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法正常顯示畫面請點我瀏覽



電子報061期 2019.11.01 出刊
【聖嚴師父的叮嚀】
收心的練習
【方丈和尚開示】
數息觀 有方法
【會長會務報告】
榮董會活動預告
【推薦課程和活動資訊】
總本山各分寺院及會團共修和活動查詢
【榮董故事分享】
學佛護法,人生如回甘好茶—柯瑤碧菩薩
  從榮董到功徳主,學習捨得、安定與領悟—李惠雲菩薩
  生生世世祈願學佛菩薩行—鄭玫玲菩薩
【特別報導】
榮譽董事會北四區蘭陽分院參學活動報導
北三區榮董坪林戶外禪一日遊
【通告】
11月03日高屏台東區榮董寶雲寺參學
11月17日北一區榮董蘭陽分院參學
12月23日北七區榮董宜蘭戶外禪
【榮董會大事記】
2019年10月活動回顧
【服務項目】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董參加辦法】
續慧命 種福田
【聯絡我們】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收心的練習

佛法教導我們抗拒誘惑、破除對七情六欲的執著,多利用因緣觀、慈悲觀,以及轉變觀念等方法,但有時這些方法還來不及用上、觀念還來不及轉變,就已經陷入欲望的泥沼了。所以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要「收攝六根」,也就是把自己的心收回來,使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注意力向內,而不要向外。

通常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等身體器官,接觸外物之後就會喜歡它,希望占有它、爭取它,而無法拒絕誘惑。有時候即使眼睛閉起來了,心裡的影子還在,把耳朵塞起來不聽也沒有用,總是餘音猶存,此時就要感受一下,這種困擾的感覺究竟舒不舒服、快不快樂?是痛苦、還是享受?事實上,如果把眼睛閉起來,還是有影子在前面晃來晃去,這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並不是快樂。

就像談戀愛談得非常入迷時,對方的容貌、笑顏、聲音總是縈繞在腦際,放也放不下、丟也丟不開。即使對方遠在千里之外,卻好像就在眼前,這就是患了相思病。如果不是兩情相悅,而是單相思、單戀,那就更加痛苦了。

我們可以好好分析,這種縈繞腦際的影像和音聲究竟是不是真的?腦海中的影像在睜開眼睛以後,可能就不見了;耳朵聽到的聲音只要經過仔細分辨,也就消失了,一切都只是腦子裡的想像而已。所以,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這些都只是內心的幻覺,而不是真正的快樂。

如果還是想得很痛苦,我們可以不斷地注意自己的呼吸,用注意呼吸的感覺來享受呼吸。如此一來,就會產生移情作用,心裡揮之不去的念頭,在注意呼吸後可能就會轉移了。

此外,分析自己的念頭也是收攝六根的方法之一。我們的念頭都是一個接著一個、不斷地出現,所以當出現粗鈍、強烈的念頭而又無法擺脫時,就可以試著數呼吸、享受呼吸。當再有其他念頭出現時,就能慢慢體會到,剛才明明還在想的事情,現在又不想了,而現在不想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正在注意呼吸,所以剛才的念頭已經被切斷,變成一段一段的。

然而,我們的腦袋會不由自主地繼續想別的事,「注意呼吸、享受呼吸」這個念頭本身,也會不斷地再被其他念頭切斷。每當我們發現其他念頭出現時,不必理會那些念頭,還是繼續回到呼吸的感覺,藉此把那些念頭切斷。像這樣交錯著把念頭切斷,這些念頭就變成片斷的,既然是片斷的,那就是幻覺、幻相,便可以漸漸把這些念頭放下了。

另外,妄念太雜亂、無法控制時,拜佛也相當有用。拜佛時,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覺受,專注在拜下、起立每一個動作的感覺,一般人如果不知道怎麼拜佛也沒有關係,跪在佛前專心磕頭也是有用的。此外,也可以出去散散步,散步時注意每一個腳步踏出去的感覺,當我們這麼做時,會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身體上,也就能收攝自己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的時間,我們的心其實是向外發散的。我們要經常練習把它向內收攝回來,回到自己的呼吸、念頭以及動作的感覺上。透過這樣的練習,就能夠逐漸放下外在的干擾,達到收攝六根的目的。

(摘自《真正的快樂》)

數息觀 有方法

◎果暉法師

佛法告訴我們,人的生命主要是由壽、煖、識三要素所組成。壽,是壽命;煖,是攝取營養以維持體溫;識,是意識。其中,維生的根本條件是吸收養分與呼吸,又以呼吸更為重要。例如一般人即使三天不進食,勉強還可生存,但是超過三分鐘沒有呼吸,基本上腦細胞已嚴重受損,維生就非常困難了。

因此,呼吸法受到各宗教共通的重視,也被視為與養生有關。聖嚴師父指導禪修入門時,最常用的方法即為數息、隨息,從放鬆身心來感受我們的呼吸,從呼吸來調和我們的身心。這個方法如果用得好,能夠非常攝心,循次由定發慧。

數息的方法,是以吸氣、吐氣為一次呼吸,吸氣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吸氣,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等到呼氣的時候才數。每次吐氣,數一個數目,從一數到十,再從一開始。數息觀的要訣是保持自然的呼吸,但是有些人方法用不上,往往害怕吸氣時不數,數的空檔會跑出妄念,因此呼氣、吸氣都數,好像連心臟都在呼吸了,或者呼氣尚未出來,就已經開始數數了,也有人數息太過用力,這些原因,都會造成控制呼吸。

所以,訣竅在於先自然地體驗呼吸,輕鬆地感覺吸氣時空氣於鼻端前流動的感覺,吐氣時再數數。要訣是:先知道呼氣從鼻孔出來一些些,然後再數,注意力在數數上,不去管呼吸的長短變化。知道從這一個數目到下一個數目都是正確無誤;一發現數數有錯亂時,馬上從頭開始數。如果發現自己又開始控制呼吸,就放掉數字,回到體驗呼吸,讓自己恢復自然的呼吸,感受氣息從鼻孔出來後,再輕輕地開始數息。

清楚地覺照呼吸,能使我們逐漸收心、攝心、安心。一般人往往心念紛雜,也沒有覺察身體,平白消耗能量而不自知。我在日本留學時經常看到「過勞死」的報導,現在臺灣也已經不是新聞了,這裡我們不談勞資問題,單就身心狀態而言,就是體力、心力過度消耗,沒有好好地照顧身體,猝然地失去生命。

禪修的過程即是調身、調息、調心,這首先要培養適當的飲食、睡眠及作息習慣來調和我們的身體,再透過觀察身體的覺受來反照我們的心,數息觀是非常實用的方法,身息心三者相互連動,因為有呼吸的律動,我們才得以維持生命的存在,透過調息的媒介,我們可以調身、調心,呼吸是連結身心、體驗身心的最好媒介。(2019年7月6日講於天南寺教師心靈環保自我成長營,節錄)

(轉載自2019年10月《法鼓雜誌》)

【活動預告】
 
2019年11月03日(日) 高屏台東區寺院參學 (地點: 台中寶雲寺)。
2019年11月12日(二) 參學泰國護法會 (地點: 泰國護法會)。
2019年11月17日(日) 北一區寺院參學 (地點:蘭陽分院)。
2019年12月08日(日) 全球悅眾聯席會議 (地點: 農禪寺法堂二)。
2019年12月23日(一) 北七區榮董戶外禪 (地點:宜蘭)。
2020年02月09日(日) 方丈和尚新春祝福 (地點: 農禪寺巨蛋) 。
2020年03月15日(日) 北區榮董頒聘典禮 (地點: 農禪寺大殿)。
2020年04月19日(日) 悅眾鐵馬健走禪悅行 (地點:新店碧潭吊橋風景區⇆陽光運動公園)。
2020年05月01~03日 第十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2020年10月31日(六) 新加坡榮董感恩聯誼會 (地點: 新加坡護法會)。
【重要活動資訊】
2019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
  2019悟寶兒童營-小隊輔招募
  第十七屆生命自覺營
來法鼓山觀音道場 參北台灣第一聖地
【最新課程資訊】
《快樂學佛人》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福田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長青班》各地新班開始報名囉!
【最新禪修活動】
最新禪修活動報名
【數位線上學習資訊】
全球【雲端祈福】入口
心靈環保學習網
隨師行願《法鼓全集》導讀完整課程
  【法鼓山APP下載】Mobile版
【法鼓山APP下載】PC版
【活動查詢】
法鼓山活動訊息平台

學佛護法,人生如回甘好茶

專訪榮譽董事柯瑤碧菩薩

有佛法就有辦法。瑶碧人生,是一壺回甘的溫茶!

出生醫生家庭,嫁做商人婦
瑶碧師姐的父親,是第一屆臺大醫學院的畢業生,在臺大當醫生。當年,父親希望她長大後也能成為醫師娘,因緣際會,柯師姐卻嫁做商人婦,成為大企業家的媳婦。先生承接了家中事業,她則在家相夫教子,日子過得平安幸福!

病苦突襲,啟動學佛因緣
27歲那年,生下第二胎之後,身體的免疫系統出現問題,血小板急速下降,凝血功能出了問題。她回到台灣就診,在台大醫院治療了很長的時間,總算保住了脾臟。這是她第一次感受死亡的威脅!

雖然她保住了脾臟,凝血功能卻依舊不正常,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她為身體的病痛困擾不已!某日,朋友介紹她去找一位算命先生,算命先生一開口即說:「若想身體好,只有學佛一途,且必須找到高僧大德!」柯師姐回應說:「我上哪裡去找呢?」算命先生回答說:「農禪寺,聖嚴法師,是妳可以去拜訪的大師。」

輾轉間,經由表姊的引薦,1991年夏日,柯師姐和全家人終於有緣見到聖嚴師父。第一次見到師父,當下感覺師父是一位具足親和力的長者,和一般的大師很不相同!這一次的見面,改變了她之後的人生路,她走出家庭,積極投入法緣會及目前的慈善基金會;1992年參加第三屆菁英禪三時,當下即皈依三寶。1993年加入榮董,全家人齊心護持!

成立讀書會,師父命名法緣會
在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之後,閱讀了師父諸多著作。師父以淺顯的文字,解說深奧的佛法,對她而言,佛法生活化太受用了!基於自已的感受,她想把這份受用的佛法,介紹給親朋好友,所以決定以讀書會的方式,邀請眾人一起來細讀師父的著作。由淺入深,讓佛法入心,才能由理解到實踐,進而人人受益,這是成立讀書會的因緣與目的!師父得知成立讀書會的始末,親自為讀書會命名為法緣會,這也是當初法緣會成立的因緣!

人生無常,有佛法就有辦法
57歲那年,年輕優秀的小弟突然離世,那種痛好難承受。64歲時,同修也往生淨土。數年間,有8位親人相繼離世。

感恩有佛法薰陶,有師父的開示,有法師們的關懷,讓她挺過一關又一關。用佛法讓生命得以正向積極,永遠活在當下,不瞻前顧後。

隨師因緣,耳濡目染深深感動
此生有很多善因緣,經常隨師出訪。因為近距離看到師父用的筆記本很小一本,字體恭整,紀錄的內容密密麻麻,沒有一點空白的位置,師父在小細節上,展現節儉惜物特質,讓人佩服。

記得1996年隨師走訪九華山普陀山等地,一路上師父相當疲累,每日行程結束時,經常都已深夜。瑤碧師姐說:「我和另一位師姐為師父打營養針,不小心漏針,師父的手臂又紫又腫,我們難過得掉淚。師父一直安慰我們,不要難過,下次打針前先念十聲南無觀世音菩薩,去除緊張的情緒,真是慈愛的長者!師父的身教,總是先想別人,處處為人著想,自己吃苦耐勞,完全折服了我!」

佛法的妙用,四它入心
多年來與病和睦相處,凝血功能數十年來沒有正常過,不擔心不害怕,日子越過越平穩!那些年,親人相繼離去,每一個考試,關關難過關關過!生命的過程中,體會到四它的妙用,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當走到了第四階段:放下它時,心中已建立最壞的打算和最好的準備,已能全然放下。用法佛安自己的心,也安家人的心!

代代相傳護法心
現在已進入隨心所欲不逾矩年歲的瑤碧師姐,孩子都已成家立業,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孫兒孫女都成為護法三寶的承襲者。她感恩的說:「一路走來,遇見聖嚴師父善知識,讓我能在相夫教子中跨出門庭,走入廣結善緣的佛門修行!」

這一世歷經的,無論是歡愉或苦難,都是這一生要做的功課。目前擔任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會長的瑤碧師姐,以奉獻的心,利益眾生,是她堅持的理念!她感恩三寶加持及師父的帶領,讓她得以越過無數個山頭,看見人生美麗的風景!

她的人生,正品嚐著一壺回甘的好茶!

(採訪/賴寶卿)

從榮董到功徳主,學習捨得、安定與領悟

專訪榮譽董事李惠雲菩薩

李惠雲菩薩,現任法緣會副會長,走過人生70載,依舊充滿活力、做事認真,待人真誠。親近佛法近40年,在農禪寺首辦第一屆的梁皇寶懺法會就可看到李菩薩的身影,她不僅參與法會,並當下即發願要當七年的總功德主,在佛法中活出踏實的精彩人生。

她的故事,讓我們學習到人生最難得的三大事─捨得、安定與領悟
年輕時曾在中廣工作、而後獨自創業的李菩薩與法鼓山結緣甚早,起緣於她的妹妹(法號果安法師)於1983年在農禪寺聖嚴師父座下剃度出家,這正是李菩薩走入法鼓山慈悲門的因緣。同年她們全家人在農禪寺皈依三寶,她説:「佛教徒要皈依很簡單,一個儀式就可完成,但是入這慈悲門要在學佛道上創造什麼風景,怎様從佛法中自利利他,就要看自己的精進與願力。」

榮董編號00010號的捨得人生
李菩薩聽師父講經,禪七、佛七,都是師父親自帶領。早期農禪寺是位於田中央的一間小佛寺,但1989年因政府規劃開發,農禪寺是農地,面臨可能被徴收拆除的情況。在師父宏偉的願心願力感召下,終有善心人士頂讓位於金山的道場。師父指派果安法師、果晨法師二位法師前去整理交接,李菩薩隨後上山探視。李菩薩回憶起最早期的法鼓山,一眼望去道場周邊荒煙蔓草,交通不便,這偏僻的山上怎麼建造?怎會有信衆肯上來呀?但晚上她卻被山上週遭整片的光芒震撼住了,整座山有著不可思議的光亮無比。如今回想,還真是度化眾生的一塊靈山聖地!

1990年,專案秘書廖雲蓮菩薩提到法鼓山規劃榮董一事,想到師父的大悲願力,法鼓山建造的艱困,李菩薩也感受到烈火焚身的急迫性,於是把儲蓄一次全數捐贈。當時師父還關心詢問對生活會造成影響嗎?她很捨得,為當時有智慧的決定感到自喜。

農禪寺從1997年起開始舉辦梁皇寶懺法會,接引更多信眾親近大型法會。經文的內容教理因緣果報的覺知,知道此生不做待何時,李菩薩悲心發願連續做七年梁皇寶懺的總功德主。從農禪寺鐵皮屋的梁皇寶懺、搭帳篷的梁皇寶懺,到至今水月道場的梁皇寶懺,她年年參加,看到每年成千上萬的人來此拜懺修持,佛法如靈山勝會,會場殊勝莊嚴,而感動不已!

佛法帶來無比的安定力

人生無常,李菩薩也一樣面對人世間的愛別離。1993年,同修因癌症往生,那時候兒子剛念大學。幾年後,又再經歷一次離別,妹妹果安法師在出家17年因病苦往生。同修的離世,她沒有一天感到恐懼害怕不安,一樣的生活作息,在平靜的歲月中依舊禮佛拜懺。她驚訝自己能這麼安住面對,感念菩薩加持同修癌末、卻能沒有任何苦痛安祥在家中離去。而同修從生病到離去,示現非常平靜,沒有一句悲怨或情緒不平,這也帶給她非常大的力量及勇氣。

從佛教的真理中,去觀看自己的不同,師父的話帶給她深遠的影響,李菩薩感恩此生能親近佛法,在人生的際遇中,能善用佛法安住、安心、安定。她的兒子也受到佛法薰陶,把爸爸遺留的手尾錢捐榮董,當一個有慈悲心、正念的快樂人。

人生是修行 也是難得的領悟
李菩薩早期多次跟隨師父去朝聖。在2002年她跟隨聖嚴師父、法師們與500位信眾菩薩一同前往大陸祖師大德的古蹟做巡禮,她自願擔任義工,沒想到居然被安排與聖嚴師父、法師們同車。第一次當車長壓力好大,對於沒有做過這角色的她是很大的考驗。但幾天下來,她更能親近聖嚴師父,更深刻體會師父的慈悲。師父看到當時佛法在中國的凋零與沒落,祖師大德修行或圓寂處的淒涼,悲從中來,她在一旁也感受到師父的大悲願力。李菩薩說:「追隨聖嚴師父這一盞明燈,信念不偏離,人生的發展也不會偏離。」

李菩薩走過人生70載,每個階段都是一種領悟,一種修行,總想在有限的生命還能再做什麼。

生命的旅程是一路艱辛,也是一路風景,看著法鼓山從早期所看到的荒郊野外、荒煙蔓草到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到法鼓山的建設完成,這些都是集合眾人的努力、願力,才有今日的法鼓山樣貌。

她說:「世事也不可能都是圓滿的,但也不會是最壞的。因緣是輪轉的,再好的事也不會為誰停留,再不如意的事也會成為過去。是非功過總成空,青山依舊在,任何境界都是佛法,都可借境練心,但也要學會看淡,看開。不管任何情況、任何人事物的演變,不變的是那份善心、善念,要堅定、堅持。」

不一定每個人都能有豐功偉業,但只要盡心盡力,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就是人間好時節!

(採訪/劉芳伶)

生生世世祈願學佛菩薩行

專訪榮譽董事鄭玫玲菩薩

尋尋覓覓,佛法的滋潤
玫玲菩薩香港高中畢業後赴美國升學,儘管求學順利,年輕的內心深處卻有難填的空虛和對生命未解的不安。那種飄泊感和寂寞,她以為只是身處異邦的鄉愁,就藉閱讀中文文學書籍尋求慰藉。

當時華人書店有關人生哲理的中文書很少,然1983年初,小叔來美經鄭菩薩家小住,行囊中竟有滿滿一箱佛書。鄭菩薩如獲至寶,隨手挑選幾本,第一本讀的正是《正信的佛教》,一夜到天明,一口氣讀完!書中解惑心中諸多迷惘,這本書是生命的導航,開啟鄭菩薩學佛的人生路。

體驗人生無常,遇見師父
1993年6月是個傷情的夏日。鄭菩薩的大弟妹因甲狀腺病症,由美

返台在榮總接受手術,萬沒想到引起併發症而往生,當年大弟妹僅32歲,留下二個年幼的孩子。

在地球上還沒有留下太多足跡的年輕生命說消失就消失了,第一次面對親人往生的鄭菩薩,這場無常的震撼教育,促成她打開心門走入道場的因緣。三個月後即報名法鼓山第四屆社會菁英禪修營。
禪修中聖嚴師父的開示,令鄭菩薩感到發聾震聵、法喜充滿,師父親自帶領學員們爬涉當時仍是一片叢林的法鼓山,用木杖為學員指出未來願景,點燃學員心中護法的火苗。

三日禪修營結束回到家,她赫然發現書櫃中《正信的佛教》作者竟然就是指導禪修的法師。當年僑居國外,並不認識、也未在意作者,因緣太奇妙,原來跟師父的緣,早在十年前就連結上了!

隨師朝聖,啟建心中的法鼓山
與師父的法緣接上後,鄭菩薩欣然融入法鼓山大家庭,不久加入法緣會成為會員,也參與佛七、禪七等活動和報名農禪寺舉辦的第一屆第二梯菩薩戒,受戒圓滿日是鄭菩薩農曆生日,讓她倍感殊勝。

1996年5月,鄭菩薩參加由師父領隊的300人大陸尋根朝聖之旅,師父叮囑團員應以打兩個精進禪七的精神進行這趟旅程。期間師父在各參訪聖地觀機逗教給予開示,並舉辦三場團員聯誼分享活動,鼓勵團員勇敢發心立願,這趟朝聖之旅成就鄭菩薩學佛菩薩行的轉捩點。

行程圓滿回台後,鄭菩薩便發願勸募,曾多次參與大型募款活動結緣品的發想。由於家人及父母的支持,多年來鄭菩薩的家人陸陸續續圓滿榮董。

榮董會因緣
1999年7月,榮董聯誼會在信義區新舞台舉辦第一次大型活動──「圓滿一千」。一則藉以凝聚信眾向心力,為建設法鼓山發心立願,將當年僅有七百多位的榮董人數,朝達成一千的目標而努力,二則宣布由社會菁英禪修營學員組成的法行會正式成立。

為帶動參與感,鄭菩薩邀約八位法緣會師姐承擔「圓滿一千」其中的一個節目「天女散花」,鄭菩薩演唱京劇天女散花的一段,其他八位師姐則同台共舞。九位「仙女」當年在復興劇校排練的革命感情,至今二十周年歷久彌堅!串聯彼此的,更有佛法與追隨師父、護持法鼓山的同心同願。

與父母、家人締結法緣
大弟妹的往生是鄭菩薩走進法鼓山的緣起,她也因而發願接引家人走上學佛之路。

1996年大陸尋根朝聖之旅,因報名者眾多,需以公開抽籤方式錄取團員。鄭菩薩為自己及父母報名,幸運地全部抽中,圓了她希望父母與師父累世的法緣再度接軌的心願,她覺得這是報父母恩最直接的方式。

隨後,鄭菩薩三位弟弟也陸續參加了社會菁英禪修營,種下佛種;父母與二弟更參加了法鼓山第六屆菩薩戒,佛法的影響漸漸深入她家庭中。

師父在一次開示中說:家人難度,因為家人最容易看穿你那條狐狸尾巴。師父幽默卻一針見血的形容,讓鄭菩薩印象深刻、莞爾於心,鄭菩薩的兒女常真切的反饋,原來是揭露她「我執」與「習性」狐狸尾巴的珍貴明鏡!一雙兒女心地寬厚、善良,如今兒子經營蔬食餐廳,用心推廣「彈性素食」友善地球的理念,獲得許多非素食者喜愛,也圓滿鄭菩薩想推廣素食的心願。

善友相伴同行菩薩道
人生中遇見善知識,是何等的幸運!遇見師父如迷航中望見燈塔,為鄭菩薩指引明確的方向。在法鼓山她也結交了好幾位善友良伴,在菩薩道上相互扶持、砥礪前行。當年九位「仙女」之一的許薰瑩師姐與鄭菩薩相邀成為法鼓文理學院第一屆學生,她們先前響應興建法鼓大學「5475」募款活動,沒想到自己率先受益。

師父的法鼓山已建好,弟子們的則仍要各自努力。師父說法鼓山是觀音道場,鼓勵弟子學觀音、做觀音,對於鄭菩薩,善友中的宋麗華師姐如同可以對話的活觀音,宋師姐把師父的法深深內化並純熟用於生活中。鄭菩薩體會修行上粗惑易辨、細惑難覺,道理易懂、習氣難除,長期不斷與宋師姐切磋,獲益良多。

人生的路上不會一路順暢,但有佛法的薰陶就有路可走。路上也許遇見風雨,只要方向是正確的,慢慢行一樣會到達,學佛菩薩行是鄭菩薩生生世世的願。

(採訪/賴寶卿)

榮譽董事會北四區蘭陽分院參學活動報導

2019年9月28日星期六上午7:30,天降甘露以滌淨大地。榮譽董事會北四區82位榮董菩薩及其寶眷,在召集人邱仁賢菩薩的帶領下,分乘兩部遊覽車前往蘭陽分院參訪。

活動以唱誦《心經》做早課揭開序幕,接著車長以「未成佛先結善緣」和菩薩們互動,感恩所有發心的義工菩薩,並和大眾分享佛陀四件做不到的事:第一,因果不可改:自因自果,別人是代替不了的;第二、智慧不可賜:任何人要開智慧,離不開自身的磨練;第三,真法不可說:宇宙真相用語言講不明白,只能靠自己實證;第四,無緣不能度:佛法無邊,難度無緣之人,要大家把握難得的因緣修學佛法,利己利人。

在前往蘭陽分院途中,大眾順道一遊宜蘭礁溪的景點:龍潭湖。龍潭舊名大埤,俗稱「大陂湖」,是蘭陽五大名湖中面積最大的湖泊;龍潭湖三面環山,湖區保留了原始與自然的風貌,景致宜人。今天的龍潭湖,下著濛濛細雨,頗有國畫潑墨山水的意境。眾人撐著傘,循著環湖步道悠然漫步,時而看到湖邊的鴨、鵝嬉戲,時而看到白鷺鷥掠過湖面,讓寧靜的山光水色增添不少生動的畫面。

11:30抵達蘭陽分院。一下車,義工們已井然有序地從裡到外一字排開,熱情的引導大眾進入大殿,榮董會北六區召集人周勵鳳師姐也率領團隊親自在門口迎接。禮佛後,由監院常法法師開示,他風趣幽默,除了分享宜蘭因台語用詞和其他地區不同所發生的逗趣故事外,更分享可以好命的七個習慣:

一、好命從好身體來。
二、好命從好心腸來。
三、好命從好觀念來。
四、好命從好脾氣來。
五、好命從好表情來。
六、好命從好言語來。
七、好命從好行為來。

在法師的開示下,大家瞭解到,好命需從內心修,不是向外求。當一個人養成一切從「善」出發,善待他人、善待自己,自然就能利人利己,不看風水也會好命。

法師也分享,聖嚴師父每到一處都會想要帶給對方什麼好處,勉勵大眾能學習師父為他人著想的心,並祝福大家都能很好命,有福報。在法師開示後,接著由召集人邱菩薩代表致詞,感謝蘭陽分院盛情的接待。接下來的時間,大家一邊享用豐盛的午餐,一邊聽主持人透過投影片導覽蘭陽分院。從介紹中大眾了解到,蘭陽分院是由蘭陽地區的菩薩發願募款購置,從籌建至完成長達九年。

蘭陽分院佔地不廣,卻完整具備了禪修道場所需的功能,整個建築扣緊法鼓山的環保理念。三樓大殿,明亮通風,其自然的空調是透過環繞三面牆上的窗子而來。面對佛像的牆上嵌著多尊琉璃佛像,讓人感受到佛菩薩慈悲、智慧的光,無時無刻都在護佑著眾生。木質地板溫暖舒適,大殿兼具法會、念佛、禪坐共修及舉辦大型活動的功能。二樓有法堂,是上課的教室。知客處在一樓,來迎觀音像在一樓入口處旁的一方水池石座上,歡迎所有到訪的菩薩們。很多菩薩都喜歡坐在水池旁的木椅,凝視來迎觀音,凝視潔淨的水池,沉澱心靈,這一挑高鏤空的空間使整個建築物因為「空」而顯得更有生命力,視野也更好,使得整座建築物富有禪意。在常法法師及悅眾團隊的陪伴下,眾人不僅對蘭陽分院有更進一步認識,更對地區菩薩們的願心與毅力深感佩服,大家都認為不虛此行。

在回程路上,大眾順道至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和幾米主題廣場參觀。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森林鐵路、運木材蒸汽火車頭展示,讓大家看到了昔日羅東林場的繁華輝煌歷史,也看到了萬事萬物的遷流變化;而幾米主題廣場純真活潑的裝置藝術,則讓大家看了都童心大發,並興奮地舉起手機拍照留影,也為這次的蘭陽分院參學之旅畫下了完美句點。

(報導/陳如秋‧攝影/北四區提供)

北三區榮董坪林戶外禪一日遊

時序更迭,歷經了漫長的酷暑炎夏,今日終於秋爽宜人了。10月18日一早,大夥兒集合在安和分院門口,由召集人聿琪菩薩領隊,分乘兩輛遊覽車,浩蕩直驅令人神往的坪林綠色茶鄉,開始了一日戶外禪的輕旅行。

製茶解說
首站來到鬍鬚茶園,白髯滿腮的主人熱情地招呼大夥先享用茶粿、茶凍等茶食點心後,再分批進入曾舉辦全國製茶競賽的製茶工廠內,實地參觀瞭解製茶過程的殺菁、揉捻、乾燥等流程及設備。

動禪體驗
接著,我們分組整隊、清點人數後,三三兩兩地依階而上陡坡,揮汗微喘著登至山頂的高臺平階,遠眺層巒疊翠的雲山,俯瞰漫山遼闊、綿延的茶園,山水景緻盡收眼下。常貴法師特地從天南寺來參與戶外禪的活動,開示道:由於當退居方丈侍者秘書,多年來從未有與信眾互動的經驗,並且讚歎歡喜能來到如此遼闊的大自然情境裡。隨即引導大家以禪修「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的十六字箴言,引領帶動大家進行八式動禪。我們散列佇立在無風無雨也無晴的原野高台上,當身心統一時在既放鬆又清楚覺知的當下,體會出一種調和中的解放感;當刻意閉上双眼,等待那幾陣忽來輕拂的微風,矇朧無際的天光居然在眼底呈現出不同的光譜,真是令人法喜的體驗!

愛護水資源
來到北勢溪翡翠水庫上游的一座大型兼具環保、淨水及觀光功能的「坪林污水處理廠」參觀。瞭解當年為了確保坪林街區及附近聚落的家庭污水不致於直接排放到溪流中,必須有效的維護水源水質,及防止翡翠水庫水質的優養化;因此必須在混凝沉澱池中加入化學藥劑去除水中懸浮物,再將未沉澱的懸浮物進一步砂濾分離,利用紫外線殺菌法去除水中的細菌,讓水質清澈淨化後匯集流放到北勢溪河中。最後再將各處理單元所產生之污泥廢水回收,經「污泥綜合槽」與「污泥濃縮機」減量壓製成塊,直接送到掩埋場,或再製成環保地磚使用。

淨化處理後清澈無比的北勢溪水依然不捨晝夜奔流蜿蜒而過,潤澤滋養著坪林山城的黎庶蒼生,令人感恩讚歎!

溪畔茶饗宴
中午時分,黃銘豐前鄉長特別安排我們在溪畔的「合歡露營度假山莊」享用精緻的風味素餐,比照國宴「以茶入菜」的等級,特別嚴選坪林當地的優質好茶,將茶菁、茶葉、茶湯融入美食佳餚中,並分別於飯前品以香氣清揚的「文山包種茶」;飯中茶則採不苦不澀去油解膩的「凍頂烏龍老茶」;飯後的「東方美人茶」更是令人唇齒留有餘香。

聯誼茶宴中,黃銘豐前鄉長首先致詞歡迎大家到訪茶鄉,接著介紹他任內以篳路藍縷的精神以及企業化的經營理念來建設坪林鄉的心路歷程,茶葉博物館的成立即是引以為傲的政績。為了實踐聖嚴師父所說「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服務,生活的價值是為了奉獻」,於是他戮力奔走積極擘劃,並發願要讓坪林不再是貧林;當年全鄉年稅收只有80萬的家鄉,極力爭取由省、中央、縣政府以及地方民意的協助,於八年間爭取了2億4千萬的建設經費,集資籌建的過程備極艱辛,造就了今日有機茶園的坪林新風貌。

召集人聿琪菩薩、常貴法師致詞開示及護法總會長張昌邦菩薩殷殷勸請,勉勵大家見賢思齊,護法因緣代代相傳,隨緣盡分的參與奉獻;法行會王崇忠會長也勉勵大家要精進念佛。

召集人也真誠的頻頻致意感恩,為了相互成就大家的同願共行,早於數月前組成的「踩線團」行前探路,也勉勵大家利他奉獻,護持法鼓山。

茶餘飯後,信步踱到翠山環抱水域寬闊的北勢溪畔臨淵羨魚;望著終日潺潺蜿蜒流淌而過的溪水,即景修觀,不禁想起〈論語.子罕篇〉——「子在江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以及蘇東坡的絕句——「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溪是聲,山是色,盡是道來天地萬物無處不在說法的奧秘。

參觀農會
多雨的坪林茶鄉,轄內多山終日雲霧繚繞,蘊著清新的濕氣,生長的茶葉品質是臺灣最優質、清香、甘醇的文山包種茶。農會為增加茶農收益以及解決茶村採茶人力不足的問題,積極改善揀枝廠及集貨場環境衛生,提升產品良率。我們參觀了先進的「茶葉揀枝電腦色彩選別機」、「立體茶包包裝機」、「苦茶油壓榨機」等全自動設備的製程;此行得以見聞,令人大開眼界。

老街巡禮
傍晚時分,我們仍然陶醉在這山城茶香老街巡禮的活動中,石板路的街頭與巷尾各有一座宮廟矗立,靜靜的護祐著村民,在「保坪宮」前的廣場上,時有藝人彈唱表演;坪林山城石頭古厝的街墎上比鄰著數家茶棧,屋牆上滿掛著得獎的匾額,老師傅熱情的接待,引導我們依茶湯之色澤、香氣、喉韻逐一品評鑑賞之餘,一邊自豪的訴說著他們遠久的傳承。

圓滿賦歸
賦歸時分,聿琪菩薩贈送人手一袋的美味茶食,臨行之際,我們也感恩的逐一回應店家倚門揮手的道別。上車前再一次的回顧,導覽員竟然適時適地的指引我眺眼不遠處的兩座蒼鬱小山,山頂上的坪台,分別佇立著金色高聳的「觀音菩薩」與「茶郊媽祖」銅像,祂們隔著山谷相互平等慈悲地守護著這人文薈萃的坪林茶鄉。

快樂的坪林茶禪ㄧ日行旅參學圓滿,賦歸!

北三區榮董—坪林戶外禪精彩影音
https://youtu.be/dt7z0tWuaQY

(報導/許綉鸞‧攝影/北三區提供)

11月03日高屏台東區榮董寶雲寺參學
11月17日北一區榮董蘭陽分院參學
12月23日北七區榮董宜蘭戶外禪
2019年10月18日(五)

北三區榮董戶外禪 (地點:坪林)。

2019年10月25~27日

第九屆榮董禪悅營 (地點: 台東信行寺)。

伴您共行菩薩道
 
榮譽董事會竭誠為您、寶眷及親友提供下列服務:
【捐款服務】 凡發心成為榮譽董事者,相關資料表之填寫、護持捐款之繳交等相關事宜,會本部均可提供諮詢及辦理。
【捐款查詢】 提供「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累計護持金額之查詢。
【諮詢服務】 法鼓山各項活動、法會、課程之諮詢。
【全面關懷】

◎大事關懷/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問關懷、追思祝福、公祭行禮……等等之關懷與諮詢服務。
◎喜慶關懷/婚嫁、祝壽、喬遷、落成、滿月……等等之祝福。

續慧命 種福田
 
榮譽董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成為法鼓山的榮譽董事。為鼓勵「護法因緣 代代相傳」,可以「預約榮譽董事」或「發願榮譽董事」的方式加入法鼓山榮譽董事的大家庭,給自己一個布施種福田的大好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大好希望。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洽詢。
劉珍維編輯
搭起福慧圓滿的橋梁
 
若您有任何問題、寶貴的意見或者需要我們為您服務的地方,歡迎利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祝福 心安平安!
TEL: +886-2-2896-6119#258 & #259 (專案秘書室)
上午9:00至下午5:30
Email: secie@ddmf.org.tw
Fax: +886-2-2895-8155

備註說明
榮譽董事會基於遵循創辦人 聖嚴師父提倡之自然環保理念,相關邀請函、活動訊息需要郵寄者,郵寄原則調整如下:
若同一家庭、同一地址有多位認捐榮董,將只郵寄一份,以主要代表人為收件人。
其餘同一家庭同一地址之榮董,則以榮董編號呈現於郵寄名條上(不含往生菩薩、非自然人及絕對保密者)。
實施初期,如有疏漏之處,尚請菩薩們見諒與指導。
 
 
 
 
 
 
 
 
 
 
 
 
 
 
 
 
榮董會電子報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 聯絡我們取消訂閱榮董會電子報

聯絡專線:+886-2-2896-6119#258 & #259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4