺址為全台規模最大,地下出土文物最豐富的遺址,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墓葬群遺址。園區還有寬廣草坪公園植栽綠化,成為民眾休閒最佳去處。

我們參訪此公園主要是尋找聖嚴師父踩下的足印。師父倡導「心五四」、「心六倫」運動,將佛法中深奧難懂的名相學理,轉化為一般人能夠理解、接受,並在生活中運用的觀念和方法,對端正台灣社會良善風氣,有重大貢獻與影響。還有同行盧黃秀英師姐伉儷,曾經捐贈數量龐大的芝山岩出土文物給史前館,也留下足印紀念。

離開卑南公園,我們以行禪方式步行回信行寺,法師再次提醒大眾:把注意力放在腳上,木排跟著木頭走,聽到只是聽到,看到也只是看到。步行數十分鐘,行經少有車輛、行人走動,滿佈農作的田間小路,不經意的就返抵信行寺了!

星光夜禪
第一天的星光夜禪在組員自我介紹後展開。組員們各自暢談修學佛法、親近法鼓山的因緣,大家認同師父「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

聖嚴師父曾說:「人,這輩子是來受報與發願!」師父的大願是:「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我今生做不完的事,願在未來無量生中繼續推動,我個人無法完成的事,勸請大家來共同推動。」希望大家不但自己要發願,也要勸勉他人發願。願願都是為我們的未來播種無量的福田,願願都是圓滿救人救世的無盡大願。

護法因緣代代相傳
兩天的星光夜禪最佳主持人,是小時候跟隨家人移居加拿大,成年選擇回台就業、娶妻、生子的巫俊毅菩薩。巫師兄肯定是聖嚴師父的鐵粉,他將一對兒女取名為定剛與惟柔。年輕帥氣的巫師兄,主持節目不急不緩,完全是職業水準。

晚間師兄特別訪談盈帆與美智兩位菩薩,兩人說起與法鼓山的因緣,至親家人的病痛與往生,是兩位師姐修學佛法與親近法鼓山的最大原因,也是激發師姐認捐榮董與承擔義工最大助緣。目前美智師姐是法鼓山合唱團團長,師姐銘記聖嚴師父期許合唱團可以推動、實踐法鼓山的理念。

第二天星光夜禪一開始,美智師姐與副團長即領導所有菩薩,合唱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作詞的《佛道》與《我要發菩薩悲願》兩首歌。

好願在人間
星光夜禪,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常獻法師流利的台語關懷與開示。

法師特別說明:發誓非發願,兩者大不同。發誓總與壞事聯想在一起,如發誓要報仇,或者發誓要跳樓;學佛發願則不同!發願常與好事連結,佛前發願不可能是壞事,否則就是不了解佛法。真修行者發願都是要幫助人。行菩薩道,利人為第一。

為何要發願?發願是給自己目標,決定生活態度。佛法要運用在生活中,隨時指引生命方向。菩薩除了發願還要還願。少做惡業,多發善願,可提醒自己學習如何助人,最終獲利最大的是自己。

要成佛前得先做好人間事。發大願不是創大業。有大目標,因緣不一定配合。發願是要做助人的事,為他人、社會、國家、眾生設想,自己受損失沒關係。發願是大方向,依照佛法去實踐即可。

感動二、三事
豐富精緻的膳食,無疑是本次榮董禪悅營活動的亮點,菩薩們用齋時除了感恩還是感恩,感謝義工菩薩發心護持。本次活動外護義工還有遠從美國紐約、舊金山專程回台護持的菩薩!

參加活動的榮董菩薩也有來自加拿大、香港與深圳等地,都非常珍惜如此殊勝因緣。大同共修處高齡83歲的陳鶴子菩薩,看不出歲月痕跡的法喜充滿、虔誠參與。

第三天上午的地藏共修法會,莊嚴、攝受力滿百。

禪悅營結束前,兩位隨團攝影師潘森典與黃平立菩薩的作品,即時編輯成精彩活動回顧簡報,分享大眾。

菩薩們心得分享都對本次活動表示感恩與滿意。黃楚琪會長感恩大家參加本次禪悅營,也邀約菩薩們加入榮董會志工行列,希望大家介紹更多的團體或個人參加禪悅營。

信行寺的溫馨伴手禮—安心水果盒與蜜香紅茶禮盒。

菩薩們被問到下次還要參加嗎?大家都肯定回答「要」;但是礙於有限名額,也希望把機會留給沒有參加過的菩薩們。下次報名參加、不參加?還真是兩難了!?

第九屆榮董禪悅營精彩影音
https://youtu.be/9s4-Qs4w0mE

(報導/劉美諄‧攝影/影視小組)

高屏台東區榮董寶雲參學行—共發好願培福有福

高屏台東區榮譽董事於11月3日舉辦寶雲寺和寶雲別苑參學活動,當天晴朗好天氣,共計35位榮董菩薩和寶眷從高雄紫雲寺出發。出發前已準備好豐盛的早餐,供養後,大家即開心享用健康燕麥飲料和高麗菜盒餅及咖哩餃。召集人曾瓊玉師姐敘說舉辦本次活動的緣由─榮譽董事會高屏台東區是三年前成立的,由召集人和9位副召共同擔任悅眾,此次是因榮董會黃楚琪會長建議舉辦參學活動,經過好幾個月的安排與規劃,以及菩薩們的熱情參與,才能成就此次活動。副召集人張簡于頌師兄擔任車長,沿途輕鬆幽默地介紹活動流程,並請大家除了自我介紹之外,也說說自己認識法鼓山以及成為榮董的因緣。時間在歡樂中渡過,很快地到達第一站:台中寶雲別苑。

寶雲別苑綠意盎然、處處生機
離市中心不遠的寶雲別苑,如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台中區榮董陳治明召集人和導覽組前來迎接我們,一下車,映照眼簾的是滿滿的綠樹,以及樹叢中的鳥叫蟲鳴和潺潺溪水聲。進入大殿後,接引組為我們奉茶,陳召集人則為我們介紹寶雲別苑成為法鼓山台中道場的緣由。在台中寶雲寺即將興建時,當時的監院法師(即現任寺院管理副都監果理法師)和護持信眾,欲尋求另一處工程期間可供共修的地方,原先是查看現在別苑的停車場,當時是一片荒地;而當初緊鄰別苑的咖啡廳:東籬園,園主表示有意承讓出租,但是條件是必須買下停車場,那時賴忠明、賴忠興菩薩兄弟二人先購下停車場這塊地,交由法鼓山使用,才得以成功地租下當時的咖啡廳,也才能有現今的此片淨土。這過程,有如佛陀時代的給孤獨長者找土地蓋精舍,做為佛陀和弟子共同修行之處一般。

接著,由導覽組介紹寶雲別苑的環境和原生植物,豐富的植物有百種之多。這個如淨土般的環境也孕育了會念佛的小鳥,導覽菩薩指著大殿前的大樹上,因為颱風掉下了一個鳥窩,義工撿拾時並不知道鳥窩內有雛鳥,打開後發現有斑文鳥的幼鳥。後來由僧大法師餵食養大,其中有一隻名為寬大的斑文鳥,居然在耳濡目染下會說「阿彌陀佛」!請教過專家,專家特別指出斑文鳥不會模仿說話。聽過後,大家都讚嘆稱奇!在活潑、專業的導覽中,我們觀賞了別苑庭院中的每一花、每一木,時光很快地過了。到了用午齋的時光,我們享用了菩薩在清晨五點就到寶雲別苑用心準備的精緻午齋,大家細細的品嘗,也讚嘆和感恩菩薩們的用心。

自家寶藏寶雲寺,如來的家
短短的幾分鐘的車程,我們來到15層樓高的台中寶雲寺。寶雲寺在興建購地時,並不知道這個位置是台中市的精華地,地主售地給法鼓山,希望這塊土地可以成為共修道場。原本是鐵皮屋,經由眾菩薩的願力而改建,開工整地準備興建時,挖到了很多奇石,即由菩薩認捐,又再經由菩薩捐出轉由其他菩薩認捐,寶雲基石就此成為菩薩護持成就的一份心。從二樓走到大殿,經過金剛經牆,這是聖嚴師父在洗腎病中時所寫下的墨寶。接著來到六樓,榮董們參觀了「學做觀音」特展,聖嚴師父是修觀音法門,教大家要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另外還有參觀聖嚴師父書迹展「遊心禪悅」,感受發起利益眾生的大悲願心。感恩導覽菩薩精闢的解說,從展示的觀音畫像、雕刻、照片和聖嚴師父的法相和書法中,都感受是聖嚴師父仍在為大眾說法。最後到了十二樓祈願觀音殿前,由老師教大家一起唱「延面十句觀音經」和「寶雲頌」,在歌聲中有滿滿的法喜。

副都監果理法師和義工菩薩為歡迎我們的到來,特別準備了豐盛的下午茶和茶點水果。到了法鼓山全球各分支道場,就如同回到如來的家,法師表示:由於有大家的願力並接引家人來學佛,所以有眾多菩薩來護持!也因為有感於聖嚴師父的悲願,各地菩薩都盡心盡力做奉獻。全球法鼓山各分支道場,都是依據法鼓山的理念而建設,而菩薩們也都在道場中奉獻並行菩薩道!大眾廣結善緣,生生世世都是結好緣。寶雲寺的興建,是來自菩薩們如同螞蟻雄兵的力量,才得以將道場蓋成,利益更多人回來共修,十分令人感動!這個世界還是有美好的事。

榮董菩薩多交流,堅固道情更有福
在寺院中有長青班、法青營、兒童讀經班、佛學班、福田班,希望各個家庭都能一起回到寺院的團體活動中Face Buddha,如同寶雲寺的梁皇寶懺,是全家一起回來道場一起精進共修。接下來,紫雲寺也將會有新建工程,未來也會蓋禪堂,有機會接引更多人來學佛!我們也熱忱地邀請台中召集人安排到紫雲寺參訪。

緊接著,有幾位菩薩上台分享,陳加仁菩薩是召集人瓊玉師姐的同修,他很開心早在半年前就先預訂要參加這次的活動,非常認同法鼓山的理念,也很贊同並支持同修一起護持。而這次活動中同行的朋友都能在百忙之中參與,並贊同要多辦活動,希望未來可以到法鼓山更多各分支道場去參訪。

副召張簡于頌師兄很開心到寶雲寺參訪,接受召集人給予任務,十分感動!希望下次能看見台中菩薩一起到高雄參訪。副召翁春華師姐很開心第三次到寶雲寺參訪,讚嘆導覽組的專業及熱誠。此次參學活動圓滿完成,大家在車上分享此次活動感受,心中法喜充滿!更覺得認同法鼓山的理念,那就一起來護持法鼓山並讓護法因緣代代相傳,一起學佛,共同培福有福。

(報導/陳桂瑱‧攝影/高屏台東區提供)

榮董會悅眾馬泰參學活動報導

經過將近一年的籌畫,榮董會第一次的海外道場參學之旅在黃楚琪會長的率領下,一行23人帶著興奮又期待的心情啟程出發了。

11月9日一早,參學團員陸續抵達桃園國際機場,辦妥出國登機手續,經過將近5個小時的飛行,終於抵達此行的第一站—馬來西亞。踏進馬來西亞的國門,迎面而來的是燠熱的空氣,於前往餐廳用藥石的途中,我們順道在馬來西亞新建立的行政中心—「太子城」稍作停留略事休息,也感受一下馬來西亞多元種族融合的異國風情。

傍晚時分,我們來到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首任召集委員林孝雲菩薩所經營的有機素食餐廳用藥石。林孝雲菩薩親近法鼓山35年,當年她隻身飛到農禪寺跟聖嚴師父學禪,體驗到禪法的好,發願要將正信的佛法、禪法帶回馬來西亞,於是便在自己經營餐廳的樓上成立了連絡處。從一個人的事事張羅,到3~4個人的互相補位,到漸漸成立一個團隊,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漸漸有了雛形。這段期間,孝雲菩薩更鍥而不捨的力邀聖嚴師父前來馬來西亞弘法,終於讓法鼓山在馬來西亞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藥石前,參學團員錢文珠師姐語帶哽咽的娓娓訴說這一段歷史,所有團員無不動容,敬佩孝雲菩薩的發心、更感恩她對法鼓山的奉獻與護持。

隔天是我們此行的重頭戲—參加馬來西亞新道場的啟用典禮。當我們的專車轉進馬來西亞新道場附近的街角,隨即見到熟悉的身影—一個個身著綠色背心的義工菩薩們在街口指揮交通,親切的迎接菩薩們的到來。專車抵達道場,我們魚貫下車走進道場的大門,受到當地法師及菩薩們的熱烈歡迎,大家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法師親手為每位來賓奉上一份祝福禮,那是一個具有馬來西亞傳統特色及族群融合的木雕書籤,上面鐫刻著:

「因為感恩,我回來」
「因為念恩,我還在」
「因為報恩,我心開」
「因為行願,我們一起來」

馬來西亞道場歷經5年的籌建,終於在11月10日正式搬遷啟用,而今年(2019)也是法鼓山在馬來西亞弘法的20週年,所以馬來西亞道場便以「感恩20 • 報恩行願」為主題,舉辦這次的啟用暨皈依大典,感念十方信眾與教界這20年來的護持,成就了法鼓山一步一腳印地在馬來西亞弘揚漢傳禪佛教。

啟用大典以馬來西亞法青菩薩與兒童班的表演揭開序幕,在主持人的帶領下,一起回顧20年來的點點滴滴,接著便是由方丈和尚親自主法的揭佛幔與佛像開光的儀程。方丈和尚特別以「馬來西亞新道場」七個字為頭,撰寫了開光偈:

馬 祖百丈建立叢林清規
來 去自如得座披衣施為
西 來東土出祖菩提達摩
亞 次聖果必借經教流通
新 新不息菩薩六度萬行
道 心有衣食衣食無道心
場 地清淨莊嚴弘法利生

承先啟後的從歷代祖師的弘法事蹟,延伸到對大眾的勉勵、咐囑與祝福。

開光儀程之後,方丈和尚接著開示,提及聖嚴師父曾說過的:「我們只需要提供大家佛法的慈悲與智慧,不需要改變他人的宗教信仰,身為佛教徒的我們需要學習著如何利益廣大的有情眾生。」勉勵大眾在多元種族與宗教信仰的馬來西亞,我們應更積極、善巧地弘傳佛法,推廣以法鼓山核心理念「心靈環保」為主軸的四種環保,來淨化人心、淨化社會,讓眾生「得樂離苦」。此外,方丈和尚也特別感謝馬來西亞佛教總會及各佛教團體的共同努力,讓正信的佛教得以弘傳,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

當日下午,這座嶄新的道場舉辦了第一屆的皈依大典,有近3百位民眾前來皈依三寶,其中一位是我們這參學團的地陪菩薩,在團員的邀請下當天填表報名皈依。皈依大典由方丈和尚親授三皈五戒,並向大眾開示皈依三寶及五戒的意義,授予祝福佛牌。全體團員也全程觀禮,見證了這殊勝歡喜的一刻。

皈依大典之後,方丈和尚在百忙之中接見了參學團的全體團員,稱許大家遠道前來護法,勉勵大眾有機會要與海外的菩薩多多交流、互相學習,也親切的跟大家話家常。會後全體參學團員與方丈和尚及諸位法師在莊嚴的大殿合照留影。在當地法師、菩薩們熱切揮手道別之下,圓滿了馬來西亞道場參學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發現馬來西亞當地的義工與信眾很多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菩薩,尤其現任的召集委員是榮董會馬來西亞聯絡人蘇寶真菩薩的公子,青年才俊又能承擔大任,讓大家非常的讚嘆!見證了護法因緣代代相傳,也讓大家對漢傳禪佛教以及法鼓山理念在馬來西亞的弘傳,不僅見到了希望,更深深感受到無比的信心。

11月11日,參學團一早便啟程前往機場,與方丈和尚搭同一班機飛往泰國。一出曼谷的機場,便見到泰國護法會監院常空法師、召委蘇林妙芬師姐率領悅眾菩薩一行前來接機,迎接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第一次蒞臨泰國關懷。

午齋後,參學團一行前往曼谷有名的「臥佛寺」參訪,對於南傳佛教的佛陀造像以及泰國特有金碧輝煌的佛塔、寺院建築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於當天是泰國一年一度的水燈節,加上曼谷市區擁塞的交通,使得大家經過一番波折才抵達當地少有的素食餐廳,用過藥石、抵達飯店時間已晚,大家便早早養息了。

11月12日,早齋後全體團員搭專車前往泰國護法會參學,原本10來分鐘便可抵達的距離,在上班時間硬是花了近50分鐘才抵達。從曼谷繁忙的大街轉入泰國護法會所在的社區,遠遠看見護法會佇立在一方水池的旁邊,頓時感到清涼幽靜也親切莊嚴。

下車後,團員列隊整齊地走進泰國護法會,略事休息之後,全體團員隨同法師以及當地的悅眾菩薩於二樓大殿正式向方丈和尚接駕,隨後大眾席地而坐,聆聽方丈和尚的開示。方丈和尚除了慰勉讚嘆泰國護法會悅眾菩薩盡心盡力、辛勤耕耘,努力的接引當地菩薩,推廣法鼓山自安安人的理念;同時也勉勵大家學習泰國民眾樂天知命、生活自在的個性,以及恭敬布施三寶的態度;另一方面,方丈和尚也提醒參學團的菩薩們參訪佛寺時除了瞻仰佛像的法相莊嚴,也要提起如何開發自身佛性的意念。趁著這次泰國關懷行的機會,方丈和尚接著頒發了榮董聘書給榮董會泰國聯絡人林淑珍菩薩,全體團員一同見證淑珍菩薩護法的願心。

在經過快速的轉換場地之後,參學團全體團員與當地的悅眾菩薩於大殿進行了一場難得的交流聯誼之會。交流聯誼會由泰國護法會的召委蘇林妙芬菩薩主持,首先由監院法師致詞,歡迎、感謝參學團一行的到訪;接著蘇林妙芬召委和黃會長分別一一介紹了與會的當地菩薩和參學團員。隨後觀賞了泰國護法會四年前製作的「十周年回顧影片」,許多團員熱淚盈眶,讚嘆蘇林妙芬召委以及泰國護法會的悅眾菩薩,雖然他們人數不多、個個身兼數職,但卻能道心堅固的接引信眾,辛勤耕耘每一塊心田,以佛法關懷泰國社會,身體力行佛法的慈悲與智慧。

在享用當地菩薩所準備豐盛美味可口的午齋之後,參學團員一一前往大殿禮佛告假,與法師及當地的菩薩互道珍重、後會有期。午後大家利用難得的空閒前往曼谷知名的「暹羅天地」,悠閒的體驗異國的風情,為這趟參學之旅畫下完美的句點。

此行的最後一天,在前往機場的車上,團員們一一分享此行的心得,不約而同地感佩海外菩薩們盡心盡力、無私奉獻、辛勤播種耕耘的精神值得學習,也期許榮董會將來繼續舉辦海外道場的參學之旅,讓海內外的法親眷屬可以在一起交換心得,彼此鼓勵、切磋,讓我們護法的步伐更堅定,走得更長、更遠。

(報導/陳宜志‧攝影/王育發)

北一區「勁」豐實的蘭陽分院參學活動報導

啥米呀?!年紀都有一把了,要『上學』,大家竟然都還那麼高興?!別懷疑,説出答案,包準你也想去!

原來啊,是北一區召集人古承濬師兄,又帶領菩薩們去蘭陽分院參學,而且不例外的,在參學前後,貼心安排了親山近水的踏青活動,讓菩薩們在豐實心靈的同時,又可舒活筋骨,汲取大自然的芬多精。

這次我們在參學前,先到梅花湖"洗眼睛",真的是洗眼睛啊,那千頃茵波,瀲灩浮金,極目而去,盡是新綠,豈只養眼,更能養神吶!

下午則是造訪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以前日據時代三大林場之一的太平山林場,所砍伐的木材,都運送到這裡存放,所以羅東成為當時台灣主要的檜木市場,對早期國家經濟發展奠下不可抹滅的功績。不過,想像那原該聳立在山崖林野之上的挺拔扁柏,那應在風中綠枝搖曳長袖善舞的紅檜(註),被砍成一段段橫躺的樹幹,也不禁有種淡淡的哀傷啊。

接下來走走幾米廣場,這裡是旅人來宜蘭必遊的打卡熱點,廣場主題「記憶片刻風景」,依幾米繪本中的「向左走向右走」、「星空」片段,打造出的裝置藝術,也成了宜蘭縣政府推動「蘭城之星」的一大亮點喔。

講了這麼多,真正的重點還沒説呢!

走進蘭陽分院,不得不讚嘆我們今天上課的"學校"實在太棒了!如般若慈航的院落,停泊於喧囂的羅東市區,這可是是由蘭陽地區菩薩發願募款,歷經九年奔波辛苦籌建而成。整體建築依照聖嚴師父對法鼓山的建設理念,在地環保,簡約樸實,簡單中更見莊嚴,一踏進分院,立刻感受到一股沉穩篤定的力量,安定心神。

尤其在負責導覽的師兄精釆説明後,再親自走在大殿的石板上,幽靜的菩薩道,或坐下來與來迎觀音對話,都能滌淨塵俗的惱熱憂慮,深刻感受寂靜清涼,默然歡喜。

蘭陽分院監院常法法師開示,現在環境改變很大,是因為人心變了。一切唯心造,萬事萬物都是我們的心感召而來,所以要修心。而修心要靠自己,時時保持正向心念,才能吸引強大的正能量。

此次參學覺得,如果您和我一樣,難免受困生活瑣事而不知如何自處,如何修心,那就直接回來如來的家——蘭陽分院,走一走,靜一靜,自可梳理生命的紛亂,安頓身心。

還有,不能不提蘭陽分院準備午膳的義工師兄們,一定是料理與藝術的雙料達人,那十幾道美味珍饈,色彩豐富,擺盤考究,如同一幅幅畫風瑰麗的創作,實在捨不得吃呀!但是美食當前,怎能錯過?每道菜一入口,美妙的滋味,立時在味蕾上跳舞,米其林五星也比不過吧!如今回想,還垂涎欲滴呢!

最後,要來複習一下,當天參學導覽的師姐給大家出的考題:

法鼓山的三門是哪三門啊?

「山徽石」、「靈山聖境」和「觀音道場」。
叮咚!您看,我們都有專心上課唷!

其實一整天北一區的菩薩們真的「勁」用心在學習,因為這樣,才不會辜負「勁」莊嚴的蘭陽分院,「勁」慈悲的法師,「勁」熱心付出的義工菩薩們,還有「勁」認真的自己呀!

註:有名的臺灣紅檜,如已枯死的阿里山神木,溪頭神木,眠月神木等;而大家耳熟能詳的司馬庫斯『老爺神木』(泰雅族人稱『YAYA巨木』),則從2500年前傲立至今,依然生氣勃發,蓊鬱蔥蘢。

(報導/蔡依彤‧攝影/北一區提供)

12月23日北七區榮董宜蘭戶外禪
2019年11月03日(日)

高屏台東區寺院參學 (地點: 台中寶雲寺)。

2019年11月10日(日)

馬來西亞新道場落成啟用典禮 (地點: 馬來西亞道場)。

2019年11月12日(二)

參學泰國護法會 (地點: 泰國護法會)。

2019年11月17日(日)

北一區寺院參學 (地點:蘭陽分院)。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寶眷及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等等之關懷與諮詢服務。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之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劉珍維編輯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6-6119#258 & #259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886-2-2896-6119#258 & #259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